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辜朝薦
相關人物:
共 9 位
。
共 15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軍資監(jiān)僉正任公
(重臣)
墓碣銘
明 ·
李廷龜
四言詩
不佞自燥發(fā)從外門。已習參贊任公。蓋公之夫人。即先妣王母姊也。以故先妣常語公立朝居家行誼暨諸子孝謹狀頗悉。參贊公以直道自致為世名臣。而二子皆能守法訓。公其長也。諱重臣。伯強其字。任豐川大姓。遠祖諱澍。為御史大夫。自是代有聞人。曾祖諱漢。遂安郡守贈吏曹判書。祖諱由謙。工曹判書。贈謚昭簡??贾M權(quán)。即參贊公。贈謚貞憲。娶進士辛悌聃女。生公于丁丑三月。始蔭補齋郎。癸卯中進士。自金吾郎累遷廣興、豐儲倉、宗廟署奉事直長。內(nèi)贍寺漢城府主簿判官。司畜署、掌隸院司畜司議。儀賓府、軍資監(jiān)都事僉正。外則通判星州??な亓执ā⑽执?、鳳山、寧越。庚辰八月。疾卒。得年六十四。娶平陵正女。無后。再娶縣監(jiān)李壅女。有淑德善理內(nèi)職。生二男一女。長曰拯。文科承文正字。次曰振。女適士人申洽。側(cè)室男女各一。男曰龍。女為河原君妾。生一男。成海副正。拯娶生員尹棐女。生二男。長慶達、次慶適。振娶僉知俞大儆女。生二男二女。長慶述、次之敬。女適士人李元龍。慶達生二男三女。女適尹洙。次適梁任。馀幼。公葬貞憲公墓下癸坐丁向原。與繼室同穴。初室葬
在公
原之右。振亦嗜儒。孝友以類。一日以書來叩曰。不肖孤不祿。生五歲而失慈。十一歲父亡。少依一兄。亦不幸早世。孑孑孤影。今已白發(fā)。先君子葬且三十馀年。尚不能光昭其德于墓顏。不肖孤所不即死者。以有待也。今子能以文章多銘薦紳間。倘賜揚扢。庶死骨不朽。既又汪然大戚曰。力貧治石久矣。不肖孤惟朝暮是急。不佞既敬諾則敢記平日聞之外家者。曰公為人厚重。自幼時已有長者風??儗W蔚有譽。然屢困不第。亦不欲茍焉爭得失。內(nèi)行淳備。連守二親喪。哀過而盡禮。毀瘠骨立。六年如一日。遇弟妹和敬兩至。家庭無間言。性敦儉。生長貴顯。而處身如寒士。未嘗有華靡遨放事。接賓朋誠意藹然。好班施以賑貧乏。飭躬簡潔。雖屢典大郡。家故立壁。為治專務愷悌。是以常有去后思。嘗筑室松楸下。扁之曰永思。晚年恒居。日登壟展謁。其慕親之誠。老而愈篤如此云。嗚呼。少為佳子弟。老為賢父兄。孝悌行于家。信義著于鄉(xiāng)黨。所至良于官。是皆可銘。銘曰。
于御史公,肇任于豐,實樹宗風。
遙遙厥緒,既積既叢,逾久彌隆。
逮于昭簡,道義磨礱,士望攸宗。
貞憲嗣興,矢直秉忠,一心匪躬。
公惟擩染,有開自蒙,既孝且恭。
不卑庶僚,績于外庸,政先疲癃。
若浼奢華,敦行植中,恒安屢空。
不履于傾,不戚其窮,茲惟正終。
天寶之麓,有丘如龍,寔惟公宮。
我書于石,以表以封,示后之侗。
觀察使姜公神道碑銘
明 ·
申欽
不佞欽。弱冠通籍。從諸大夫后。靡不瞯其持行。而乃若觀察姜公則蓋希覯焉。朋亮而疏達。剛介而直方。潔清而不污。溫良而有守。惜其無年。而不克究其用爾。公卒之二十年。而公之胤碩期氏以文學進。為司諫院大司諫。以沙溪金公長生所為狀。屬欽銘于神道。噫。其不可傳者。雖與逝者俱往。其可傳者。亦足以不朽公。謹按沙溪之狀曰。公諱燦。字德輝。系出衿川。羅世有曰馀清。公遠祖也。至麗而有諱弓珍。事太祖為壁上功臣。有諱邯贊。事顯宗著勛烈。為門下侍中。謚仁憲。自此簪組相繼。至我朝有諱揚。檢校漢城尹。寔公六代祖也。高祖曰曦。吏曹正郎。曾祖曰叔突。