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劉炫
相關(guān)人物:
共 5 位
。
共 9 首
劉炫
引諺論政敝
隋 ·
無名氏
《隋書》曰:古人委任責成。歲終考其殿最。案不重校。文不繁悉。府史之任。掌要目而已。今之文簿。恒慮覆治。鍛煉若其不密。萬里追證。百年舊案。故諺云云云。古今不同。若此之相懸也。事繁政敝。職此之由。
老吏抱案死
(○隋書
劉炫
傳。)
。
次崔
(安乙)
所贈詩韻
元末明初 ·
元天錫
儒術(shù)豈謀身,家傳只詩卷。
斷斷無良才,未可膺博選。
歸來慕淵明,俊逸希
劉炫
。
惟尋花月樓,游樂但無倦。
重來舊游地,我心不可轉(zhuǎn)。
桃花依舊紅,何處情人面。
悠然空倚欄,不可以安晏。
元無愿見人,吾亦不愿見。
同寮諸公會飲倪侍讀宅
明 ·
陸釴
東閣朝回踏曉驄,垂鞭并過玉河東。
煙籠紅日三株樹,寒近清霜五柞宮。
諸儒未醉黃封酒,唇干舌強清容皺。
呼觴熾炭煩主人,未脫杯盤棋在手。
長圍縱獵騁心目,勢促情窮甘自守。
不知朱顏坐此消,反慮追歡落人后。
滿堂賓客議論雄,妙論何曾默相受。
聰明正愧
劉光伯
,人事所遭十遺九。
淹留轉(zhuǎn)覺白日靜,鞍馬盡回僮仆剩。
故人坐我膠漆中,杯深不復知予病。
侵晨赴宴夕未歸,人影在東猶挽衣。
可憐契分宛莫逆,海內(nèi)知心似此稀。
堪嗟世人多貴耳,賀監(jiān)高樓憶劉子。
峴山千古悲無名,豈知高名長不已。
當為諸公面服膺,不須沈石勒山銘。
自相國莊至夫人莊戲為一絕相國莊馮道故居夫人莊道婦家也
明 ·
紀坤
七言絕句
青史空留字數(shù)行,書生終是讓侯王。
劉光伯
墓無尋處
(
劉炫
與馮道皆景城人)
,相國夫人各有莊。
瀛州懷古五首
其一
河間
清 ·
嚴遂成
五言律詩
宛在蓬萊島,憑高云樹微。
汗牛誰起冢,乘鯉不濡衣。
尊福詩書設(shè)
(毛萇注詩里與
劉炫
讀書處名尊福鄉(xiāng),有書院,設(shè)山長。)
,摩榮鸛鶴飛
⑴
。
大廉陂百道,引水憶盧暉。
⑴ 沈佺期《登瀛洲城樓》詩:「四榮摩鸛鶴?!?/div>
岣嶁碑歌偕劉穆庵孝廉作
清 ·
趙翼
滿堂蝌斗何蜿蜒,砉然鴻濛落我前。
十指欲捫不敢近,中有神圣千萬年。
伊昔昏墊五行汨,
龍漢
馀劫留水厄。
人命慘填魚腹枵,民居爭結(jié)鳥巢窄。
黃熊
九載績弗效,圣子起任
平成
責。
齋夔感夢蒼水使,告以宛委貯金策。
肅刑白馬啟石函,玉字銀編妙尋繹。
遂乘山欙跨
泥橇
,分釃洚洞辟壅隔。
涂山弗顧子泣呱,轘轅并愁妻見嚇。
亥章奉令繭跟踵,支祁就縛鎖骨骼。
山河兩戒次第清,萬古
坤輿
奠衽席。
功成勒銘告蕆事,岣嶁山尖斲貞石。
文括山海岳瀆經(jīng),字挾沮誦
倉頡
跡。
堯碑舜碣不可見,世間點畫此最昔。
開天古篆形模奇,難與后人較波磔。
想見摩崖作
擘窠
,六丁下照火光赤。
我聞此碑久失稽,道人偶見旋復迷。
杜陵所觀已贗本,肥而失真燭若犀。
昌黎親到猿猱窟,千搜萬索無
端倪
。
此刻何時出磨洗,使我創(chuàng)睹驚且喜。
得非鐵石充逸少,或者朱繇貌道子。
古來偽物那殫述,巫覡步禹紛接趾。
劉炫
歸藏冒殷易,廣微汲冢托周史。
目無罔兩雙明瞳,真假誰能定片紙。
我重圣德垂寰瀛,珍之不啻尺璧瑩。
洪荒■
(?余乃)
檋數(shù)字外,口不能讀心敢輕。
盲翁捫籥
但取似,葉公好龍固為名。
崔融作贊楊慎釋,一重公案何必更。
況茲筆力自奇古,不真亦是好手成。
