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棲筠

相關(guān)人物:共 13 位。
共 6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怨別秦楚深,江中秋云起。
天長杳無隔,月影在寒水。
避暑云安縣,秋風(fēng)早下來。
暫留(一作之)魚復(fù)浦,同過楚王臺。
猿鳥千崖窄,江湖萬里開。
竹枝歌未好,畫舸莫(一作且)(一作輕)回。
引用典故:千金贈 玄成
行李千金贈,衣冠八尺身。
飛騰知有策,意度不無神。
班秩通貴,公侯出異人。
玄成負(fù)文彩,世業(yè)豈沈淪。
引用典故:解榻 黃潁川 弦直鉤曲 四岳 玄成 子山
峽人鳥獸居,其室附層顛。
下臨不測江,中有萬里船。
多病紛倚薄,少留改歲年。
絕域誰慰懷,開顏喜名賢。
孤陋忝末親,等級敢比肩。
人生意頗(一作氣)合,相與襟袂連。
一日兩遣(一作遣兩)仆,三日一共(一作共一)筵。
揚論展寸心,壯筆過飛泉。
玄成美價存,子山舊業(yè)傳。
不聞八尺軀,常受眾目憐。
且為辛苦行,蓋被生事牽。
北回白帝棹,南入黔陽天。
汧公(李勉封汧國公)制方隅,迥出諸侯先。
封內(nèi)如太古,時危獨蕭然。
清高金莖(一作掌)(一作莖掌),正直朱絲弦。
昔在堯四岳,今之黃潁川。
于邁恨不同,所思無由宣。
山深水增波,解榻秋露懸。
客游雖云久,主要(一作亦思)月再圓。
晨集風(fēng)渚亭,醉操云嶠篇。
丈夫貴知己,歡罷念歸旋。
傷時盜賊未息,興起王公、李公,嘆舊懷賢,終于張相國。八公前后存歿,遂不詮次焉。
引用典故:宣尼袂 分漢廷竹 分宅 江夏姿 九皋唳 洛陽獄 學(xué)貫天人際 脫驂 文侯彗 小臣斃 俎豆
長嘯宇宙間,高才日(一作淪)。
古人不可見,前輩復(fù)誰繼。
憶昔李公存,詞林有根柢。
聲華當(dāng)健筆,灑落富清制。
風(fēng)流散金石,追琢山岳銳。
情窮造化理,學(xué)貫天人際。
干謁走其門,碑版照四裔。
各滿深望還,森然起凡例。
蕭蕭白楊路,洞徹(一作涸轍)寶珠惠。
龍宮塔廟(一作踴),浩劫浮云(一作空)衛(wèi)。
宗儒俎豆事,故吏去思計。
眄睞已皆虛,跋涉曾不泥。
向來映當(dāng)時,豈獨(一作特)勸后世。
豐屋珊瑚鉤,騏驎織成罽(居例切)。
紫騮隨劍幾,義取無虛歲。
分宅脫驂間,感激懷未濟。
眾歸赒給美,擺落多藏(一作贓)穢。
獨步四十年,風(fēng)聽九皋唳。
嗚呼江夏姿,竟掩宣尼袂。
往者武后朝,引用多寵嬖。
否臧太常議,面折二(一作三)張勢。
衰俗凜生風(fēng),排蕩秋旻霽。
忠貞負(fù)(一作怨),宮闕深旒綴。
放逐早聯(lián)翩,低垂困炎厲(一作癘)。
日斜鵩鳥入,魂斷蒼梧帝。
(一作策)枯走不暇,星駕無安稅
分漢廷竹,夙擁文侯彗。
終悲洛陽獄,事近小臣敝(一作斃)。
禍階初負(fù)謗,易力何深嚌。
伊昔臨淄亭,酒酣托末契。
重敘東都別,朝陰改軒砌。
論文到崔(融)(味道)(一作推)流水逝。
近伏盈川(楊炯)雄,未甘特進(李嶠)麗。
