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魯僖公

相關(guān)人物:共 18 位。
共 49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衡門 春秋 · 詩經(jīng)
四言詩
《衡門》,誘僖公也。愿而無立志,故作是詩以誘掖其君也。
之下,可以。
洋洋,可以。(一章)

豈其食魚,必河之魴。
豈其取妻,必齊之姜。(二章)

豈其食魚,必河之。
豈其取妻,必宋之子。(三章)

按:衡門三章,章四句。
評(píng)注(點(diǎn)擊查看或隱藏評(píng)注)
閟宮 春秋 · 詩經(jīng)
四言詩
《閟宮》,頌僖公能復(fù)周公之宇也。
,實(shí)實(shí)。
赫赫,其德不回。
上帝是依,無災(zāi)無害。
彌月不遲,是生后稷。
降之百福,黍稷重穋,菽麥
奄有下國,稼穡。
有稷有黍,有稻有秬。
奄有下土,纘禹之緒。(一章)

后稷之孫,實(shí)維大王。
居岐之陽,實(shí)始剪商。
至于文武,纘大王之緒。
致天之,于牧之野。
無貳,上帝臨女。
商之旅,克咸厥功。
王曰叔父,建爾元子侯于魯。
大啟爾宇,為周室輔。(二章)

乃命魯公,侯于東。
錫之山川,土田附庸
周公之孫,莊公之子
龍旂,六轡。
春秋,享祀不忒。
皇皇后帝,皇祖后稷,享以,是饗是宜。
降福既,周公皇祖,亦其福女。(三章)

秋而載嘗,夏而
白牡骍剛將將。
,籩豆。
萬舞,孝孫有慶。
爾熾而昌,爾壽而臧。
保彼東方魯邦。
不虧不崩,不震不騰。
三壽作朋,如岡如陵。(四章)

公車千乘,朱英綠縢,二矛重弓。
三萬,貝朱綅,
戎狄是膺,是懲,則莫我敢。
爾昌而熾,爾壽而富。
黃發(fā)臺(tái)背,壽胥與試。
爾昌而大,爾耆而艾。
萬有千歲,眉?jí)?/span>無有害。(五章)

泰山,魯邦。
奄有,遂荒大東。
至于海邦,淮夷來同。
莫不率從,魯侯之功。(六章)

保有,遂荒徐宅。
至于海邦,淮夷蠻貊。
及彼南夷,莫不率從
莫敢不,魯侯是若。(七章)

天錫公純嘏眉?jí)?/span>保魯。
,復(fù)周公之宇。
魯侯燕喜,壽母
宜大夫庶士,邦國是有。
受祉,黃發(fā)兒(八章)

