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常善
共 16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和樂天感鶴
(810年)
中唐 ·
元稹
引用典故:
大夫軒
我有所愛鶴,毛羽霜雪妍。
秋霄
(一作望)
一滴露,聲聞
(一作洞)
林外天。
自隨衛(wèi)侯去,遂入
大夫軒
⑴
。
云貌
久已隔,
玉音
無復傳。
吟君感鶴操,不覺心惕然。
無乃予所愛,誤為微物遷。
因茲諭直質,未免柔細牽。
君看孤松樹,左右蘿蔦纏
⑵
。
既可習為鮑
(一作飽)
,亦可薰為荃
⑶
。
期君
常善
救,勿令終棄捐。
⑴ “自隨”二句:《左傳·閔公二年》:“狄人伐衛(wèi)。衛(wèi)懿公好鶴,鶴有乘軒者。將戰(zhàn),國人受甲者皆曰:‘使鶴,鶴實有祿位,余焉能戰(zhàn)?’……衛(wèi)師敗績。”
⑵ 蘿蔦:女蘿與蔦之并稱。女蘿,見卷1《兔絲》注。蔦,常綠寄生灌木名,莖蔓生,寄生于桑、楓等樹之上。
⑶ “既可”二句:謂人性之化,在于游習。漢戴德《大戴禮記·曾子疾病》:“與君子游,苾乎如入蘭芷之室,久而不聞,則與之化矣;與小人游,膩乎如入鮑魚之次,久而不聞,則與之化矣?!滨U魚,鹽漬魚,其氣腥臭。荃,香草名,即菖蒲?!队衿げ莶俊罚骸败酰悴菀??!滨U,原作“飽”,據何焯校及文意改。蜀本、盧本作“匏”,亦疑誤。
宣州新興寺碑銘
唐 ·
盧肇
四言詩
至哉。邃古已來。天之永錫正命者。其惟帝唐乎。圣祖神宗。光啟土宇。垂億萬祀??顺行菁?。莫不以禮樂先兆人。以慈儉任天下。仁居惠往。營魄離者。而其施猶存。揭淺厲深。心跡泯者。而厥功亦在。
常善
救人。
常善
救物。非至德誰能普行之。故鬼神受祉。黎元樂康。寶祚延洪。率由此道也。于是表大覺為靈根。與偫生共有。叩真空而不壞。惟圣者獨知。非崇夫金輪氏之教。則焉得窮理盡性。齊萬法于物我哉。是以沉善惡于洗妄之泉。擢枝莖乎植性之囿。嘗令學者。崇飾精廬。顯有堂皇。亦如庠序??掷?。必付元臣。將俾偫生。罔不開悟。且夫斯干秩秩。止在周邦。靈宮彤彤。唯居魯國。曷有列剎映乎霄顥。飛甍麗乎陽光。瞻彼玉毫。儼然金地。翚軒雕皖。岫聳云攢。遍于州郡。若斯之美與。若夫宣城新興寺者。會昌四年既毀。大中二祀。故相國太尉裴公之所立也。公諱休。字公美。河東聞喜人。代濟文德。洎公彌大。擢進士甲科。登直言制首。未三十。由拾遺遷殿內。鴻名偉望。迭處清雄。入奉絲綸。出省風俗。拜春官則齊驅驥騄。視民部則克阜生齒。至于調入王府。貨出水衡。洎陟臺司。亦勞厥事。凡三拜廉察。五授節(jié)旄。孫先生有愧知兵。山巨源當慚視史。揆路既長乎百辟。荊門復平乎水土。公降由辛未。歸以甲申。為唐碩臣。作佛大士。光珉顯竹。此不復書。所至之邦。必興修凈行。大中二年拜宣城。常與名緇會難。有設疑以試公者曰。三界虛妄。