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白乙丙

相關(guān)人物:共 3 位。
共 30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① 本門中「太乙」二字,辛本、川本皆作「天乙」
乙丙丁,名曰是三奇。
天上若臨三吉路,自然神助合天機(jī),任往莫憂疑。
⑴ 辛本、川本作「恁」
賢愚類相交,人情之大率。
然自古今來,幾人號膠漆
近聞屈指數(shù),元某與白乙。
旁愛及弟兄,中權(quán)(一作歡)避家室。
松筠與金石,未足喻堅(jiān)密。
在車如輪轅,在身如肘腋。
又如風(fēng)云會,天使相召(一作終)匹。
不似勢利交,有名而無實(shí)。
頃我在杭?xì)q,值君之越日。
望愁來儀遲,宴惜流景疾。
坐耀黃金帶,酌酡赪玉質(zhì)。
酣歌口不停,狂舞衣相拂。
平生賞心事,施展十未一。
會笑始啞啞,離嗟乃唧唧。
餞筵才收拾,征棹遽排比。
后恨苦綿綿,前歡何卒卒。
居人色慘淡,行子心紆郁。
風(fēng)袂去時(shí)揮,云帆望中失。
宿酲和別思,目眩心忽忽。
病魂黯然銷,老淚凄其出。
別君只如昨,芳?xì)q換六七。
俱是官家身,后期難自必。
⑴ 《籍田賦》云:“難望歲而自必?!?/div>
與李文叔夜談(1089年) 北宋 · 晁補(bǔ)之
中庭老柏霜雪里,北風(fēng)烈烈偏激耳。
誦詩夜半舌入喉,飲我樽中淥醽美。
升堂辭翰愧非有,何異還家數(shù)其齒。
文章萬古猶一魚,乙丙誰能辨腸尾。
更慚頗似會稽康,欲語常遭士瑤柅。
廣陵八月未足言,曾使酲醲涊然起,安得譚如子枚子。
葉少蘊(yùn)生朝(1143年12月) 宋 · 張?jiān)?/a>
和居甫仍喜其得雄 南宋 · 許及之
七言律詩
歸巢倦翼底須營,家近容成取次青。
笑我崎嶇山上路,羨君瀟灑竹間亭。
弄璋已覺門闌喜,引玉尤驚里巷聽。
得子且欣容易養(yǎng),庚壬乙丙況藏丁。
老艾先生歿,骎骎四紀(jì)年。
衣冠常嘆惜,文字合刊傳。
東巒乃猶子,遺藁掇拾全。
網(wǎng)山雖上足,無刀堪雕鐫。
從游今殆盡,錄藏多散捐。
裔孫韙君應(yīng),發(fā)憤起收編。
甲集且流布,俸微艱得錢。
晚春題壁去,名姓輝藍(lán)田。
制錦增廩給,乙丙尋踵前。
搜羅必盈十,但祝君高遷。
我老不可待,權(quán)輿已欣然。
自嘲 其一 元末明初 · 李穡
七言絕句
少年金榜比情親,乙丙科名可擬倫。
自笑漸如同進(jìn)士,老為恩賜望山人。
鄭國有良賈,弦高與奚施。
西市黍離國,東遇虎狼師。
烏犍納犒質(zhì),白壁通款辭。
乙丙已奮氣,殽函成積尸。
小邦得干城,強(qiáng)敵亦何為。
南山之下好賢洞,克生豪俊為世稱。
忠節(jié)正學(xué)與相業(yè),龍頭文獻(xiàn)皆堪徵。
生乎吾前所未逮,論列目睹吾猶能。
最尊次尊又次尊,老長壯少紛幾層。
甲申生亦我所尊,巍乎高哉彼足憑。
癸甲乙丙童稚時(shí),欲冠才冠多良朋。
乙丙丁戊及己庚,一時(shí)儕輩斯為盛。
八九十一二三年,稍長于我宜加敬。
氏以尊之揖以禮,視同伯仲肩隨之。
彼亦視我猶視弟,頭角漸疏看參差。
才踰五十六十歲,奄爾作古何嗟及。
其到七十有幾人,壽考康寧福所集。
于惟崇祿海城君,里中超然看獨(dú)立。
六十又二躋從一,屈指計(jì)歲今踰十。
如今七十有三歲,齒爵達(dá)尊于一坊。
非無長此三四歲,洪議柳察居于鄉(xiāng)。
年近八旬退而老,欽將壽福甘歸藏。
辛壬癸申乙丙丁,自少與我為同行。
爾汝忘形無不可,從游交好相嬉戲。