來之松,新之柏,是斷是度,是尋是
,路寢孔碩
新廟,奚斯所作。
且碩,萬民是若。(九章)
按:閟宮八章,二章章十七句、一章十二句、一章三十八句、二章章八句、二章章十句。
評(píng)注(點(diǎn)擊查看或隱藏評(píng)注)
文王在上,太姒思齊。
魯侯克昌,亦賴令妻。
鑒神有顧,蘋蘩在斯。
祁陽載天,作之伉儷。
昔在召公。相武王除害去虐。敷命帝庭。周公佐成王卜洛定宅。登頌清廟。奉康王會(huì)朝豐宮??酥绿?。惟崔公相玄宗保寧圣德。鎮(zhèn)安天下。輔肅宗掃除兇穢。紹享太平。(一作天命)事今上振宣明威。撫綏淮海。惟申伯翊宣王登南邦。興周室。小白率諸侯征楚。翼奉王室。與崔公葉德同勛。皆姜姓也。夫議盛德。諭大功。贊大賢。舉其殊倫。卓然昭明。不書其細(xì)。申大體也。故詩陳方叔之烈曰。方叔元老??藟哑溟唷S置理n侯之封曰。有倬其道。韓侯受命。今述崔公。亦不名不備官。古之制也。后魏尚書亮。八代至公。海內(nèi)首族。人倫德范。公少負(fù)文學(xué)重名。具兼宏略。揚(yáng)于王庭。甲科入仕。歷京兆倉曹參軍。再遷司勛員外郎。丁太夫人憂。以毀聞。終喪。拜刑部員外郎兼侍御史。知?jiǎng)δ瞎?jié)度留后事。逆臣起幽陵。陷潼關(guān)。至尊哀兆人。思古公避狄之義。于是帝車西南。依我心膂。拜中書侍郎平章事劍南節(jié)度采訪使。玄宗克讓圣子。家為唐虞。公出納王命。至于朔方。弼諧二圣。孝慈光明。自西自東。殄殲元惡。天討之師。岌如山行??苋羲?。鼓燎無馀。帝曰爾圓。實(shí)葉朕志。官中書令。拜趙國公。公拜稽首。臣敢上冒。以負(fù)天明命。帝遂其高。俾作少師。師訓(xùn)東宮。兼長(zhǎng)邦憲。居守洛京。乃傅濟(jì)王。又典汾州。王德日宣。汾州阜安。乃統(tǒng)江淮。主三軍。督萬人。加工部尚書。時(shí)征鎮(zhèn)之司。恃勛奸令。公獨(dú)露奏。慝用輟興。轉(zhuǎn)吏部?;茨霞惹?。軍有馀逸。夷難江南。萬里康哉。六歲在鎮(zhèn)。心馳王幄。戀慕之極。至于涕洟。獻(xiàn)章請(qǐng)朝。帝恩降允。公不俟駕。建旆將馳。耆耋泣訴。吏人遮道。指日詣闕乞留者三百馀人。公申諭而行。至于京師。天子大悅曰。趙國公先帝元臣。常為朕師。自我不見。于今六年。有司如朕意待之。加尚書左仆射。遂淮南之請(qǐng)。所部八州人。舞手蹈足。秘書省少監(jiān)兼廬州刺史長(zhǎng)樂賈深。有文有武。忠于王室。推心馭下。嘉績(jī)升聞。戴公仁明。思揚(yáng)盛德。合肥令彭城劉商。先后之族。臨人惠和。一州之老幼咸曰。我州我邑。敷王德澤。崔公封內(nèi)。我是以安其仁。不銘其德。不可謂賢。華嘗忝公游。咨以為頌。夫五岳視三公。四瀆視諸侯。公入掌三公之政。出踐諸侯之長(zhǎng)。昔鄭武公為卿士。詩人賦緇衣。魯僖公為周賢侯。史克頌坰野。敢附前烈。以書公不朽。故褒大臣則王室尊。崇美政則王命行。不唯頌公。尊天王也。今載公朝覲之禮以宏大之。其文曰。
思崔公出鎮(zhèn)之崇。
克孝克忠。
宣帝之武。
恢帝之功。
自蜀自朔。
至于秦宮。
出納大命。
決事于中。
思崔公烈烈郁郁。
以邕以肅。
乃統(tǒng)淮服。
洎江之隩。
闐闐長(zhǎng)轂。
霞旆霜鏃。
蠢爾兇毒。
罔不顛覆。
思崔公三世元臣。
德綏生人。
乃朝于王。
王顧殊倫。
且曰東南。
飲化如春。
