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毛遇順
共 4 首
解嘲詞
明 ·
姜希孟
人之得亨于時者。其道固多岐。或以文?;蛞晕?。或吏與蔭。出而嗚國家之盛則一耳。昔者。呂望隱屠釣。蕭何困刀筆。終不害為帝王之佐。茍究其大人君子之始終。固為不同矣。隴西李侯。在吏部凡幾年。仆忝為長官。得與從事于考勛人也。中毅而外寬。體文而用武。腹蘊五經(jīng)。心雄萬夫。少以文墨發(fā)身。兼以射御擅名。飛揚臺閣。出入中外。顯有名績。又兼宣傳之職。日近耿光。其榮且要。豈尋常之輩所可擬倫歟。其視隱屠釣。困刀筆者。大有徑庭矣。由是而充其所至。功名事業(yè)。有何所礙哉。且箕都。大藩也。地廣而民稠事煩而俗淆。所蒞事務(wù)。比朝廷居其半。吏或非其人。鮮不為所困。又其府尹。則觀察使兼之。而不暇及細務(wù)。庶尹實長治府事。廷議固難其人。而人或以外職憚焉。非知本者也。今也上命擇近民之官。必先六曹郎官注擬。固非淺淺也。適庶尹闕。注李侯為首薦。而上落點。朝論咄咄。咸曰怪哉。李公其屈矣。其屈矣。由銓曹而敘他官者。非臺閣則必要地矣。外官劇務(wù)。非其所屑。李公其屈矣。以是嘲子之失政也。某藐然以聽。充然以對曰噫。玉不琢。不成器。金不鍊。不鑄釰。玉之用在器。而琢之必以沙石。金之用在釰。而鑄之必以爐炭。茍惡沙石爐炭之粗而恥居之。玉蘊于璞而已。金秘于礦而已。安能成瑚璉。鑄龍泉。以為奇寶哉。今李侯得施牛刀于大都繁會之地。則必遇肯綮而游刃?;只钟锈诺匾印r以韓山李相國為道主。其更張設(shè)施之易。比若鴻
毛遇順
風。巨魚縱大壑。將有至治之美登聞于上。他日斂而東歸。李相入黃閣。李侯坐銀臺。未必非箕都之最為之兆也。其屈乎哉。若其計官資之崇卑。論權(quán)柄之要歇。一升一降。輒露喜慍。此非大丈夫之所為。豈待李侯之道哉。后之知我者。尚當為子賀焉。作解嘲詞。端奉行軒云。
渺宦海兮茫茫,亙千古兮浩無傍。
誰溟鯤兮變化,孰云鵬兮翱翔。
齊小大兮如一,昒升沈兮何妨。
紛斥鴳鷦鷯之群戲兮,吾將求鸞鳳之異常也。
騁駑駘輠下之步武兮,吾將求天駟之駿良也。
肯蕭艾以盈腰兮,愿終藝夫眾芳也。
端不求惡木之厚陰兮,誓掄材于楩楠與櫲樟也。
珠淵沈而莫采,玉山蘊而終藏。
眩名實以同科,吾又何知其否臧也。
勤耳聞而心究兮,憫求索其遑遑。
期不誤皇輿之軌轍兮,庶幾三風之載揚也。
操權(quán)柄而未釋兮,心煩郁其探湯。
眾口狺狺以交吠兮,謠諑謂余以清狂。
茍余情其忠直兮,雖百謗亦何傷。
余既博觀乎西都兮,念民事之浩穰。
吏一失夫措手兮,民竟墜乎痍瘡。
撤芳英乎天曹,俾整頓乎紀綱。
寄遙音于浿都之民兮,端不擾乎爾之農(nóng)桑。
冀憑詞以解嘲兮,宜無愧于明飏也。
賦得鴻
毛遇順
風
①
(壬子)
清 ·
宋湘
五言排律
① (得賢字,五言八韻)。(壬子鄉(xiāng)試)
為儀鴻漸卜,作頌比興賢。
逵路三秋節(jié),西風萬里天。
良時欣乍合,吉羽慶聯(lián)翩。
橐籥機方鼓,扶搖勢自便。
鳳毛輝并攬,羊角送爭先。
賓至如歸也,云開看杳然。
原知辭遠渚,正好點蒼煙。
敢借吹噓力,相將到日邊。
賦得鴻
毛遇順
風
清 ·
朱曉琴
五言排律
遇得風云會,飛鴻快此遭。
吹噓騰玉骨,豐滿渺秋毫。
七二番頻遞,三千路豈勞。
聳身排月漢,振翮謝蓬蒿。
儔侶雙瞻顧,云霄一羽毛。
用儀逢盛世,鹓序列何豪。
挽童米孫聯(lián)
近現(xiàn)代 ·
蔡蒙
對聯(lián)
知交道義,水淡卻醪醇,剩今歲京口司征,金焦形勝,招我同游,高會對江流,四十年勖德論文,竟就此一場結(jié)束;
遭際初終,紅巾與白旆,惟中路鴻
毛遇順
,蘇皖官聲,推君獨著,末途驚國變,二千石完名全節(jié),不管他大局翻騰。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