燕山朝以司諫。言事被謫。中廟反正。歷官判校。以清白升秩。祖曰賚。昭格署參奉。贈左承旨??荚晃c。三登縣令。贈吏曹判書。二世推恩。以公貴也。判書公初娶竹山安氏。典簽從腆之女。早卒無后。后娶安東權(quán)氏。判官諿之女。嘉靖丁巳生公。自稚幼。已見頭角。少長摛經(jīng)辨志。學于金參判繼輝。為文詞捷敏。往往驚人。壬午中司馬兩試。癸未登謁圣科。以假注書出入經(jīng)幄。宣廟見其端雅。至詢其居止。選補承文院權(quán)知正字。甲申。入史局為檢閱。俗好奢麗。僚寀新進。多袨飾章服。公獨不然?;蜃I其太樸。未幾宣廟令所司察治從臣服色踰制者。公獨免焉。人始嘆服。乙酉。轉(zhuǎn)承政院注書。宣廟嘗于筵席。譚及陳白沙學術。稱引詩文累千言。公于陳氏書。未曾寓目。而耳聞手記。無一遺者。宣廟疾受針。大臣諸官入侍者。皆俛伏如常儀。而公坐而不伏。及退人問之。公曰。君父受針。何可一委醫(yī)手。而入侍之臣不加諦視乎。丙戌。公當例升。而限于資格。除典牲署主簿。宣廟訝其處以散署。至使人問其故。公遞注書既久。宣廟思其才。嘗曰。能任注書。予于姜某見之。他人皆不逮也。丁亥。拜司憲府監(jiān)察。丁內(nèi)憂。制除。拜戶曹佐郎。騎省欲薦公為郎。為一郎官所忌。出公為慶尚道都事。以事遞。還拜戶曹。俄拜司諫院正言。庚寅。遞授司果。宗廟有賊變。朝議選擇長官。以公令其署兼知制教。拜禮曹正郎司憲府持平。鄭汝立謀反伏誅。株連薦紳。議政鄭彥信被遞將栲訊。公曰。刑不上大夫。彥信相臣也。雖有罪。不宜訊問。南彥經(jīng)坐詩語謬妄。事且不測。公曰。議罪當原其情。祗論削官。拜吏曹佐郎。辛卯。拜成均館典籍直講。禮曹正郎。先是宣廟欲鞫湖南上疏儒。公在憲府爭之。坐此罷。時相俑蜚語嫁禍。士流竄斥殆盡。公亦左遷端川郡守。竱心吏職。兼事講武。聚邑人懸賞勸射。一郡風動。明年倭寇陷京城。大駕西狩。王子避兵行過端郡。恚其館待疏略。召公責之。公正色曰。君父蒙塵。臣子當飲泣茇舍。不敢以豐侈為也。王子慚悔。執(zhí)公手曰。未見為國竭忠如公者也。公自聞變。出處于外。涕泣誓眾。移檄討賊。會亂民脅執(zhí)王子大臣與賊。北路列邑盡為賊藪。獨端人無叛志。公文弱。不閑跨馬。而臨戰(zhàn)輒以身先。為士卒倡。人皆致死。以寡敵眾。屢戰(zhàn)屢勝。賊不敢逼曰。端兵可畏。鳩募死士。間行奔問行在。且獻賊馘。人方之顏真卿。戰(zhàn)勝論功。悉歸之將士。公無與馬。常恨兵少不能掃蕩。暨賊遁還。分軍要遮。斬獲甚多。賊退之后。勞來耕耘。親出入田間。餉以酒食。民皆感奮力作。至秋大穰。村黎樂業(yè)。朝廷聞而嘉之。擢宗簿寺正。轉(zhuǎn)太常正。兼蒞郡事。癸巳。加通政階。俄轉(zhuǎn)會寧府使。旋命仍舊。以公病也。甲午。拜江原道觀察使。未至。拜承政院同副承旨。以治郡第一。賜表里一襲。升至右承旨。時賊據(jù)南徼。完山為藩蔽。朝家擇尹難其人。上教備局曰。姜某親冒鋒鏑。討賊立功。智計出眾。勇必過人??僧敶巳?。群議克協(xié)。竟以疾不果拜。然其受上知如是。冬以判書公有疾。乞暇省覲。宣廟特賜藥物。慰諭遣之。拜黃海道觀察使。屬時多事。簿牒云委。公剸決精敏。事無?懘。有犯死罪者。變幻名字。冒投文狀。公一見得其情。吏民咸服。尋丁外憂。丙申。邊警益急。宣廟特命起公。連授海州牧使慶尚道觀察使,黃海道節(jié)度使,兵曹參議。丁酉春。又授咸鏡南道節(jié)度使。凡召命七下。公皆力辭。竟不能奪也。服闋。更拜黃海節(jié)度使。隨皇朝提督麻貴赴嶺南。秋。坤殿西幸。公扈行。供給無缺。群情胥悅。戊戌。率師復赴嶺南。還朝乞解。