戊戌同庚數(shù)最鮮,柳君情契從幼稚。
己亥生不敢侮我,矧伊庚辛壬癸類。
實(shí)非吾人妄自尊,茁壯殘劣各有致。
吾亦不知所以然,每自笑之人亦笑。
此下甲乙丙丁戊,同里相親為久要。
無論長我與少我,亦與之交肝膽照。
在世者罕逝者多,倏忽光陰真可吊。
零落殆盡古已然,脩短有命將若何。
修身以俟孟有訓(xùn),乘化之歸陶所哦。
只當(dāng)優(yōu)哉且游哉,閑適安樂不知老。
俯仰兩間無愧怍,為所當(dāng)為聊自好。
八十九十與一百,但令后人稱壽考。
眼見兒孫享稀年,豈可更望無枯槁。
皇明眷四國,惟魯周禮業(yè)。
地近最親順,永世樹藩屏。
憶昨狼狽初,睹機(jī)固先炳。
臨危定眾志,決策在俄頃。
國分監(jiān)撫權(quán),勛庸盡寇耽。
崎嶇盜賊內(nèi),跋涉遍江嶺。
勞績在耳目,國人苦引頸。
迨乎王師出,經(jīng)紀(jì)履全慶。
朝廷責(zé)已優(yōu),獎敕原有證。
寶冊尚未頒,前后非一請。
使才必碩儒,大功難茍倖。
延城華國才,世推燕許并。
曾揮辨誣文,凜與秋霜競。
至今國有賴,幾乎墮讒阱。
茲行信有濟(jì),況假驊騮騁。
夫君出南國,屈宋鳴于郢。
登壇睹穾隩,汲古得脩綆。
邇英可復(fù)侍,魚頭固多鯁。
洛下跡未濡,辛壬與乙丙。
古風(fēng)已不復(fù),孰芼參差荇。
才難不其然,是選果脫穎。
珠玉走中原,雄文終一逞。
春風(fēng)出都門,驲快行塵靜。
靈槎近星漢,風(fēng)露衣衫冷。
仙鶴去已遼,空瞻華表影。
崢嶸玉浮圖,聳出云霄迥。
梵院送夜鐘,窗月吐囧囧。
程忙易晨夕,驅(qū)馳敢言病。
大野曠無垠,馬首迷倒景。
醫(yī)閭截北漠,遼左通喉領(lǐng)。
長城秦所筑,延袤萬里永。
今為巨唐有,寧復(fù)事吞并。
四海共一家,前陋痛刬更。
亭屯列地要,折箠制胡命。
海山辟重關(guān),詎恤鳴吠警。
偉哉造化功,萬古仰神圣。
灤河清圣祠,傴僂可酌泂。
滄流浩浩轉(zhuǎn),冥思理煙艇。
臨高足淹留,窮睇忘日竟。
薊門樹如薺,蒼蒼勢綿夐。
樓登潞河驛,江浙連舴艋。
遠(yuǎn)柳綠堪畫,明沙雪共凈。
沿途茹景佳,必能助情性。
燕山天府國,繡錯(cuò)萬街井。
循堤玉河西,煥赫羅宮省。
曉鐘金闕辟,百辟冠佩整。
燭稀曙鴉翔,鹓班序密靖。
雅儀爭先睹,想與中國等。
文章刃發(fā)硎,恢恢迎肯綮。
至誠諒無難,皇旒動頷肯。
朱沈兩閣老,天朝比崇璟。
絲綸掌帝誥,丹青運(yùn)化柄。
前有再來屬,此遭應(yīng)見省。
和輯固成福,溫良子素行。
此行可申祝,不必詒言諍。
但念掉舌輩,難用繩墨令。
急之恐生疣,須要濟(jì)寬猛。
此特過慮耳,裁當(dāng)具朗鏡。
事完可遨游,談勝宜煮茗。
中華文獻(xiàn)地,四方就是正。
弦誦滿皇州,儒教于斯盛。
博雅如吾子,正當(dāng)觀周聘。
風(fēng)雅三百篇,侵淫及衛(wèi)鄭。
入耳則心通,信乎其淵靚。
披謁夫子廟,壇古挾疏杏。
周雅刊石鼓,古器誰與并。
詰曲辭聱牙,讀之口如硬。
韓公文不朽,竊喜載名姓。
涼吹愜春服,彷佛風(fēng)雩詠。
移筇討圜丘,霽色浮金餅。
清風(fēng)散珠箔,影瀉琉璃境。
圣祖配皇穹,玉牌相輝映。
緬想玄至日,陟降致帝敬。
巍巍禮樂備,足以知其政。
觀覽即云富,領(lǐng)略宜撮梗。
佇見干事回,策名參鐘鼎。
如愚曾莫效,圣明姑赦眚。
候子國西門,崇酒捧木癭。
屢拜不一拜,稱賀手至頂。
此實(shí)蒼生福,不獨(dú)為公幸。
共 30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