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志暕

共 1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失題 唐 · 孫處玄
五言絕句
引用典故:守四方
漢家輕壯士,無狀殺彭王
一遇風塵起,令誰守四方
法師諱法澄。字無所得。俗姓孫氏。樂安人也。吳帝權(quán)之后。祖榮。涪州刺史。父同。同州馮翊縣令。法師第二女。降精粹之氣。含宏量之誠。大惠宿持。靈心早啟。鑒浮生不住。知常樂可依。托事蔣王。求為離俗。遂于上元二年出家。威儀戒行。覺觀禪思。跡履真如??沼煤闵帷K斐制坷?。一十八事。頭陁山林。有豹隨行。逢神擁護。于至相寺康藏師處聽法。探微洞悟。同彼善才。調(diào)伏堅持。寧殊海意??挡貛熋恐阜◣熤^師徒曰。住持佛法者。即此師也。如意之歲。淫刑肆逞。誣及法師。將扶汝南。謀其義舉。坐入宮掖故。法師于是大開圣教。宣揚正法。歸投者如羽翮趨林藪。若鱗介赴江海。昔菩薩化為女身。于王后宮說法。今古雖殊。利久一也。中宗和帝。知名放出。中使供承。朝夕不絕。景龍二年。大德三藏等奏請法師為紹唐寺主。敕依所請。今上在春宮。幸興圣寺。施錢一千貫。充修理寺。以法師德望崇高。敕補為興圣寺法師。修緝畢功。不逾旬月。又于寺內(nèi)畫華嚴海藏。變造八角浮圖。馬頭空起舍利塔。皆法師指授規(guī)模及造。自馀功德。不可稱數(shù)。融心濟物。遍法界以馳神。廣運冥功。滿虛空而遇化。不能祗理事涂。請解寺主。遂抄華嚴疏義三卷。及翻盂蘭盆經(jīng)溫室經(jīng)等。專精博思日起異聞。疲厭不生。誦經(jīng)行道。視同居士。風疾現(xiàn)身。乃臥經(jīng)二旬。飲食絕口。起謂弟子曰。我欲舍壽。不知死亦大難。為當因緣未盡。后月馀。儼然坐繩床七日不動。惟聞齋時鐘聲即吃水。忽謂弟子曰。扶我臥。我不能坐死。臥訖遷神。春秋九十。開元十七年十一月三日也。以其月廿三日。安神于龍首山馬頭空塔所。門人師徒弟子等未登證果。豈知鶴林非永滅之場。鷲嶺是安禪之所。號慕之情。有如雙樹。法師仁孝幼懷。容儀美麗。講經(jīng)論義。應(yīng)對如流。王公等所施。悉為功德。弟子嗣彭王女尼彌多羅等??秩耸码S化。陵谷遷移。紀德鐫功。乃為不朽。銘曰。
易高惟一,道尊自然。
大法雄振,豈曰同年。
優(yōu)陁花色,曇彌稱賢。
錯落倫次,師在其閒。
濟彼愛河,拯斯苦海。
導引群類,將離纏蓋。
不虛不溢,常住三昧。
是相無定,隨現(xiàn)去來。
雙林言滅,金棺復開。
有緣既盡,歸向蓮臺。
眾生戀慕,今古同哀。
古諫無專職,士庶獲胥通。
今者置有位,非位默而恭。
卿相曷其然,出納代天工。
宮詹此札子,責善太宰公。
辭嚴氣則直,讀之聲沨沨。
韓論及歐書,異代而合蹤。
既可扶國是,抑竭朋友忠。
百年無此言,友道從而隆。
朝廷罰臺給,株連班直空。
宰公乞攝曠,奏上何匆匆。
略弗涉救援,于是涉迎逢。
急彼故緩此,意外有牢籠。
人情鄙茲疏,詆訕紛詾詾。
臺為風紀御,給本絲綸總。
朝廷托耳目,立法由祖宗。
