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1649 【介紹】: 明福建福安人,字薦叔。崇禎十三年進士,授行人。李自成破北京后,曾被搒掠。后南下事唐王。唐王敗,又事魯王,為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駐守福寧,未幾移駐福安。清軍將破城時,為文自祭,吞金屑死。有《洞山九潭志》。維基
劉中藻(1605年—1649年),字薦叔,號泂山,福建福安人。南明時期人物,官至南明時期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著有《泂山集》、《泂山九潭志》和《葛衣集》,今僅存《葛衣集》。明崇禎六年(1633年)癸酉科中舉,閩清教諭,崇禎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進士,授行人司行人。崇禎十七年(1644年),奉旨出山海關慰勞守邊三軍,回京復命恰逢李自成破北京,中藻被執(zhí)。李軍脅其歸降,中藻不降。后吳三桂帶清兵入關擊敗李自成,中藻趁亂逃歸福安故里。隆武元年(1645年),唐王立于福京,中藻被擢拔為兵科給事中,因得罪鄭芝龍罷職。隆武二年(1646年),隆武帝敗歿于福建汀州,中藻組織義軍萬余人(多為畬族子弟兵),以孤軍轉(zhuǎn)戰(zhàn)閩浙倆省之間,攻下泰順、福安、古田等七縣。魯王入閩監(jiān)國,中藻被封為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永歷二年(1648年)四月初六攻克福寧州城,殺死清首任福寧州知州宋若蘇。永歷二年(1648年)十一月中藻親率士卒五千名守浙江慶元,清總兵劉世昌、馬得功等進攻,十一月初二日攻破慶元,中藻移駐福安。永歷三年(1649年)正月清福建總督陳錦率兵十萬,城外挖溝、樹柵,把福安城團團圍住。永歷三年(1649年)四月十二日,城中糧盡彈絕,中藻知道已經(jīng)回天無力,懸掛明高祖的畫像于中堂上,穿上明朝衣冠,施朝禮說道:“臣力竭矣!此一塊殘疆,終非我有。唯有一死報列后在天之靈耳!”在他決死時,開列府庫錢糧數(shù)額清單,致信陳錦,表示決死,并請清軍不要屠殺無辜百姓。據(jù)清朝版《福安縣志》記載,中藻是吞金屑自殺。在劉氏族譜中有載,中藻兩次服毒,都沒有死,割開動脈敷服毒藥還是沒有死成,最后自縊身亡。當時,劉中藻的兒子劉思沛身在福建浦城,清兵也一直想招他為官。但他一直不愿意,當他聽說父親為守節(jié)而自殺的消息后說:“父為國盡忠,子為父盡孝。”此后,也自殺身亡。清順治追認劉中藻為“忠臣”,其故居為“劉中藻室”。另有明末在福安傳教的天主教相關文獻顯示,當時中藻攻福安曾屠殺并焚城三分之一。清兵破城,又是進行報復性的大屠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