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釋通云

相關(guān)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簡介

補續(xù)高僧傳·習(xí)禪篇
文述。
字無作。
明之慈溪人。
自幼不御不潔。
讀書吾伊。
入口輒成誦。
既長。
從師受五經(jīng)。
縱觀子史百家之書。
閱佛書。
忽心融神會。
恍然如素習(xí)。
即日白父母。
愿出家度生死。
落發(fā)于東溪牧公。
得戒于大用諿公。
參歷至徑山元叟端公。
亟稱賞之。
以為有道之器。
過凈慈。
謁海東嶼。
亦見器許。
然俱無所解悟。
遂杖策入天童。
見怪石奇禪師
與語契合。
奇欲倚之以大其家。
即令入室侍書。
其后砥平石主是山。
又掌藏鑰。
諸山法侶。
遂籍籍聞師聲譽。
咸愿禮迎宣演大法。
會鳳躍山等慈法席虛。
行宣政院。
起師主之。
俄遷大梅之護(hù)圣。
二剎皆衰陋。
叢林儀范多廢缺。
師至。
申以約束。
人人自律。
至其為眾說法。
則脫略窠臼。
撥去枝葉。
使聽者渙然無疑。
名緇奇衲。
風(fēng)靡而至。
師之名益聞。
帝師錫以覺智圓明之號。
歸老于福昌。
辟一軒于寺之左。
扁曰舒嘯。
湖海名德。
若斷江月江商隱夢堂諸公。
皆迎致其中修供養(yǎng)。
縉紳之賢者。
亦時時過從。
為方外友。
如柳道傳。
黃晉卿。
危太樸。
李季和。
尤號知己。
年近七旬益畏煩雜。
退居花嶼湖。
當(dāng)白蓮盛開。
月色娟好。
趺坐一小艇。
泛湖水中。
清絕如須菩提可畫也。
居恒必蚤起。
禮拜誦持。
雖祁寒溽暑不懈。
臨眾甚嚴(yán)。
接賓朋則津然。
喜見眉目。
抵掌笑語。
滾滾不能休。
有以為問者。
曰。
成就后學(xué)。
不可不肅。
客以歡來。
故不然也。
三山文海郁公。
以一缽行四方。
每視其去留為重輕。
然獨從師游湖上。
欽重愛戀。
久而忘去。
蓋閱世愈多。
而情之所及者愈淡。
乃更求深山密林。
浩然長往。
使人投筇頓足。
以想見其風(fēng)裁。
皇慶二年九月。
示疾終。
釋行昱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習(xí)禪篇第三之十四
釋行昱,字曉庵,號曰無隱,姓葉氏,龍游人。
寄跡吳門,三歲失怙,母程氏訓(xùn)養(yǎng)成立。
自幼純篤,情殷報母,力持疏食,偶見殺生,閉門馳去。
一日,讀《六祖壇經(jīng)》,知有宗門事,遂參密云于金粟。
及冠,將昏,遁入磬山,求天隱剃度,開示諄切,而親屬追尋,忍淚別去,遠(yuǎn)走天臺至蓮花峰,禮肇心老宿芟染,即圓具于天童。
聞通問開法南澗,投誠參考,每入室痛棒厲喝,不假詞色,身心自覺純一。
嘗因激發(fā),立五大誓,以大事未明,不出山、不語、不臥、不加衣、不看書。
自夏徂秋,力行不倦,一夕,月下獨坐,忽內(nèi)外洞徹,皎如冰盤,向所疑處,澄凈無滓。
出山省母,又勸還俗。
復(fù)潛渡江,參石奇于昭陽。
未幾,以母老復(fù)返吳門,持缽奉養(yǎng)母終,更上南澗研究古今差別,得大自在,尋付衣拂。
無何,通問遷竹林,分座說法,萬指鏗鏘,屢以南澗院事屬付,苦辭不已。
己丑夏,將命攝方丈,昱即宵遁。
涉桐廬訪陳尊宿遺跡,過疏山謁影堂,因回瀏陽叩爾瞻于石霜,旋應(yīng)武功山靈溪之請,遂開法焉。
甲午夏,領(lǐng)眾東還,繼席南澗,提綱絜要,規(guī)令森然。
通喜得人,致書金少保稱:“曉庵首座,侍衲二十年,悟境不異高峰斷崖,而德業(yè)深厚。
”其推許如此。
明年通寂,窣堵告成,拂衣竟去。
復(fù)入瀏陽結(jié)茅山中,作投老計。
江楚衲侶聞風(fēng)趨附,不踰年遂成叢席,苒苒廿載,影不出山,唯不忘所自,梓其師手輯《續(xù)燈》集貲鏤版舁之入藏。
康熙乙丑夏四月二十九日,奄忽坐化,壽七十有九,臘五十。
所著有《三會錄》、《黃曇拈頌》若干卷,皆編刻盛行于世。

人物簡介

槜李詩系·卷三十三
德容,號費隱,閩人。
少孤出家,得法于密老和尚。
開堂黃檗,歷遷蓮峰法通。
崇禎戊寅,主席海鹽金粟。
復(fù)退居黃鶴峰,顏曰直指。
國朝順治初,木陳、石奇二和尚請繼席天童。
時擁眾千馀。
參叩激揚,宗風(fēng)大振。
楊廷鑒貽詩,有“五峰今日高天下,萬指都教拜下風(fēng)。
”之句。
后居超果徑山,維摩堯峰。
十八年示寂。
福嚴(yán)年六十九。
著有《語錄》及《漁樵掛瓢》等集。

人物簡介

全臺詩
蔡添福(1869~1936),字實奇,亦曰石奇,又號植祈,別署卐華市隱。
艋舺(今臺北萬華)人。
生性和易,喜結(jié)交忘年友。
清季赴縣試,詩題為〈桐遇知音已半焦〉,忘書一字而落第。
學(xué)識頗豐,最解理義。
日人治臺后,于明治二十九年(1896)受命擔(dān)任臺北縣事務(wù)囑托,三十四年(1901)改為臺北縣雇員,后以病辭,轉(zhuǎn)而從商。
詩學(xué)與謎學(xué)俱工。
〖參考鷹取田一郎《臺灣列紳傳》,臺北:臺灣總督府,1916年4月;林正三撰《瀛社社史之整理纂修與研究》,九十三年度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藝文補助文學(xué)類研究計畫,2005年4月。
〗蔡添福為「瀛社」社員,并曾參與「玉山吟社」詩會,詩作多刊登于當(dāng)時報刊,現(xiàn)有蔡氏詩作即據(jù)《臺灣新報》、《臺灣日日新報》、《三六九小報》、《詩報》,及黃臥松編《鳴鼓集》、賴子清編《臺灣詩?!?、曾笑云編《東寧擊缽吟前集》等編輯校錄。
(吳毓琪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