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賢

相關(guān)人物:共 16 位。
共 65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上闕)出□其□金□避難□慶靈□英賢□南□川□亦□傳太宗□□三□□□公贈□□□恒等□州諸(闕十四字)績茂□□功□□□跨□□之十亂邁炎靈之三杰。祖義。隋上柱國瓜□□□四州刺史(闕七字)公(闕十五字)重簪纓器名瑚璉。位登上列。政洽藩維。父宣道。隋車騎將軍上(闕十六字)開國□□□□孫殫身浴德。既揮翰于鳳沼。亦拊翼于龍樓。(闕七字)光(闕十三字)沙五州諸軍事□州刺史□日□漢□欽無忌之□□□重中郎之德。以今望古。何以□□□□章□□□德降生稟□□□□□□英靈于岳瀆。亦猶嵩華峻極。梓之所□叢疏閬仙宮。瑰產(chǎn)于焉孕育。(闕九字)琢(闕九字)愧其□□□□□其該博延□曲臺之□金□玉之書冊府□□石渠□要莫□□□□□探賾鉤深。辯漢陵之竹。識楚江之萍實。同陳室之未掃。若董園之不窺。韞廊廟之宏材。懷佐□之□略□□而□梁(闕九字)之□□□□重之曰斯□隋仁壽之末。調(diào)為□□挽郎□拜朝請郎□班例□□而隋德不競。政紊朝昏。公藏器待時。逍遙文史??忠再妊鲑O誚。方就末班。大業(yè)十年。拜清河縣長。爰屈上才□□下□所(闕二十五字)宅心拯滄海之橫流。撲昆峰之烈火。□□□□覺□乃時□□棄彼離心。葉茲同德。若公孫之歸漢。似文若之違袁?!酢酢酢酢酢踬n以乘馬。即拜銀青光祿大夫。太宗文皇帝(闕十一字)率□旅□□□中幕府初開。俊賢翹首。辟書既下。以公為渭北道□軍敦煌(闕十七字)軍□□□羽□□□公運比□□□□□算□□□之足樂。異孔璋之□富。豈唯參預帷幄。抑亦儀表人倫。義寧元年。代平□師勛加授左光祿。太宗進封趙公。府寮亦并隨改。及遷□仕夏朝政惟新。太宗胙土八川。分封百二。公復策名□府。仍司管記□□□□大□□討(闕九字)崇勛行賞□授上柱國。武德元年九月。拜秦王□曳裾碣館。躡履平臺。邁□輔之□□繼祖仁之徽烈。薛舉因隋末喪亂。命儔嘯侶。竊據(jù)汧隴。毒害黎元。圣朝憫茲涂炭。龔行天罰。乃詔太宗為□討行軍元帥。公復以(闕十字)皇基草創(chuàng)□夏未賓□□□分陜□征以□□□□□大行臺總維眾務。公以本任兼度支郎中。尋檢校行臺左丞。并知膳部郎中事。復奉敕為華州團割使。仍授騎官軍副。公厲兵秣馬。明賞慎罰。(闕十四字)公(闕十四字)薛舉破劉闥擒□□□拒□□賊等勛封黎陽縣開國子。邑三百戶。并賚□及馬。又以劉闥重擾河北。命公為河南道支度軍糧使。明年。又從太宗討楊干于涇州。拒匈奴于北地。奉教判天策府從事中郎。尋進爵為伯。邑五百戶。前后賞物七百段。及乎(闕十六字)之□□□衛(wèi)尉少卿。進爵為侯。邑七百戶。貞觀元年。拜御史府長史。高視首席。匡贊□藩。無勞露居之請。自諧匡正之寄。三年。進中書侍郎。密勿□□□□□□同范寧之宏益。□□若孔演之多識?!跻鈱ぁ酢醪渴汤伞酢酢酢酢踝笫蛹由ⅡT常侍。以□□宮多所□益賜黃□一斤。賜絹百匹。太子□□□侍春坊多□□歲既□宏益宜加優(yōu)賞。七年。檢校蒲州刺史。尋□調(diào)護寄□□舉□□□□綸□□□□部十年。進爵為公。邑一千戶?!酢酢跆谀反鹪弧:鍪肀?。讜言周備。若非至誠于國。誰能披露乃心。如斯情常然。傅□□釣何以過也。卿□□□□無(闕二十字)禮□□□□一□實亦□□□□未及拜制即詔授本職。公□□陳情敕令中書侍郎岑文本就家喻旨云。忠孝不并。我兒須人輔弼。卿宜抑割。豈可徇以私情。公固陳哀苦。竟被奪情。以公□□□札令□□□公(闕七字)奉敕既而□氏失德昵□奸□□□□□歸竭誠已(闕七字)以進□規(guī)遂漸相疏斥。潛謀毒害。厚賂兇人。密相要劫。賴公積善。幸免路隅。及釁咎彰聞。遂至廢黜。春宮官屬。皆羅□譴。以公(闕八字)及□華□□□求□□□公□在帝心。復拜左庶子。加銀青光祿于□□□□翼鶴□飛□邁□□之清塵。跨應徐之勝跡。十八年。拜金紫光祿大夫。行衛(wèi)尉卿。