為朕腹心。
寧其詠吟。
思崔公入覲于王。
鑾聲央央。
佩玉以鏘。
秉圭奉璋。
公復(fù)于揚(yáng)。
四牡其驤。
公慕彤庭。
涕濡于裳。
思崔公廬江州邑。
孰不垂泣。
我公之還。
陽和起蟄。
乃求樂石。
樂石爰立。
刊之頌之。
介福攸集。
州人斯及。
今天子終諒闇易月之期。不言既言之日。詢于師保輔弼之臣曰。將以國之明燭震下土。俾兆人康乂。有道哉。四臣曰。莫如擇賢而司牧之。雖欲不理。不可得也。上曰。用賢何先。曰。莫先于幽遠(yuǎn)蠻貊之邦為急也。即日命王人。遽以制書就拜衛(wèi)尉卿兼洪州都督張公為御史中丞廣州刺史嶺南節(jié)度經(jīng)略觀察等使。踰月而遽廟于洪。洪之耆老嫠煢。商販漁釣。百類千品。周聲奪魄。于野于廛。咸曰。寧取我裳而裂之。寧取我廩而焚之。父也天只。胡為奪我之君。中丞受命而南。舟不及汎。馬不及秣。國人懷慕之罔極。曰。清塵遠(yuǎn)矣。君不顧矣。郁陶之思何用哉。盍用于揚(yáng)名頌德乎。故吏兵曹參軍張擢法曹參軍豫章縣令鄭鋒建昌縣令盧惟瑾新吳縣令鄔賁州人東冶府果毅劉容耆壽喻乾相等討論之。眾僉謂允。于心曰。自昔為政者。知清之可以長(zhǎng)人也。而清者稀。豈不欲清。欲牽之也。欲之所行。不廉不儉為之舟輿也。清之不立。肆奢崇貨為之鉆鑿也。于是撤其帷帳薦蓐之具。便于身悅于目者二百馀物。歸之有司。減其俸錢稍食月幾十萬貫于軍府。此皆前政之所督責(zé)而封已者。我則推而遠(yuǎn)之。于是公儀之義申。平仲之規(guī)見矣。二之日謀于眾曰。昔曹參去齊。以獄市為寄。以為擾于獄者。輕重人之命。煩于市者。耗斁人之生。茍鞭笞桁楊之無度。侵牟肆奪之不改。是國家以章綬印璽毒蒼生也。豈致理哉。于是平百貨之貴賤。議刑罰之等差。使其貪不下殘。忿不私逞。韓子求環(huán)而不可。使人袒背而無傷。夫然。噬嗑之象成。行葦之恩溥矣。三之日謀于野曰。不稼不穡。民天安仰。載馳載驅(qū)。王命所急。吾觀是邦。農(nóng)野未辟。傳置未脩。豈不以使役無期。供億失序。倘野有餓殍。賓不如歸。亦諸侯之恥也。于是減承城吏卒幾三千。歸之隴畝。而擊柝之守?zé)o闕焉。賦豪富墆財(cái)數(shù)百萬。赒于館餼。而含糗之徒不知也。其卒也。不公之吏。留以為廝。其財(cái)也。不法之臣。受以潤(rùn)屋。我皆用之于愛人活國也。于是阜蕃之望崇。多大之儀備矣。從政三月。州人愛之如父母。承之如松柏。夫婦耕織之暇無他懼。惟懼公速遷。其馀煦嫗孕育。發(fā)于中而形于言。損其身而益于物??梢约ゎj俗慰窮氓者。豈勝道哉。祐甫山東鄙人。不好妄飾。凡所聞見。務(wù)存實(shí)錄。故采拾而書之。公名休。字祥。幽州范陽縣人。有晉司空茂先之遠(yuǎn)裔也。曾祖汲。易州長(zhǎng)史。祖選。幽州固安縣丞??純r(jià)。贈(zèng)齊州司馬。公起家石亭別將。自是為縣令軍司馬州長(zhǎng)史各一。入為天子友儲(chǔ)君臣。雖假以寵名。而跡實(shí)戎索。受命為范陽節(jié)度安祿山判官。祿山以大權(quán)大寵。外示忠而內(nèi)謀逆。太上皇推赤心而勿疑。敢有聞之者死。蹈虎尾。犯龍鱗。公密言其戎狄豺狼。不可厭也。當(dāng)是時(shí)也。視鼎鑊如歸焉。神之聽之。是與正直。周旋鋒鏑之下。出入寇讎之間。而能終保元吉。漸于貴仕。進(jìn)退存亡。而不失其正。其惟張公乎。又牧濠舒潤(rùn)三州而及此。昔張黃門庭圭牧此州。甚得人譽(yù)。張丞相九齡次之。迨府君又有裕焉。故邦人有三張之目。頌者美盛德之形容。非魯僖公仲山甫不之獲。今茲頌曰。