己亥。除海州牧使。蒞官僅旬日。免歸故里。民有去后思。庚子。拜兵曹參知參議僉知,中樞,左承旨。辛丑。吏曹參議。務恢公道。激濁揚清。儕友欲引一人為銓郎。公不應。其人后居言地。果誣陷成牛溪。極其齮齔。公恒鄙奇自獻為人。力排之。自獻秉政。中傷公無不至。公辭遞吏部。授左承旨。控免。壬寅。出牧呂州。見朝著不靖。不樂在職。棄官歸海西。寓居延安。疾卒。癸卯六月也。享年四十七。宣廟遣官致祭吊賻。八月壬寅。葬于衿川治南鵝房里震坐之原。先兆也。與夫人同塋。乙巳。論討賊功。追錄宣武從勛。贈嘉善大夫吏曹參判兼同知經(jīng)筵義禁府春秋館成均館事弘文館提學世子左副賓客。配曰金氏。光山望閥。僉知殷輝之女。左議政國光后也。先公一年生。萬歷甲戌。歸于公。懿順貞靜。能執(zhí)婦道。年二十九卒。坐二男一女。長遠期早卒。次碩期。大諫公也。女適洗馬韓信及。側(cè)室女一人。適金伯生。遠期娶進士李湋女無后。碩期娶知中樞府事申湜女。生五男三女。男長文星生員。欽之婿也。次文明。次文斗。次文璧。次文井。女長適士人鄭斗齊。次冊為世子嬪。馀未笄。韓信及有子曰器遠。夭。金伯生有四男三女。男長檗。次??。馀幼。公操履之堅貞。既出倫類。而尤篤于內(nèi)行。事父母友兄弟。施及宗戚。各極其道。伯兄痼疾積年。迎醫(yī)侍藥。昕夕省侍。不一日懈。甥女居貧。捐一力以庇之。皆人所難。而
在公
為馀事也。少從宋龜峰翼弼聞為己之方。栗谷,牛溪兩先生俱稱許之。及兩先生為世所擯。公亦連蹇而不肯刓方求合。飭身持論。一出于正。筮仕之初。再錄玉堂。而為時相所沮。嘗用薦除江界府使。上特授嘉善秩。嫉公者論寢之。公當搶攘。矢心殉國。義形于色。家人臨急?;蚍A避地計。輒曰受國厚恩。一死職耳。自后不敢復言。立朝數(shù)十年。未有第舍。僦屋而居。坐臥不能備枕席。寒暑祗設片簟。如案牘筆研。隨其有無。人有求者。傾而與之。平生不問家產(chǎn)。往往甔石屢空。猶不屑曰。余幸玷簪紳。古今未聞有餓死朝官。公退燕居。正色端坐。毅然如不可犯。而時遇朋知。把酒歡笑。無一言及于俗物。虛心坦懷。愛才樂善。蓋出于天稟。朝廷將以清白舉公。而公聞之固止之云。天之報施善人。不于其身。必于其后。公之未食之報。其在大諫公乎。銘曰。
癯乎如不勝衣,而壁立之操何其犖犖。
孑然如不跨馬,而折沖之烈何其卓卓。
坎坎兮而竟不前,奚又不與之年。
而天之定,而后之慶。
同知敦寧府事金公墓志銘
明 ·
申欽
四言詩
萬歷四十五年丁巳。上教以敦寧府都正金某躋授嘉善大夫同知中樞府事。時公冢子尚容氏以崇政大夫為知中樞府事。位
在公
右。不敢居。露章丏免。上特命移公同知敦寧府事以寵綏之。聞者咸曰。盛哉公乎。父子比列而稱讓矣。古未有也。翌年戊午春。公遇疾卒于位。年七十有七。攸司以訃聞。上賜吊祭賻賚以隱其卒。爵追貳公。階視三孤。以崇其終。公之卒也。閫內(nèi)有夫人尸祭。廬下有四丈夫子尸喪。而若知樞公,承旨公。令聞令望。為世羽儀。馀二公俱秩中府縣馳聲循良。內(nèi)外孫男女婿執(zhí)經(jīng)摛藻。揚廷上庠者八九人。孫曾玄弁纓髫齔。頭角嶄然者。指不勝屈。聞者復曰。祉哉公乎。壽而貴矣??级K矣。子姓而阜矣。世未見也。居一年所。公之介子尚寬氏服斬杖苴。挈公行錄。叩欽于數(shù)百里外。以知樞公命??抟詫贇J曰。不肖孤等。養(yǎng)不能順志。喪不能盡禮。而又不克揭揚遺行。賁諸幽隧。則罪益無所逃。惟其言。實服孤等之心。與不以孤等之言為不信者。乃可托以不朽。欽哭以對曰欽于世。寡所友就友矣。寡所合就合矣。能不為利疚者鮮覯焉。而乃得之于知樞之伯仲矣。從之游三十祀。不與易也。