偫生顛倒??捎行扌小D芙饫p縛。孰為智慧??苫灿蕖:鸀楹豕畢^(qū)區(qū)。徒自撓耳。公曰噫嘻。珠玉在櫝。啟之則見其珍。圣賢有門。行之則踐其閾。分涂而往。惟善惡焉。善惡如東西耳。趣之不已。則至其所焉。在乎推心于不染。馭馬于無涂也。如是三界信真實。偫生非顛倒。但學者不能窒欲攘貪。遺名去利。弗舍有漏。而思住無為耳。然舍之自我。取不由人。非用智慧。解彼纏縛。如此則了無一物。以撓吾真也。他日。門人有謂公曰。敢問三界之言未立。人不知修行。不知因果。畏陰騭者不為之多。介景福者不為之少。理亂增損。系乎其時。洎斯教也。行乎諸華。愚人畏罪以損其惡。賢者望福以增其
善
。增之不已。則至今當盡善矣。損之不已。亦至今宜無惡矣。何昏迷暴虐。無減于秦漢之前。?;勐斆?。不增于魏晉之后。歸之者殊涂輻湊。立之者萬法云興?;T天不見其文。求諸古莫有其法。號為大圣。作天人師。是宜使吾人盡升覺路。不宜使蚩蚩庶類。由古迄今。若斯之迷者也。設使像法至今未行。將盡墮惡道。為鬼為蜮乎。夫法未始有。今而有之。希圣之徒??纱娑?。其由之之固。庸非溺乎。公笑謂之曰。大昭肇啟。法不齊備。圣人繼作。代天為工。結繩畫卦。質文滋變。一圣立。一法生。天道人事。顯若符契。夫燧人氏之未為火也。則天無火星。人無火食。龜無火兆。物無火災必矣。少昊氏之未理金也。則天亦無金星。人亦無金用。龜亦無金兆。物亦無金災必矣。及圣人攻木出火。鍛石取金。于是乎精芒主宰。騰變上下。則知世法時事。隨圣而立。佛圣人也??季裰?。窮性命之表。作大方便。護于偫生。偫生受之而不知。蓋由天道運行。物以生茂。皆謂自已。孰知其然也。于是問者廓然。自得佛味。武宗時毀寺。而宣之新興。故有崇基廣廈。文甓雕甍。鞠為土梗。唯喬柯灌木。森聳澗澞。祥煙翠靄。交覆巖麓耳。及宣宗詔許立寺。宣之四人相鼓以力。請先立之于宣郛。公獨不許。遂命苾芻上首元敬謂之曰。吾聞之新興寺。大歷初有禪師巨偉。南宗之上士也。與北宗昭禪師論大慧綱明實相際于此。始作此山道場。后有浩禪師作草堂于道場西北。其旁有藻律師居之。律師去世。門人立塔院。貞元中。巨偉之門人靈翹始請于太守。合三院而為寺。彼皆智慧杰出。親啟山林。今之立寺。無以易此也。議定??|故有妙覺寺。寺雖毀而杉檜多大十圍。一旦有二龍斗谷中。拔大樹三十二。視之皆殿宇之材也。公嘆曰。將立寺而龍拔巨樹。天其有意乎。遂用之。于是霜斤沐楹。玉砂瑩礎。上下其響。音中桑林。不期年而云攢四榮。風搖寶鐸。蟉拿六扇。月照金鋪。勝紀一源??潐Π亠簟?樞薅嗔_為攝受。置無盡藏為莊嚴。?窱幽邃。輪奐博敞。蓋江南之首出也。初奉詔隸僧三十人。今其存者大半。搆殿立門。有軒有廡。則律師元敬法華道延首其事。編經立藏。不遺句偈。則維摩從省禪門真會著其功。善集檀施。備修房廊。學于三時。旁窺六義。則金剛清越服其勤。而法華遂言涅槃明則洎法林超度。皆以禪學為宗。律師道隨。宜春人。幼植凈行。得泥丸妙旨。一日。以披文相質之事。造余于新安。余既許之。道隨復言。繼二十人者皆苦修持。能遺物累。則有應元友恭道幽仁寶懷賁從儉惟恭文明師回師宗思靜常政文暢宏暢契蒙景先法進惟勤志宏元操。與前輩又為三十人矣。而太尉所立。有殿內千佛。有地藏院。有上方石盆院。又以俸錢入膏腴之墅。為地藏香火。定中之謀。始于太尉。太尉作之。門人述之。有作有述。誰曰不然。乃為銘曰。