是非張相國(燕公說),相扼一危脆。
爭名古豈然,鍵捷歘不閉。
(一作倒)吾家詩,曠懷埽氛翳。
慷慨嗣真作(原注:和李大夫,乃杜審言詩),咨嗟玉山桂。
鐘律儼高懸,鯤鯨噴迢遰。
坡陀青州血,蕪沒汶陽瘞。
哀贈竟蕭條,恩波延揭厲。
子孫存如線,舊客舟凝滯。
君臣尚論兵,將帥接燕薊。
郎吟六公篇(張桓等五王洎狄相六公,皆邕詩),憂來豁蒙蔽。
⑴ 邕尤長碑頌,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觀,多赍金帛求其文
⑵ 太常博士李處直議韋巨源謚曰昭,邕再駁之
⑶ 宋璟劾張昌宗兄弟反狀,武后不應(yīng),邕在階下大言曰:“璟所陳當(dāng)聽。”
⑷ 嚌,嘗也。唐《藝文傳》:“擩嚌道真?!?/div>
⑸ 一作關(guān)鍵,鍵捷二字,廣韻通用
⑹ 李林甫素忌邕,因傳以柳績罪牽連,遣人就郡杖殺之
使院中新栽柏樹子呈李十五棲筠(755年) 唐 · 岑參
五言律詩
愛爾青青色,移根此地來。
不曾臺上種,留向磧中栽。
脆葉欺門柳,狂花笑院梅。
不須愁歲晚,霜露豈能摧。
道賢上游。其德如陽和。亭毒萬物。生而不子。成而不繇?;蛟划愑谑恰Iw繇無生空惠。冥乎其間哉。暨洪唐盛明之朝。我法尤重五教四分。飆揚景張。南山律宗居天下第一。后弟子如大師鮮矣。大師望出徐氏。諱神皓。字宏度。八代祖摛。齊竟陵王西邸學(xué)士。子陵。梁尚書左仆射。其文與庾子山齊名。逮陳氏革命。因佐吳邑。遂家姑蘇。高祖碩。學(xué)通三禮。中年即世。曾祖曇。隋王府咨議參軍。祖德恭。潯陽郡詞曹??季?。深于釋典。不屑名宦。大師天情耿潔。風(fēng)韻朗邁。幼負(fù)脫俗之姿。嘗有言曰。沙門者。高潔其道。秉空王平等之性。一念不昧。坐登佛階。吾自知此身履龍淵取明月。曷有三圭之貴。重侯之高。而能動我心哉。乃依杭州龍泉道場一和尚出家。敗發(fā)損容。越出流輩。鏗然法器。如琢玉焉。天寶六年。天降板詔。請釋真行。一州許度三人。獨居薦首。吾以是知大師初皈佛教。滌心地也。今奉國恩。正世名也。因隸僧籍于包山福愿道場。初進具于興大師。次通鈔于曇一大師。五夏未登。學(xué)精三藏。天臺宗旨。難為等夷。淵元絕思之科。如良庖之導(dǎo)大窾也。十講律鈔。五升壇場。傾江而東。愿禮其足。后生學(xué)者。仰其聰明惠性。如追麒麟之步。大師嘗引錫西望。想包山舊居。包山即洞庭仙都之一峰。湖澄氣清。日出水上。謺嶂合沓。生乎影中。得非天遺此中與師成道耶。乃命舟而還。使野童誅茅。山童掃石。顧左右曰。昔者如來崇飾塔廟。乃是啟發(fā)偫信。開人天凈境。豈為已哉。此少隳廢久之。非先師本意。乃辟僧院。創(chuàng)食堂。眾有怠慢者。丑其行而理之。舍有傾者。惡其邪而正之。墾田置莊。開畎泄?jié)摇9瘸梢?。業(yè)亦博矣。百千人俱皆受其賜。曩日洞山水滸。業(yè)湖之氓。罾??咽川??暲U亙渚。大師以如來不殺之戒。黜彼鮮食?;匦∪酥?。為君子之慮。乾元祀有詔。天下二十七寺。各奏大德七人。長講律戒。因請住開元寺。欲果愿具。且懼書。遂僶俛從命。奉戒弟子開州刺史陸公向前給事中嚴(yán)公涚。