判太常卿事。五禮任隆。八屯寄重。兼而歸我。僉論無違。又以本□□□□列□廿一年。遷禮部尚書。八□清華五曹樞要官□北斗名重南宮。竭吁謀以佐時。宏損益□□□□厲□其明允□□稱其博聞。廿三年。以本官兼太子左庶子。因謝。上謂之曰。以卿恭厚長直。為朝廷所知。在府日共令田一種。故重□□職尊奉□□遷□侍□今上□元憂勞億兆。公勵誠□節(jié)□往□□庶績咸□彝倫攸敘。永徽元年。加授光祿大夫。進□燕國公。邑三千戶。大開茅社。廣列山河。榮命既隆。朝望斯重。二年八月。拜尚書左仆射?!醣尽酢醵恕跬刈苑恰酢酢蹙暋踅?jīng)□安(闕十五字)務復以本官兼太子少師。尋而肇建中宮。以公兼司徒。持節(jié)□命副君初臨甲館。重道尊。公既翊正春宮。綱維禮閣。參贊百揆。陪侍兩宮。朝野仰其風猷。搢紳欽其雅望。俄進位太子太傅。馀并如前。鄧□華(闕七字)職□□□當代名□方諧僉議以今方古。差可同年。公□以□當朝政。恒懼盈□頻表□奏請收止足皇上弗許。乃令中書令來濟宣旨喻懷云。公以永徽巳來。即當樞要。藉公材用。為朕股肱耳目。公以年事衰□抗表辭□□□□人□□深可□尚然朕今欲巡□□鎮(zhèn)宗廟社稷付公一□亦知公□人疢□即遣與立□一員□官不須辭退也。及鑾駕東巡。留公居守。駕還之后。屢更陳聞。自此踰年。方蒙恩許。乃高謝左執(zhí)遷太子太師。同中書門下參□□□□□□事□□□榮州刺史公□言□□待罪鞠躬俄有恩詔。遷岐州刺史??伎?nèi)搿酢醭A州□□□□為政頻蒞近畿。忠信既孚。鉤距勿用。屢辭老病。詔許懸車。仍降殊恩。聽朝朔望。將欲參奉華蓋。陪侍登封?!跣兄劣诼濉酢跫病酢酢鯇摇酢酢酢蹙篃o□于膏肓。以麟德二年十月廿日。薨于東都安眾里之第。春秋七十有八?;是椤醯?。頻□綸言。喪葬所須。并蒙官給。各令京官五品檢校將送。并給靈輿車乘。言旋京宅。追贈使持節(jié)都督幽易媯檀平燕六州諸軍事幽州刺史(闕十字)石□以乾封元年歲次景寅十一月癸亥朔□二□甲申。葬于雍州三原縣萬壽鄉(xiāng)清池里。奉??夹?。謚曰定公。禮也。惟公局量宏遠。識度淹通??展葻o私。虛舟不忤。雖復孔墻數(shù)仞。無以測其高深。黃陂萬頃。不足方其涯涘?!跸矐C于□色。絕□□于胸衿?!酢酢酢酢踅K如始。加以□悅墳典。崇尚□□備百行而無擇。恥一□□□□緣情極綺靡之能。體物窮瀏亮之趣。雕龍謝其輝煥。吐鳳慚其符彩。所著文集。勒成七十卷。兼復情敦孝悌。愛結(jié)州親。因心竭□義之(闕十二字)亦□依仁既隔宅以恤孤。亦指囷以周給。及乎彈冠筮仕。釋褐登□屬隋鼎之巳□逢區(qū)宇之□裂。公乃□□下邑。屏跡丘園。避亂政之昏兇。俟真人而□用。太宗□居上(闕十二字)夙陪鳳邸。君王分庭待士。筑館欽賢。邁稷下之清風。軼平臺之勝軌。鄒枚慕義。樂劇來賓?!酢酢酢醢恕豕酢酢踟懹^之后。名位斯隆?!酢跛葋??!跞斡戎亍5で嗟圯d。粉黛王猷?!鮿铡鹾唷酢酢踉始右?闕十三字)不可□□□在(闕七字)重□居心數(shù)服馬而方對。既而監(jiān)修國史實錄?!跷宕返炔偶妗酢酢酢酢酢鯇ぜ础酢酢踔T秘□□□賜物二百段。再加封□□□□□監(jiān)撰新禮類文□定□□□□五經(jīng)正義復蒙厚錫。車駕□有行幸即令公于宮城居守?!趿襞_事正□朝賀□羽儀車服焉。又于東西二京萬年宮各□田宅其內(nèi)□□□寶器服物等前后□賜不可勝載。委任恩遇。莫之與京。及易簀之辰。遺令薄葬。盟器下帳一□□□□載以柳車飾之以素其子□奉不敢違越。斯實人倫之師表。朝廷之羽儀者歟。夫人宏農(nóng)劉氏。曾祖延魏太子中庶子散騎常侍周□持節(jié)左光祿大夫都□驃騎大將軍(闕十一字)宮□隋使持節(jié)□州刺史梁靈二州總管洛陽□公偉之孫。隋左千牛建節(jié)尉州武之長女也。圭璋比質(zhì)。蘭菊齊芳。嬪則聿修。母儀式序。從夫有秩。拜宏農(nóng)夫人燕國夫人。積善□徵□□□夜。昔歡□□之榮。今悲□□之禮?!酢跎小酢醪坷芍袊铀緲I(yè)太子率更令使持節(jié)渠虢二州刺史□□□卿上護軍立政有至性。善居喪。感風樹而增哀。攀橋枝而殞慟。但佳城之下。滕公有見日之期。萬山之顛。元凱懷沈江之慮。敢因斯義。敬托雕鐫。金紫光祿大夫大司□□□□□□監(jiān)修國史護軍彭陽公敦煌□□□棻藉□楊之舊睦投□□□□分爰自青襟。便申莫逆。契闊談宴。逝將六紀。分財謀事。子實我知。諒直多聞。余蒙其益。豈謂后事之托。竟屬元常。先逝之悲。遂□公達。絕□之嘆。巳矣如何。乃為銘曰。