官小系則大,責重望乃崇。
愆忒以之律,邪佞以之攻。
從則如水流,不從如水壅。
士氣要在養(yǎng),養(yǎng)則其氣充。
折沮失謇諤,使之抱喑聾。
天王本圣明,宰公實股肱。
信之如蓍龜,可以定吉兇。
慷慨能行義,豈曰無優(yōu)容。
難解者彭王,喜怒注宸衷。
程罪終見釋,鉞幸終弗庸。
公議皎如日,曉及三尺童。
豈宰顧不諒,而弗及童蒙。
朝廷行是罰,名以懲不供。
因攝以寓援,何不鑒觸龍。
乞漿或得酒,求魚庶離鴻。
言患不至此,何患聽弗聰。
所惜在諫垣,兩挫一歲中。
歲來其娓娓,履霜愴凌凍。
不可視朝廷,長有拒諫風。
鳳鳥吝不鳴,若鳴致時雍。
匪為群諫地,自樹弼亮功。
其日舉傳奉,逮諫適相同。
奏名四十員,珂馬耀長沖。
胥靡共趨走,俛默不敢颙。
觀者謂不祥,道議起如蜂。
其責將誰歸,未可謝匪躬。
當憫時不平,亦可悲人窮。
不鳴豈瓦雞,不應(yīng)豈木鐘。
豈待七年發(fā),救焚必征彸。
但恐緩不及,激切有緘封。
令人思三原,當此熱心胸。
陳乞惟恐后,剴切期必從。
皎皎歌白駒,一往無留蹤。
江湖渺吾憂,其言不可終。
附:次韻詩屠滽
予于弘治丙辰間承乏天曹夏四月十有三日科道官奉旨俱下錦衣衛(wèi)獄予聞之召四司詢科道得罪之由皆曰不知且言諸衙門所進民情封事既得旨例捧到科交收今既下獄無人收領(lǐng)各官既不得領(lǐng)出于外又不可留宿于內(nèi)聞先朝亦嘗有科道官下獄時請命中書等官攝其事予未暇答銓司具其事呈堂時日已至申乃急為轉(zhuǎn)達遂得俞旨是夕臺部封事方得人收納次日予鄉(xiāng)姻宮詹楊公致書于予大意言科道官下獄閤下即當抗疏請貸如何差官代其事予以不知科道官得罪之由難便請貸及臺部封事無人領(lǐng)收事不可緩之故答之次日蚤予鄉(xiāng)友掌科呂公下顧問予曰楊公昨有書與閤下否予曰有因誦彼此書中大意呂公曰楊公亦以此書送六科科中人皆疑之予笑而不答后與楊公往還如舊者經(jīng)十馀稔未嘗言及此事至今年秋予朝退還邸第忽有客以先生石田名守阯別號碧川今升南京吏部尚書致仕名獻今任順天府尹詩集與犬子徑者予偶抽一冊目之遂見五言古風一首題曰讀楊宮詹與屠太宰論事劄驚曰異哉讀畢不覺大笑因次韻一章名曰解嘲云
宦游久京國,學通尤未通。見惡必遠避,見善常加恭。石田乃隱者,賦詩亦多工。如何論朝政,所論殊不公。此劄實差謬,何謂聲沨沨。到處任播揚,有類衡與縱。碧川居論思,如何不納忠。致書戒老夫,友道皆云隆。追思昔年事,大明麗長空。堯舜喜復出,萬幾任匆匆。納諫真如流,明良喜相逢。荊榛委籬落,芝術(shù)收藥籠。萬姓樂熙皞,四方無鞠詾。今上初出閤,庶事元老總。九卿集東閣,講官索儒宗。先求語言正,更論德學崇。人各薦一二,不稱交相攻。老夫薦兩楊(一即碧川一乃今元老石齋先生),碧川川流壅。為語帶鄉(xiāng)音,不及問學充。因之又復薦,元老耳若聾。欣然用石齋,萬口稱股肱。碧川已備知,豈肯心懷兇。同鄉(xiāng)又相親,度量廓有容。維時科道官,有事忤宸衷。一朝下縲紲,難便責保庸(天官入統(tǒng)五日保庸安有功也)。顛末尚未知,焉敢干重瞳。臺部上民事,俞旨俱已蒙。