服道弟子禮部侍郎劉公太真前大理評事張公象。欽風(fēng)弟子前廉使亞相李公棲筠。天誘厥衷。俾?lián)P我法。精識通敏。言為世程。謝太傅之流也。其時常熟地偏。僧多闕行。李亞相欲以德?lián)?。乃請大師統(tǒng)而正之。一化而革心。再化而知道。三化而闔邑從風(fēng)。大師末年工于圓宗??v心皆是。以文字而用。不以文字為病。是念佛寫經(jīng)。備行教法。置西方社。廣凈土因。專誦法華經(jīng)九千馀匝。游四大寺。登五老峰。遍欲觀古僧得道之所。此亦至人之馀事。應(yīng)物如動。自視闕然。貞元六年十月。春秋七十五。僧臘四十三。其月在開元遇疾。忽言曰。吾愛夫得道者。心如澄溟。知如晨曦。不染如浮云。自在如游鴻。吾雖非斯人。亦未肯以有生為累。其月十一日。顧門人維諒。我去世后。汝若置塔??蓺w洞庭故山。言畢而逝。是夜琉璃色天。星霣如雨。往往有西方之應(yīng)。睹而不書。奉遺命也。門人維諒。有文有道。獨步當(dāng)時。執(zhí)師之喪。不以證而廢教也。列座門人道超靈俊道浚道棱維誠。皆積解以詣空門。邁德以藩象教。吾聞古之僧高者。述誄與碑。自晉朝始也。二三子思吾師盛德。將欲镕黃金。勒貞石。垂裕后昆。使昭昭之教。長燭于人天。銘曰。
于穆大師,立言可經(jīng)。
身佩戒光,高月亭亭。
怖魔以袪,襲智以醒。
如何斯人,忽號冥冥。
天樹春折,云花夜零。
空留一燈,寂寂青熒。
伊昔行道,坦坦素履。
跡雖可攀,行不可擬。
乃知我?guī)?,?yīng)世無已。
優(yōu)游人天,自在生死。
門人維諒,躡彼高塵。
嶷嶷靈塔,紀(jì)功于人。
于山之峰,于湖之濱。
風(fēng)凄遠鐸,月慘重輪。
瞻禮云上,如逢化身。
引用典故:落帽
龍沙重九會,千騎駐旌旗。
水木秋光凈,絲桐雅奏遲。
煙蕪斂暝色,霜菊發(fā)寒姿。
今日從公醉,全勝落帽時。
亞相冠貂蟬,分憂統(tǒng)十聯(lián)。
火星當(dāng)永日,云漢倬炎天。
齋禱期靈貺,精誠契昔賢。
中宵出騶馭,清夜(一作旭)旅牲牷。
觸日(一作石)看初起,隨車應(yīng)物先。
雷音生絕巘,雨足晦平阡
瀟灑四冥合,空濛萬頃連。
歌謠諠澤國,稼穡遍原田。
故事三臺盛,新文六義全。
作霖應(yīng)自此,天下待豐年。
歲在戊寅夏五月甲子。居守天官扶風(fēng)公以病就第??冀K命于京師永命里。春秋七十四。越三日丁卯。追命為太子少傅。秋七月甲子。歸全于萬年縣少陵原。前此又詔有司。以鹵簿鼓吹。飾其儀法。以德以勞。以榮以哀。馨香光大。為宗工表式。公諱亞。字次公。漢建平侯延年二十一代孫。曾祖元道。皇右千牛。王父含章。皇上郡司馬。贈岳州刺史。烈考繹?;市弥菪闳菘h令。贈左散騎常侍。公承積德之淑靈。稟中和之粹精。山立揚休。得時大行。歷諫議大夫給事中。再兼御史中丞。繇睦州刺史入為刑部侍郎。三兼御史大夫檢校禮部吏部二尚書。正色于朝。而文憲損益。懋功于外。而藩服輕重。宣力以肆勤。納忠而愛人。稽于法制。導(dǎo)以善利。魏昭子能理大官。趙文子能恤大事。足以斷國論。謀王體。殆不可及已。早歲州里舉經(jīng)明。既授初命。