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海鵬

共 38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壯三輔之雄極。非魏國其伊那。
總魏國之繁隘。非斯橋而豈他。
條山左臨。高障東連于渤海。
晉關右抱。浮梁西截于長河。
卻頓鐵牛。駭浮川之魍魎。
旁飛畫鹢。驚入浪之黿鼉。
竹笮其維。不虞于奔濤擘赫。
金鎖斯纜。何懼于層冰皚峨。
川有梁兮。闃閒于揭涉。
王在鎬兮。有格于來訛。
蓋取諸益。其不謂何。
故馬卿之??爾斯題。請觀即事。
尾生之溘焉守死。夫奚足多。
豈比夫虹能象之。不可以來往。
鵲能填兮。不可以經(jīng)過。
若斯之利用吾賓。薦之士亦可歌。
頌諸侯之盛績。樂王化之雍和。
爾其薄煙霏霏。初日杲杲。
遠之而望。勢侔神造。
既似乎瀑布之界天臺。又似乎蓬萊之橫海島。
虛其內(nèi)則用當于無。疏其間則屈而且抱。
憑險作固。夾咽喉之重關。
用否而通。連秦晉之長道。
東西水滸。義非待于秦求。
襟帶山河。固可兼于魏寶。
爾其憧憧往還。曳曳空間。
華柱上征。殊馬援之標界。
石臺中聳。若鰲力之負山。
偉哉武侯。時賞茲國。
況天樞要。作限通塞。
旁達無垠。下臨不測。
舟形崎嶬。似火龍之飲川。
梁勢編綿。疑海鵬之點翼。
其拯物也。有來斯適。
其濟時也。遐方不亟。
非夫蓄巨川之運?;匚拥刂Α?div id="kc8kwb6" class='inline' id='poem_sentence_35_1367841_comment'>
則何能掄梓材以當路。臨要津而作式。
守此道也。夫有何極。
然而物有成規(guī)。國有虛費。
信彼才之可取。奚此橋之獨貴。
使夫期不日以獻。珠連城而出魏。
寄虔州薛大夫(874年) 唐末 · 羅隱
五言律詩
祝融峰下別,三載夢魂勞。
地轉南康重,官兼亞相高。
海鵬終負日,神馬背眠槽。
會得窺成績,幽窗染兔毫。
酬所知 北宋 · 張詠
皇風浩蕩吹天地,天下英髦連鳳起。
海鵬一飛一萬里,三尺微風何足謂。
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 北宋 · 吳淑
五言排律
高隱仙山下,依山攜草堂。
窮年樂石水,切意玩縑緗。
竹徑來嵇阮,魚梁集惠莊。
論文探致極,尋古襲遺芳。
沉意詩書苑,游心翰墨場。
海鵬潛羽翼,露豹郁文章。
俠洽千門慶,聯(lián)翩卻桂香。
活和資勝景,變化得神方。
虛檻臨寒水,平皋占夕陽。
溪云蒸柱礎,嵐氣潤衣裳。
露葉飄書幌,風花落酒觴。
往還乘月喜,酬唱為春忙。
宗族傳雍睦,門閭被寵光。
高情誰可及,積善不能量。
顧我何為者,多年別故鄉(xiāng)。
他時歸計遂,依附葺云房(清宣統(tǒng)《甘竹胡氏十修族譜》)。
衡陽古勝郡,齊民頗淳質。
富饒幾維揚,樸靜類高密。
易將誠心感,難以威勢屈。
水宿亦安枕,巖扉不施蓽。
太平得良守,條教盡歸一。
人方樂簡治,自為宜老佚。
窮通有定數(shù),舒卷猶古帙。
深思已詣(文淵閣本作諧)理,達觀豈言物。
屢嘗登賓階,每許脫朝紱。
共談海鵬志,不道塞馬失。
金聲發(fā)鏘鏘,寶肆容瑟瑟。
遂回(文淵閣本作為)岷山眼,未委瘴江骨。
賡詠酬真樂,聊以歌化日。
珷玞難重陳,黃玉似蒸栗。
海鵬未擊三千里,天馬須歸十二閑(同上書卷一八)。
且就飛龍榜,休登白鶴舟(子韶)
隴書方勸駕,閬苑莫回頭(次公)
丹頂歸滄海,霜翎擲素秋(子韶)。
海鵬期變化,仙驥任沈浮(次公)
煙月閑三島,功名重五侯。
須知馳鳳詔,便是釣鰲鉤(子韶)。
已得沖天便,無思擊楫游(次公)。
楚醪鏗逸韻,湘瑟助冥搜(子韶)。
南浦成春別,北山空夜愁。
九皋聞象魏,一葉寄汀洲(次公)。
世氣騎風虎,機心走海鷗(子韶)。
昔年嗟鹢退,今日并麟游(次公)。
八月仙槎駛,千齡圣運優(yōu)。
市朝真大隱,箕潁謾清流(子韶)。
鼓枻雖漁父,乘桴笑仲由。
片帆從此卷,舊氅亦應留(次公)。
冠佩重華國,鶯花四皓樓。
雄文高雁塔,大醉憶蓬丘(子韶)。
勛若書青史,幢須建碧油。
蘭橈好重舉,乘取上揚州(次公)。
順風發(fā)江夏 北宋 · 孔武仲
七言律詩
西江風浪夜喧豗,清曉猶聞萬籟哀。
水驛正隨衡雁去,云帆初學海鵬開。
山橫別浦跳丸度,席對長瀾陣馬來。
快意須防太豪橫,斜陽荒港少徘徊。
次陳殿院游洞霄 北宋 · 黃裳
七言律詩
杖屨相尋為愛山,來朝山盡到林巒。
真源立己今猶古,清氣臨人暑亦寒。
巖溜飛來春雨瀉,洞霄歸去海鵬翻。
紫霄名位緣何事,了取無中一粒丹。
飛鴻亭(1083年12月10日) 北宋 · 賀鑄
① 彭城南禪佛祠,據(jù)戲馬臺之麓,有巖山出其上方,廣倍尋,可立柱石。癸亥秋九月,太守河南王公說命僧起亭冠焉。亭成,置酒以落之,而未得嘉名以稱也。時天晴木落,旅雁南下,復有聲琴于坐者,公偶誦嵇叔夜“目送歸鴻,手拊五弦”之句,因以飛鴻榜之。是冬十二月十日,復與李昭玘成父、楊中立同登,因賦是詩
禪林跨山脅,飛構鑿崚嶒。
千里寄雙睫,百憂消一登。
斯游屬公暇,曉日東南升。
霜野明練甲,云陰垂海鵬。
東州地陽暖,臘月川無冰。
大艑(四庫本作船)出洪口,突去如騫騰。
坐思方寂,桐魚聞飯僧。
生臺飽馴鴿,散上浮圖層。
矯首發(fā)長嘯,清風鼓塵膺。
寥寥紫虛路,鴻雁正憑凌。
仿像中散公,俯手朱絲繩。
粉繪久零落,爽靈呼不應。
顧余識尤寡,況復無才稱。
行且置纓笏,庵棲宗大乘。
二子勿多誚,有心何不能。
⑴ 原作跌,據(jù)清抄本、四庫本改
共 38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