日暮無人收,厥職誰與供。越例送臺部,又恐觸袞龍。天曹借中書,攝事猶賓鴻。此舉實舊規(guī),碧川豈不聰。書來既善道,如何報科中。彼若擊巨石,我猶履薄凍。今復寄吳下,大傷君子風。碧川豈為此,姻舊情雍雍。意必有憸邪,假此成已功。抑恐入銓者,邪正有不同?;蛳硬怀蛟狗且獩_。當時呂都諫,氣節(jié)儕何颙。亦嘗論此輩,懷毒猶荓蜂。其禍必在后,亦或先其躬。福善與禍淫,循環(huán)兩無窮。莫道此言虛,應(yīng)若豐山鐘。云衢漫委蛇,何必好征彸。馬周三十貴,屢受漢室封。崇卑各分定,何必縈心胸。石田若聞此,其言未必從。我欲到虎丘,攜酒追吟蹤。愿言保遐壽,待我談始終。
右此和篇蓋都憲屠老先生之所示喻者沖和沛博之文裕達含宏之度弗慍不知弗遷所怒藹然使人知長者之德如此也周林野迂腐老昩時宜初目楊宮詹之劄子將謂其篤于友誼相資成善能警薄返漓于今之世又謬恃三百篇之旨有懲有勸形于里巷而無責于是莽無顧忌循其辭而貫穿以韻然其間鑿枘齟齬而有得彼失此之譏愚何容度嗟夫侮嫂氏之毀撾婦翁之誣古猶不免都憲固自諒之矣但周于潞公之所分謗梁公之所為容焉者不能無愧耳敬跋簡后庸識其跡之始末云
營門晝開齊犬吠,蒯生相人先相背。
古來鳥盡良弓藏,近時刎頸陳與張。
功成四海身無地,歸楚楚疑歸漢忌。
極知猶豫成禍胎,時乎時乎不再來。
君王恩深辯士走,淮陰胸中血一斗。
婦人手執(zhí)生殺機,赤族不待君王歸。
君王歸,神為惻,獨不念秋毫皆信力。
舍人一嗾彭王殂,淮陰之辭真有無?
噫吁嚱,淮陰之辭真有無?
⑴ 謝云漢高于此真少恩哉千載之恨殆有甚于此者猶幸不出于婦人耳三復此作為之扼腕潘云千載疑獄非老吏不能判此引呂后嗾告于越事為證非拘成案者
玉堂故人折簡招,彭王二妙聯(lián)轡過。
冰甌冷侵瓜果鮮,蘭醞香透黃封破。
何來青衫一腐儒,脫帽銜杯據(jù)上坐。
自憐潦倒走風塵,偶憩燕市解鞍馱。
荊高死后劍客稀,誰能擊筑雜哀些。
相逢舊好三太息,生也形神頓摧挫。
丁年意氣盛莫當,昔何其強今何愞。
自從舉世憎文筆,哦咿輒遭貴游唾。
逢掖固知非俊物,屠販居然號奇貨。
奚為白首不追悔,詩人例應(yīng)獲窮餓。
眼前勸爾盡一尊,仰視檐角星斗大。
王子郎署宦不達,彭郎祿位亦轗軻。
學士蕭散江湖情,清吟抱膝愁無那。
小臣忝備顧問列,大事諸公克負荷。
生平痼疾煙霞深,南望云山隔紫邏。
因茲閒話九峰游,九峰主人同唱和。
此子落拓謝浮名,廿年高擁白云臥。
遙思幽筑青山巔,梅花千樹竹萬個。
箬笠荷衣世外裝,飼魚調(diào)鶴閒居課。
言罷知君少宦情,仙骨肯教繁華涴。
賤子無端京洛游,自笑筋力干謁惰。
明日拂衣歸去來,一犁春雨耕黃糯。
彭王既為醢,淮陰亦就亡。
富貴不知退,往往召災殃。
英雄自難馭,寧恨良弓藏。
留侯獨見機,功成謝侯王。
愿從赤松游,辟谷求仙方。
前有范少伯,后有張子房。
昔尋風云游上京,當前顧眄皆豪英。
五侯七貴遍相識,行歌燕市心縱橫。
九江狂生高伯足,平生見人但張目。
單衫側(cè)帽臨春風,二十紅顏美如玉。
行年相校一歲彊,俱騁逸足馳康莊。
曹劉阮陸不并世,文歌琴酒爭軒昂。
公車召試等一擲,未抵梟盧要先得。
