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釋寶貴
相關(guān)人物:
共 3 位
。
共 57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春秋戰(zhàn)國門 少孺
唐末 ·
周曇
寶貴
親仁與善鄰,鄰兵何要互相臻。
螳螂定是遭黃雀,黃雀須訪挾彈人。
念奴嬌
宋 ·
趙希蓬
功名
寶貴
,算到頭,怎免委溝填壑。
曳釣抱琴秋水畔,肯與微官空縛。
五畝蒼陰,一丘寒碧,說甚凌煙閣。
靜觀物理,從他榮悴開落。
任待入谷鳴雛,不須歆艷,免使朝南岳。
修竹長松常與伴,更有寒梅堪約,夜且三更,西風萬籟,入耳悲猿鶴。
從頭洗去,更無一點圭角。
遣懷寄呂敬修
明 ·
江源
七言律詩
暑往寒來春復秋
(杏壇吟)
,細推今古事堪愁
(薛能)
。
漢家簫鼓空流水
(李益)
,晉代衣冠成古丘
(李太白)
。
舉世盡從愁里老
(杜荀鶴)
,何人肯向死前休
(韓退之)
。
人生
寶貴
須回首
(薛逢)
,萬事風波一葉舟
(李商隱)
。
古長門怨
(送蹇克遂)
明 ·
江源
昔有佳人公孫氏
(杜子美)
,嬋娟花艷無人及
(畢耀)
。
□□□綻牡丹□□□,猩紅帶露海棠濕
(陸放翁)
。
⑴
才可顏容十五馀
(王維)
,枇杷花下閉門居
(胡曾)
。
低鬟緩視抱明月
(劉禹錫)
,風骨自是傾城姝
(蘇東坡)
。
⑵
一朝選在君王側(cè)
(白樂天)
,天子非常賞顏色
(崔曙)
。
黃金作身雙飛龍
(常建)
,更有紅顏生羽翼
(少陵)
。
⑶
仙臺蛾眉秦鏡明
(張南容)
,黃金閣上晚妝成
(畢耀)
。
羅襦寶帶為君解
(盧照鄰)
,猶自君王說小名
(盧綸)
。
⑷
姊妹弟兄皆列上
(白樂天)
,百事勝人健如虎
(高適)
。
朝弄瓊簫下?云
(王?。?/span>,催弦急管為君舞
(鮑照)
。
燕趙美女三千人
(吳少微)
,三千寵愛在一身
(白樂天)
。
橫垂寶幄同心結(jié)
(李白)
,生死自謂長隨君
(李欣)
。
⑸
何言中路遭棄捐
(郭元振)
,東飛百勞西飛燕
(高適)
。
蒼蠅蒼蠅奈爾何
(馮著)
,黃金銷爍素絲變
(朱放)
。
⑹
幾許幽情欲話難
(薛逢)
,詎隨中婦鳳樓寒
(駱賓王)
。
相思相見知何日
(李白)
,抱得秦箏不忍彈
(崔顥)
。
⑺
翻手作云覆作雨
(杜甫)
,君恩反復誰能數(shù)
(張籍)
。
二十三春長信宮
(吳少微)
,誰人不忘此離苦
(李白)
。
⑻
夜如何其夜未央
(喬知之)
,獨眠人起合歡床
(關(guān)盻盻)
。
淚痕不與君恩斷
(劉瑗)
,共滴長門一夜長
(李益)
。
⑼
珠簾粉澤無人顧
(吳少微)
,吊影徘徊獨愁暮
(劉長卿)
。
古來萬事皆由命
(李益)
,錯把黃金買詞賦
(羅隱)
。
⑽
奉帚平明金殿開
(王昌齡)
,昭陽歌吹風送來
(王諲)
。
須吏宮女傳來信
(劉禹錫)
,飛燕昭陽侍寢回
(李端)
。
⑾
勸君且莫誇頭角
(元禎)
,自古佳人多命薄
(蘇東坡)
。
高山成谷滄海填
(韋應物)
,木槿朝看暮還落
(李璧)
。
⑿
世俗寧知偽與真
(韓退之)
,還同棄妾逐新人
(王湮)
。
但看古來盛名下
(少陵)
,屈膝銅鋪鎖阿甄
(李賀)
。
⒀
蓬首不梳心歷亂
(賀蘭進明)
,玉枕夜寒魚信斷
(胡宿)
。
歲暮云矣增離憂
(少陵)
,不道流年暗中換
(花芯夫人)
。
⒁
冬至陽生春又來
(少陵)
,百花輦路為蒼苔