因以得拜公先君子。竊忖其啟慶燾后有自也。而然欽而不為公先君子文。欽惡乎用其情。是不宜以不嫻于辭辭也。謹敘曰。金。三韓大姓。鼻祖宣平起古昌郡兵。翊麗祖挫甄萱。紀功為太師。暨歿而俎豆于古昌。后改以安東府。子孫籍焉。世出聞人。曾祖永銖司憲府掌令。袓璠平壤府庶尹。贈承政院都承旨??荚簧P糯な?。初以知樞貴贈參判。繼以公參從勛。推恩加贈吏曹判書。妣曰李氏。贈貞夫人。成宗大王子景明君忱之女也。嘉靖壬寅九月癸亥生公。諱克孝。字希閔。穎異不群。為判書公所奇愛。既長。娶于林塘鄭相國惟吉之門。受業(yè)焉。相國亦亟稱其才。戊午。判書公捐館舍。公哀毀幾不全。壬戌。選補世子翊衛(wèi)司洗馬。才弱冠矣。畏其早不欲拜。大夫人強之乃拜。承事接物。以和以敬。同僚十馀人。老少人品各不同。而無不悅服。公其英茂夙成有如此者。甲子。中進士。華問大闡。先進負聲名者。皆折輩行與之交。乙丑。除宗廟署副奉事。謹肅齋潔。久而不懈。著于事令。皆為后式。轉(zhuǎn)尚瑞院副直長。白長官申馬牌法。以紓驲路。遷敦寧直長。癸酉。升其府主簿。自此歷任內(nèi)外。內(nèi)則通禮院引儀兼漢城府參軍,宗廟令,掌隸院司評,漢城府判官,司饔院判官。遭外艱去職。久之為翊衛(wèi)司翊衛(wèi)司御,宗親府典簿,通禮院相禮,廣興倉守,軍資監(jiān)僉正,司贍寺副正。外則楊口,同福,陰竹,大興縣監(jiān)。忠州判官。豐德,錦山,慈山郡守。其以親病不赴者。同福,錦山也。其引疾解免者。司御,相禮也。其為翊衛(wèi)。適上在東宮。撫軍兩湖。兩湖郡邑新刳于兵。從捍于艱者窘苦備至。公獨殫力服勤。至上踐阼。追錄扈從功。公當與焉。會用言者。算扈從月日為率。其不中率者?;蚴棺拥荜惼颉1甲咧干?。公以褒紀近屬姻族鼎盛。又主勛事者多生平故舊。否則諸子所善。得公一啟口。顧不乏與為地者。而獨不言。竟不得錄。后上察知之。特命置之原從勛首。仍加通政大夫僉知中樞府事。丙辰。敦寧都正。丁巳。升嘉善。自西樞遷敦府。茲公官歷行治也。公卒之第三月四月辛卯。厝于楊州治東陶穴里丑坐之原。先兆也。公早孤。事大夫人至誠。朝夕視膳寢必躬。日灑掃庭內(nèi)外至巷端。墻屋門戶一整治之。統(tǒng)御婢使。動有軌度。值諱日。齋服居外。哀慕中制。齒踰而傳。未嘗一廢素食。與仲兄寺正公敬愛交至。怡愉湛樂終其身。事孀伯嫂如大夫。人閨閾之內(nèi)穆如也。有中表無歸者。公提而衣食之。歿又惠養(yǎng)其諸孤猶己出。其孤輩聞公之喪。皆持服以報之。公以宮官事須懷于銅闈。順懷薨。廟在北里。當公居左。公出入過廟門。必下馬。如遇忌辰。必卻肉。其奉上之節(jié)。不以存亡貳焉。蒞邑簡嚴。不事聲聞。凡涉苛急鷙酷誅求之政。畢祛之。最惡違道干譽者。不直視。在慈山。天朝大眾壓境。兵馬旁午。供億餉給。列郡莫不病。公處之有法。團習郡兵。嚴明什伍。使民整暇。民忘其勞。持行不缺缺。而自守甚確。月廩之外。雖銖兩之細。不自私。唯大夫人所需必力致。得色喜乃安。妻子常不免困乏。性骯臟。不假顏權(quán)貴。人為苞苴饋問有屬托。輒謝罷。坐是齟齬。所至頻遭罷退。退無肯更尉薦者。然終不悔?;蛴幸院笥嬯P公者。公笑曰。人各有命。何至勞苦乃公為。公喜施與。不偫馀。先業(yè)素饒。至公漸旁落。不以屑意。恒語諸子曰。吾家以謹飭簡素傳業(yè)。毋或忝我先德。窮達在天。官不必高。惟衣冠不絕。世有善士斯可矣。異端雜術。不入于門。巫覡浮屠。不通于家。契倦爭訟不談于口。晚歲屏處外室。自號四味翁。左右書畫。前列花卉。庭宇昭曠。不留一塵。至者灑然易慮。賓至。無親疏貴賤少長。皆置酒歡謔。不問家有無。