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張從正

相關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83—1232 【介紹】: 金易州人,初名文純,字知幾。幼穎悟,善草書,能詩,號神童。弱冠入太學,有文名。博通《五經》,尤長于《》、《春秋》。宣宗興定末,試開封府,詞賦得第二名,經義居魁首,廷試,以誤落第。后以薦賜進士,授太常寺太祝,遷應奉翰林文字。天興元年,避兵確山,為蒙古兵所俘,病死廣平。
中州集
九疇,字知幾,莫州人。
三歲識字,七歲能草書,作大字,有及數尺者,故所至有神童之目。
章廟召見,問汝入宮殿中,亦懼怯否。
對曰:“君臣父子也,子寧懼父耶?
”上大奇之。
弱冠住太學,有聲。
場屋間南渡后,讀書北陽山中,其詩云:“讀書空山里,落月低巖幽。
山鬼語夜半,怪我非巢由。
”又云:“壯士半凋落,鐵花繡吳鉤。
”始以古學自力,博通五經,于《》、《春秋》為尤長。
少時有惡疾,就道士學服氣數年,疾遂平。
又從宛丘張子和學醫(yī),子和以為能得其不傳之妙。
大率知幾于學也,專故所得者深。
饑寒勞苦人所不能堪者,處之怡然,不以累其業(yè)也。
嘗為郾城張伯玉賦透光鏡,欽叔傳之京師,趙禮部大加賞異,貼壁間,坐臥讀之。
興定末,府試經義第一,詞賦第二,省試亦然,簾試以脫誤下第。
知幾先有才名,又連中甲選,天下想望風采,雖牛童馬走亦能道麻九疇姓名。
正大三年,右相侯蕭公趙禮部連章薦知幾,可試館職。
乃賜盧亞榜第二甲第一人及第,授太祝權太常博士,應奉翰林文字。
知幾天資野逸,高騫自便,與人交,一語不相入,則徑去不返顧,自度終不能與世合。
未幾,謝病去。
作詩工于賦物,如夏英公篆韻,其詩云:“千狀萬態(tài)了不同,哭鬼號神自茲始。
簡如庖羲地上畫,繁如神農日中市。
圓如有娀乙鳥卵,方如姜嫄巨人履。
傾如怒觸不周山,溯如逆上蠶叢水。
積如女媧石未煉,碎如昆吾瓦經毀。
蚩尤旗張尾后曲,黃帝鼎成足下峙。
五丈專車斷禹戈,九日橫天落羿矢。
流漦不去龍垂髯,銜書忽來鳳挽觜。
方相四目辟門闕,夔牛一脛踔階戺。
貌似心猜未必然,賴君注釋車南指。
”及《手植檜印章》等詩可見也。
字畫正書八分,皆有功,詩最其所長。
少時猶失持擇,近詩精深峭刻,似其為人,他文不及也。
明昌以來,以神童稱者五人,太原常添壽四歲,作詩云:“我有一卷經,不用筆寫成。
展開無一字,晝夜放光明。
”合河劉滋文榮六歲有詩云:“鶯花新物態(tài),日月老天公。
”劉徵伯祥七歲被旨賦鳳皇來儀,新恩張漢臣世杰五六歲亦召入賦元妃素羅扇畫梅云:“前村消不得,移向月中栽。
”其后常隱居不出,馀三人者,皆無可稱道,獨知幾能自樹立,一日名重天下,耆舊如閒閒公,且以徵君目之而不名也。
壬申歲遇亂,卒,年五十。
平山常仲明之子德,葬之小商橋傍近趙莊。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81—1358 【介紹】: 元義烏人,字彥修。
從許謙學,為許高足弟子。
清修苦節(jié),絕類古篤行之士,所至人多化之。
精于醫(yī),得羅知悌之傳,治癥多奇效,醫(yī)家稱丹溪先生。
后人稱養(yǎng)陰派。
與劉完素、張從正、李杲為金元四家。
有《格致馀論》、《局方發(fā)揮》、《傷寒論辨》、《外科精要發(fā)揮》等。
羅知悌 朝代:宋末元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27 【介紹】: 宋末元初錢塘人,字敬夫,一作子敬,號太無。
精醫(yī)術,得劉完素門人荊山浮屠之傳,旁通李呆、張從正之說。
理宗時入宮為內侍,甚見寵厚。
宋亡被擄至燕京,得賜外居,閉門研求醫(yī)學。
治病多效,樂于濟人。
晚好靜,傳其學于朱震亨。
后人輯有《羅太無先生口授三法》。
倪維德 朝代:元末明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03—1377 【介紹】: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仲賢,號敕山老人。
幼嗜學,后業(yè)醫(yī)。
以《內經》為宗,參酌金人劉完素、張從正、李杲三家之說,醫(yī)病有奇效。
患眼科無專書,著《玄機啟微》。
又校訂《東垣試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