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江上芙蓉老,階下數(shù)株黃菊鮮。
落葉正飛揚子渡,行人又上廣陵船。
寒砧萬戶月如水,老雁一聲霜滿天。
自笑棲遲淮海客,十年心事一燈前。
年去年來無定年,中郎何處有書傳。
影橫薊北月連塞,聲斷衡陽霜滿天。
雨暗荻花愁晚渚,露香菰米落秋田。
平生千里與萬里,塵世網(wǎng)羅空自纏。
峭寒暗襲云藍綺,鮫帳愔愔夜如水。
美人骨醉紅玉軟,滿眼春酣不忺起。
幽禽關關喚霜曙,金壁屠蘇溢香霧。
有生只合老溫柔,璧月長教掛璚樹。
鴛鴦同心暗中結,滿意芳蘭煖紅雪。
癡云騃雨自年年,不管人間有離別。
佛宮天上有,人世見應稀。
客遇鐘鳴飯,僧披御賜衣。
青春忘蝶夢,白日說龍飛。
遙憶宸游處,金蓮照夜歸。
仙人不可見,借鶴過仙家。
夜臥千峰月,朝餐五色霞。
祠空風掃葉,人去鹿銜花。
歸隱知何日?分爐學鍊砂。
注:胡元瑞《詩藪》云:天錫詩法青蓮,如「海嶂連云起,江潮入市流」?!负鷱]南雪下,短褐北風前」?!敢古P千峰月,朝餐五色霞」?!杆凤L吹野草,寒日下邊城」。句格宏整,在大歷、元和間,殊不多得也。
江南隱者人不識,一日聲名動九重。
地濕厭看天竺雨,月明來聽景陽鐘。
衲衣香暖留春麝,石缽云寒臥夜龍。
何日相從陪杖屨,秋風江上采芙蓉。
注:是詩頷聯(lián)原作「地濕厭聞天竺雨,月明來聽景陽鐘。」他日虞文靖公見之曰:「詩信佳矣,但有一字不穩(wěn),何邪?聞與聽字義相同,盍改聞作看?唐人『林下老僧來看雨』。又有出處矣?!?span id="8wcugq2" class='peopleLink highlighted2' onclick='ShowAuthorProfile("40281", "poem_note_394895", "天錫")'>天錫嘆服。
大帝天香出內(nèi)宮,孝思與世總無窮。
百年禮樂行三獻,一派簫韶起半空。
使者領班云氣里,女仙搖佩月明中。
小臣監(jiān)禮陪清列,兩袖葵花映燭紅。
河朔訪古記:玉華宮在真定路城中,衙城之北,潭園之東,是為睿宗仁圣景襄皇帝之神御殿,奉安御容者也。華麗擬于宮掖。制命羽流崇奉香燈,歲時月日中書以故事奏聞,命集賢院臣代祀函香致醴,遣太常雅樂,具朝服,備牲牢,行三獻之禮。元統(tǒng)乙亥,監(jiān)禮官薩都剌天錫有詩詠其事云云。
洞口龍眠紫氣多,登臨聊和《采芝歌》。
爛柯仙子何年去,鞭石神人此地過。
烏鵲橫空秋有影,銀河垂地水無波。
遙知題柱凌云客,天近應聞織女梭。
雁門集:張習跋:嘗觀天錫燕姬曲、過嘉興、織錦圖等篇,婉而麗,切而暢,雖云石、廉夫莫能道。如贈劉云江【贈劉云江 「劉」原無,據(jù)原詩題及張習跋補?!?、越臺懷古、題爛柯山、石橋諸律,又和雅典重,置諸松雪、道園之間,孰可疑異。
當年鐵馬游沙漠,萬里歸來會二龍。
周氏君臣空守信,漢家兄弟不相容。
祇知奉璽傳三讓,豈料游魂隔九重。
天上武皇亦灑淚,世間骨肉可相逢。
注:宗吉云:薩天錫以宮詞得名,其詩清新綺麗,自成一家,大率相類。惟《紀事》一首,直言時事不諱,蓋泰定帝崩于上都,文宗自江陵入據(jù)大都,而兄周王遠在沙漠,乃權攝位,而遣使迎之。下詔四方云:「謹俟大兄之至,以遂固讓之心。」及周王至,迎見于上都,歡宴,一夕暴卒。復下詔曰:「夫何相見之頃,宮車弗駕。」加謚明宗,文宗遂即真,皆武宗子也。故天錫末句云然。
層濤濡沬綴蝦行,水母含秋孕地靈。
海氣凍成紅玉脆,天風寒結紫云腥。
霞衣褪色脂流滑,瓊縷烹香酒力醒。
疑是楚江萍實老,誤隨潮汐落滄溟。
七修類稿:右蝦助詩,乃元薩天錫作也。薩詩予家所藏,可謂全矣,亦失此律,況膾炙人口,特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