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嚴鳳
共 7 首
別胡伯弘仲源叔敬
季祥
諸昆仲
元末明初 ·
李昱
七言律詩
斗魁山下樹參天,文定流風(fēng)幾代傳。
兄弟四人皆好客,鄉(xiāng)閭諸老總稱賢。
花溪雪霽春搖蕩,翠峴云深路接連。
金石交情有如此,臨分焉敢廢詩篇。
送
嚴季祥
會試
明 ·
孫一元
七言律詩
遠征此日憐吾子,木落蒼山煙霧開。
掛席獨看淮北月,與誰同眺沛中臺。
上林冰雪愁時暮,萬里江湖入夢來。
此去君門看獻策,濟時須用出群材。
訪胡伯弘仲源叔敬
季祥
明 ·
李轅
七言律詩
冬來臥病厭岑寂,忽憶君家鴻雁行。
出門晴日照巾屨,曳杖野路無冰霜。
相逢一笑且同樂,人生百年能幾狂。
休嗔剪燭夜酣坐,別后與誰拈酒觴。
樸孺人哀辭
(癸酉)
清 ·
徐宗泰
余叔全城李君
季祥
氏。有賢子婦樸孺人。性端慧而大婉順。深得舅姑歡心。已而叔命之尸家饋也。則奉烝嘗。治米鹽。咸中其度。而井井如也。親黨交美。而仆御無異辭。蓋孺人在室而習(xí)女史。歸于人而稱佳配。事尊章而使之忘其貧。其美備矣。宜且有享焉。而偶被疾遽不起。又未及有育。其年在禮。為甫踰笄也。氣之鐘稟乎人。清者易閼。而秀者難全。此何獨具須眉者為然。悲夫孺人誠無天哉。孺人父即故學(xué)士士安。其內(nèi)外俱大家而有法訓(xùn)。人知孺人柔嘉之行。得于擩染為多也。自孺人之歿。叔與余言。輒泣涕汍瀾。其辭甚戚。于其葬也。余哀之而為之辭。
嘻嘻孺人之淑美兮,夙釁其罹。
未字而失怙兮,弄瓦而無慈。
幸神祐之中裕兮,嬪名族兮婿又佳。
中銜恤而樂康兮,寶瑟在堂兮甚諧。
宜終綏其福履兮,永其年而侁其續(xù)。
柄化者之冥冥而茫茫兮,何于孺人而酷之。
自古閨門之祉兮,每得其半而鮮全昌。
豈若玆之畸于世兮,始與終其俱可傷。
其齡之在沖兮,婉令美之己章。
倘假年而彌進兮,庶壸彝之范俗而煌煌。
楊之山兮郁郁,其土美而剛。
包遺珥兮飾舊奩,深深藏此明月光。
廣留兄
(哲輔)
乘舟過訪。其弟
季祥
(吉輔)
。率侄宅之
(心源)
自京來會。疊東字共賦
清 ·
李天輔
七言律詩
畫艦遙從纛島東,聯(lián)翩更有弟兄同。
時憂淚落江湖上,秋氣身輕簿牒中。
行廚傍岸魚吹浪,歸纜牽沙雁起風(fēng)。
早晚知君投紱計,白頭相對兩漁翁。
悼名伶
近現(xiàn)代 ·
宋詞
七言律詩
貞烈樓頭有四娘,行人掩面看紅妝。
蝶飛曲盡淚成血,月落舞殘顏帶霜。
春燕千啼棲港島,嬌花百媚出珠江。
綠章不向天公奏,卻令狂風(fēng)損海棠。
注:那位無錫知青還帶回一疊傳單,皆“文革”中各地來電和新聞。其中有廣州消息:粵劇名演員紅線女畏罪頑抗,跳桃自殺。余觸目驚心,一代名伶,南國嬌花,竟遭慘死!回憶當年,紅線女與馬師曾主演《搜書院》、《關(guān)漢卿》,歌喉宛轉(zhuǎn),光彩照人,舞臺身影歷歷在目。陶鑄主政廣東時,視紅線女為寵柳嬌花,今為“文革”組長,大權(quán)在握,綠章為何不上奏,竟讓狂風(fēng)摧折名花?“文革”后,知紅線女并未跳樓自殺,乃謠傳。死于“文革”中有
嚴鳳
英、言慧珠、竺水招等一代名伶,皆不堪凌辱,被折磨致死。特寫補記。一九六六年冬。
金縷曲 憶
嚴鳳
英
近現(xiàn)代 ·
宋詞
夢里人如故。
看歌臺,花明雪艷,輕歌曼舞。
占盡風(fēng)流春光好,自古蛾眉遭妒。
最怕是無情風(fēng)雨。
霹靂一聲天震怒,卷狂風(fēng)吹落花無數(shù)。
春已盡,絕歸路。
香魂渺渺飛何處。
恨綿綿,珠銷玉殞,斷腸千古。
依舊遺歌爭傳唱,倩影永留銀幕。
不須吊美人黃土。
花易飄零人易老,惟斜陽仍照秦淮渡。
心遙祭,淚如注。
注:黃梅戲一代名伶
嚴鳳
英死于浩劫,香消玉殞已二十余載。每一思之,悲不自禁,音容笑貌如在眼前。余尚存一九五四年在滬與嚴之合影,綺年玉貌,正名花盛開時也。久想寫一篇紀念文章,終成一文。文前引一九五三年贈嚴之《金縷曲》,又吟一首,附于篇尾。 一九九○年春。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