昔為豫章。
今有循良。
黃門之善。
于今不忘。
爰及丞相。
亦有烈光。
我君戾止。
是為三張。
立廉寶儉。
無怨無傷。
郵亭之下。
賓旅其康。
四封之內(nèi)。
望歲千箱。
自春徂夏兮人相慶。
慶未畢兮聞后命。
朱幡玉節(jié)兮向番禺。
彼愿適兮我望孤。
君乎君乎。
若歲大旱。
其誰見濡。
夫人姓谷氏。魏郡昌樂人。其先漢大司農(nóng)永之后。故義武軍節(jié)度檢校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贈(zèng)太傅上谷郡王張公之夫人也。四代祖那律。貞觀中仕至諫議大夫宏文館學(xué)士。曾祖補(bǔ)袞。左羽林軍長(zhǎng)史。祖倚相。秘書省正字。佐蘭锜以嚴(yán)禁旅。詳魯魚以考秘文。猶未充其才。則延耀于后。考崇義。天寶末以雄略氣敢。從漁陽之師。每建奇功。亟摧北狄。歷左武衛(wèi)將軍左金吾衛(wèi)大將軍。累兼太仆殿中。追贈(zèng)特進(jìn)。懿是勛慶。聚于夫人。天資才明。動(dòng)合圖史。早以衿鞶之誡。宜于鐘鼎之門。百兩以納采。三月而助祭。克洽中饋。至于上公。其于佐以純誠。規(guī)以策畫。超冠命婦之道。葉贊守臣之勞者有焉。建中元年疏賦于魏郡。三年徙封于鄧國?;找舴ǘ?。列在命書。貞元七年。太傅薨于理所。嗣子今義武軍節(jié)度易定等州觀察處置等使工部尚書易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延德郡王茂昭。能業(yè)其勤。載延其賞。克家稟訓(xùn)。宣力撫封。六官分職。八命作牧。虞潭榮養(yǎng)。用厚人倫。魯侯燕喜。方期壽考。伯仲有裕。稱于北河。曳裾于邸第者三。持憲于牙門者一。貞元十一年。以幼子銀青光祿大夫光祿少卿駙馬都尉茂宗。既承筑館之恩。來俟執(zhí)笲之慶。方榮著代。俄痛終堂。以十二年二月丁卯。寢疾歿于萬年縣安仁里。享年四十九。遺表以車服器用上獻(xiàn)。王人就第吊。賜絹三百匹。布一百端。此又恩禮之有加也。尚書以移孝在公。遠(yuǎn)竭誠信。光祿以銜恤茹痛。躬奉裳帷。以其年冬十月甲戌。得吉卜于京師少陵原。不祔于太傅。行古之道也。生極井賦。沒有寵賻。恩備終始。以榮以哀。申命司言之臣。采其淑行。用琢琬玉。銘于墓門。銘曰。
鵲巢之德,夫人之職。
輔于上谷,啟是鄧國。
淑慎溫惠,徽柔令色。
克大閨門,施于燕翼。
萬鐘雖及,九原俄即。
賦命有涯,孝思罔極。
① 弘農(nóng)公楊憑也,為御史李夷簡(jiǎn)所彈
引用典故:召南棠 愛羊 百鍊鋼 一旦為龍 豹蔚 璧非真盜 冰鯉 金有誤持 采綬垂艾 懷沙 沖天 愁單閼 夫子墻 遷鼎 二龍 鳳來 傅好書王 股肱 關(guān)識(shí)新安 華簪 懷趙 截肪 金谷 刻木難對(duì) 孔李通家 畏匡 理劇推張 鄒書 魯侯昌 纆牽長(zhǎng) 潘楊 齊國社 時(shí)情棄仲翔 時(shí)中 五十知天命 訓(xùn)刑命呂 佯狂 張摯 張仲 遵渚
知命儒為貴,時(shí)中圣所臧。
處心齊寵辱,遇物任行藏。
關(guān)識(shí)新安地,封傳臨晉鄉(xiāng)。
挺生推豹蔚,遐步仰龍?bào)J。