唯不喜慆佞反覆。為翕翕熱者。自六七年來。感念時事。憂傷慷慨?;蛑领[流涕。賓客子弟寬譬之。愀然不語。命酌引滿前。公卒數(shù)月。朝廷益多變故。大臣百官猝赴闕庭。丙夜請事。將有大舉措。薦紳韋布下至氓庶。舉皆狂奔喪氣。色墨形易。有因以規(guī)福者。有因以獲戾者。俄頃之際。舒慘立分。公父子一不跡其間。知樞公用是被搆。禍且不測。人皆危之而公不為動。公屬纊四日而臺章發(fā)矣。公有五男。長即知樞公。庚寅文科。次尚寬。長湍府使。次尚謇。庚寅進士。光陵參奉。先公歿。次尚憲。即承旨公。再占文科。出后伯父三嘉公。次尚宓。辛卯進士。白川縣監(jiān)。知樞娶佐郎權(quán)愷女。生三男三女。長光炯夭。次光煥庚戌生員。洪川縣監(jiān)。次光炫壬子進士。女長南好學生員狀元。次張維藝文館奉教。次李以省。長湍娶副司直南應井女。生二男二女。男長光赫壬子進士。次光燦。女長鄭弘澤。次柳時英壬子進士。參奉娶縣令宋應光女。無后。承旨娶宣傳官李義老女。生一子不育。以光燦為后。尚宓娶正郎李麟奇女。生一男三女。女長生員宋致中。馀幼。知樞有庶出六人。男曰光熽。女為修撰韓仁及妾。馀幼。光炯娶縣令李獻諶女。生一男曰壽昌。光煥娶承旨李鐵女。生一男曰壽弘。光炫娶進士沈慄女。生一男四女。女長趙錫馨。馀幼。光赫娶知事金存敬女。生一男一女。皆幼。南好學生一男二女。男曰老星。馀幼。張維生一男二女。李以省生一女。柳時英生一女。宋致中生二女。俱幼。壽昌生二男曰志學,志善。公生紈綺中。能刮摩豪習。早列俊造。宜若發(fā)揚蹈厲。且公且卿。而卒困于公車。不由大科進。然筮仕六十年。內(nèi)不屈志。外不失身。享有丕嘏。朝野艷慕。其視鵜梁隼墉。鵔冠貝帶。乞墦媚灶。外強中乾。自謂登達。而不知其生為世嗤。死為世戒者。得喪何如也。欽嘗記公居在北岳下。知樞以下三君鼎宅相望。知樞公家占北麓最勝。名曰青楓溪。水石為都中甲。每于佳辰令節(jié)。諸子孫必盛簋品備志物。延素所客習于公者以娛公。欽亦靡不與焉。雕軒板輿。往來有煒。幾山案溪。絲彈竹吹。婆娑盤桓。公頹其間。間出談論。纚纚不厭人聽。顧見諸子孫列侍其側(cè)。袍笏盈床。符彩互映。意者公之福祿。愈往而愈未艾也。噫。其盛哉祉哉。系以銘曰。
視委知源,視發(fā)知積。
匪源匪積,發(fā)匱委涸。
積德為源,公亶其然。
發(fā)而為委,燀赫蕃延。
而壽而嘏,天與其全。
德星有隕,晻靄佳城。
有辭不諛,于窾其銘。
贈大匡輔國崇祿大夫議政府領議政兼領經(jīng)筵弘文館藝文館春秋館觀象監(jiān)事世子師。行資憲大夫兵曹判書兼知經(jīng)筵事李公神道碑銘
(并序○前稿)
明 ·
申欽
四言詩
宣宗大王即位之十一年。菊齋李公判兵曹。時皆稱得人曰。賢宰相用矣。不三歲而公遽卒。后十二年。公之子參議晬光氏錄平難從勛。又后十五年。復錄扈圣從勛。累贈公大匡輔國崇祿大夫議政府領議政兼領經(jīng)筵弘文館藝文館春秋館觀象監(jiān)事世子師。于是人益知公不食之報。有以為遺馀云。參議公既顯。大公以上公崇秩。而重懼夫德烈之或有所闇?而不章于后。乃樹石神道。命銘于欽而謀所以不朽者。噫。如欽者。安得以不朽公哉。顧公之行自不朽。而況有參議君為之子乎。然欽從參議君游久矣。其得于家庭者。竊嘗記之矣。何敢辭。按狀公諱希儉。字景質(zhì)。系分璿源。有諱裶。以太宗大王子。封敬寧君。謚齊簡。貴人金氏出也。于公為高祖。敬寧生牟陽君植。牟陽生仙槎君承孫。仙槎有子曰裕。河東君。曰禎。神堂君。河東娶直長柳坤元女為配。正德丙子生公。而及長。神堂無子。取以后之。仙槎,河東,神堂。俱以公貴推恩。