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唐儉
相關(guān)人物:
共 4 位
。
共 6 首
凌煙閣勛臣頌
其一
河間元王孝恭
中唐 ·
呂溫
四言詩
我二后受成命。撫興運(yùn)。軋坤軸。撼乾樞。鼓元?dú)舛子蛑?。騰百川而雨天下。云收雨霽。如再開辟。蕩蕩焉與太極同功。貞觀十七年。太宗以功成理定。秉為而不有之道。讓德于祖考。推勞于偫臣。念匡濟(jì)于艱難。感風(fēng)云于疇昔。思所以攄之無窮。乃詔有司。擬其形容。圖畫于凌煙閣者二十有四人。蓋象乎二十四氣之佐天。昭勛德也。昔者舜以九官致理。周以十亂反正。高皇以三杰祚漢。光武以二十八將中興。若夫錯綜勛賢。牢籠今古。雄四代而高視者。其唯圣唐乎。至若
唐莒公
劉渝公之倫。探元符。建帝圖。首戴神堯。舉晉陽而活天下。此則大禹之拯溺也。魏鄭公以致君為已任。諫若不及。謇謇左右。秉心宣猷。此則咎繇之飏言也。虞永興糾合偫儒。旁求百代。明備王禮??酥C帝樂。使我大國煥乎其有文章。此則夷夔之制作也。長孫趙公。舉大義。除二兇。安宗廟。定社稷。以振我丕赫無疆之休。此則周公之匡救也。英衛(wèi)受天勇智。雄武佐圣。鼓行海內(nèi)。麾定四方。此則太公之鷹揚(yáng)也。房杜元機(jī)朗識。并運(yùn)帷幄。神發(fā)響效。謨成天功。此則蕭何之指蹤。子房之決勝也。尉遲秦程。剛毅木訥。氣鎮(zhèn)三軍。力崩大敵。匹馬孤劍。為王前驅(qū)。此則吳漢之樸忠。賈復(fù)之雄勇也。其馀皆榱棟殊材。黼黻異制。儔諸古烈。罔有慚德?;释踔畼I(yè)。于斯為盛。其始也。文為經(jīng)。武為緯。智斯作。忠斯述。其末也。大不偪。小不遏。退者全。來者達(dá)??囟v之。使自用之。推而引之。使自盡之。不設(shè)籠檻。以觀寥廓之致。不頓韁鎖。以極權(quán)奇之變。執(zhí)一德而眾力展。懸大信而偫情竭。高祖取之以義。太宗用之以道。高宗終之以仁。傳圣萬代。享其功利。此非盛歟。昔陸機(jī)袁宏為晉人。而歌功于漢魏。作者猶或稱之。況乎游圣代。觀國光。目睨凌煙。而頌聲不作。某不揣賤劣。有亹然之志。輒盡所蓄。各為贊一章。上以見王業(yè)之艱難。中以明圣賢之相須。次以朗前哲之光韻。末以聳后人之盛節(jié)。侯君集張亮。負(fù)勛跋扈。自陷大逆。敢沒其名。用彰天罰。使伐勞懷貳者懼。春秋之義。異姓為后。故以河間元王為贊首云。
太極構(gòu)天。
本由一氣。
大人創(chuàng)業(yè)。
資我族類。
堂堂河間。
仁勇是經(jīng)。
遹駿有聲。
為唐宗英。
暴隋天亡。
偫盜猖狂。
我伐用彰。
時維哲王。
武有烈光。
為爪翼肺腸。
經(jīng)綸八方。
自南徂東。
晏海澄江
(平蕭銑輔公祏)
。
使父兄帝天下。
化家為邦。
用竭爾力。
寵臻其極。
言不伐。
色不德。
以遜以默。
柔嘉維則。
佐高祖建大績。
如周旦奭。
與太宗守大成。
如漢間平。
宜君宜王。
盤石無疆。
凌煙閣勛臣頌
其六
唐莒公儉
中唐 ·
呂溫
四言詩
歲寒陰凝,冰雪皚皚。
有鳥擇木,先陽春來。
猗歟莒公,王佐之材。
間運(yùn)未開,登潛龍臺。
代萬姓請命,與天為媒。
扶龍而興,振起云雷。
權(quán)輿帝圖,經(jīng)始唐基。
始覆一簣,勃焉巍巍。
易失者時,難知惟幾。
知幾其神,莒公元勛。
贈卿書記
宋 ·
饒節(jié)
我室如逆旅,塵坌被幾席。
自是懶掃除,初非護(hù)鼠跡。
比室有道人,高潔如玉璧。
時來相勞苦,倚席笑啞啞。
道人居若何,純素勝金碧。
槃盂及幾杖,奠置有疆埸。
青絲貫湘竹,秩秩間儒釋。
短長各部伍,行列共繩尺。
試看缶中蘭,修葉凈如拭。
我亦捧心顰,觸瓶污履舄。
乃知效子敗,古語不可易。
時當(dāng)過師語,輸寫盡胸臆。