流分若水。
祚始周原。
決曹仁恕。
廷尉平反。
邁種弗已。
靈慶斯繁。
望隆華轂。
譽重高門。
金行失御。
王事靡盬。
言違苛政。
適茲樂土。
運屬興王。
位隆臺輔(闕七字)。
組堂堂□□是□宗臣。
寄深□□□署經(jīng)綸。
剛公體道。
都督依仁。
化□□□名高搢紳。
英靈允集。
降生王佐。
碩量夙成。
芳猷遠播。
言無可擇。
行無貳過。
墻仞罕窺。
唱高寡和。
資忠于孝。
釋褐登朝。
以茲上德。
爰膺下寮。
鶴志斯遠。
驥足方超。
運□舟覆。
時逢道銷。
□人郁□□□□□從□文房。
參陪戎律。
代藩曳履。
梁園珥筆。
雅說解頤。
清文□疾。
下武膺運。
赫赫明明。
首席藩邸。
貳職春卿。
鳳沼揮翰。
龍樓振纓。
忠勤表節(jié)。
諒直馳名。
既蒞宮端。
復臨政本。
職惟參乘。
寄深補袞。
德重禮□道光儲□在□思□□□□損吉兇□域。
否泰□依。
□簪朝列。
□冕王畿。
互施寬猛。
□舉□□貪殘屏跡。
煢獨知歸。
遐壽未窮。
逝川遽閱。
易簀遺誡。
既明且哲。
□□□重芻靈靡設(shè)。
善終令始。
蹈名全節(jié)。
將歸郭北。
驅(qū)車上東。
贈行□□詔□□隆(闕八字)
高□□□徽烈無窮。
章懷太子靖妃挽詞(711年10月) 初唐 · 沈佺期
五言律詩
彤史佳聲載,青宮懿范留。
形將鸞鏡隱,魂伴鳳笙游。
送馬嘶殘日,新螢落晚秋。
不知蒿里曙,空見隴云愁。
故安南副都護畢公墓志銘(727年) 唐 · 張九齡
四言詩
公諱某。字某。東平人。四世祖義云。北齊度支郎中青州刺史。曾祖炎。貞觀初并州白馬府右果毅都尉右衛(wèi)郎將。祖義。蒲州河東令。坐事左轉(zhuǎn)桂州歸義縣丞。因家于始安。父誠。舉孝廉。高尚不仕。公即孝廉府君之子。稟靈純茂。姿性開朗。亦既志學。休有令聞。雖在諸生之中。巳有萬人之望矣。夫其忠有世。善有元。仁于其親。友于兄弟。豈尚行所致。其因心而然。公之植身。根萌素厚。摻本制末。何適非宜。故為政之方。所從來遠矣。某年初。有御史將命。黜陟幽明。公時盤桓居貞。未有攸往。而使者承式。固才是求。褐衣見召。直繩斯委。乃表公授梧州錄事參軍。非其好也。先是剽劫在境。行李所病。綱佐無機。逋盜肅然。歲滿。授廣州湞陽令。事必舉。人用穩(wěn)便。莫不咨嗟。未始見也。尋轉(zhuǎn)韶州司馬。其政如初。秩滿。丁內(nèi)憂。公有至性。幾于毀滅。廬墓展哀。泣血扶病。有加一等。不惟三年。嶺南按察使廣州都督兼御史大夫蕭璿。彼孝悌之士也。以錫類之故。有嘉德音。于是拔補按察判官。義行相承。終始如一。尤加欽重。特以表聞。敕授新州刺史。屬恩州酋帥。日尋干戈。將有式遏。實資明允。后按察使廣平郡宋璟以公為五府總管。以甲卒戍焉。雖臨之兵威。而開以恩信。俾忿鷙狼戾?;瘲n為人。廣平公深以為能。奏假恩州刺史。俄又真授。夷落大寧。尋加朝散大夫。遷端州刺史。居必致理。莫匪嘉績。并護之寄。朝選以歸。于是加秩中散大夫。拜安南副都護。到官未幾。闇忽遂殂。時年六十。某月日庚子。歸葬于某山原。公內(nèi)行無玷。外物不干。文非務華。學皆為巳。所涖數(shù)郡。遺愛在人。全已而歸??芍^厚矣。有子曰某。銜恤終天。愬哀遠日。永惟稱伐。存乎幽篆。銘曰。
猗歟畢侯,浚源長流。
受氏于畢,爰自有周。
彼美系載,實惟孫謀。
賢哲繼軌,斯其遠猷。
嗟彼懿宗,是生孝友。
知實內(nèi)積,行非外誘。
家邦必聞,人倫歸厚。
微此令德,夫豈善守。
亦既從政,厥聞載榮。
邑能訟息,郡用禮成。
蠻夷慕教,鴟鸮變聲。
九真副嶺,萬里揚旌。
護彼絕域,義忘險艱。
緹律未改,丹旐而還。
存沒之際,忠孝之間。
徽音無泯,篆德茲山。
