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顧素

共 2 首
灌水之陽,有溪東流。
清瑩透徹,戛金鏘璆。
南涯青草,柳侯古基。
名之曰愚,使我含悲。
昔子厚之居此兮,日臨水而倘佯。
萬里思鄉(xiāng)之念兮,十暑憂世之腸。
郁胸襟之錮結(jié)兮,望天北而摧傷。
詠八愚而自戲兮,聊一泄乎煩冤。
馳玉佩之工詞兮,放瓊琚之雄文。
柳憑溪以消憂兮,溪得柳以流芬。
名雖云辱,其實且榮。
聞波聲之嗚咽兮,若有言之訴情。
曰我流之如線兮,邈天涯之潺湲。
逖矣闕里,未遇如斯之嘆。
阻于箕山,猶免洗耳之垢。
經(jīng)千古而朝宗兮,顧素性之自守。
何斯人之遠謫兮,反辱余以愚名。
借余言以作對兮,世孰知其非誠。
余既濯其阿附之顏兮,又既洗其躁進之欲。
彼之省咎念愆兮,皆吾澡雪之力。
不然當時之有道能文者,莫韓愈若也。
豈曰在臺省時已能如司馬,刺史亦自不斥也云爾哉。
忘我大德,嘲我小失。
林慚百年,澗愧不歇。
雖然秦始封松,不奪凌霜之節(jié)。
子厚愚余,寧染暴日之潔。
忽云開而霞舉兮,空青山之寂寂。
余于是濯纓以為之歌曰:學(xué)鉅齒者,宜名曰惡。
不負芥者,宜名曰弱。
名而戾實,孰曰非誣。
不舍晝夜,溪也不愚。
山右吳公,來蒞茲土。春流飲馬,還投瀨上之錢;曉閣觀魚,早辨沙中之獄。訟庭雀下,官舍松清。豈獨北地豪家,毀茲棗樹;遂使西川女子,棄彼芙蓉。況復(fù)從容多暇,儒雅怡心。吳季重之在元城,無妨文墨;潘黃門之居懷縣,不廢詩歌。追五柳之高風(fēng),撫一彈之遺操。爰進童子,用賦斯篇。愧非園令之工,敢薦正平之作。其辭曰:
伊有晉之徵士,永埋照乎柴桑。
緬長沙之遺烈,追義熙而自傷。
斂鸞翮以卑棲,逝鴻羽以高驤。
溯清風(fēng)而獨遠,郁明霞而不揚。
顧素琴兮興感,意飄飄而自昂。
爾琴之為質(zhì)也,則龍門飛霰之枝,馬嶺崩霜之干。
托瓊巘而孤生,據(jù)丹岑而絕漢。
含繞梁之清哇,蘊號鐘之哀散。
爰有離子之徒,王爾之儔。
循山獨采,越壑相求。
剖陰莖以薦法,剪陽柯以雕鎪。
采茲良質(zhì),制為雅琴。
以獻君子,其聲愔愔。
豈知六朝逸侶,五柳高人。
悼廣陵之永絕,嘆田連之不存。
棄八蠶而莫御,屏獨繭之橫陳。
于是淥水空傳,流風(fēng)徒結(jié)。
既收逸響,誰聽嚴節(jié)。
輟繁響于飛龍,斷游弦于明月。
逍遙空撫,容與自怡。
五色神蛾,不繰仙人之繭;
一雙春燕,長辭愁女之絲。
荀季和之鳳凰,空含玉軫;
李司隸之孔雀,謾飾金徽。
信無聲而有意,何至昔之可悲。
若夫流鶯始飛,條風(fēng)乍起。
芳林結(jié)陰,微波成綺。
爾乃巾白袷,攜烏幾。
命遠公于匡山,嘯宗生于江沚。
拊茲琴兮娛心,豈操暢兮睦耳。
復(fù)如東皋晼晚,北戶迎秋。
黃花夕秀,白露晨流。
荊州唱野鷹之曲,玉關(guān)寄旅雁之愁。
于是倚杖徘徊,臨流顧步。
見離獸之東南,睇歸云之不度。
悲哀彈于霜林,感遺操乎秋路。
抱空質(zhì)而長歸,收眾音于泰素。
豈如荊王曲里,珠柱凄涼;
趙后宮中,玉螭隱互。
已哉!
乃為歌曰:春風(fēng)澹蕩春水深,思君不見多悲心。
應(yīng)如陶令遺徽在,栗里風(fēng)流自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