師
(原校:一作君)
言吐如屑,永
(朱本作未)
語嗟嘖嘖。
問師
(原校:一作君)
何所嗟,吾道苦荊棘。
堂堂大道場
(原校:一作皇皇菩提場)
,兒輩恣陵轢。
苞苴幸引援,側(cè)媚乞朝夕。
爭傳外道語,盜履祖師閾。
狂瀾不可回,妖氛一何逼。
柏直尚乳臭,
唐儉
安足惜。
世無磊落人,口語謾籍籍。
豈無直道師,眾寡久不敵。
??直萄酆?,西來苦無益。
道人僧之杰,老驥猶伏櫪。
安得大寶坊,降魔掃妖癖。
題春坊學(xué)士契會圖
明 ·
金安老
七言律詩
圣朝諭教侔周室
(賈誼曰。太子之善。在于早諭教。)
,簡妙宮端
⑴
士所欽。
寧以膾腥徒養(yǎng)體
(唐李綱為詹事。有進(jìn)魚太子者。太子使膾之。
唐儉
趙元鼎自言其能。太子曰。操刀膾腥和鼎味。公等善之。若弼諧審喻則屬綱矣。)
,要為去菜務(wù)治心
⑵
。
長時講閤承華內(nèi),勝日朋簪漢水潯。
盛事豈容憑繪事,風(fēng)流秪可后人尋。
⑴ 江總作宮端分紀(jì)。
⑵ 邢峙為博士。授太子經(jīng)。廚人進(jìn)食。有菜曰邪蒿。峙命去之曰。此菜有不正之名。非殿下所食。
廳齋消夏
(此詩又載連橫《臺灣詩乘》。)
其三
清 ·
黃家鼎
七言律詩
競傳
唐儉
是奇材
⑴
,局面翻新自主裁
⑵
。
露布已令神鬼泣
⑶
,玉書曾見鳳麟來
⑷
。
棘門布置成兒戲,木子猖狂本罪魁
⑸
。
痛惜浹辰田海變,天心人事費(fèi)疑猜
⑹
。
⑴ 作者注:「臺灣巡撫邵公于甲午九月乞病去位,旨以藩司唐景崧署撫篆。唐公既受事,即徵調(diào)前臺灣總兵吳光亮募舊部二千人號飛虎軍,福建候補(bǔ)道楊汝冀募湘軍千五百人,在籍道員林朝棟增土勇千五百人,副將黃義德募粵勇三千人,并東莞縣之精于線槍者千馀人,又飭楊永年赴粵募著名海盜千人。自十月迄歲暮,成軍者五十六營。至乙未春增至百四十營。又以地勢分歧,改諸軍為小隊,以三百六十人為一營,綜計全臺土客新舊各軍約三百數(shù)十營。全臺歲入正雜各項計銀三百七十馀萬兩,時藩庫尚存銀十六萬馀兩,旋奉部撥濟(jì)銀五十萬兩,郡紳林維源籌捐一百萬兩,民間公繳息借二十馀萬兩,南洋大臣張公奏請續(xù)撥一百萬兩,由南洋貸洋款項下劃至上海道交付駐滬援臺轉(zhuǎn)運(yùn)局道員賴鶴年、采辦委員茅延年就近兌收,以故餉不告匱?!?/div>
⑵ 作者注:「臺北于五月朔改民主國,紳民公制銀璽,文曰『臺灣民主國總統(tǒng)之章』,又制藍(lán)地黃虎旗,推戴唐公。公乃立議院,檄在籍兵部主事邱逢甲為義勇統(tǒng)領(lǐng)、禮部主事李秉瑞為軍務(wù)大臣、刑部主事俞明震為內(nèi)務(wù)大臣、副將陳季同為外務(wù)大臣。道員姚文棟為游說使,詣京師當(dāng)軸,瀝陳建國情形?!?/div>
⑶ 作者注:「謂唐公所出告示及與泰西各國領(lǐng)事照會?!?/div>
⑷ 作者注:「聞四月二十八日迎銀璽時,祥徵甚多。」
⑸ 作者注:「初立民主國,官紳聲勢甚壯,有淮軍革勇李文魁于四月二十九日糾黨劫殺撫標(biāo)中軍參將方良元,唐公不能置于法,反受挾制,予以兵權(quán),民心由是瓦解?!?/div>
⑹ (作者注:「五月四日,道員李經(jīng)方偕倭樺山資紀(jì)坐兵艦抵滬尾口外,將賚文臺撫交割臺島,以民情洶洶,不敢登岸,唐公遂于十二夜內(nèi)渡?!梗#ㄊ┸擦站幮#?/div>
爾和以歲暮詩屬和賦呈
其二
清末至民國 ·
黃浚
七言律詩
髯也群推醫(yī)國才,繩床嘿為眾生哀。
猶存亢激覘龍性,肯逐流傳信鶴胎。
戎幄漫矜
唐儉
輩,清尊真驗伯顏來。
沈冥誰念予頭白,拚付悲吟日夜催。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