桐花(810年) 中唐 · 元稹
朧月上山館,紫桐垂好陰。
可惜(一作憐)暗澹色,無人知此心。
舜沒蒼梧野,鳳歸丹穴岑
遺落在人世,光華那復深。
年年怨春意,不競桃杏林。
唯占清明后,牡丹還復侵。
況此空館閉,云誰恣幽尋。
徒煩鳥噪集,不語山嵚岑。
滿院青苔地,一樹蓮花簪。
自開還自落,暗芳終暗沈。
爾生不得所,我愿裁為琴。
安置君王側(cè),調(diào)和元首音。
安問宮徵角,先辨(一作辯)雅鄭淫
宮弦春以君,君若春日臨。
商弦廉以臣,臣作旱天霖。
人安角聲暢,人困斗不任。
羽以類萬物,祆(一作祅)物神不歆。
徵以節(jié)百事,奉事罔不欽
五者茍不亂,天命乃可忱。
君若問孝理,彈作梁山吟。
君若事宗廟,拊以和球琳。
君若不好諫,愿獻觸疏箴。
君若不罷獵,請聽荒于禽。
君若侈臺殿,雍門可沾襟。
君若傲賢雋,鹿鳴有食芩。
君聞祈招什,車馬勿骎骎。
君若欲敗度,中有式如金。
君聞薰風操,志氣在愔愔
中有阜財,勿受來獻琛。
北里當絕聽,禍莫大于淫。
南風茍不競,無往遺之擒(21)。
奸聲不入耳,巧言寧孔壬(孔壬:大奸佞?!逗鬂h書·郅惲傳》:“昔虞舜輔堯,四罪咸服,讒言弗庸,孔壬不行,故能作股肱,帝用有歌?!?span id="oxtgbuk" class='peopleLink highlighted2' onclick='ShowAuthorProfile("15140", "poem_sentence_31_6925", "李賢")'>李賢注:“孔,甚也;壬,佞也?!保?/span>。
梟音亦云革,安得沴與祲。
天子既穆穆,群材亦森森。
劍士農(nóng)野,絲人織纴。
丹鳳巢阿閣(22),文魚游碧潯(23)。
和氣浹寰海,易若溉蹄涔(24)。
改張乃可鼓,此語無古今。
非琴獨能爾,事有諭因針(25)
感爾桐花意,閑怨杳難禁。
待我持斤斧,置君為大琛(26)。
⑴ 紫桐:桐樹之一種?!侗静荨ね芳猓骸绊炘唬骸凶贤?,花如百合,實堪糖煮以啖?!?/div>
⑵ “舜沒”句:《山海經(jīng)·海內(nèi)經(jīng)》:“南方蒼梧之丘,蒼梧之淵,其中有九疑山,舜之所葬,在長沙零陵界中?!惫弊ⅲ骸捌渖骄畔韵嗨?,故云‘九疑’?!?/div>
⑶ “鳳歸”句:《山海經(jīng)·南山經(jīng)》:“丹穴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凰。”鳳凰非梧桐不棲,非煉食不食,故言梧桐而及鳳凰。
⑷ 嵚岑:高峻貌。《楚辭·淮南小山〈招隱士〉》:“嵚岑埼礒兮,硱磳磈硊。”洪興祖補注:“嵚岑,山高險也?!?/div>
⑸ “我愿”句:梧桐為制琴之良材。晉郭璞《梧桐贊》:“桐實嘉木,鳳凰所棲。爰伐琴瑟,八音克諧。歌以永言,噰噰喈喈?!?/div>
⑹ 宮徵角:古代五音中之三個音,此泛指五音。
⑺ 雅鄭:古代儒家以鄭聲為淫邪之音,以雅聲為雅正之聲。語本漢揚雄《法言·吾子》:“或問:‘交五聲十二律也,或雅或鄭,何也?’曰:‘中正則雅,多哇則鄭?!?/div>
⑻ “宮弦”以下十句:《禮記·樂記》:“宮為君,商為臣,角為民,徵為事,羽為物。五者不亂,則無怗懣之音矣?!庇郑妒酚洝ぬ锞粗偻晔兰摇罚候|忌子見齊威王鼓琴,曰:“夫大弦濁以春溫者君也,小弦廉折以清者相也?!钡n,通妖。《資治通鑒·漢昭帝元平元年》:“王怒,謂勝為祅言,縛以屬吏。”胡三省注:“祅,與妖同。”歆,保祐。
⑼ 《梁山吟》:古樂曲名,傳說曾子雪天思親,乃作《梁山吟》以寄意焉。
⑽ 拊:輕輕敲擊?!渡袝ひ骛ⅰ罚骸坝钃羰允!辈躺騻鳎骸爸負粼粨?,輕擊曰拊?!焙停阂月曄鄳G蛄眨航悦烙衩?,此泛指美玉。《尚書·禹貢》:“(雍州)厥貢惟球琳瑯玕?!笨讉鳎骸扒蛄?,皆玉名?!?/div>
⑾ “雍門”:漢劉向《說苑·善說》:戰(zhàn)國齊人雍門子周善鼓琴,以悲聲聳動人聽。訪孟嘗君,先以言詞,后“徐動宮徵,微揮羽角,切終而曲成。孟嘗君涕浪污增欷而就之,曰:‘先生之鼓琴,令文立若破國亡邑之人也!’”