干有千尋竦,精聞百鍊鋼。
茂功期舜禹,高韻狀(一作上,一作抶)羲黃(一作皇)。
足逸詩書囿,鋒搖翰墨場(chǎng)。
雅歌張仲德,頌祝魯侯。
憲府初騰價(jià),神州轉(zhuǎn)耀铓。
右言盈簡(jiǎn)策,左轄備條綱。
響切晨趨佩,煙濃近侍香。
司儀六禮洽,論將七兵揚(yáng)。
合樂來儀鳳,尊祠重餼羊。
卿材優(yōu)柱石,公器擅巖廊。
峻節(jié)臨衡嶠,和風(fēng)滿豫章。
人歸父母育,郡得股肱良。
細(xì)故誰留念,煩言肯過防。
璧非真盜客,金有誤持郎。
龜虎休前寄,貂蟬冠舊行。
訓(xùn)刑方命呂,理劇復(fù)推張。
直用明銷惡,還將道勝剛。
敬逾齊國社,恩比召南棠。
希怨猶逢怒,多容競(jìng)忤彊。
火炎侵琬琰,鷹擊謬鸞凰。
刻木終難對(duì),焚芝未改芳。
遠(yuǎn)遷逾桂嶺,中徙滯馀杭。
顧土雖懷趙,知天詎畏匡。
論嫌齊物誕,騷愛遠(yuǎn)游傷。
麗澤周群品,重明照萬方。
斗間收紫氣,臺(tái)上掛清光。
福為深仁集,妖從盛德禳。
秦民啼畎畝,周士舞康莊。
采綬還垂艾,華簪截肪。
高居遷鼎邑,遙(一作傳)好書王。
碧樹環(huán)金谷,丹霞映上陽。
留歡唱容與(音預(yù)),要醉對(duì)清涼。
故友仍同里,常僚每合堂。
淵龍過許劭,冰鯉吊王祥。
玉漏天門靜,銅駝?dòng)坊摹?div class="a2wngxe" id='poem_sentence_38_40628_comment'>
澗瀍秋瀲滟,嵩少暮微茫。
遵渚徒云樂,沖天自不遑。
降神終入輔,種德會(huì)明揚(yáng)。
獨(dú)棄傖人國,難窺夫子墻
通家殊孔李,舊好即潘楊。
世議排張摯,時(shí)情棄仲翔。
不言縲紲枉,徒恨纆徽(一作牽)長(zhǎng)。
賈賦愁單閼,鄒書怯大梁。
炯心那自是,昭世懶佯狂。
鳴玉機(jī)全息,懷沙事不忘。
戀恩何敢死,垂淚對(duì)清湘。
武夷山秀建溪清,身隱心閑事不縈。
前古是非為己任,故鄉(xiāng)人物與誰評(píng)。
勸農(nóng)春壟巾頻折,逢客秋郊蓋暫傾。
?服趨翔娛壽母(自注:《詩·頌》曰魯侯燕喜,令妻壽母。),絳帷談?wù)撜T諸生。
潁流洗耳殊非達(dá),谷口躬耕亦近名。
博奕自堪銷永日,絲桐兼得助高情。
莫嫌霜雪將侵鬢,須嘆塵埃漸滿纓。
早晚鳴騶催上道,圣君虛左欲相迎。
東閣延髦士,西都守別宮。
不忘如衛(wèi)武,難老似僖公
位貌今雖遠(yuǎn),官僚舊忝同。
開懷盡卮酒,足以厚時(shí)風(fēng)。
天意紹斯文,成書在圣孫。
一篇窮妙理,萬古誦微言。
美行敷華葉,精誠固本根。
并明參日月,幽贊極乾坤。
奧義誰鉆仰,真儒善討論(自注:謂安定先生也。)。
披云觀泰華,行水自昆崙。
庠序非才處,詩書素志敦。
崇朝羞倚席,暇日廢窺園。
辨惑開群聽,潛心到大原。
意將追往哲,學(xué)豈為專門。
盛府連稱治,耆英繼典藩。
始終臨講席,前后枉高軒。
全帳羅金鼎,盈庭倒玉樽。
旌旗來有慶,衿佩寂無喧。
士識(shí)師資貴,民知道義尊。
僖公史官頌,鄭校相君存。
芹藻歡欣意,陵阿長(zhǎng)育恩。
中材多杞梓,寶器列瑤琨。
五紀(jì)登朝盛,群英著籍繁。
美哉文正學(xué),遺澤洽元元。
共 49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