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元懿

相關(guān)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趙郡人。李敬玄孫。肅宗至德元年,官吳郡太守、江南東道采訪使。二年,加禮部侍郎,知江東貢舉。乾元元年,為浙江東道節(jié)度使。移鎮(zhèn)梁州。
全唐文·卷三百六十二
希言。
鄭惠王元懿孫。
鄂州刺史璥子。
開元中為右金吾大將軍。
再遷太子詹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17—788 【介紹】: 唐宗室后裔。
字玄卿。
高祖子李元懿曾孫。
少喜學(xué),沈雅清整。
肅宗擢監(jiān)察御史。
累進(jìn)梁州刺史、京兆尹兼御史大夫。
代宗時進(jìn)工部尚書,封汧國公。
任滑亳節(jié)度使間,以舊德方重,不威而治,諸帥暴桀者皆尊憚之。
德宗立,加檢校吏部尚書、加平章事。
居相二歲,辭位,以太子太師罷。
卒年七十二。
贈太傅,謚貞簡。
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七
勉字元卿。
鄭惠王元懿曾孫。
從肅宗于靈武。
擢監(jiān)察御史。
累遷京兆尹兼御史大夫。
拜嶺南節(jié)度使。
大歷中進(jìn)工部尚書。
封汧國公。
德宗立。
加檢校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建中元年檢校左仆射。
充汴宋滑亳河陽等道都統(tǒng)。
四年以司徒平章事徵。
罷為太子太師。
卒贈太傅。
謚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56—822 【介紹】: 唐宗室。字易之。以宗室子補(bǔ)鄭丞。后棄官,擢進(jìn)士第,中拔萃科,調(diào)藍(lán)田尉。憲宗元和時,累遷御史中丞,揭發(fā)京兆尹楊憑貪財,受賜金紫。歷任山南、劍南節(jié)度使、御史大夫、淮南節(jié)度使。穆宗立,請老,不準(zhǔn),官終檢校左仆射兼太子少帥,分司東都。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57—823 字易之,排行十一,李唐宗室。德宗建中中以蔭補(bǔ)鄭丞,四年(783)棄官。貞元二年(786)登進(jìn)士第,中拔萃科,累遷監(jiān)察御史。坐小累貶虔州司戶參軍。約順宗永貞元年(805)任饒州刺史,憲宗元和初累遷戶部侍郎判度支。六年(811)出任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八年移鎮(zhèn)劍南。十三年拜相,七月出鎮(zhèn)淮南。穆宗長慶二年(822)授檢校左仆射兼太子少師分司東都,三年卒。生平見《新唐書》本傳?!?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首。
全唐文·卷六百九十四
夷簡字易之。
鄭惠王元懿四世孫。
以宗室子始補(bǔ)鄭丞。
棄官去。
擢進(jìn)士。
中拔萃科。
元和時檢校禮部尚書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
徙帥劍南西川。
貞元十三年召為御史大夫。
進(jìn)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出為淮南節(jié)度使。
進(jìn)太子少師分司東都。
卒年六十七。
贈太子太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人,字存博,自稱蕭蕭。
李元懿玄孫,汧公李勉之子。
官兵部員外郎。
善畫梅,精楷隸。
以至行雅操知名當(dāng)時。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字存博,排行十,唐宗室,宰相李勉子。德宗貞元十五年(799)至憲宗元和二年(807)為浙西節(jié)度從事,后官至兵部員外郎。工詩文,善音樂,精楷隸,好黃老。多收藏書畫。重金求得梁蕭子云飛白大書蕭字,置于小亭,號蕭齋。生平事跡散見崔備《壁書飛白蕭字記》、張諗《蕭齋記》、《太平廣記》卷一六八引《尚書故實》、《因話錄》卷二、《唐詩紀(jì)事》卷三一?!?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0首。
唐詩匯評
李約,生卒年不詳,字存博,隴西成紀(jì)(今甘肅秦安)人,居于洛陽(今屬河南)。李勉之子。貞元末,以大理評事為潤州李锜從事,見锜貧猾無狀,與從事裴度、盧坦等相繼引去。后入朝為諫官。元和四年,官起居舍人,遷兵部員外郎。約少好圖書,耽奇嗜古,曾于潤州得梁蕭子云壁書飛白“蕭”字,載以歸洛,因名其室曰“蕭齋”?!?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十首。
全唐文·卷五百十四
約字存博。司徒?jīng)F國公勉子。官兵部郎中。

作品評論

唐音癸簽
李存博貴公子,亦豪亦恬,雖篇什無多,疏野可賞。
《石園詩話》
李存博(約)雅度簡約,詩亦清曠?!稄能娦小吩疲骸奥烽L唯算月,書遠(yuǎn)每題年?!备腿藢の丁?/blockquote>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人,字損之。
鄭王元懿之后。
擢進(jìn)士,登制科。
以言忤時宰李吉甫,流落不偶。
吉甫卒,入為監(jiān)察御史、遷禮部員外郎。
穆宗即位,進(jìn)中書舍人。
與李德裕各樹黨相磨軋凡四十年,搢紳之禍不能解。
宣宗即位,貶徙郴州司馬卒。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846 字損之,排行七,李唐宗室。德宗貞元二十一年(805)登進(jìn)士第,憲宗元和三年(808)中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累遷駕部郎中、知制誥。十五年拜中書舍人。穆宗長慶三年(823)權(quán)知禮部侍郎,四年知貢舉,所取多知名士,時稱“玉筍班”。改兵部、吏部二侍郎,文宗大和三年(829)拜相。七年罷為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八年復(fù)入拜相。九年貶潮州司戶,累徙太子賓客分司東都。武宗會昌四年(844)流封州,六年八月卒。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首。
全唐文·卷七百十四
宗閔字損之。
宗室鄭王元懿之后。
貞元二十一年進(jìn)士。
穆宗朝為中書舍人。
文宗大和二年以吏部侍郎同平章事。
累轉(zhuǎn)中書侍郎集賢殿大學(xué)士。
七年罷為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
復(fù)為中書侍郎知政事。
封襄武縣侯。
坐交通劉稹流封州。
宣宗立。
徙郴州司馬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