以為大廈之材。不可以植培塿。南溟之翼。不可以棲榆枋。于是初服燕居。博通偫書。深探理古之道。焯見天人之際。天寶末。盜穢兩都。宣皇在岐。褐衣召見。前席三接。實貢昌言。以扶大統(tǒng)。乃以處士授校書郎。其后三辟大府。五登郎位。清議善價。必歸于公。大歷中。宰府擅朝。交利崇黨。司諫八年。嶷然貞厲。盡規(guī)時疾。天下直之。權(quán)臣既誅。乃擢左曹。先是魏壁未下。東師既老。密疏方略。深圖理安。再勤皇華。大布清問。導(dǎo)以善氣。灑其他腸。不寧方來??藚f(xié)宸慮。故先皇今上。皆以公之才??梢源笫?。姑以九牧四征。試其多能。鐘陵上游。提封七郡。命公以廉問之政。師役之后。因緣煩費。雜征逋賦。盡削其書。未逾年而庸亡自占。與夫家相半。能厚下矣。函關(guān)陜服。介于周秦。命公以藩屏之任?;们屐o。身為律度。里闬無吠犬。府庭無諍詞。四封之內(nèi)。幼艾相賀。能去煩矣。河靈蒲坂。陶唐所理。命公以尹正之重。地本沃饒。化之純儉。盡以解梁之盬。歸于有司。凡緡物錢之息其出。池澤之賦其入。歲一萬萬。率皆罷廢。不以利為利矣。揚州葆強。都會庶富。命公為節(jié)制之帥。日講軍實。歲修職貢。師貞人和。政成事時。河渠填淤。積歲為病。乃釃二浸于蜀岡之西??Ef坊以股引。順地泐而啟閉。滌源導(dǎo)滯。力省功倍。邗溝之人。受其賜而歌頌之矣。勤學(xué)在公。盡瘁其身。上思褒優(yōu)之禮。乃命保釐之任。昔在成周。三后協(xié)心。公率其道。寬而有制。且以洛苑汝墳。棄地可辟。籍其介夫。頒以稼器。歲皆登成。人用洽和。地官以之省費。游手以之務(wù)本。分正七年。厥后用加。徵還京師。日俟其復(fù)。天則不吊。竟孤人望。夫人范陽郡夫人盧氏。茹未亡之哀。既虞而終。無子。以猶子某為后。悲夫。初公文章合雅。議論經(jīng)遠。見知于太尉房公琯。受辟于衛(wèi)國杜公鴻漸。以志氣才業(yè)。英華博厚。合于彭城劉公晏贊皇李公棲筠。以道義經(jīng)術(shù)。研幾盡性。合于司徒楊公綰司業(yè)張公參?;蛞怨脮r中之道。或以公有事外之致。皆曰。聆次公之言??梢詴澴鲬棥V劣诓┘s后學(xué)。章明遠至。有闕里之善誘焉。有平輿之深鑒焉。噫嘻。昔漢武帝以韓安國為國器。劉向謂董仲舒有王佐之才。當(dāng)理平之時。或蹇或徙。止于御史府膠西相。竟不得總秉國成。扶贊化育。則公之位望。終不相配。亦如是耶。昔魯視豐碑。衛(wèi)銘烝彝。近古鼎不以窆。追琢介石。楬于道周。參魯衛(wèi)之遺也。公從父弟太子賓客黃裳。德位相倫。友悌相輝。功衰之喪。加人一等。以德輿辱公之知。俾論風(fēng)烈。懼詞之不敏。而無愧焉。銘曰。
昔在周邦,實憲吉甫。
于惟杜公,亦備文武。
武弁峨峨,玉聲鏘鏘。
公在左垣,羽儀周行。
鉤膺濯濯,文馬翼翼。
公為元侯,表率方國。
推誠導(dǎo)利,興事任力。
陟恪清時,作稽忠德。
冢宰是職,周郊是式。
宜永介福,如何不淑。
壽堂幽閟,襚印榮飾。
勒銘于茲,山石無極。
共 6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