⑿ “《鹿鳴》”句:《詩·小雅》篇名,為君主宴群臣之什,有“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div>
⒀ “君聞”二句:《左傳·昭公十二年》:“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祭公謀父作《祈招》之詩,以止王心。”《詩·逸詩·祈招》今僅存六句,馀已亡佚。骎骎,馬疾馳貌。《詩·小雅·四牡》:“駕彼四駱,載驟骎骎?!泵珎鳎骸绑V骎,驟也?!?/div>
⒁ 敗度:敗壞法度?!渡袝ぬ字小罚骸坝栊∽硬幻饔诘?,自底不類,欲敗度,縱敗禮,以速戾于厥躬?!笨讉鳎骸把约悍趴v情欲,毀敗禮儀、法度,以召罪于其身。”
⒂ 式:準則,指言行所依據(jù)之法則?!对姟ご笱拧は挛洹罚骸俺赏踔冢峦林??!泵珎鳎骸笆剑ㄒ??!?/div>
⒃ 《薰風操》:相傳舜唱《南風歌》,有“南風之薰兮”,因以“薰風”指《南風歌》。見《孔子家語·辨樂》。
⒄ 愔愔:和悅安舒貌?!蹲髠鳌ふ压辍罚骸捌碚兄異謵?,式招德音?!倍蓬A注:“愔愔,安和貌?!?/div>
⒅ “中有”句:《南風歌》之歌辭有“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之語。阜財,積聚財物。
⒆ ?。和ㄨ。鋵??!都崱で猪崱罚骸拌。稜栄拧罚骸畬氁??!驈呢??!?/div>
⒇ 北里:古樂舞名?!妒酚洝ひ蟊炯o》:“帝紂……好酒淫樂,嬖于婦人。愛妲己,妲己之言是從。于是使師涓作新淫聲,北里之舞,靡靡之樂?!?/div>
(21) “南風”二句:《左傳·襄公十八年》:“晉人聞有楚師,師曠曰:‘不害,吾驟歌北風,又歌南風,南風不競,多死聲,楚必無功?!倍蓬A注:“歌者吹律以詠八風,南風音微,故曰不競。師曠唯歌北風者,聽晉、楚之強弱?!?/div>
(22) “丹鳳”句:阿閣,四面均有檐溜之樓閣?!段倪x·〈西北有高樓〉》:“阿閣三重階”,李善注:“《尚書中候》曰:‘昔黃帝軒轅,鳳凰巢阿閣。’《周書》曰:‘明堂咸有四阿?!粍t閣有四阿,謂之阿閣。鄭玄《周禮》注:‘四阿,若今四注者也?!?/div>
(23) 文魚:有斑彩之魚。《山海經(jīng)·中山經(jīng)》:“荊山之首曰景山……雎水出焉,東南流注于江,其中多丹粟,多文魚。”郭璞注:“有斑彩也?!睗。核?。《說文·水部》:“潯,旁深也。”段玉裁注:“今人用此字,取義于‘旁’而已?!?/div>
(24) 蹄涔:《淮南子·汜論訓》:“夫牛蹄之涔,不能生鳣鮪。”高誘注:“涔,雨水也。滿牛蹄跡中,言其小也?!?/div>
(25) 諭因針:漢劉向《說苑》卷一一:“孟嘗君寄客于齊王,三年而不見用,故客反謂孟嘗君曰:‘君之寄臣也,三年而不見用,不知臣之罪也,君之過也?’孟嘗君曰:‘寡人聞之,縷因針而入,不因針而急;嫁女因媒而成,不因媒而親。夫子之材必薄矣,尚何怨乎寡人哉?”