貌蔿敖即衣冠氣,妒閼氏亦傀儡精。
君不見七十七字長八尺,蛟螭攫拿龜魚擲。
頑蟲蝕木蛀眼枯,雄雷劈山斧痕裂。
鑿椎欲破渾沌竅,鑄鼎直寫罔兩魄。
嶧碑獵鼓空爾奇,籀斯安有此體格。
縱輸明堂琥璜價,也比宮縣
追蠡
跡。
同日得辛楣谷人仲子手山書賦江南思二首為寄
其一
(甲子)
清 ·
翁方綱
七言律詩
東南耆宿老錢郎,千載誰追鄭禮堂。
欲就東樵援李溉
⑴
,未應(yīng)紅豆抵熊方
⑵
。
宣城句想馀篇牘,楊復圖來待審量
⑶
。
幾個虛衷同訂詁,悵懷規(guī)杜佇蒼茫
(末句借
劉光伯
以兼寄端林也。)
。
⑴ 仲子寄來浙中新修板之《易圖明辨》,其中漶闕實尚未補。
⑵ 昨見惠定宇《補注后漢書》,實不及錢晦之《補后漢年表》。
⑶ 仲子時為寧國府教授,所釋《儀禮》漸已成帙。
讀論語詩六十一首
其五
(重光作噩)
清 ·
舒位
問社投赤心,報之以戰(zhàn)栗。
身列言語科,矢口已多失。
各樹土所宜,松柏栗本一。
今文社作主
⑴
,古文栗作??。
韓非曰土涂,劉安曰用石。
戰(zhàn)栗至西方,徐巡祖其說。
信如周使民,義取栗主嚇。
請解夏后松,再解殷人柏。
人正松猶容,地正柏猶迫。
本意或未然,鑿空更何必。
何休解公羊,實自張禹出。
杜預(yù)注左傳,獨有
劉炫
叱。
⑴ 今《論語》:「哀公問主于宰我。」
詠史
其一
(丁卯)
清末至民國 ·
黃節(jié)
論學疑植黨,著書或謗誹。
陸宣校醫(yī)方,程子卻講藝。
匪惟保厥身,正以善養(yǎng)氣。
痛趙尚箋騷,蒙偽乃注契。
紫陽心更苦,矧復傷五季
⑴
。
人倫茍不絕,天意必有寄。
方冬木盡脫,生機蓋下被。
亂世重吾儒,義長在天地。
哀哉二劉子,凍餒死無畏。
群盜已蜂起,谷食日踴貴。
妻子相去遠,教授廢陳肄。
刑不威小人,禮不正在位。
虛有建學名,而無弘道計。
方領(lǐng)矩步倫,展轉(zhuǎn)溝壑斃。
后進失師承,攘寇入不義。
傷哉魏玄成,著論為流涕
(《隋書·儒林傳》:“劉焯字士元,
劉炫
字光伯,博學精通,數(shù)百年無出其右。于時群盜蜂起,谷食踴貴,經(jīng)籍道息,教授不行。
炫
與妻子相去百里,聲問斷絕。后為賊所得,復為長吏所不納,夜冰寒凍餒而死?!蔽盒烧撝唬骸白酉挠醒?,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天之所與者聰明,所不與者貴仕。上圣猶且不免,焯、
炫
其如命何?!庇衷唬骸皶r外事四夷,戎馬不息,師徒怠散,群盜蜂起,禮義不足以防君子,刑罰不足以威小人。人有建學之名,而無弘道之實。方領(lǐng)矩步之徒,亦多轉(zhuǎn)死溝壑。凡有經(jīng)籍,自此皆湮沒于煨塵矣。遂使后進之士,不復聞詩書之言。皆懷攘寇之心,相與陷于不義)
。
⑴ 強蕘叔曰:“黃叔度處東漢之季,隤然不自表襮。郭林宗不為極言覈論,故得免黨錮之禍。管幼安避地遼東,與人惟論經(jīng)義,不及時事。故公孫度安其賢。三君子可謂危行言遜矣。然猶未為極難也。若乃師弟講授,便謂植黨;說經(jīng)論道,亦疑誹謗。于是程子止學者使無及門,則并不敢授弟子矣。陸宣公手校醫(yī)方,朱子注《參同契》,則并不敢著書矣?!庇衷唬骸爸熳勇勞w忠定死,注《離騷》以寄悲憤。及偽學之禁益急,遂注《參同契》,蓋陸宣公手校醫(yī)方之意。胡敬齋謂朱子注《參同契》,引人入異端,未諒朱子之苦心也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