高車謬寫夷吾書,大卷濃涂保和策(高兩應(yīng)殿試,均以謬誤置四等。)。
尚書賜第(在扇子湖。)花氍毹,醉翻酒盞相歡呼。
盛胡(盛主事康。)俳優(yōu)喧坐隅,徐郎(徐編修昌緒。)屈膝請為奴。
就中龍黃較清穩(wěn)(龍編修湛霖、黃學正錫燾。),當筵未肯污茵裾。
尹劉高名頗相怪,王門長裾事權(quán)貴。
翩然黃鶴歸青冥,重來已見山河改。
我隨亞相(協(xié)辦曾侯國藩。)困祁門,君留朱邸謀東巡。
清晨夷歌滿都市,一炬便燼澄懷園。
嗣皇中興覽堯典,手詔畢邵誅共鯀。
李斯五刑不足惜,彭王藁首誰相問。
當時意氣論交人,顧我曾為丞相賓。
俄羅酒味猶在口,幾回夢哭春花新。
君歸湖口波浪惡,屢干相侯只蕭索。
同時得路俱騰驤,往日庸奴又高爵。
蜀中二李滇二劉(劉知府樹堂、知縣樹義。),各懷銀印踞方州。
郭卿少年擁八騶(郭巡撫嵩燾。),張蔡已覺曹郎羞(張員外世準、蔡郎中毓春。)。
龍兄兄弟亦豪快(龍知縣汝霖。),高平甘棠春蔽芾。
黃許同稱太史官(黃錫彤、許振袆兩編修。),潘(潘副都祖蔭。)(都統(tǒng)長善。)八坐儼相對。
世人見我空逡巡,如君登第亦輪屯。
惟馀莫(莫舉人友芝。)(鄧巡道輔綸。)守書史,散作東西南北人。
前歲娛園訪秋竹,招邀太守(王知府必達。)同明燭。
東湖夜水空如煙,相思桂樹年年綠。
杯酒白刃心膽粗,別君豪氣未敢除。
人生少年苦作健,別時白面今有須。
獨行昂藏久無趣,西游華山不得去。
南隃五嶺東渡淮,去年更折恒山樹。
倦游謝病從文君,移家承水學隱淪。
知君一事苦相羨,新得西施能負薪。
早春人日桃破萼,花下見君人日作。
七年歡笑猶眼前,世上紛紛有哀樂。
南方花早東風顛,憶君攜手靈臺前。
馬纓紅拂綠絨席,牡丹香醉金桄船。
東城西館不復夢,圓明宮柳生荒煙。
四春老瘦泣珠箔,昭陽月冷人凄漣。
長堤珂轡往來路,誰信于今走狐兔。
滄江寂寂臥對春,與君不得傷心語。
廬山云連南岳峰,名山萬里精靈通。
休言沈薶兩龍劍,猶能吐氣作長虹。
⑴ 余試禮部,賦得高車高梱,誤以為管子書事也。
⑵ 協(xié)辦大學士肅順。
⑶ 尹御史耕云、劉司業(yè)熙載。
⑷ 李都轉(zhuǎn)榕、李糧儲鴻裔。
⑸ 東城內(nèi)寓宅有馬纓、丁香雜樹,試禮部時假館也。山西會館在海淀,貢士覆試,因譚御史鐘麟借焉。
思王祠聯(lián) 清末至民國 · 吳恭亨
對聯(lián)
彭王香火一千載;山色檐甍十二時。
思王祠聯(lián) 清末至民國 · 吳恭亨
對聯(lián)
道澧在后,澹澧在前,大川廣原,隱然襟帶;
彭王不終,思王不朽,封建郡縣,交有功名。
讀漢書七首 其三 (1915年) 清末民國初 · 朱執(zhí)信
欺齊烹酈生,徒取假王貴。
謂漢不負吾,而負鐘離昧。
竟死鐘室謀,悔失蒯通計。
將無托陳豨,猶冀鼎足勢。
告密緣舍人,肝膽竟誰氏。
心知季布奴,滕公猶慕義。
名善漕中叔,孫建請塞罪。
結(jié)交諒有由,知人寧不易。
應(yīng)愧彭王頭,有客仍奏事。
共 1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