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dòng)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詹淵
共 9 首
詒谷
(用甬川韻)
明 ·
霍韜
四言詩
率祖攸言,維言之行。
祖言維何,參古乃訂。
如何孫子,不是敬聽。
敬聽祖言,是式哲命。
曰古哲賢,侯植侯封。
遺厥孫子,侯忠侯公。
侯云則公,侯云則忠。
躬斯國斯,為國之墉。
心斯民斯,憂欣之同。
憂欣之同,心天地通。
心通天地,是相天地。
率祖之行
⑴
,不出階第。
雖則階第,世是式誨。
言式之言,事式之事。
是古哲賢,心欽于天。
粵汪先公,婺源逸賢。
理行弗忒,軌然式然。
于其式家,于其身先。
不懈之身,衛(wèi)武之年。
粵身之脩,無忒之蠲。
粵言之詒,聽之寡愆。
粵言維何,皇皇憂國。
憂則維何,維職之力。
職力維何,身國柱石。
上天步艱,下瘡痍惻。
公言之嘉,公心之一。
雖不公覯,覯公心畫。
公之孫子,公言是紳。
率理始終,紳言是勤。
勤職外內(nèi),庶慎庶獄。
維既乃心,不茍乃祿。
屹屹職率,維日不足。
維日休休,容人之技。
維心休休,日遜來裔。
景憲
于廣,鎮(zhèn)山水滸。
赤蒼之懷,是母是父。
廣有鯨鱷,亦有豺虎。
職涖之憂,不適寢處。
秋霜之肅,冷凜柏臺(tái)。
令德令譽(yù),治世之才。
如彼楩楠,宜梁于宮。
如彼寵權(quán),乃展乃忠。
憲是都臺(tái),赫赫之風(fēng)。
奸讒是芟,忠賢是崇。
冢司是蒞,國脈是壽。
敢曰不惜材,為國之庥。
人亦有言,令譽(yù)文繡。
汪之先公,善詒厥后。
維善之詒,是宜是胄。
汪之先公,世德是舊。
曰損庵公,曰維孝友。
曰北山公,德尤蘊(yùn)厚。
奕世之積,豈谫淺窺。
維是之積,宜是谷詒。
汪之孫子,無念爾祖。
古賢心耕,善是爾土。
爾穡畝耘,爾谷斯溥。
遏爾畝鹵,浚爾泉源。
屏爾畝莠,爾苗乃繁。
維汪先公,孫子是眷。
耄耋之治,世世德券。
汪之孫子,念茲無眩。
受疇助之,頌歌以勸。
⑴ 祖,萬歷本作“理”,據(jù)《粵東詩海補(bǔ)遺》卷一及同治本改。
金牧使
(
景憲
)
挽
其一
明 ·
樸淳
七言律詩
事親而孝事君忠,白首孜孜秉此衷。
銅竹屢分垂困翮,晨昏無憾質(zhì)皇穹。
遺芳鏤石謳謠里,一病捐生泣血中。
幸有鳳毛恢素業(yè),家聲何謝植槐翁。
金牧使
(
景憲
)
挽
其二
明 ·
樸淳
七言律詩
浮云榮悴任悠悠,年少情親到白頭。
村酒許同吳岳社,釣蓑期上廣灘舟。
殘生未決孤飛去,爽氣還從曉露收。
存沒遽分乖夙愿,東風(fēng)吹淚北天陬。
吉州山城院。題贈(zèng)金生
景憲
,崔生命仁
(癸卯)
明末清初 ·
李安訥
五言律詩
落日山城館,濃花艷晚春。
薄官頻作客,殊俗足相親。
金大真佳士,崔郎亦可人。
殷勤一尊酒,不覺倒烏巾。
八月二十八日庚戌。吉州金座首
景憲
,崔座首命仁。與李生克誠,金生益謙。載酒來訪。宰牛留飲。至九月初二日癸丑。乃去。聊題近體二首。以謝其厚意云爾
其一
(甲子)
明末清初 ·
李安訥
七言律詩
戊午金君癸亥崔,還攜甲戌李生來。
牛心大爵周家炙,竹葉深斟杜老杯。
誰向艱難情爛熳,卻教憔悴醉毰毸。
感君相訪題時(shí)日,八月初闌九月回。
八月二十八日庚戌。吉州金座首
景憲
,崔座首命仁。與李生克誠,金生益謙。載酒來訪。宰牛留飲。至九月初二日癸丑。乃去。聊題近體二首。以謝其厚意云爾
其二
(甲子)
明末清初 ·
李安訥
七言律詩
秋天跋涉歷脩程,牛酒留連慰客情。
舞態(tài)偏憐長李逸,歌聲剩喜小金清。
今人若共如君意,老子何曾作此行。
卻憶山城院前醉,煙花滿路忝恩榮
⑴
。
⑴ 癸卯三月。余以端川郡守。差東堂參試官。赴鏡城都會(huì)而還也。金,崔兩君。各攜酒肴。見候于吉州山城古院。曾賦詩以贈(zèng)故云。
寄贈(zèng)吉州金座首
景憲
,崔座首命仁,李校生克誠,金校生益謙
(辛未)
明末清初 ·
李安訥
七言律詩
長白山前訪楚囚,共舁清醥宰肥牛。
百年高義知奚負(fù),一飯平居擬必酬。
旄纛未離秦地曉,里閭先指吉城秋。
只愁竹馬爭迎日,河潤終非郭細(xì)侯。
靈巖玄生
(相舜)
。以其鼻祖宋大將軍高麗門下侍郎平章事延山君
景憲公
(覃胤)
神道碑銘。請書于余。既應(yīng)之。又贈(zèng)一詩
(公墓在寧邊。即古之延州。)
(甲辰)
清 ·
申緯
七言律詩
宋大將軍玄景憲,豐功偉烈耀三韓。
羯虜掃跡皇威振,寵豎
(趙位寵)
摧鋒國勢完。
經(jīng)籍娛居三徑冷,旌旗擁出一心丹。
藐余生晚千年后,名托貞珉在筆端。
石陽公子畫簇
清 ·
金履萬
五言律詩
外曾祖
景憲公
。與石陽公子善。故石陽之竹。富公篋笥。而其一障子。石陽自以為平生最得意。公愛之異于他畫。丙子之訌。公以湖西伯。提孤軍赴難。殊死得生。家人奔避峽中。遺失此畫。既亂定。公知之。嗟惜之不已。久之畫復(fù)出于世。公之外曾孫尹兄斗緒購得之。竟歸本家。噫當(dāng)兵戈搶攘之際。人孰知愛惜此畫而護(hù)藏之哉。然能不漂于戰(zhàn)血。燼于兵燹。泥于馬足之下。而閱歷沙劫。流落人間。卒歸于公之子孫。此豈人力哉。其必有鬼神陰相之者。吁亦異矣。履萬雖不識(shí)畫。猶知此畫之逼真。試掛之風(fēng)檐月牖。髣髴有生動(dòng)之勢。信乎希代之奇寶。傳家之長物也。遂序而詩之。
王孫竹三昧,筆法古來稀。
幻出檀欒勢,偷回造化機(jī)。
楚弓曾暫失,趙璧竟完歸。
留與書香舊,傳家永不違。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