封贈至二品。公幼聰明絕人。而沈默寡交游。唯與兄弟相師友。不出戶而有麗澤之益。嘉靖丙午。選登上庠。是年釋褐。而公兄弟三人亦繼鑠科第。世多榮之。初補成均學諭。轉(zhuǎn)至博士,典籍。遷禮兵兩曹佐郎。慶尚都事,禮曹正郎,司憲府持平。自是連踐臺憲。為掌令者八。獻納司諫執(zhí)義者一。而兼帶制教。入玉堂為副校理校理。歷司藝司成繕工濟用監(jiān)司贍司導寺正。庚申。以弼善再授司諫。尋升通政同副承旨。轉(zhuǎn)至右承旨。遞為五衛(wèi)將。其在司諫也。李梁以戚里張甚。驟得峻擢。公欲舉正之。遂被其?撼。滯散秩累年。竟出為長湍府使。能自治簡素。而平易近民。民安而政舉。有古循吏風。癸亥。明宗大王用言者竄梁。召公以右承旨。湍民至遮留不得。則豎碑頌德以思之。秋。遭河東公喪。執(zhí)制以禮。制除。拜禮曹參議,右左承旨,兵曹參議。己巳。觀察黃海道。秋。河東夫人卒。庚午。神堂夫人姜氏又卒。薦丁齊慘。誠孝俱至。持衰廬墓。不以年邁而少懈也。服闋。復為禮曹。以尊號使如京師。雖書籍。亦不購買。暨歸行橐蕭然。括所馀盡與其下。隨身者衣衾而已。癸酉。由判決事進都承旨。仁圣王后疾瘳。論侍藥功。公以內(nèi)醫(yī)院提調(diào)加嘉善。俄拜大司憲禮曹參判。乙亥。仁順王后升遐。公為守陵官。八月。宣祖大王躬祭寢園。加嘉義。既練。加資憲。知敦寧府事。冬。特命工曹判書。丁丑。判刑曹。戊寅。連判兵刑兩曹。知經(jīng)筵事。蓋將大用公也翌年己卯。卒于位。享年六十有四。宣祖大王震驚不已。謂侍臣曰。兵判卒逝。予甚慟悼。輟朝二日。遣禮官吊祭。賻賚有加。宣賜黃柑祭需。以異其數(shù)焉。公稟于天者甚高。德量恢弘。器度宏厚。平生無疾言遽色。聲色勢利。泊然無所動于中。持以清慎。而未嘗變節(jié)。任真推衷。剝?nèi)ダD?。官序漸隆。而自同布素。公馀輒卻掃。足不跡權(quán)勢之途。日與里闬親黨相對。及門者無不意得而心服。嘗以承旨侍明宗大王。宴宰執(zhí)于內(nèi)苑。上問左右飲孰多。公對曰。臣亦頗長于此。上命以巨觥至大醉。上使中官秉燭扶出。其白直無隱類此。出入諷議。務操其大者不摘抉瑣細為許。臨事決疑。有確乎不可動者。仁圣王后之喪。喪制未定。論者紛然。公以為繼體之服當行三年。異議者遂寢。朝論攜貳。公恒憂之?;騿柟沃鳌9υ?。吾何主乎。吾豈為偏黨哉。教子弟亦然。事父母色而無違。遇兄弟愛而能敬。一弟貧不能家。公為之割隙地。立宅以與之。諸侄之少孤者。皆養(yǎng)育而婚娶之。且建家廟畀主祀者。歲受俸祿。太半歸于親族。茲固人之所難。而
在公
則馀事也。晚居東門外。仍號東皋。即夏亭柳相公寬故宅也。夏亭以清白聞。屋壞不理。雨則持傘。談者美之。公因其舊而略葺之??袜推渎9?。比雨傘則侈矣。自少至老。手不釋卷。衣取蔽體。食取充腹。屢空不以介意。身歿之后。無衣服以殮。無粟帛以襄。至假貸于親戚。世之自好者或不保晚節(jié)。而公能有始有卒。令聞令望。庶幾大雅。若公其不為全德君子也哉。萬歷癸巳。宣祖大王回蹕而東也。駐駕長湍東坡驛。見公碑立路左。命錄其姓名而進。參議君方以執(zhí)義在班。聞者嘖嘖稱嘆。公先后娶。先曰姜氏。學生好德女。追封貞敬夫人。生一男曰謙光。先夭。謙光生二女。長適李師德。次適直長沈淀。后曰柳氏。亦封貞敬夫人。文化望姓。高麗左丞車達之裔。夏亭之五代孫也。曾祖諱眷。兵曹參判。祖諱從孫。司仆寺正。贈左贊成??荚粔]。軍器寺僉正。妣曰權(quán)氏。忠義衛(wèi)淑之女。嘉靖癸巳生夫人。淑懿純靜。通曉義理。事舅姑奉祀享。待宗黨鄰里。逮夫下賤。罔不以其道。