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字:
系統(tǒng)將對詩句按該字在句中的位置分類顯示。
韓
字在詩句中的位置:
第 1 字
第 2 字
第 3 字
第 4 字
第 5 字
第 6 字
第 7 字
第 8 字
第 9 字
第 10 字
第 11 字
第 12 字
第 13 字
詩句按體裁分類:
五絕
七絕
五律
七律
五排
七排
詞
六言
古體
樂府
騷
偈
曲
辭賦
其他
聯(lián)
初唐
駱賓王
寶劍思存楚,金錘許報韓。
詠懷
唐
李商隱
甘泉猶望幸,早晚冠呼韓。
謝往桂林至彤庭竊詠
北宋
梅堯臣
赤玉書留魏,丹砂句誦韓。
和通判太博雞冠花十韻
蘇軾
鬻馬衰憐白,驚雷怯笑韓。
送范景仁游洛中
蘇轍
西望應思蜀,東還定過韓。
次韻子瞻送范景仁游嵩洛
孔武仲
南琛走交趾,北贐引呼韓。
坤成節(jié)南宮賜宴
宋
李綱
峒氓能憫寇,瀧吏豈欺韓。
南渡次瓊管江山風物與海北不殊民居皆在檳榔木間黎人出市交易蠻衣椎髻語音兜離不可曉也因詢萬安相去猶五百里僻陋尤甚黃茅中草屋二百馀家資生之具一切無有道由生黎峒山往往剽劫行者必自文昌縣泛海得便風三日可達艱難至此不勝慨然賦詩二首紀土風志懷抱也 其二
南宋
許及之
扁舟違逆水,方丈渺三韓。
見提刑鞏大監(jiān)三十韻
林希逸
自昔棠思召,于今木有韓。
杏壇
北宋末至金
吳激
儒風通百粵,舊史記三韓。
雞林書事
金
韓玉
天下無雙士,軍中有一韓。
臨終二詩 其二
宋末元初
宋無
貴應聯(lián)萬石,功定服三韓。
答馬懷秀兄弟見訪
元
葉懋
帝思商野說,人仰泰山韓。
送達兼善赴禮部尚書
傅若金
梵宇通遼海,僧居屬弁韓。
送幻上人還高麗
明
史鑒
便當輕五老,何待覓三韓。
與劉僉憲玨沈啟南周沈繼南召紫陽庵聯(lián)句
黃仲昭
河內仍留寇,荊州幸識韓。
代陳憲副贈原都憲用祁主事韻
江源
樹云方仰杜,山斗更瞻韓。
夏夜燕集聯(lián)句并序
穆孔暉
英俊皆登杼,愚蒙濫識韓。
青環(huán)閣留題在白學士香山別業(yè)
夏言
圣主資文武,中軍得范韓。
送大司馬王陽明總督兩廣
錢希言
修刺元投李,貽書為慕韓。
西湖逢蕭少宰元升請告還粵西敬簡斯篇凡三十韻
鄭昌冑
知心惟兩鄭,舉目慨三韓。
保山別語四十韻
李應徵
虛聞勞七萃,猶此抗三韓。
謁長陵
虛聞勞七萃,猶自抗三韓。
謁長陵
車天輅
天王今萬歷,藩國舊三韓。
送樸正郎以冬至書狀赴天朝
明末清初
李敏求
星文交百越,國號并三韓。
述懷一百韻
姜柏年
字畫追科斗,詩功擬杜韓。
樸司藝挽
彭孫貽
一時推陸賈,八代起歐韓。
上文燈巖司理
毛奇齡
舟車窮兩越,書信斷三韓。
寄大聲徽之桐音南士大敬憲臣代書
鐘靈當五際,作德兆三韓。
滿洲中堂生日作
清
吳敬梓
革心有硐戶,稽顙是呼韓。
贈李俶南二十四韻
弘歷
可識琴精蔡,何須彈避韓。
賦得五月鳴蜩
稀珍惟五鬣,方物重三韓。
再詠松塔六韻
本類度之愬,真成項遇韓。
明亮等奏報攻克石隆苗寨陣斬石柳鄧大功告成詩以志喜
萬光泰
琴破傷囚楚,椎亡負報韓。
寶祐四年登科錄聯(lián)句
姚鼐
政茲褒召杜,道必閉申韓。
聞香茝兄擢廣東按察使卻寄二十韻
翁方綱
幾家窺解疏,那易說荀韓。
孟廟二十四韻
王曇
左遷猶五馬,東府望三韓。
蓬萊閣四十二韻呈疏雨叔
楊嵎谷(武進)
惠潮皆內地,小謫笑蘇韓。
題萬里荷戈集
葛遠
前途殷御李,名士喜瞻韓。
送六陔弟之黔
祁寯藻
此戒原持孔,吾徒幸識韓。
賦得韓昌黎佛骨表
清末民國初
易順鼎
天下無雙士,軍中有一韓。
贈劉毅齋太保
清末近現代初
郭臨江
入剡曾思戴,流潮合憶韓。
白雪聯(lián)吟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