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吳學

相關人物:共 1 位。
共 13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送汪太守致仕 明 · 吳寬
七言律詩
吳學猶傳舊教條,南來別駕路何遙。
上章忽入新■報,增秩仍為大府僚。
老去烏紗常在首,閒來金帶巳橫腰。
人生止足誰知得,鄉(xiāng)里高名豈自邀。
本是藍田玉,由來渥水駒。
精靈隨地發(fā),材力應時須。
斫月心能壯,梯云路轉迂。
南州聞鶚薦,泮水得鴻儒。
紫綬誰沾命,青袍不負吾。
曉盤堆苜蓿,秋院鎖蘼蕪。
幾杖長專席,冠裳必共趨。
始知名教樂,自與利聲殊。
道義皆繩尺,文章亦范模。
世人多汨沒,此意實泥涂。
大雅思賢者,高情見友于。
塤篪春燕集,風雨夜床俱。
旅步仍回泊,離腸重郁紆。
謝堂驚夢寐,姜被惜歡娛。
疋馬重過薊,輕帆舊入?yún)恰?div class="70sfscm" id='poem_sentence_14_788233_comment'>
鬢毛頻歲月,萍跡更江湖。
揚子風濤闊,金山島嶼孤。
素心隨利涉,赤縣乃名區(qū)。
散吏身猶縳,登仙望不無。
賦詩慚急就,匆促問征途。
喜雪和吳遜之 明 · 王云鳳
七言律詩
木杪風聲乍報嚴,已從云罅落疏檐。
真成月色夜當戶,誤喜楊花春撲簾。
客餒要逢賢令起,民貧亟向有秋占。
吟喉不慣烹羔味,一嚼清寒去手拈。
春天雨洗夜無云,月下更鐘次第聞。
李學士逢吳學士,俞將軍對蔡將軍。
慚吾素乏干城武,知子方成黼黻文。
共際明時同禁直,一庭相望借離群。
不勝瀟灑送清暉,松韻泉聲滿四圍。
入座自揮青玉麈,臨流還著綠蓑衣。
人間誰更窮于我,天上寧無路可歸。
陶令嗔兒卻多事,撚須且看句先飛。
按:公作此詩后三日卒。(梁溪詩鈔卷十七)
客路孤舟晚,官樓一榻清。
鶴應無事老,雁或不平鳴。
文字飛騰語,江湖寂寞情。
平生吳學士,寧復戀華纓。
① 在潮州韓祠,吳草廬記碑陰,蓋元人所摹勒也。潮陽有張許廟,宋熙寧間立。
茫茫風雨下厓門,摹勒何人字半存。
吳學士文苔已副,護祠鴉雀噪黃昏。
大直沽邊量海水,未識海門還幾里。
不得登樓吸海光,十日行廬聊寄此。
李生海門自名集,近與鮑皋思并峙。
時和不識賦役繁,數(shù)卷殘縑自料理。
我攜邱侯墨囊物,來與李生畫笥比。
夜深復夢邱侯藏,辨訂相煩吳學(東河所藏尺牘內(nèi)一幅,是銘茶士令曾祖者,銘茶尚未能信也。)。
滄洲鐵錢古花綠,梁家秋碧空硾紙。
惜不邱侯共攜手,每聽殘鐘戴星起。
丁沽西去春雨來,此夢直連南海子。
江山懷抱古今同,低首揚眉舊夢中。
附謝全椒吳學士,筆頭真可耐秋風。
⑴ 同年山尊學士錄其舊時楹帖云:「謝宣城何許人,止憑江上五言詩,教先生低首;韓荊州差解事,肯借階前盈尺地,許國士揚眉。」余亟諷之,因附及。
夷狄有皇帝,天地無華夏。
消長運不息,陰陽互晝夜。
元家世祖君,虜酋杰驁者。
用丘善用將,唾手取天下。
所欲惟土地,所用皆駝馬。
破獠山烽息,平蠻海戍罷。
輿圖幅員廣,悉入掌中把。
自玆八世后,亂多治日寡。
始以武力興,四海自雄跨。
繼以守成業(yè),架漏而補??。
任用揀材能,憲章無壞破。
或以有為志,改制少閑暇。
曲糵竟荒惰,權壬逞欺詐。
或以易俗治,恭儉崇文雅。
仁稱永世謚,德非成宗亞。
或以煥乎文,袞冕仿中華。
賊臣構內(nèi)亂,蕭墻禍機惹。
旋以天倫變,眾心如解瓦。
又以年短促,相繼傳祚乍。
妥歡承末運,終焉覆宗社。
永昌舊玉璽,流落沙塞野。
當時烈士徒,死生知取舍。
蓋昔許吳學,胡俗沾儒化。
于赫皇明業(yè),天命手以假。
王氣在金陵,神人衛(wèi)圣駕。
中州喜肅清,腥膻一掃灑。
傳世萬年祚,休哉永命迓。
共 13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