奕奕新興,敬亭南麓。
鉅構崇基,崢嶸煜煜。
伊昔既毀,神愁鬼毒。
洎將再營,天人合福。
赩有逴龍,其怒則觸。
助作棟楹,拔此巨木。
雨運風移,騰川跨陸。
神怪戮力,老幼同心。
蚨翼飛貨,龍鱗布金。
揭立赫奕,化成嵚崟。
玉礎
方丈,花臺百尋。
日明香剎,云生寶林。
太尉裴公,聳其學者。
宏以戒光,甘露披灑。
示厥有為,取彼難舍。
必有精靈,扶持大廈。
小儒刻石,有慚史野。
永言歌之,庶近風雅。
童丱須知 夫婦篇
宋 ·
史浩
天地生萬物,陰陽相配偶。
兩家因媒妁,是以為夫婦。
男貴有器識,不問財薄厚。
女貴有賢行,不問色妍丑。
二者既相值,家肥得長久。
二者儻不然,舉動多掣肘。
夫無婦承順,何以事父母。
婦無夫應援,何以事姑舅。
外或專放蕩,薄游酗樽酒。
內或資悍厲,爭競恣紛糾。
儻信牝雞晨,長舌肆讒口。
離間骨肉親,敗亂廉潔守。
居官鮮德操,居家失孝友。
漸漬不覺知,頓使初心負。
故須礪剛方,循循
常善
誘。
使其良心生,悔恨能自咎。
若也縱沉迷,一切俱聽受。
冥然在世間,禽獸而牝牡。
堂堂六尺軀,方足俱圓首。
聰明不下人,何乃畏仇偶。
子孫則象之,馀殃貽厥后。
吾言誠伐病,宜以銘座右。
再和二首
其二
宋 ·
郭印
六言詩
涉海必假舟航,登山當尋蹊徑。
每嘆修身錯路,譬如飲藥加病。
逢人須是問津,有心未免擊磬。
況遇先覺先知,早明不垢不凈。
七情渙若冰雪,一性湛然淵靜。
虛無體道合真,恬淡樂天知命。
外之寇賊消亡,內焉邦家昌盛。
初守一以處和,乃無事而生定。
教不倦稱乎仁,德分人謂之圣。
故玉非琢不成,惟木從繩而正。
要明師指藥物,藉元神為本柄。
大道多歧亡羊,至人用心若鏡。
何妨
常善
救物,免使大惑易性。
門庭既已趣入,根株亦須窮竟。
直至出死超生,方知聾者善聽
⑴
。
按:以上《云溪集》卷一二
⑴ 原案:前二首俱押罄字韻,此首有心未免擊磬句,磬字誤押。
嘉熙四年九月奉詔改明年元為淳祐閏十二月降德音
南宋 ·
岳珂
我生淳熙間,今復見淳祐。
粵從發(fā)覆額,及此已衰耇。
恭惟孝皇圣,是時方在宥。
兩宮俱萬年,薄海同一候。
四時無札癘,仍歲稱大有。
布政具方策,詒謀謹封守。
中更繼代三,更閱改年九。
帝心思止當
(四庫本作敬)
,休命侈誕受。
夫何邇年來,譴告頗輻湊。
災流雨雹行,星以妖彗奏。
烏旸爍天地,蝗害遍田畝。
饑氓腹□□,遺穗莽如帚。
莫量天降疵,但見證書咎。
嗟予斗升□,濫此符竹剖。
眼看人
(四庫本作入)
阱崖,心愧吳父母。
忽傳一札下,取法四宗舊。
