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張可久

相關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簡介

簡介
(約公元一三一七年前后在世)名、字、里、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詳,約元仁宗延佑中前后在世。
張可久同時,且相識。
工散曲,太平樂府等曲選集中所收頗多。
張可久有《天凈沙·馬謙齋園亭》,曾在大都(今北京)作過官,辭官后歸隱,有人說他后來隱居杭州。
現(xiàn)存小令十七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02—1568 【介紹】: 明山東章丘人,字伯華,號中麓。
嘉靖八年進士,授戶部主事,官至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館。
罷歸,治田產(chǎn),蓄聲伎,家居近三十年。
征歌度曲,為新聲小令,詩歌豪放,尤工詞曲,不循格律,詼諧調(diào)笑,信手放筆。
自謂藏曲最富,有“詞山曲?!敝?。
曾刻元喬夢符、張小山小令。
作傳奇《寶劍記》,又有《登壇記》,今佚。
又有《詞謔》、《閑居集》。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伯華,章丘人。嘉靖己丑進士,授戶部主事,改吏部歷太常少卿,提督四夷館,《有閒居集》。
明詩紀事·戊簽·卷九
開先字伯華,章丘人。
嘉靖己丑進士,除戶部主事。
改吏部,歷員外、郎中,擢太常少卿。
有《中麓閑居集》十二卷。
(《四庫總目》:嘉靖初,開先與王慎中、唐順之、熊過、陳束、任瀚、趙時春、呂高稱八才子。
其時慎中、順之倡議,盡洗李、何剽擬之習,而開先輿時春等復羽翼之。
然開先雅以功名自負。
既廢以后,猶作塞上曲一百首以寓其志。
又《閑居集》末卷有《蘇息民困或》問,及《顏神事宜》、《浚渠私議》、《漯議》諸篇,汲汲于經(jīng)世,不甚爭文苑之名。
故所作隨筆揮灑,一篇或至數(shù)千言。
其詩亦往往疊韻至百首。
其持論確于李、何,而終不能奪李、何之壇坫,蓋有由矣。
《海岳靈秀集》:中麓積書好客,豪宕不羈,著作甚富,如貅貅縱橫,江海泛溢,一韻百篇,蓋白樂天之流也。
然詞意浮淺,多何尚焉!
列朝詩集》:伯華弱冠登朝,奉使銀夏,訪康德涵、王敬夫于武功、鄂、杜之間,賦持度曲,引滿稱壽。
二公恨相見晚也。
罷歸,置田產(chǎn),蓄聲妓,徵歌度曲,為新聲小令,擇彈放歌,自謂馬東籬、張小山無以過也。
為文一篇輒萬言,詩不循格律,詼諧調(diào)笑,信手放筆。
所著詞多于文,文多于詩。
改定元人傳奇、樂府數(shù)百卷。
嘗謂古來才士不得乘時柄用,非以樂事聲其心,往往發(fā)狂病死。
今借此以坐消歲月、暗老豪杰耳。
田按:嘉靖八子王道思、唐應德之文,自是一代杰出。
詩則道思體頗清俊,尚不足與邊、徐角勝,何況李、何。
陳約之善論詩,而所作殊不稱其言。
伯華詩尤頹放,頗稱好事,藏書畫極富,自負賞鑒,當作《畫品》,次第明人以戴文進、吳偉,陶成、杜堇為第一等,倪瓚、莊麟為次等,而沈局、唐寅居四等。
王漁洋香祖筆記云:「伯華論畫,輿吳人頗異。
王龠洲與之善,嘗言過中麓草堂,觀所藏畫無一佳者。
而伯華謂文進畫高過元人,不及宋人,亦未足為定論。
」?jié)O洋與伯華為鄉(xiāng)曲,且不能為之左袒矣。)
維基
李開先(1502年—1568年),字伯華,號中麓,又號中麓山人、中麓狂客。山東濟南府章丘縣人。明朝官員,文學家、戲曲作家、評論家。由縣學增廣生中式戊子科(1528年)山東鄉(xiāng)試第七名舉人,嘉靖八年(1529年)己丑科會試二十名,廷試二甲六十七名進士,觀戶部政,授戶部云南司主事、歷任吏部考功司主事、稽勛司員外、驗封司、文選司郎中等職,十九年(1540年)三月官至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館。嘉靖二十年(1541年)四月,有“九廟災”,首輔夏言命其罷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