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僧辯

相關(guān)人物:共 37 位
共 37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492—554 【介紹】: 南朝梁南陽冠軍人,字愿果。
勇決有武干。
初仕魏至銀青光祿大夫。
梁武帝大通二年歸梁。
戍項城,城陷,復沒于魏。
中大通元年,又歸梁,除南天水、天門二郡太守,有善政。
諫梁元帝忤旨下獄。
侯景叛,圍王僧辯,元帝釋僧祐,令赴援,大敗景軍。
元帝承圣三年,西魏攻江陵,以僧祐都督城東城北諸軍事,力戰(zhàn)中流矢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496—574 【介紹】: 南朝陳汝南安成(今河南汝南縣東南)人,字思行。周颙孫。年十歲,通《老子》、《周易》,十五補國子生。起家梁太學博士。累遷國子博士,于士林館講授,聽者傾朝野。博學,善談玄及占候,兼明釋典,當世名僧亦多請質(zhì)疑滯。侯景占建康,附景為太常,掌禮儀。后投元帝,授黃門侍郎,遷左戶尚書,加散騎常侍,校讎秘府圖籍。入陳,累遷侍中、尚書右仆射。侍東宮講《論語》、《孝經(jīng)》。撰有《周易講疏》等。
全陳文·卷五
弘正,字思行,汝南安成人,梁太子詹事舍兄子。
(《南史》作弟子。
)天監(jiān)中,補國子生,除太學博士,歷晉安王丹陽尹主簿、建業(yè)、曲阿、安吉令。
普通中,為司義侍郎,直壽光省。
中大通中,遷國子博士,侯景以為太常。
元帝承制,授黃門侍郎,直侍中省,遷左民尚書,加散騎常侍。
江陵陷,敬帝以為太尉王僧辯長史,行揚州事。
太平初,授侍中,領(lǐng)國子祭酒,遷太常卿、都官尚書。
陳受禪,授太子詹事。
文帝即位,遷侍中、國子祭酒,授金紫光祿大夫,領(lǐng)慈訓太仆。
廢帝即位,領(lǐng)都官尚書,授太傅長史,加明威將軍,宣帝即位,遷特進,領(lǐng)國子祭酒、豫州大中正,進尚書右仆射。
太建六年卒,年七十九,贈侍中、中書監(jiān),謚曰簡,有《周易義疏》十六卷,《孝經(jīng)私記》二卷,《莊子內(nèi)篇講疏》八卷,集二十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00—559 【介紹】: 北齊隴西狄道人,字懷哲,辛俊弟。
仕北魏與仆射高隆之共典營構(gòu)鄴都宮室,有思理。
累遷散騎常侍。
東魏孝靜帝武定中,以東南道行臺尚書從破侯景,遷東徐州刺史,為淮南經(jīng)略使,屢挫侯景。
北齊文宣帝又敕術(shù)所統(tǒng)十余州有犯法者,刺史以下先斷后表聞。
齊代行臺兼總?cè)耸?,自術(shù)始。
王僧辯破侯景后,術(shù)招附二十余州,移鎮(zhèn)廣陵。
獲傳國璽送鄴。
累遷吏部尚書,卒官。
全北齊文·卷六
術(shù)字懷哲,隴西狄道人,魏左光祿大夫雄族叔,初為司空胄曹參軍,及遷鄴,為起部郎,再遷尚書右丞,出為清河大守,授并州長史;文襄嗣事,累遷散騎常侍;武定末除東南道行臺尚書,封江夏縣男,遷東徐州刺史,為淮南經(jīng)略;齊受禪,移鎮(zhèn)廣陵,征為殿中尚書,領(lǐng)太常卿,遷吏部尚書;天保十年卒,皇建二年贈開府儀同三司、中書監(jiān)、青州刺史。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03—552 【介紹】: 南北朝時魏懷朔鎮(zhèn)人,字萬景。
善騎射。
選為北鎮(zhèn)戍兵。
魏末北方大亂,事邊將爾朱榮,以軍功擢為定州刺史,魏相高歡誅爾朱氏,景率眾降,旋擁兵十萬,為東魏河南道大行臺,專制河南。
及高歡死,景懼禍,于梁武帝太清初降梁,封河南王。
太清二年,舉兵反,圍建業(yè),陷臺城,武帝餓死。
景立簡文帝,尋廢之,立豫章王蕭棟。
簡文帝大寶二年,殺簡文帝,廢蕭棟,自立,改元太始,國號漢,史稱侯景之亂。
王僧辯等討之,敗逃被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03—559 【介紹】: 即陳霸先。
南朝陳開國君主。
吳興長城人,字興國,小字法生。
讀兵書,多武藝。
梁時初為油庫吏,以軍功累遷西江督護、高要太守。
后與王僧辯討平侯景,鎮(zhèn)京口。
西魏破江陵,元帝被殺,霸先與僧辯共奉蕭方智為梁王。
后北齊立蕭淵明為帝,令僧辯迎入建康即位。
霸先襲殺僧辯,立方智為帝,擊敗北齊及僧辯舊部,受封陳王。
旋代梁稱帝,國號陳。
在位期間,效梁武帝,舍身大莊嚴寺。
在位三年卒,謚武,廟號高祖。
全陳文·卷一
