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郭正誼

相關(guān)人物:共 6 位。
共 5 首
偃松如蓋臥龍鱗,修竹高梧互主賓。
曲囀簾鉤無恙在(昔年宴皓亭涉園。),門通京口后班新(楊以齋先生出京口張湘曉先生門,余出宗伯先生門,與耑木世誼雁行。)
衰顏回悵花時誤,濯足方忻水絕塵(久旱喜雨。)
忽憶故山濃綠好,萬峰斷處有通津。
熹宗之朝盜竊柄,國事稠濁由諸閹。
刊章告密滿天下,劫火烈烈昆岡炎。
忠端骨鯁置牢戶,少保強項遭髡鉗。
《三朝要典》亂白黑,爾曹病熱徒狂譫。
膺滂之后愛名節(jié),翁與吾父均酸咸。
忠泉出井流不涸,孝筍拔地天能參。
東都壇墠立名字,西園邸閣紛袿襜。
懷寧亂贙老逾怒,矯尾直拂鐘山巖。
我?guī)熐锲挚龎臼?,便樹頤頦張須髯。
一呼袒裼暴猛獸,筆陣霍若霜鋒铦。
妖么得志逞報復(fù),一網(wǎng)盡矣心所甘。
王師南下明社屋,人頭畜鳴盡夷殲。
四十年來市朝換,曜靈急景奔驚帆。
崇文門外黨碑倒,沙石磨治苔紋嵌。
平生先子膠漆友,半作黃葉經(jīng)秋芟。
晨星落落只翁在,開元軼事馀誰諳?
先朝鉤黨有本末,冰玉硌礐秋陽暹。
今人往往咎過激,毋乃丑正叢譏譚。
嗚呼吾父沒已久,墓門郁郁愁松杉。
累翁一片道旁碣,請放健筆為雕镵(寫兩家世誼,而兩朝朝局一一羅列,此絕有關(guān)系之詩。)。
詩律隨年老,相知廿載余。
師資難字計,世誼不交疏①。
老豈一氈戀,貧無五斗儲。
仙人有石室,那得賦閑居。
自注:①“與君家有世誼,而君以兄弟視。”
浣溪沙 現(xiàn)當代 · 喻蘅
貴州大學(xué)歷史系主任、教授姚公書(琴友)先生,江蘇興化人。與先君兆琦公少年同學(xué),長皆畢業(yè)于東南大學(xué)。并同任中央大學(xué)講師,1929年先君赴法留學(xué)時曾托其代存古籍一箱。抗戰(zhàn)軍興,天各一方。先君英年早逝,姚公萬里徙家于巴水黔山間,守護此箱勿失,歷四十余年。曾多方尋訪寒門子弟下落不詳。不意姚公于1965年來復(fù)旦參加古夜郎文化歷史學(xué)術(shù)研討會期間,與余偶遇。均不相識。緣其與先君金蘭世誼,余按來賓題名錄往招待所訪晤,亟邀來寒舍餐敘。棖觸前塵,憶及與先君舊誼,乃知存書之事,傷懷無限。姚公返黔后,不久即逢文革之亂,藏書包括代管先君之書盡遭抄沒,文革結(jié)束后,姚公從數(shù)以萬計之發(fā)還圖書中,據(jù)藏書印認出先父寄存之古籍。即分批以二十余郵包寄來上海余家,了此宿緣。其中有胡刻文選前半部,竟與家藏之后半部,并成全帙,亦延津合劍之佳話也。曾賦浣溪沙兩闋致謝。數(shù)年后姚伯竟下世矣。
書劍萍蓬五十年。
襄陽耆舊已蕭然。
忽欣精槧寄遙天。

小閣深宵縈舊夢,揭天惘雨對殘篇。
紛紛辛淚落燈前。
別余造邦兄有作(乙丑) 現(xiàn)當代 · 胡惠溥
造邦以今夏六月伴嫂氏夫人于役來瀘,蓋亦藉茲行存問親知矣。知余目疾,與聲宏兄親造余寓邀茗飲近午,又買醉城南酒家。竊念與君少共筆硯,風(fēng)月佳時常樽酒同游衍,余少從學(xué)君尊人余根培先生,君又先君門人也,兩世誼深情猶昆季。而一別四十馀年,今茲之樽酒與癸亥年六月間之樽酒,才兩為相見耳。感先哲弧矢四方之訓(xùn),其如白頭皆翁何。爰追寫數(shù)行,冀鐫雪爪之痕,志不忘也。時乙丑六月初九日又后一周,此戔戔者始脫稿。
七十回寒暑,四十年相別。
人生幾寒暑,才見又相別。
昔別兩翩翩,今別頭顱白。
南城買酒家,終座無人識。
鶴山一鶴飛,月崖半月缺(月亮崖已炸毀)。
鏟平諸葛祠,不留斷碑碣
典型念虎賁,故國思喬木。
胥君默不言,君感當彌切。
卅年人換世,退院我曹客。
江潮潮卷前,人潮潮倍急。
酒半問蟫翁,翁當近八十。
我視翁如兄,弟忘兄不得。
何年再來渝,來剪兩君燭?
不夜城夜市,歷歷展眉睫。
仿佛狂塵狂,驅(qū)車文宴集。
盡此杯中酒,回腸九為結(jié)。
人生無百年,千金買一刻。
難忘別街頭,叮嚀到眠食。
⑴ 少鶴山倖存,鶴山書院遺址已不可復(fù)識也
⑵ 城西忠山為我瀘鎮(zhèn)山,春秋佳日士女如云。上有諸葛武侯祠、呂祖閣、登覽勝地也,解放初期淺識者劃建川南醫(yī)院,毀山伐木,致靈秀之境作藥臭塵紛之區(qū),惜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