(劉文房)
。
無因并寫春風恨
(趙嘏)
,一寸相思一寸灰
(李義山)
。
蘭闈瓊芳積煙露
(韋應物)
,草色年年舊宮路
(劉文房)
。
梨花滿地不開門
(劉文平)
,鳳輦不來春又暮
(李伸)
。
⒂
傷春未已復悲秋
(許渾)
,海色西風十二樓
(宋邕)
。
思牽今夜腸應直
(李賀)
,河漢三更看斗牛
(崔顥)
。
秋去秋來幾恩怨
(劉因)
,天上人間不想見
(崔涂)
。
班姬飲恨長信宮
(沈佺期)
,卻恨含情掩秋扇
(王少伯)
。
⒃
白日尋思夜夢頻
(令狐楚)
,夢來何處更為云
(李義山)
。
傳聞紈扇恩未歇
(王湮)
,萬一君王起舊人
(劉后村)
。
⒄
春秋四氣更回換
(馮著)
,鴛被相思雙帶緩
(駱賓王)
。
功名
寶貴
若長在
(李白)
,菖蒲花開月長滿
(張籍)
。
宛轉(zhuǎn)蛾眉能幾時
(劉庭芝)
,無鹽何用妒西施
(嚴武)
。
世情都付東流水
(楊炯)
,為君起唱長相思
(李賀)
。
⒅
不獨凄涼眼前事
(劉滄)
,近代君臣亦如此
(白樂天)
。
屈原憔悴滯江潭
(李白)
,蕭何下獄淮陰死
(楊巨源)
。
⒆
世間反復不易陳
(李端)
,金杯且酌休辭頻
(羅陶)
。
但看古來歌舞地
(劉庭芝)
,柏梁銅雀生黃塵
(王勃)
。
按:此一節(jié)言世事如此,且酌酒解憂,如漢武魏武終歸于盡,不但區(qū)區(qū)一女子而已也。
⑴ 此□節(jié)言□□□□美□。
⑵ 此一節(jié)言其容止慎重也。
⑶ 此一節(jié)言其際遇也。
⑷ 此一節(jié)言其得寵也。
⑸ 此一節(jié)言其恩寵之至也。
⑹ 此一節(jié)言其遭讒也。
⑺ 此一節(jié)言其不得通誠于君而思之切也。
⑻ 此一節(jié)始言其怨也。
⑼ 此一節(jié)言其怨之深也。
⑽ 此節(jié)言其□棄而付之命也。
⑾ 此一節(jié)言其當時被寵者。
⑿ 此一節(jié)譏被寵之人有時變遷失時也。
⒀ 此一節(jié)言古人有曾遭此□。
⒁ 此一節(jié)憂其時之身老而無心于容飾也。
⒂ 此一節(jié)言其時怨也。
⒃ 此一節(jié)言其秋時怨也。
⒄ 此一陳言其怨而不忘其君□□□□□□□□□□也。
⒅ 此一節(jié)言人生富貴不常,少年難再,而讒者徒費心力也。
⒆ 此一節(jié)言不但夫婦離合如此,而君臣亦然,一篇主意全在于此。
商婦詞
明 ·
江源
去年春日郎辭家,今年秋日留天涯。
年去年來無定住,勸郎莫向臨邛去。
朝渡漳河暮汴河,聞郎處處長經(jīng)過。
歲晚望郎郎不至,獨宿孤房空淹淚。
金釵擲下當卜錢,問郎作客何時旋。
郎心嗜利苦不足,靡靡長途不等轂。
男兒
寶貴
自有時,何須苦涉風波危。
鎖南枝
明 ·
張四維
金是
寶貴
莫言。
金傍叉字事有愆。
珠玉嵌成圈。
忠臣被誣陷。
移人手彼弄權(quán)。
寶物急收回。
福緣還自遠。
恭覽御書篤志經(jīng)學四字賜韓侍郎為作歌
清 ·
湯右曾
金壺瑤札貞觀年,神豪飛灑如云煙。
清風美德近臣賜,
寶貴
何啻青瑤鐫。
雍熙淳化變朝體,摛染所及神明全。
攀車受貺繼前典,儒臣蘇李恩猶偏。
明良際會魚水合,翰墨照耀星辰懸。
方今圣人軼三五,文思至德苞坤乾。
九州焜煌八表格,倬彼云漢賡詩篇。
墨花泮渙邈天上,人間風月何由傳。
春官宗伯起吳會,退之永叔知誰先。
九經(jīng)縱橫森武庫,百家傾瀉流奔泉。
猗與國楨郁梁棟,寂與文士窮丹鉛。
遺文如見伏生語,奧義欲廢康成箋。
公卿大夫重經(jīng)術(shù),文儒致用非徒然。
