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瘴氣候惡,庭空田地蕪。
煩昏一日內(nèi),陰暗三四殊。
巢燕污床席,蒼蠅點(diǎn)肌膚。
不足生詬怒,但苦寡歡娛。
夜來稍清晏,放體階前呼。
未飽風(fēng)月思,已為蚊蚋圖。
我受簪組身,我生天地爐。
炎蒸安敢勌,蟲豸何時(shí)無。
凌晨坐堂廡,努力泥中趨。
官家事不了,尤悔亦可虞。
門外竹橋折,馬驚不敢踰。
回頭命僮御,向我色踟躕。
自顧方濩落,安能相詰誅。
隱忍心憤恨,翻為聲喣愉。
逡巡崔嵬日,杲曜東南隅。
已復(fù)云蔽翳,不使及泥涂。
良農(nóng)盡蒲葦,厚地積潢污。
三光不得照,萬物何由蘇。
安得飛廉車,磔裂云將軀注:“磔,車裂之也?!痹茖ⅲ涸⒀灾性浦鲗ⅰ!肚f子·在宥》:“云將東游,遇扶搖之枝,而適遭鴻蒙?!背尚⑹瑁骸霸茖ⅲ浦鲗⒁??!保?/span>。
又提精陽劍,蛟螭支節(jié)屠。
陰沴皆電埽,幽妖亦雷驅(qū)。
煌煌啟閶闔,軋軋掉乾樞。
東西生日月,晝夜如轉(zhuǎn)珠。
百川朝巨海,六龍?zhí)?span id="nroldes" class='link' onclick='ShowWordComment("poem_sentence_23_6888", 6888, "Clauses/47/Comments/1")'>亨衢。
此意倍寥廓,時(shí)來本須臾。
今也泥鴻洞,黿鼉真得途。
⑴ 呼:清胡文英《吳下方言考》卷三:“案,呼,鼻息也,吳中謂鼾聲曰打呼。”
⑵ 蚊蚋:即蚊子。蚋,蚊類昆蟲,蚋科,頭小,色黑,胸背隆起,吸人及牲畜血液。
⑶ 天地爐:《莊子·大宗師》:“今一以天地為大爐,以造化為大冶。”
⑷ 濩落:亦作瓠落。《莊子·逍遙游》:“惠子謂莊子曰:‘魏王貽我大瓠之種,我樹之成而實(shí)五石,以盛水漿,其堅(jiān)不能自舉也;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為其無用而掊之?!f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本義為廓落,后引申為感嘆落魄失意或懷才不遇。
⑸ 詰誅:詰問其過,加以懲罰?!抖Y記·月令》:“(孟秋之月)詰誅暴慢,以明好惡?!编嵭ⅲ骸霸懀^問其罪,窮治之也?!?/div>
⑹ 三光:指日、月、星。漢班固《白虎通·封公侯》:“天有三光日月星,地有三形高下平?!?/div>
⑺ 飛廉:風(fēng)神,一說能致風(fēng)之神禽名。《楚辭·離騷》:“前望舒使先驅(qū)兮,后飛廉使奔屬?!蓖跻葑ⅲ骸帮w廉,風(fēng)伯也?!焙榕d祖補(bǔ)注:“《呂氏春秋》曰:‘風(fēng)師曰飛廉?!瘧?yīng)劭曰:‘飛廉,神禽,能致風(fēng)氣。’”
⑻ “又”二句:《朝野簽載》卷三:“西晉末,有旌陽縣令許遜者,得道于豫章西山。江中有蛟為患,旌陽沒水,劍斬之,后不知所在。頃漁人網(wǎng)得一石,甚鳴,擊之聲聞數(shù)十里。唐朝趙王為洪州刺史,破之,得劍一雙。視其銘,一有‘許旌陽’字,一有‘萬仞’字,遂有萬仞師出焉?!彬泽ぃ候耘c龍之并稱,古代傳說中之兩種水居動(dòng)物。相傳蛟能發(fā)洪水,龍能興云雨。旌,原作“精”,據(jù)胡本及文意改。
⑼ 陰沴:天地四時(shí)陰氣不和而產(chǎn)生之災(zāi)難。
