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釋曇藏
共 1 首
日本永源庵僧通銓。越海萬里。重譯乞書藏室碑。重違勤意。既遙應之。且記墨緣
(本師釋迦牟尼世尊。自鹿野菀至跋提河。演說妙法。開示群迷四十九年不說之說。曰修多羅藏。曰阿昆
曇藏
。曰昆尼藏及與諸大菩薩,諸大羅漢震朝,諸大祖師之撰述語錄入藏者??傇恢磺薪?jīng)。然傳于本朝者。有趙宋版。有胡元版。有宋明版。有高麗版。而宋元明各多舛誤錯綜。獨高麗最為勝焉。寬文年間。鐵眼禪師翻刻明本于黃檗山。爾來處處得置藏室。個個得看圣教。鐵眼為人之功侈矣。越之前州丹生。北郡絲生。之鄉(xiāng)凈勝教寺拄持順慧上人。發(fā)起志愿。欲所住之地。結搆藏室。安置圣教。以惠后來矣。先時順藝上人。嘗校金剛經(jīng)。及論其無著論窺基所會釋。偏合于高麗本。故知麗藏之勝矣。當今置大藏。又欲就麗本校讎。遺諸后來也。然亦慮其費居多。非自力之所能為。因謀之于門徒之眾。皆隨喜肯服。于是來于京師。謁于獅谷。未忍澄律師之校本轉寫。未幾有事而廢焉。余與藝公相識。且吾山秘襲高麗藏。乃就余謀??贾?。宲文政壬午之秋也。明年癸未之春。余有對馬之行。不遑贊成。因而謝焉。爾后多方鑿覓。遂聞對府木坂神祠。亦有麗本。以書謀曰。愿質千金于府庫。為無疏失之驗。借得十函或二十函。取次卒業(yè)。余感其懇求。訂諸國老田中氏。田中氏亦感激。議于同列。然而遭神庫之物。不可恣之。且有超海出境之難。辭以國禁焉。噫。時之未至。緣之未熟。無事不輱軻。為之悽然者久之。即書答曰。不論成與不成。只須放下此事。隨順時節(jié)因緣。向衲之任滿歸京之時。再謀盛舉。乙酉之冬。果然未謀。曩者吾山闔眾。雖固隨喜。而以日常無周旋出納之人。未嘗許可焉。今以余之贊成。且就弊院校正之故。有允容許可也。越丙戌之春。拉順尊賢護二子來而就校讎。凡歷十馀寒暑。三校呈功矣。明本之所闕。就麗本謄寫者。五百馀卷??芍^勤而且至者矣。嗚呼??司透笌熤驹?。又遂己之所欲。優(yōu)得惠于后昆。其功尤偉哉。抑此舉也。無廣摹眾緣。幸值武州平閒之人成川平治郎。喜舍凈財若干。且門徒之眾。戮力資助。其功亦可賞哉。夫時節(jié)之至。因緣之熟。終得于吾邦。添一藏書本矣。頃欲結搆藏室。安置圣教。為余之能知前后艱勤之由。欲俾后人聞知。相共保持于悠久。徵記于余。余不以固陋谫劣拒謝。又不顧貽笑于大方。略敘梗槩如斯。助校者伊勢州傳善寺大憃。近江州泉福寺,香嚴寺也。天保七年歲次丙申二月二十二日。洛陽建仁三百四十七世永源庵守塔憫??則堂叟通銓撰。)
(己亥)
清 ·
申緯
七言律詩
釋典宋元明舛錯,高麗版較最精為。
群賢殫力半千卷,三校呈功十一年。
藏室碑酬慧公愿,殊邦墨締老霞緣。
從今善本徵悠久,是報慈恩諸佛天。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