(26) ?。赫鋵殹!稜栄拧め屟浴罚骸拌。瑢氁??!毙媳瑁骸爸^珍寶也?!薄?/div>
苦雨(814年) 中唐 · 元稹
江瘴氣候惡,庭空田地蕪。
煩昏一日內(nèi),陰暗三四殊。
巢燕污床席,蒼蠅點肌膚。
不足生詬怒,但苦寡歡娛。
夜來稍清晏放體階前呼。
未飽風月思,已為蚊蚋圖。
我受簪組身,我生天地爐。
炎蒸安敢勌,蟲豸何時無。
凌晨坐堂廡,努力泥中趨。
官家事不了,尤悔亦可虞。
門外竹橋折,馬驚不敢踰。
回頭命僮御,向我色踟躕。
自顧方濩落,安能相詰誅。
隱忍心憤恨,翻為聲(一作煦)。
逡巡崔嵬日,杲曜東南隅(杲曜:日光明亮貌。)。
已復云蔽翳,不使及泥涂。
良農(nóng)盡蒲葦,厚地積潢污。
三光不得照,萬物何由蘇。
安得飛廉車,磔裂云將軀(磔裂:古代酷刑,車裂人體?!逗鬂h書·董卓傳》:“恨不得磔裂奸賊于都市,以謝天地?!?span id="nidxsoa" class='peopleLink highlighted2' onclick='ShowAuthorProfile("15140", "poem_sentence_18_6888", "李賢")'>李賢注:“磔,車裂之也。”云將:寓言中云之主將?!肚f子·在宥》:“云將東游,遇扶搖之枝,而適遭鴻蒙?!背尚⑹瑁骸霸茖?,云主將也。”)。
又提精(一作旌)陽劍,蛟螭支節(jié)。
陰沴皆電埽,幽妖亦雷驅(qū)。
煌煌啟閶闔(閶闔:見卷2《青云驛》注。),軋軋掉乾樞。
東西生日月,晝夜如轉(zhuǎn)珠。
百川朝巨海,六龍?zhí)?span id="umzvrlb" class='link' onclick='ShowWordComment("poem_sentence_23_6888", 6888, "Clauses/47/Comments/1")'>亨衢。
此意倍寥廓,時來本須臾。
今也泥鴻洞(鴻洞:漫無際涯,狀水勢之盛。),黿鼉真得途
⑴ 呼:清胡文英《吳下方言考》卷三:“案,呼,鼻息也,吳中謂鼾聲曰打呼?!?/div>
⑵ 蚊蚋:即蚊子。蚋,蚊類昆蟲,蚋科,頭小,色黑,胸背隆起,吸人及牲畜血液。
⑶ 天地爐:《莊子·大宗師》:“今一以天地為大爐,以造化為大冶?!?/div>
⑷ 濩落:亦作瓠落?!肚f子·逍遙游》:“惠子謂莊子曰:‘魏王貽我大瓠之種,我樹之成而實五石,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為其無用而掊之。’莊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本義為廓落,后引申為感嘆落魄失意或懷才不遇。
⑸ 詰誅:詰問其過,加以懲罰。《禮記·月令》:“(孟秋之月)詰誅暴慢,以明好惡?!编嵭ⅲ骸霸?,謂問其罪,窮治之也?!?/div>
⑹ 三光:指日、月、星。漢班固《白虎通·封公侯》:“天有三光日月星,地有三形高下平?!?/div>
⑺ 飛廉:風神,一說能致風之神禽名?!冻o·離騷》:“前望舒使先驅(qū)兮,后飛廉使奔屬?!蓖跻葑ⅲ骸帮w廉,風伯也?!焙榕d祖補注:“《呂氏春秋》曰:‘風師曰飛廉?!瘧吭唬骸w廉,神禽,能致風氣?!?/div>
⑻ “又”二句:《朝野簽載》卷三:“西晉末,有旌陽縣令許遜者,得道于豫章西山。江中有蛟為患,旌陽沒水,劍斬之,后不知所在。頃漁人網(wǎng)得一石,甚鳴,擊之聲聞數(shù)十里。唐朝趙王為洪州刺史,破之,得劍一雙。視其銘,一有‘許旌陽’字,一有‘萬仞’字,遂有萬仞師出焉。”蛟螭:蛟與龍之并稱,古代傳說中之兩種水居動物。相傳蛟能發(fā)洪水,龍能興云雨。旌,原作“精”,據(jù)胡本及文意改。
⑼ 陰沴:天地四時陰氣不和而產(chǎn)生之災難。
⑽ 乾樞:猶乾軸,天軸。古人認為天體之運行如車之有軸,故云。
⑾ 六龍:指太陽。神話傳說中日神乘車,駕以六龍,羲和為御者。
⑿ 黿鼉:大鱉與豬婆龍。見卷1《賽神》注。
別李三(796年) 中唐 · 元稹
引用典故:知我貧
階蓂附瑤砌叢蘭偶芳藿。
高位良有依,幽姿亦相托。
鮑叔知我貧,烹葵不為薄
半面契始終(“半面”句:謂交往雖淺而交情不淺。《后漢書·應奉傳》“奉少聰明”李賢注引三國吳謝承《后漢書》:“奉年二十時,嘗詣彭城相袁賀,賀時出行閉門,造車匠于內(nèi)開扇出半面視奉,奉即委去。后數(shù)十年于路見車匠,識而呼之。”),千金比然諾。
人生系時命,安得無苦樂。
但感游子顏,又值馀英落。
蒼蒼秦樹云,去去緱山鶴。
日暮分手歸,楊花滿城郭。
⑴ 蓂:古代傳說中一種瑞草?!吨駮o年》卷上《帝堯陶唐氏》:“又有草莢(夾)階而生,月朔(陰歷初一)始生一莢,月半而生十五莢。十六日以后,日落一莢,及晦(月末)而盡。月小則一莢焦而不落,名曰蓂莢,一曰歷莢?!?/div>
⑵ 藿:香草名,即藿香,多年生芳香草木,莖葉可入藥?!稄V韻·鐸韻》:“藿,香草?!?/div>