⑽ 乾樞:猶乾軸,天軸。古人認(rèn)為天體之運(yùn)行如車之有軸,故云。
⑾ 六龍:指太陽。神話傳說中日神乘車,駕以六龍,羲和為御者。
階蓂附瑤砌,叢蘭偶芳藿。
高位良有依,幽姿亦相托。
鮑叔知我貧,烹葵不為薄。
半面契始終,千金比然諾。
人生系時(shí)命,安得無苦樂。
但感游子顏,又值馀英落。
蒼蒼秦樹云,去去緱山鶴。
日暮分手歸,楊花滿城郭。
⑴ 蓂:古代傳說中一種瑞草?!吨駮o(jì)年》卷上《帝堯陶唐氏》:“又有草莢(夾)階而生,月朔(陰歷初一)始生一莢,月半而生十五莢。十六日以后,日落一莢,及晦(月末)而盡。月小則一莢焦而不落,名曰蓂莢,一曰歷莢?!?/div>
⑵ 藿:香草名,即藿香,多年生芳香草木,莖葉可入藥?!稄V韻·鐸韻》:“藿,香草?!?/div>
⑶ “鮑叔”二句:《史記·管晏列傳》(卷六二):“管仲夷吾者,潁上人也。少時(shí)常與鮑叔牙游,鮑叔知其貧。管仲貧困,常欺鮑叔,鮑叔終善遇之,不以為言……管仲曰:‘吾始困時(shí),嘗與鮑叔賈,分財(cái)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shí)有利不利也;吾嘗三仕三見逐于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遭時(shí)也;吾嘗三戰(zhàn)三走,鮑叔不以我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糾敗,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無恥,知我不羞小節(jié)而恥功名不顯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笨?,葵菜。元王禎《農(nóng)書》卷八:“葵為百菜之主,備四時(shí)之饌,本豐而奈旱,味甘而無毒……子若根則能療疾,咸無棄材,誠蔬茹之上品,民生之資助也?!薄对姟め亠L(fēng)·七月》:“七月烹葵及菽。”
⑷ “千金”句:謂堅(jiān)守信用,不輕易許諾。《史記·季布欒布列傳》:“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⑸ 緱山鶴:舊題漢劉向《列仙傳·王子喬》:“王子喬者,周靈王太子晉也。好吹笙,作鳳凰鳴。游伊洛之間,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三十馀年后,求之于山上,見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緱氏山巔?!?xí)r,果乘白鶴駐山頭,望之不得到,舉手謝時(shí)人,數(shù)日而去?!本椛剑淳検仙?,在今河南省偃師市。
王爵無細(xì)大,得請即為恩。
君求戶曹掾,貴以祿奉親。
聞君得所請,感我欲沾巾。
今人重軒冕,所重華與紛。
矜誇仕臺(tái)閣,奔走無朝昏。
君衣不盈篋,君食不滿囷。
君言養(yǎng)既薄,何以榮我門。
披誠再三請,天子憐儉貧。
詞曹直文苑,捧詔榮且忻。
歸來高堂上,兄弟羅酒尊。
各稱千萬壽,共飲三四巡。
我實(shí)知君者,千里能具陳。
感君求祿意,求祿殊眾人。
上以奉顏色,馀以及親賓。
棄名不棄實(shí),謀養(yǎng)不謀身。
可憐白華士,永愿凌青云。
