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王堯封(1478年—?),字伯圻,號南皋,直隸保定府定興縣人,民籍。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七十九名舉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中式乙丑科三甲第二十名進士。初授襄陽府推官,正德四年閏九月授貴州道試御史,巡按浙江。十四年十月升順天府府丞,嘉靖初任山東巡撫,在任九年,升左副都御史、巡撫如故。八年八月,改巡視浙江福建沿海地方,總理兩省海陸盜賊事情。十二月以病請告,上責其公事未一經(jīng)理,輒以私情奏瀆,有負簡命,令革職閑住。升浙江左布政使胡璉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代之。十一年起復巡撫陜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十三年五月改南京都察院提督操江,升南京工部右侍郎,十五年十月參與會推宣大總督,未選上,改任戶部右侍郎,不久代替?zhèn)}場總督戶部尚書張云管理倉場。十六年十二月升都察院右都御史,十七年四月升戶部尚書、總督倉場、提督西苑農(nóng)事,十一月因太倉銀庫出事,被下旨切責,勒令致仕。二十一年十二月起任南京兵部尚書參贊機務,二十二年三月南京科道官張汝棟等合疏言致仕戶部尚書王堯封才守并劣,不足當留都參贊機務之任,詔罷堯封不用。。
人物簡介
【介紹】: 明陜西永昌衛(wèi)人,字愈光。正德中舉人。少與楊慎同學,至老互相唱酬。嘗師事李夢陽,友何昌友。工詩。有《禺山詩選》、《禺山七言律鈔》、《禺山文集》。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愈光,永昌衛(wèi)人。正德丁卯舉人有禺山詩選明詩紀事·戊簽·卷八
含字愈光,永昌衛(wèi)人。正德丁卯舉人。有《禺山詩集》六卷。(《四庫總目》:含學出于李夢陽,又與楊慎最契,故詩文皆慎所評定。慎序有曰:張子文必弓左,字必蒼雅。」其推挹甚至。然其病正坐此,故襞績字句而乏鑄變化之功。明人別有雕鏤堆砌一派,含其先聲歟!《升庵集》:愈光未卯能詩,有驚人句。及長,博極群書,條入葉貫,雄辯邃古,神搜霆擊。上獵漢、魏,下汲李、杜。寢歌途鄂,鞠明究曛,弗工弗庸,弗們弗止。《藝苑卮言》:張愈光詩,如拙匠琢山骨,斧鑿宛然,又如束銅錮腹,滿中外遺。《國雅》:張愈光如「闌津天矯騰,逸浮空張之」,「鴻雁不傳云外字,芙蓉空照水中花」,「銅柱蒹葭鴻雁響,鐵城煙雨鷓胡啼」,此例數(shù)篇,非雕飾曼語。田按:升庵謫滇,滇人楊給事士云、王僉事廷表、胡副使廷祿、李荊州元陽、唐僉事锜、張舉人含、與升庵游。同時吳高河懋品題為「楊門六學士」。六人中以十云及含為杰出。含集中詩與升庵者彌望皆是。升庵序《禺山集》,所謂「于困窮節(jié)義之交,萬言不竭」者是也。升庵贈含詩云:「迢迢禺氏山,珠壁交晶英。兩美必相臺,誰言容易并?」懷禺山云:「一刻一折扎,一日一款襟。」《禺山歌》云:「張子生長禺山野,蒼髫開口愛風雅。翩翩欲度正始前,棲棲不肯開元下。平生眼中人,誰為愛才者?申臺何大復,梁園李空同。結交折行輩,聲價騰煙鴻。」壽張《禺山歌》云:「壽君十載前,合樽促席在連然。壽君十載后,問月停遙舉酒。」《暇日檢海內交游》詩云:「高河長句禺山律,懷我好音三百篇。」海內絕句云:「張含秀句滿天下。」二人襟契不淺,詩格亦略相似,惟才逮不逮升庵耳。)
人物簡介
周光夏(?—17世紀),字士六,號敏山,河南開封府杞縣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周光夏是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舉人,天啟五年(1625年)成進士,獲授工部主事,抽分龍江,有盈馀數(shù)萬。他從郎中外任寧國知府,吏員都不敢欺騙他,又多獎拔文人和士大夫;再調官淮安,不順從高杰與劉澤清。北京陷落,他與路振飛中軍趙彪、張云沖、徐人杰、傅文亮、王啟、周逢豫共同守城。武愫南下,周光夏命令徐州指揮王文明假裝投降,與徐標中軍卓圣、劉秉忠,同知鄭之俊,諸生吳汝珠、王太生擒獲武愫;遷任江西副使,負責督兵籌糧,來往福建廣東。隆武帝繼位,讓周光夏擔任太仆卿,管理尚寶司;明年(1645年)就以僉都御史巡撫江西。永歷帝即位,周光夏參與擁戴,歷任工部右侍郎、左副都御史、左都御史,為官清廉,與嚴起恒、晏清友善。不久童琳彈劾他「越資序,題差用,私亂臺規(guī),非法」,唯永歷帝反而杖打童琳,他就晉升為工部尚書,但永歷二年就遭罷去此職務。肇慶再次失陷,里人江禹緒得清朝任作招撫,帶兵在平南江與周光夏相遇。他情緒激昂地數(shù)落江禹緒,禹緒最初還在得意忘形,聽到他的訓話就垂頭喪氣,不敢回答。很快他兵敗,不愿投降,于是奮身戰(zhàn)斗,中彈而死。南明朝廷得知,追贈太子太保,謚忠烈。他能力出眾,有義氣,隨從志氣精銳,死后人們都為他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