撫育姜夫人諸孫猶己出。至輟奉祀家與之曰。吾兒則自可存活。豈患無舍。人有干以私者。正色折之曰。吾家清白。吾不可以累之。周人窮乏。施與不吝。無間戚疏。以是內(nèi)外修睦。仰戴如父母。常語諸子女以力行陰德。引孫叔敖事以戒之。參議君妙年拜承宣。夫人不樂曰。無乃驟耶。爾宜慎之。壬辰之變。奔避嶺北。參議君以從事官在南方。不聞存沒者半歲。家人或悲泣。則夫人輒寬譬之曰。吾先世及吾夫子。未嘗為不善。吾兒必無患矣。其高見遠識有士君子之所不逮者。乙未卒。年六十三。葬于楊州長興里巽坐之原。與公同塋。生一男四女。男參議君也。女長李仁可。次參奉柳錫俊。次幼學閔守慶。次早夭。參議生男二人女一人。男曰圣求。文科承文院正字。曰敏求。進士狀元。女曰權(quán)儆。進士。仁可生男二人女一人。男曰言訥,言詻。女曰元海寬。參奉生三男。曰大朋,真朋,有朋。守慶生女曰宋夢寅。內(nèi)外曾孫男女合十九人。皆幼。參議君早有譽于當世。人方仰其需用。而其子姓繩繩鸞停鵠峙。則未艾之祚迨在此乎。系以銘。銘曰。
嫻飾鮮樸,合同流污。
混混其涂,孰貞厥趨。
質(zhì)不近俚,文惡其史。
唯公有之,大人之履。
喋喋其口,踐之者誰。
翕翕其熱,匪安伊危。
持衷體素,令聞克終。
胡不大施,慰我民恫。
瞻彼老洫,亦耋而期。
不年與公,疇實尸之。
食報啟慶,有繼不匱。
為善者福,公舉其契。
睪如其丘,衣冠所藏。
惟昧之貽,篆此銘章
(宣宗大王后進祖號)
。
領議政金公神道碑銘
明 ·
申欽
四言詩
故領議政金忠貞公。相我中宗恭僖大王。以清白著聞。年六十六??冀K于位。寔嘉靖癸未也。葬于高陽木稀里子坐之原。至萬歷壬寅。宣祖昭敬大王迎公之曾孫吏曹佐郎悌男女為妃。佐郎公以國舅。陟拜領敦寧府事封延興府院君。既貴矣。思所以推孝祖先者。次公之系牒子姓屬欽曰。忠貞公之墓。今八十九年矣。而無顯刻以賁諸幽。其何以詔吾子若孫。揚名歸實而壽吾先烈者。吾于子謀。雖其官歷履行。遠莫能稽。而秩膺九命。標揭當世者。為可記也。欽謹受而序之曰。噫。其有待歟。金氏新羅宗姓。別族于延安。遠祖暹漢。四門博士。其后有諱俊麟大將軍。景成版圖判書。祐門下贊成事。光厚密直提學。傳至濤。事高麗恭憫王同知密直提學。登中朝制科。號蘿葍山人。恭憫王手書姓名字號以寵之。入本朝。有諱自知。開城留后。號逸溪。謚文靖。于公為曾大父。祖曰侅。內(nèi)資寺尹。贈右贊成??荚挥殉?。知中樞府事。贈領議政謚胡簡。用公貴也。妣曰仁川李氏。知清風郡事繼忠之女。贈貞敬夫人。天順戊寅生公。公諱詮。字仲倫。懶軒其號也。弘治己酉。明經(jīng)壯元。即拜弘文館修撰。出監(jiān)禮安縣。入為校理。又除黃澗縣。皆特授也。蓋二縣瘵甚。藉公為重也。禮安民立生祀俎豆不廢。歷應教,司諫,執(zhí)義,典翰,直提學。升承政院承旨。未久擢置卿班。其嘉善也為吏曹戶曹參判。大司憲。其資憲也為吏曹刑曹工曹判書。漢城判尹。京畿觀察使。屢為大司憲。授崇政。右贊成兼判義禁府事。己卯獄起。公白召領議政鄭光弼。光弼入而極諫。獄事得以稍緩。公重默惡過激。故不識公者?;蚓坦珶o所辨白。而公之本心如此。未幾葉卜為右議政。序躋首揆。公之始卒然也。公孝友得于天性。推諸族黨??硕匾阅?。有大度。不事生業(yè)。立朝三十馀年。辭受不茍。內(nèi)無室屋。外無田陌。唯以琴酒自娛。能文章。為一時所推。初娶豐川盧氏判官昀女。葬
在公
墓之右麓。繼室鎮(zhèn)川宋氏監(jiān)役環(huán)周之女。葬
在公