⑴ “詞曹”二句:指白居易以京兆戶曹參軍充翰林學(xué)士,上值翰林院。詞曹,見卷2《陽城驛》注。
⑵ 白華士:指白居易?!对娊?jīng)·小雅》有《白華》之篇,其詩已佚,其詩序曰:“《白華》,孝子之潔白也……有其義而亡其詞?!?/div>
聞君別愛弟,明天照夜寒。
秋雁拂檐影,曉琴當(dāng)砌彈。
悵望天澹澹,因思路漫漫。
吟為別弟操
況我兄弟遠(yuǎn),一身形影單。
江波浩無極,但見時(shí)歲闌。
十月初二日,我行蓬州西。
三十里有館,有館名芳溪。
荒郵屋舍壞,新雨田地泥。
我病百日馀,肌體顧若刲。
氣填暮不食,早早掩竇圭。
陰寒筋骨病,夜久燈火低。
忽然寢成夢,宛見顏如圭。
似嘆久離別,嗟嗟復(fù)悽悽。
問我何病痛,又嘆何棲棲。
答云痰滯久,與世復(fù)相暌。
重云痰小疾,良藥固易擠。
前時(shí)奉橘丸,攻疾有神功。
何不善和療,豈獨(dú)頭有風(fēng)。
殷勤平生事,款曲無不終。
悲歡兩相極,以是半日中。
言罷相與行,行行古城里。
同行復(fù)一人,不識(shí)誰氏子。
逡巡急吏來,呼喚愿且止。
馳至相君前,再拜復(fù)再起。
啟云吏有奉,奉命傳所旨。
事有大驚忙,非君不能理。
答云久就閑,不愿見勞使。
多謝致勤勤,未敢相唯唯。
我因前獻(xiàn)言,此事愚可料。
亂熱由靜消,理繁在知要。
君如冬月陽,奔走不必召。
君如銅鏡明,萬物自可照。
愿君許蒼生,勿復(fù)高體調(diào)。
相君不我言,顧我再三笑。
行行及城戶,黯黯馀日暉。
相君不我言,命我從此歸。
不省別時(shí)語,但省涕淋漓。
覺來身體汗,坐臥心骨悲。
閃閃燈背壁,膠膠雞去塒。
倦童顛倒寢,我淚縱橫垂。
淚垂啼不止,不止啼且聲。
啼聲覺僮仆,僮仆撩亂驚。
問我何所苦,問我何所思。
我亦不能語,慘慘即路岐。
前經(jīng)新政縣,今夕復(fù)明辰。
窴窴滿心氣,不得說向人。
奇哉趙明府,怪我眉不伸。
云有北來僧,住此月與旬。
自言辨貴骨,謂若識(shí)天真。
談?dòng)钨M(fèi)悶景,何不與逡巡?
僧來為予語,語及昔所知。
自言有奇中,裴相未相時(shí)。
讀書靈山寺,住處接園籬。
指言他日貴,晷刻似不移。
我聞僧此語,不覺淚歔欷。
因言前夕夢,無人一相謂。
無乃裴相君,念我胸中氣。
遣師及此言,使我盡前事。
僧云彼何親,言下涕不已。
我云知我深,不幸先我死。
僧云裴相君,如君恩有幾。
我云滔滔眾,好直者皆是。
唯我與白生,感遇同所以。
官學(xué)不同時(shí),生小異鄉(xiāng)里。
拔我塵土中,使我名字美。
美名何足多,深分從此始。
吹噓莫我先注:“枯者噓之使生,生者吹之使枯,言談?wù)撚兴謸P(yáng)也?!保?/span>,頑陋不我鄙。
往往裴相門,終年不曾履。
相門多眾流,多譽(yù)亦多毀。
如聞風(fēng)過塵,不動(dòng)井中水。
前時(shí)予掾荊,公在期復(fù)起。
自從裴公無,吾道甘已矣。
白生道亦孤,讒謗銷骨髓。
司馬九江城,無人一言理。
為師陳苦言,揮涕滿十指。
未死終報(bào)恩,師聽此男子。
⑴ 蓬州:治所在今四川儀隴南。《通典·州郡五》:“蓬州,古巴國之地……后周置蓬州(原注:因山以為名),隋初郡廢……大唐復(fù)置蓬州,或?yàn)橄贪部??!?/div>
⑶ 刲:割?!稄V韻·齊韻》:“刲,割?!毙稳菁∧w如刀割般疼痛。
⑷ 竇圭:即圭竇,形狀如圭之墻洞?!蹲髠鳌は骞辍罚骸吧滈T圭竇之人,而皆陵其上,其難為上矣?!倍蓬A(yù)注:“圭竇,小戶,穿壁為戶,上銳下方,狀如圭也?!?/div>