⑶ “鮑叔”二句:《史記·管晏列傳》(卷六二):“管仲夷吾者,潁上人也。少時常與鮑叔牙游,鮑叔知其貧。管仲貧困,常欺鮑叔,鮑叔終善遇之,不以為言……管仲曰:‘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吾嘗三仕三見逐于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遭時也;吾嘗三戰(zhàn)三走,鮑叔不以我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糾敗,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無恥,知我不羞小節(jié)而恥功名不顯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笨?。元王禎《農(nóng)書》卷八:“葵為百菜之主,備四時之饌,本豐而奈旱,味甘而無毒……子若根則能療疾,咸無棄材,誠蔬茹之上品,民生之資助也。”《詩·豳風·七月》:“七月烹葵及菽?!?/div>
⑷ “千金”句:謂堅守信用,不輕易許諾?!妒酚洝ぜ静紮璨剂袀鳌罚骸暗命S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div>
⑸ 緱山鶴:舊題漢劉向《列仙傳·王子喬》:“王子喬者,周靈王太子晉也。好吹笙,作鳳凰鳴。游伊洛之間,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三十馀年后,求之于山上,見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緱氏山巔。’至時,果乘白鶴駐山頭,望之不得到,舉手謝時人,數(shù)日而去?!本椛剑淳検仙?,在今河南省偃師市。
王爵無細大,得請即為恩。
君求戶曹掾,貴以祿奉親。
聞君得所請,感我欲沾巾。
今人重軒冕,所重華與紛。
矜誇仕臺閣(臺閣:漢時指尚書臺,后泛指中央政府機構(gòu)?!逗鬂h書·仲長統(tǒng)傳》:“光武皇帝 數(shù)世之失權(quán),忿強臣之竊命,矯枉過直,政不任下,雖置三公,事歸臺閣?!?span id="82vromj" class='peopleLink highlighted2' onclick='ShowAuthorProfile("15140", "poem_sentence_4_6853", "李賢")'>李賢注:“臺閣,謂尚書也。”),奔走無朝昏。
君衣不盈篋,君食不滿囷。
君言養(yǎng)既薄,何以榮我門。
披誠再三請,天子憐儉貧。
詞曹直文苑,捧詔榮且忻。
歸來高堂上,兄弟羅酒尊。
各稱千萬壽,共飲三四巡。
我實知君者,千里能具陳。
感君求祿意,求祿殊眾人。
上以奉顏色,馀以及親賓。
棄名不棄實,謀養(yǎng)不謀身。
可憐白華士,永愿凌青云。
⑴ “詞曹”二句:指白居易以京兆戶曹參軍充翰林學士,上值翰林院。詞曹,見卷2《陽城驛》注。
⑵ 白華士:指白居易?!对娊?jīng)·小雅》有《白華》之篇,其詩已佚,其詩序曰:“《白華》,孝子之潔白也……有其義而亡其詞?!?/div>
和樂天別弟后月夜作(810年) 中唐 · 元稹
聞君別愛弟,明天照夜寒(明天:月光滿天,照亮空際。)。
秋雁拂檐影,曉琴當砌彈。
悵望天澹澹,因思路漫漫。
吟為別弟操(操:清薛雪《一瓢詩話》:“樂府凡用‘引’、‘操’等名,皆是琴曲?!薄逗鬂h書·曹褒傳》:“歌詩曲操”李賢注引劉向《別錄》:“君子因雅琴之適,故從容以致思焉。其道閉塞悲愁而作者,名其曲曰操,言遇災害不失其操也?!保?/span>,聞者為辛酸。
況我兄弟遠,一身形影單。
江波浩無極,但見時歲闌。
十月初二日,我行蓬州西。
三十里有館,有館名芳溪。
荒郵屋舍壞,新雨田地泥。
我病百日馀(一作馀日),肌體顧若刲。
氣填暮不食,早早掩竇圭。
陰寒筋骨病,夜久燈火低。
忽然寢成夢,宛見顏如圭。
似嘆久離別,嗟嗟復悽悽。
問我何病痛,又嘆何棲棲。
答云痰滯久,與世復相暌。
重云痰小疾,良藥固易(一作宜)。
前時奉橘丸,攻疾有神功。
何不善和療,豈獨頭有風。
殷勤平生事,款曲無不終。
悲歡兩相極,以是半日中。
言罷相與行,行行古城里。
同行復一人,不識誰氏子。
逡巡急吏來,呼喚愿且止。
馳至相君前,再拜復再起。
啟云吏有奉,奉命傳所旨。
事有大驚忙,非君不能理。
答云久就閑,不愿見勞使。
多謝致勤勤,未敢相唯唯。
我因前獻言,此事愚可料。
亂熱由靜消,理繁在知要。
君如冬月陽,奔走不必召。
君如銅鏡明,萬物自可照。
愿君許蒼生,勿復高體調(diào)。
相君不我言,顧我再三笑。
行行及城戶,黯黯馀日暉。
相君不我言(一作握我手),命我從此歸。
不省別時語,但省涕淋漓。
覺來身體汗,坐臥心骨悲。
閃閃燈背壁,膠膠雞去塒。
倦童顛倒寢,我淚縱橫垂。
淚垂啼不止,不止啼且聲。
啼聲覺僮仆,僮仆撩亂驚。
問我何所苦,問我何所思。
我亦不能語,慘慘即路岐。
前經(jīng)新政縣,今夕復明辰。
窴窴滿心氣,不得說向人。
奇哉趙明府,怪我眉不伸。
云有北來僧,住此月與旬。
自言辨貴骨,謂若識天真。
談游費悶(一作閟),何不與逡巡?
