東漢末
- 王粲
- 因行騁志,通權(quán)達(dá)理,六博是也。 彈棋賦
曹魏
- 阮籍
- 嗟博賤而失庚,情散越而靡治。 清思賦
- 卞蘭
- 雖明略而無上,猶博納以自扶。 贊述太子賦
西晉
- 潘岳
- 遷博士,未召拜,親疾,輒去官免。 閑居賦
- 陸機(jī)
- 銘博約而溫潤,箴頓挫而清壯。 文賦
- 陸云
- 濟(jì)博施之厚德,鑒希聲之大音。 南征賦
- 江統(tǒng)
- 彼桀紂以顛墜,非山河而不深,顧晉平之愛險,獲汝叔之忠箴,鄙魏武之墜志,嘉吳起之弘心,末代陵遲,惡嬴氏之叛渙,乃因茲而自增,下凌上替,山冢卒崩,覽孟嘗之獲免,賴博愛而多寵,惟七國之西征,仰斯阻而震恐,豈隩險之難犯? 函谷關(guān)賦
東晉
南梁
東魏
唐初
初唐
唐
- 李華
- 因博厚而順高明。 含元殿賦
- 王起
- 則知率是道也。在博施于仁。 弋不射宿賦
- 滕邁
- 當(dāng)嚴(yán)凝之戒節(jié)。向博厚以潛音。 雷在地中賦
- 韋模當(dāng)
- 同匪石以居心。溥博其功。 金鏡賦
中唐
唐末至五代
北宋
- 田錫
- 增雅詠于新唱,徵博聞于舊史。 依韻和呂抗早秋賦
- 吳淑
- 究博望之遐蹤,考夏王之遠(yuǎn)跡。 河賦
- 楊大雅
- 指陽武以北邁,涉博浪之長沙。 皇畿賦
- 范仲淹
- 實博施而可大,亦無為而多暇。 堯舜帥天下以仁賦
- 奉博施之德,宜為天下之君。 體仁足以長人賦
- 宋祁
- 上崔嵬以郁律兮,外博敞而神麗。 圜丘賦
- 始告導(dǎo)于忠善,終博約于文禮。 感交賦
- 文彥博
- 俾繼襲于先志,蓋博諭于后人。 孝者善繼人之志賦
- 歐陽修
- 義不徒云,道皆有以,將博我而斯在,寧小巧而專美? 大匠誨人以規(guī)矩賦
- 劉弇
- 普博淵深,洽湛恩于中夏。 仁人之言其利博賦
- 晁補(bǔ)之
- 余張子之好脩兮,蹇博大而無朋。 求志賦
- 杯酒相索,吹竽鼓瑟,鳴箏擊筑,六博蹋鞠。 披榛亭賦
- 李廌
- 彥博大雅兮謀謨,真卿杲卿兮義烈。 金鑾后賦
- 鄭公忠良,彥博浼以形跡。 龍魔賦
- 毛滂
- 其博厚高明,悠久無疆,坤轉(zhuǎn)而乾旋,變化開闔,妙萬物而無方者,逮皇帝得其大全。 恢復(fù)河湟賦
- 傅共
- 其詞曰:梁國之郊,汴水之濱,有博古君子,聞南都之始建也,乃游于三吳之會,見圓機(jī)先生而揖之曰:子聞漢高之開基于長安乎? 南都賦
宋
南宋
- 李石
- 始其凌厲伯心,如博如取,抗铦鋒以誰何,紛眾怒而一斗。 章華臺賦
- 李長民
- 為賦曰:有博古先生自下國而游上京,遇大梁公子于路,相與問答,傾蓋如故。 廣汴都賦
- 何耕
- 莽恭儉以竊國,卯博辯以僵尸。 苦櫻賦
- 吳鎰
- 咄盆子兮人奴,知博塞乎群娛。 義陵吊古賦
宋末元初
- 胡次焱
- 客于是斂足避席,頓首趨隅曰:昔子產(chǎn)為鄭國之相兮,無博濟(jì)之術(shù),有婦寺之仁。 步瀛橋賦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