殊恩自得稽古力,異數(shù)不問官曹遷。
忽頒四字燦奎斗,嘉乃六籍勤排穿。
天章云錦爛五色,乍蔭高棟扶脩椽。
通都嘆息傳盛事,求觀車馬爭喧闐。
爐錘萬象羲頡上,并包八體鐘王前。
噓噓云霧氣騰地,蕩蕩日月光流天。
豈惟筆精更墨妙,遙識主圣兼臣賢。
廟堂從容論道暇,坐倚瑤瑟鳴朱弦。
文章黼黻光冊府,皋謨益贊簪裾聯(lián)。
慶云葩郁甘露結(jié),時有瑞氣縈珠躔。
燾冒子孫綿世世,永與玉軸瑯函編。
再續(xù)游仙百詠
其一百
清 ·
厲鶚
七言絕句
鳳輿海上卻回時,青鳥傳書寄所知。
我有游仙三百首,不須重唱駕飆詞。
按:游仙詩三百首,蓋先君子少作也。以偶爾托興,未嘗實版集中。小子黼薰襲篋衍,每一敬展,手澤如新,泫然何已。同學鮑君以文績學嗜古,亟請開雕,不特敏求之足當,實爾詩人不匱之遺矣,黼其能無興感哉?謹書末方,以識鮑君用意之厚云。乾隆辛巳中春,志黼識于樊榭山房。詩家游仙一體,自唐人以來,多為絕句。或別有寄托,或近香奩艷情之作,而出以迷離惝恍之辭,要無無謂而作者。此集為《游仙詩》三百首,其托意不可知,而語帶煙霞,有云愁海思之遺,所謂「詩雜仙心」者也。先生編樊榭山房前后二集,皆不登載,聞舊有堇浦先生一序,亦未之見。此本乃郡人所傳鈔者,亟為梓而傳之。零珠碎璧,猶可
寶貴
,況三百首之多耶?同里后學陳鴻壽識。
觀文待詔歸去來圖
(庚辰)
清 ·
錢載
一方七寸馀,濃淡滿清氣。
小楷綴陶辭,北窗涼髣髴
⑴
。
懷歸詩合裝,克承所
寶貴
。
田居十幾年,頗樂林泉味
⑵
。
歐陽潁水思,容易升平慰。
鵯鵊戀君恩,斯情亦云未
⑶
。
賢孫續(xù)跋三,讒譏乃憂畏。
最后阻風時,南還村泊魏。
鷓鴣行不得,杜宇催歸既。
文氏百年間,令人增歔欷
⑷
。
⑴ 先生自跋云:「己亥秋暑,晚窗弄筆?!?/div>
⑵ 萬歷戊寅仲子嘉跋云:「其《后懷歸詩》則庚子歲所書,皆以贈顧君克承者,時先生歸來已十四年。」。
⑶ 《懷歸詩》引云:「徵明自癸未入京即有歸志,既而忝列朝行,不得即解,邐迤三年,故鄉(xiāng)之思,往往托之吟諷。丙戌罷歸,留滯潞河,檢故稿,得懷歸之作三十二篇,別錄一冊,以識余志。昔歐公有《思潁》詩,亦自為集,徵明于公雖非儗倫,而其志則不殊也。」歐陽文忠《鵯鵊詞》云:「可憐此樂獨吾知,眷戀君恩今白發(fā)。」
⑷ 文肅一跋于丙寅,有「林樾之中,日虞矰弋」語,蓋非復賢祖父戊寅、庚子、己亥可優(yōu)游矣,又曰「余以四月下旬入官,十月晦歸田」,時公歸已三年也。一跋于己巳,舟次武城,有「丁卯首春,禍已幾及」語,又云「戊辰三錫徵書」,則公復出北上。一跋于庚午仲秋,阻風魏家灣,云「己巳閏四月入都,明年夏五,思報主恩,抗章論列執(zhí)政者,乃借桐封以出」,蓋于七月九日出都,計立朝又十有四月,是為崇禎三年。
盛京土產(chǎn)雜詠十二首
其二
東珠
(東珠出混同江及烏拉寧古塔諸河中勻圓瑩白大可半寸小者亦如菽顆王公等冠頂飾之以多少分等秩昭
寶貴
焉)
(乾隆戊戌)
清 ·
弘歷
七言律詩
出蚌陰精稱自古,大東毓瑞未前聞。
混同鴨綠
(二江名)
圓流夥,合浦交州獨產(chǎn)分。
取自珠軒供賦役
⑴
,殊他蜑戶效殷勤。
緯蕭亦識留名喻,沽譽難更舊制云。
⑴ 采珠者乃打牲烏拉包衣下食糧人戶合數(shù)人為一起謂之珠軒以四月乘舟往至八月回各以所得之珠納之于官如供賦然
共 57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