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陳貺

相關(guān)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五代時建州人,其先宋州人。
文蔚族子。
游廬山白鹿洞,師陳貺二十年,遂以詩名。
南唐李璟見其詩而稱善久之。
為由是傲肆,自謂俯拾青紫。
乃詣金陵求舉,屢黜于有司。
欲束書亡吳越,謀泄被殺。
一說會福州亂,有故人欲投南唐,間道謁為,為代草降書,其人被獲,為受株連,亦被捕殺。
有詩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
建陽(今屬福建)人。
習(xí)儒術(shù),初游廬山白鹿洞,師事處士陳貺。
酷好詩句,學(xué)詩20余年,有風(fēng)雅清麗之態(tài)。
南唐李璟時,至金陵赴進(jìn)士試,以不喜辭賦策論,屢不第。
后與人謀奔吳越,事發(fā)被殺。
生平見《五代史補》卷五、《江南野史》卷八、馬令及陸游《南唐書》本傳。
為工詩,《白鹿寺》詩,深得中主稱賞。
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九著錄《江為集》1卷,已佚。
全唐詩》存詩8首、斷句2聯(lián)。
《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xù)拾》補詩5首、斷句2。
唐詩匯評
江為,生卒年不詳,其先宋州(今河南商丘)人,后徙居建陽(今屬福建)。
初游廬山,師陳貺為詩,居二十年。
南唐中完南遷,過廬山,見其《題白鹿寺》詩,稱善久之,為由是傲肆。
詣金陵求舉,屢談不第,常怏怏,欲東奔吳越,為同謀者告發(fā),被殺。
或云為居閩,欲奔南唐,被殺。
有《江為集》一卷,已佚。
全唐詩》存詩八首,殘句二。

作品評論

《藝苑雌黃》
(江)為工詩,如“天形圍澤國,秋氣露人家”之句,極膾炙人口。少游江南,有詩曰:“吟登蕭寺旃檀閣,醉倚王家玳瑁筵?!焙笾饕娭?,曰:“此人大是富貴家?!倍鴦⒁棺?、夏江城等并就傳句法,后以讒死。
《紫桃軒雜綴》
江為詩“竹影橫斜水清淺,桂香浮動月黃昏”,林君復(fù)只改二字為“疏影”、“暗香”以詠梅,遂成干古絕調(diào)。詩字點化之妙,如丹頭在手,瓦礫皆金。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75 【介紹】: 五代時廬陵人。
少入廬山,居二十年,學(xué)詩于處士陳貺。
五律得賈島遺法,自號“五言金城”。
南唐李煜立,至金陵,獻(xiàn)詩百篇,不為所用,遂南歸。
金陵受圍時,洞在城中。
國亡,經(jīng)故宮闕,徘徊賦詩,多感傷意。
其《夜坐》詩尤見稱于時,人號劉夜坐。
有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975 世居建陽(今屬福建),《南唐書》謂其廬陵(今江西吉安)人。
少入廬山,學(xué)詩于處士陳貺
卒,猶居廬山20年。
南唐后主立,至金陵,獻(xiàn)詩百篇。
羈留2年,不為后主所用,遂南還廬陵。
南唐亡,經(jīng)金陵,徘徊賦詩,語多感慨。
開寶八年(975)卒。
生平見《江南野史》卷九、馬令及陸游《南唐書》本傳、《十國春秋》本傳。
洞工詩,尤長五言,自號“五言金城”。
其詩與夏寶松俱顯名于當(dāng)時。
所作《夜坐》詩尤為警策,人以“劉夜坐”稱之。
龍袞稱其詩“格清而意古,語新而理粹”(《江南野史》)。
著有《劉洞詩》1卷,已佚。
全唐詩》存詩1首、斷句3聯(lián)。
全宋詩
劉洞(?~九七五),南唐時隱居廬山,后主召見,獻(xiàn)詩百篇,不報,遂還。宋太祖開寶八年卒。事見《廬陵詩存》卷一。
唐詩匯評
劉洞(?
-約976),廬陵(今江西吉安)人。
少游廬山,學(xué)詩于陳貺。
卒,猶居廬山二十年。
南唐后主即位,詣金陵獻(xiàn)詩百篇,不得召見。
還廬陵,與同門夏寶松為詩友。
金陵被圍,洞有詩傷悼,未幾卒。
洞詩學(xué)賈島,長于五律,其《夜坐詩》見稱一時,人稱“劉夜坐”。
有集已佚。
全唐詩》存詩一首,殘句三。

作品評論

十國春秋
劉洞,廬陵人。
少游廬山,學(xué)詩于陳貺,精思不懈,或至浹日不盥。
居廬山二十年,長于五字唐律,自號“五言金城”,得賈島遺法。
《南唐書》
(夏寶松)與詩人劉洞俱顯名當(dāng)世。百勝軍節(jié)度使陳德誠以詩美之曰:“建水舊傳劉夜坐,螺川新有夏江城?!?/blockquote>
江南野史
(劉洞)長五言詩……與同門夏寶松相善,為倡和儔侶。然洞之詩,格新而意古,語新而理粹,常自謂得浪仙之遺態(tài),但恨不與同時言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