僧來為予語,語及昔所知。
自言有奇中(奇中:意想不到地說準或猜中。),裴相未相時。
讀書靈山寺,住處接園籬。
指言他日貴,晷刻似不移。
我聞僧此語,不覺淚歔欷(去聲)
因言前夕夢,無人一相謂。
無乃裴相君,念我胸中氣。
遣師及此言,使我盡前事。
僧云彼何親,言下涕不已。
我云知我深,不幸先我死。
僧云裴相君,如君恩有幾。
我云滔滔眾,好直者皆是。
唯我與白生,感遇同所以。
官學不同時,生小異鄉(xiāng)里。
拔我塵土中,使我名字美。
美名何足多(21),深分從此始(22)。
吹噓莫我先(吹噓:原指言論有所抑揚,后多指為推薦某人而加以稱揚?!逗鬂h書·鄭太傳》(卷七十):“孔公緒清談高論,噓枯吹生?!?span id="akfbzmg" class='peopleLink highlighted2' onclick='ShowAuthorProfile("15140", "poem_sentence_61_6954", "李賢")'>李賢注:“枯者噓之使生,生者吹之使枯,言談論有所抑揚也?!保?/span>,頑陋不我鄙。
往往裴相門,終年不曾履。
相門多眾流,多譽亦多毀。
如聞風過塵,不動井中水。
前時予掾荊(23),公在期復起。
自從裴公無,吾道甘已矣。
白生道亦孤,讒謗銷骨髓。
司馬九江城(24),無人一言理(25)
為師陳苦言,揮涕滿十指。
未死終報恩,師聽此男子。
⑴ 蓬州:治所在今四川儀隴南?!锻ǖ洹ぶ菘の濉罚骸芭钪荩虐蛧亍笾苤门钪荩ㄔⅲ阂蛏揭詾槊?,隋初郡廢……大唐復置蓬州,或為咸安郡?!?/div>
⑵ 芳溪:館驛名,故阯在今四川省儀隴縣南。
⑶ 刲:割?!稄V韻·齊韻》:“刲,割?!毙稳菁∧w如刀割般疼痛。
⑷ 竇圭:即圭竇,形狀如圭之墻洞?!蹲髠鳌は骞辍罚骸吧滈T圭竇之人,而皆陵其上,其難為上矣。”杜預注:“圭竇,小戶,穿壁為戶,上銳下方,狀如圭也。”
⑸ 顏如圭:猶顏如玉。圭,圭之古字,玉之一種。
⑹ 易:原作“宜”,據(jù)蜀本、盧本、楊本、董本、全詩改。
⑺ 予頃患痰,頭風踰月不差,裴公教服橘皮樸硝丸,數(shù)月而愈。今夢中復徵前說,故盡記往復之詞
⑻ 冬月陽:《左傳·文公七年》:“趙衰,冬日之陽也;趙盾,夏日之日也?!倍蓬A注:“冬日可愛,夏日可畏?!?/div>
⑼ 銅鏡:古代照面之用具,銅制,一面磨光發(fā)亮以照面,另面多鑄花紋。直至近代,玻璃鏡出現(xiàn)后,才逐漸被取代。
⑽ 高體調(diào):謂以高格調(diào)相標榜。體調(diào),猶格調(diào)。
⑾ 膠膠:雞鳴聲。《詩·鄭風·風雨》:“風雨瀟瀟,雞鳴膠膠?!眽P:在墻壁上鑿洞以成之雞窩。《爾雅·釋宮》:“雞棲于弋為桀,鑿垣而棲為塒?!?/div>
⑿ 新政縣:屬閬州,治所在今四川省南部縣東南新政鎮(zhèn)?!杜f唐書·地理四·劍南道》(卷四一):“新政:武德四年分南部、相如兩縣置?!?/div>
⒀ 窴窴:同填,充滿?!队衿ぱú俊罚骸案K,今作填?!薄稄V韻·先韻》:“填,滿也?!?/div>
⒁ 趙明府:名未詳,當是新政縣縣令。明府,指縣令。趙彥衛(wèi)《云麓漫鈔》卷二:“唐人則以明府稱縣令……既稱令為明府,尉遂曰少府。”
⒂ 貴骨:主富貴之骨相。古人認為,人之骨骼、形體、相貌等與人之富貴休咎密切相關(guān),察看其骨相,可預知其未來。
⒃ 天真:事物之天然性質(zhì)或本來面目。
⒄ 悶:原作“閟”,據(jù)蜀本、楊本、董本、馬本改。
⒅ 靈山寺:又名鳳凰寺、報忠寺,故阯在今河南省宜陽縣西。
⒆ 白生:指白居易,元稹最親密之朋友,與元稹俱曾受知于裴垍。
⒇ 官學:舊時官府設(shè)立之學校。唐代之太學、國子監(jiān)、府州縣學,皆屬官學。此指在官學就讀。
(21) 多:重視。《漢書·張耳陳馀傳》:“張王已出,上多足下,故赦足下?!鳖亷煿抛ⅲ骸岸?,猶重也。”
(22) (一作治)。(始:原作“治”,據(jù)蜀本、盧本、楊本、董本、全詩改)
(23) 掾荊:指被貶江陵士曹參軍。掾,見卷2《竹部》注。荊,江陵府屬古荊州,故云。
(24) 司馬:指任司馬官職。司馬,見卷3《野節(jié)鞭》注。九江:江州之別稱,今屬江西?!杜f唐書·地理三》(卷四十):“江州中:隋九江郡,武德四年平林士弘,置江州……天寶元年改為潯陽郡,乾元元年復為江州?!?/div>
(25) 理:申辯,辯白。韓愈《唐正議大夫尚書左丞孔公墓志銘》:“下邽令笞外按小兒,系御史獄,公上疏理之,詔釋下邽令,而以華州刺史為大理卿?!?/div>
共 65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