墓之下。凡四男一女。曰安道。咸從縣令。曰安遇。曰安遂。連山縣監(jiān)。女曰鄭忠礪判官。盧氏出也。曰安達。宋氏出也。安道生三男一女。男曰禛,?,祦。女曰韓崇健。安遇生二女。曰沈友明縣監(jiān)。曰金光國。側(cè)室子喜生。安達生一男一女。男曰祓。女曰洪籍。禛有一女曰鄭善復縣監(jiān)。?有二女。曰張迥平市令。曰李勖祦。有四男二女。曰孝男安峽縣監(jiān)。其次延興公。其次忠男,信男俱夭。女曰南挺華僉知。曰李鴻。延興公出后于從祖安遂。祓有一男曰俊男縣監(jiān)。韓崇健有二男。曰伯厚繕工正。曰仲厚進士。鄭善復有一女曰趙守倫縣監(jiān)。孝男有一男曰瑾衛(wèi)率。延興公有三男二女。長琜清州牧使。于公之神道豎石。實經(jīng)紀而董理之。卒乎有成。其亦襲聞承宗。不遺于孝者耶。次圭。十四登進士。次瑄。幼。女長沈挺世縣監(jiān)。次即王大妃。誕生貞明公主,永昌大君。瑾,琜俱有子女而幼。公之世逖矣。得譜而名世者。蘿葍先生。累傳而公始大。又三傳而延興公益大。克鐘沙麓之祥。豈非積善之慶。足以委祉垂裕。繩繩不窮也耶。銘曰。
上公之秩,耆年之壽。
既享其嘏,又阜于后。
篤生任姒,母臨一國。
惟善有報,公之食之。
龜趺螭首,墓道增華。
文追作銘,刻示無訛。
日游亭十景
(并后序)
其十
獨山雪松
(辛巳)
明末清初 ·
李植
七言絕句
山名為獨已超群,況有長松勢入云。
黛色三冬元自秀,風聲十里更堪聞。
按:成使君夏宗。曾以一冊子。求十景詩于東岳叔父。叔父許而未果。俄遭西變。以手帖還冊子于使君。亂后冊帖幸保。而叔父已下世矣。帖中所謂太學士。即指植也。故悲感之馀。不敢以拙辭。亭
在公
州錦江上流。即使君遠祖遺基也。叔父手帖。在大駕去邠之朝。余此詩成于赴遼途中。后之覽者。當知吾叔侄為成使君眷眷意也。
辜使君在公
從嶺南假滿還垣過石城感賦
其一
明末清初 ·
阮大鋮
七言律詩
桐溪弦誦衍纓歌,魚腹狐鳴亦有訛。
如火厝薪誰與戢,惟公剖竹遂無他。
杏花霧白鳩啼屋,蒲葦風清虎渡河。
遙禮韓亭秋月碧,樅川棠樹正婆娑。
辜使君在公
從嶺南假滿還垣過石城感賦
其二
明末清初 ·
阮大鋮
七言律詩
行李梅花集露芬,石頭聊與駐星文。
危時正藉扶淵日,拂士寧容嘯嶺云。
碣勒燕然何寂寞,烽傳楚塞尚氤氳。
昌言定可回天步,帝力悠悠及鹿群。
靜夜久坐寄宋爾孚
辜端敬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夜沉斂客緒,息意冥所思。
皓月時流照,江水清且?。
參差檐外影,興言故人居
(余所寓之館,即前宋、辜所寓者。)
。
故人今燕北,連鑣暫相隨。
聚首亦何幾,各有民社司。
宋子敦其性,
辜君
邁厥施。
恢恢皆遠器,伯仲可同追。
久探此心一,應知不世移。
世情競紛糾,慎處乃得宜。
剛?cè)岵弥模M退觀于時。
余亦耽虛白,所砥日孜孜。
相望非近小,貢言多切偲。
孤尚如不失,千秋有共期。
督閩學辭朝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遂辭金馬闕,遠向釣龍臺。
拜稽重俯伏,自嘆臣不才。
謬入承明席,未逢宣室開。
放逐從郎署,隱忍受駑駘。
淟顏稱司屬,率意忘疑猜。
簿書雖瑣屑,禮樂尚恢恢。
在公
念寅直,退食屢徘徊。
庶補微臣過,依稀萬國來。
釐剔蒙皇獎,癡勞不自哀。
所信惟官守,何知有仕媒。
十載長安道,鮮睹侯門儓。
但羞楚艾服,豈惜漢薪堆。
祇今承簡冊,往作鑄人錘。
如臣謀已拙,于人何所裁。
以茲久怵惕,兼懷別帝陔。
耿耿孤丹矢,從此日欽哉。
共 15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