⑹ 易:原作“宜”,據(jù)蜀本、盧本、楊本、董本、全詩改。
⑺ 予頃患痰,頭風(fēng)踰月不差,裴公教服橘皮樸硝丸,數(shù)月而愈。今夢中復(fù)徵前說,故盡記往復(fù)之詞
⑻ 冬月陽:《左傳·文公七年》:“趙衰,冬日之陽也;趙盾,夏日之日也?!倍蓬A(yù)注:“冬日可愛,夏日可畏。”
⑼ 銅鏡:古代照面之用具,銅制,一面磨光發(fā)亮以照面,另面多鑄花紋。直至近代,玻璃鏡出現(xiàn)后,才逐漸被取代。
⑽ 高體調(diào):謂以高格調(diào)相標(biāo)榜。體調(diào),猶格調(diào)。
⑾ 膠膠:雞鳴聲?!对姟む嶏L(fēng)·風(fēng)雨》:“風(fēng)雨瀟瀟,雞鳴膠膠。”塒:在墻壁上鑿洞以成之雞窩?!稜栄拧め寣m》:“雞棲于弋為桀,鑿垣而棲為塒?!?/div>
⑿ 新政縣:屬閬州,治所在今四川省南部縣東南新政鎮(zhèn)。《舊唐書·地理四·劍南道》(卷四一):“新政:武德四年分南部、相如兩縣置。”
⒀ 窴窴:同填,充滿?!队衿ぱú俊罚骸案K,今作填?!薄稄V韻·先韻》:“填,滿也?!?/div>
⒁ 趙明府:名未詳,當(dāng)是新政縣縣令。明府,指縣令。趙彥衛(wèi)《云麓漫鈔》卷二:“唐人則以明府稱縣令……既稱令為明府,尉遂曰少府。”
⒂ 貴骨:主富貴之骨相。古人認(rèn)為,人之骨骼、形體、相貌等與人之富貴休咎密切相關(guān),察看其骨相,可預(yù)知其未來。
⒄ 悶:原作“閟”,據(jù)蜀本、楊本、董本、馬本改。
⒅ 靈山寺:又名鳳凰寺、報(bào)忠寺,故阯在今河南省宜陽縣西。
⒆ 白生:指白居易,元稹最親密之朋友,與元稹俱曾受知于裴垍。
⒇ 官學(xué):舊時(shí)官府設(shè)立之學(xué)校。唐代之太學(xué)、國子監(jiān)、府州縣學(xué),皆屬官學(xué)。此指在官學(xué)就讀。
(21) 多:重視。《漢書·張耳陳馀傳》:“張王已出,上多足下,故赦足下?!鳖亷煿抛ⅲ骸岸?,猶重也。”
(22) (一作治)。(始:原作“治”,據(jù)蜀本、盧本、楊本、董本、全詩改)
(23) 掾荊:指被貶江陵士曹參軍。掾,見卷2《竹部》注。荊,江陵府屬古荊州,故云。
(24) 司馬:指任司馬官職。司馬,見卷3《野節(jié)鞭》注。九江:江州之別稱,今屬江西?!杜f唐書·地理三》(卷四十):“江州中:隋九江郡,武德四年平林士弘,置江州……天寶元年改為潯陽郡,乾元元年復(fù)為江州。”
(25) 理:申辯,辯白。韓愈《唐正議大夫尚書左丞孔公墓志銘》:“下邽令笞外按小兒,系御史獄,公上疏理之,詔釋下邽令,而以華州刺史為大理卿?!?/div>
女媧補(bǔ)天天不疏,精衛(wèi)填海海欲枯。
留馀亂石龍下蟄,結(jié)茲古洞神中刳。
三冬溫溫等氈帳,六月凜凜同冰壺。
致身巖壑真勝地,寓目塵寰皆畏途。
省帳香殘捲夕紅,名郎去守日圍東。
組垂丈二腰章貴,騎擁千馀使幕雄。
弭節(jié)亭皋鄉(xiāng)梓近,貫都河溜客魚通。
期年美化流歡頌,盡入中和樂職中。
凱還幾度宴東峰,新構(gòu)危亭接梵宮。
勢入青冥橫絕壁,路盤空曲壓高松。
臨流自笑功名薄,對酒忻逢景色重。
飄泊卻慚歸未得,日斜坐聽暮云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