帝姓陳,諱霸先,字興國,小字法生,吳興長城下若里人,漢太丘長陳實之后。梁大同中,為廣州中直兵參軍,除直閣將軍,封新安子,授交州司馬,領(lǐng)武平太守。太清中,除振遠將軍、高要太守。元帝承制,授員外散騎常侍、持節(jié)、明威將軍、交州刺史,改封南野縣伯,進信威將軍、豫州刺史,領(lǐng)豫章內(nèi)史,改封長城縣侯,尋授散騎常侍、使持節(jié)、軍師將軍、南江州刺史,進江州刺史,尋授平東將軍、東揚州刺史,領(lǐng)會稽太守,鎮(zhèn)京口,進征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南徐州刺史。承圣末,進司空。敬帝即位,授侍中、大都督中外諸軍事、車騎將軍、揚南徐二州刺史,尋授中書監(jiān)、司徒,進爵為公,拜丞相、錄尚書事、鎮(zhèn)衛(wèi)大將軍,進封義興郡公,拜大傅,進位相國,總百揆,加九錫,封陳公,尋進爵為王,以太平元年十月受禪,改元永定,在位三年,謚曰武皇帝,廟號高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07—560 【介紹】: 南朝陳吳興東遷人,字方秀。
梁末,仕至武陵國侍郎。
陳霸先(陳武帝)在廣州,穎深自結(jié)托。
數(shù)從征伐,從克元景仲,平蔡路養(yǎng)、李遷仕,皆有功。
霸先討侯景,以穎知留府事。
后又從霸先襲王僧辯,討杜龕。
梁時官至散騎常侍,兼丹陽尹。
入陳,兼左衛(wèi)將軍,除吳興太守。
卒謚壯。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08—554 【介紹】: 即梁元帝。
字世誠,小字七符。
南蘭陵(今江蘇常州)人。
南朝梁武帝第七子。
武帝天監(jiān)十三年,封湘東王。
王僧辯平侯景,即位于江陵。
時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戶著籍,不盈三萬。
承圣三年,西魏軍來攻,帝尚于龍光殿講《老子》,百官戎服以聽。
魏軍至,帝猶賦詩不廢。
及城陷,為魏人所殺。
在位三年,廟號世祖。
帝幼盲一目,好讀書,工書善畫,藏書十四萬卷,城破時自行焚毀。
所作詩賦輕艷綺靡,與兄綱相仿。
著作頗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樓子》及《梁元帝集》輯本。
全梁文·卷十五
帝諱繹,字世誠,小字七符,武帝第七子。天監(jiān)十三年,封湘東王,歷會稽太守,入為侍中丹陽尹。普通中,為荊州刺史。大同中,為江州刺史。太清初復為荊州。及建康陷,奉密詔為侍中、假黃鉞、大都督中外諸軍事、司徒承制進。位相國,總百揆。以大寶三年十一月即位于江陵,改元承圣,在位三年。為西魏所擒,遇害。明年追尊曰孝元皇帝,廟號世祖。有《漢書注》一百十五卷,《孝德傳》三十卷,《忠臣傳》三十卷,《顯忠錄》三十卷,《丹陽尹傳》十卷,《懷舊志》九卷,《全德志》一卷,《研神記》十卷,《同姓名錄》一卷,《補闕子》十卷,《湘東鴻烈》十卷,《金樓子》十卷,《玉韜》十卷,《連山》三十卷,《洞林》三卷,《集》五十二卷,《小集》十卷。(《南史》五十,劉瑴字仲寶,隨湘東王,在藩十馀年。當時文檄,皆其所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09—557 【介紹】: 史或避唐諱作鐵武。
南朝陳人。
初事梁河東王蕭譽,為府中兵參軍,以勇敢聞。
王僧辯討譽,于陣獲之,將付烹,呼曰:“侯景未滅,奈何殺壯士!
僧辯宥之,侯景西上,令從征伐,每戰(zhàn)有功,授潼州刺史。
梁末,陳霸先襲殺僧辯,鐵虎率所部降。
從霸先破徐嗣徽,擒蕭勃前軍歐陽頠,累功遷太子左衛(wèi)率。
陳武帝永定元年從侯安都、周文育討王琳,敗績,為琳所擒,辭氣不屈,被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09—566 【介紹】: 南朝陳吳郡吳人,字孔章。
好文史,起家梁王國常侍。
王僧辯、張彪,及僧辯被殺,彪兵敗,乃歸陳霸先。
敬帝紹泰中,為都督周文育長史,掌政事,輔克蕭勃,擒歐陽頠。
后為豫章太守。
歷官度支尚書,散騎常侍。
出為西陽、武昌二郡太守。
卒謚簡子。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50 【介紹】: 南朝梁南蘭陵(今江蘇常州)人,字重孫。
昭明太子蕭統(tǒng)次子。
封河東郡王。
除寧遠將軍,累遷湘州刺史。
侯景之亂,率軍入援。
臺城陷,還湘鎮(zhèn)。
雍州刺史張纘密報湘東王蕭繹(元帝),云譽將襲江陵。
繹懼,遣周弘直至譽所督其糧眾,譽不從。
又遣子方等征之,為譽敗死。
譽修浚城池,為拒守計。
繹令鮑泉、王僧辯攻殺之。
共 37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