既葉天人助,復期風俗厚。
熙陵道化盛,仁祖歷年久。
華旦盛太平,中天開永阜。
愿言緝熙襲,還見泰和又。
三春霈雷雨,一洗遍宇宙。
桁楊空滯冤,緡庾釋逋負。
無文祀咸秩,有颣網皆漏。
果聞精祲合,悔禍屈伸肘。
先清塞壖塵,猩鼯盡驚走。
次反沙磧廬,鴻雁悉馴揉。
三白在臘前,一雨見春后。
星躔順宣夜,潢池息白晝。
人心本易孚,天道
常善
救。
是知天愛君,豈不公所覆。
芻蕘志報上,一言發(fā)白獸。
愿惟實德心,對此歲事首。
帝臨心肯貳,俊吁賢必右。
體茲生物心,持此經濟手。
仁民始及物,育稼須去莠。
一念端弗忘,九關真可扣。
補裳儻因線,納約當自牖。
不量疏遠姿,尚可感通否。
葵傾久未降,芹獻幸匪陋。
輶軒應轉聞,聊當小人缶
(以上《玉楮集》卷八)
。
忠孝詩
南宋 ·
袁甫
曾子立言詔后世,戰(zhàn)陳無勇非孝也。
戰(zhàn)死猶留千古名,大夫赤心為宗社。
而況判死乃得生,父母遺體非輕舍。
忠孝從來只一原,此道于今識者寡。
慈湖老師遺墨在,光燄萬丈追風雅。
發(fā)揮天經與地義,為憐世人多聾啞。
跋語流傳壯矣哉,忠由孝出非外假。
厥今邊庭尚繹騷,其勢飆欻陵諸夏。
孤忠步步踏實地,紙上陳言付土苴。
報國即是報親恩,忠孝斷斷非二者。
兩閫對峙貴通情,胸懷如水
常善
下。
不見天高并地闊,要令物物歸化冶。
雍容譚笑凈邊塵,直把兵氛都汎灑。
名垂竹帛增親榮,入覲至尊醉金斝。
到此純孝通神明,冥冥之中錫純嘏。
病夫山中何所能,功成請將椽筆寫。
漢宮春
金 ·
譚處端
自慕貧閑,便摧強挫銳,柔弱和光。
塵緣頓舍,慧燭朗爇靈房。
七門返照,用七寶、密密鋪妝。
擒猿馬,邪生智巧,鍛鍊列另端行。
清凈自然守守,守無為
常善
,一炷心香。
平康宴樂,玉液酬泛瓊觴。
云朋霞友,笑喧嘩、金玉玎珰。
人去后,云收霧斂,澄澄月滿虛堂。
寄鄂季弟幼霖并寄仲弟次舟二首
其二
元 ·
傅若金
七言律詩
吾親霜鬢日紛紛,為客艱難不使聞。
養(yǎng)老只須
常善
飯,生兒何必總能文。
書同洛下思黃耳,心似河陽見白云。
季弟還家報兄好,歸期猶恐過春分。
滿庭芳
元 ·
劉處玄
體掛云衣,身如布素,應為莫厭清貧。
道無形象,大悟里頭真。
憎愛心無有德,俱贊美、歸順良因。
洪禧至,閑看法教,松竹每為鄰。
真親。
全性命,明今達古,混世忘塵。
若依余
常善
,永免沉淪。
蓬島仙鄉(xiāng)咫尺,蛻形去、現(xiàn)出真神。
碧霄外大羅天上,無缺寶光新。
崔奉常灝元。捧公主胎來。安于助野山。因過明發(fā)窩。袖出詩軸求和。奉
常善
圖書地理之學
(助野山。在密陽府西十五里。)
其一
明 ·
金宗直
五言律詩
羲圖一生兩,探賾孰能儔。
峻級宜僉舉,清時肯倦游。
山中靈運屐,空里邵雍樓。
嬴得跫然喜,言泉袞袞流。
共 16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