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吳宗漢

共 1 首
楊子吾黨才,詩筆俊無敵。
告歸忽數(shù)月,悠悠我心惻。
書來慰遠思,上言慎眠食。
宛如共秋窗,嘯詠而賞析。
下言謝子詩,反覆吾所惑。
使者尚在門,對之不能默。
子與謝子交,晤言匪昕夕。
彼誠今世秀,天馬空冀北。
以我為伯樂,而愿受羈勒。
顧我何所有,敢遽云集益。
朋友以道合,所貴盡其力。
凡今心交少,誰肯相扶植。
古者教聲詩,天籟早中律。
十三學舞勺,劃若黍與尺。
離經(jīng)更知類,尚待徐踐跡。
矧我下學人,群言富采摭。
是皆有條理,得不深究極。
雄哉拔鯨牙,或掣大海碧。
或艷如蘭苕,亦不辭洗滌。
鳳皇十二管,細自分寸積。
羿射必至彀,百發(fā)俱中的。
正惟挾千鈞,不可輕一擲。
焉有始弗慎,終乃克有獲。
且當發(fā)軔時,未見正路辟。
后來悔欲追,翻苦轍莫易。
以此為鼓舞,吾未知所適。
白也逾清新,許生誰剪剔。
精銳正無前,高堅慮太亟
感子深繾綣,念子少閱歷。
向來論未詳,況今去我側(cè)
昔擬子之才,可與蓮洋匹。
買書子已去,不得共搜擇。
斯人漁洋徒,風騷莽推激。
五言果仙才,天葩去雕飾。
國朝盛雅頌,王氏最超逸。
馀或揚厥波,而不沿其格。
萬古中條下,河聲與岳色。
毓秀于玉溪,西昆此同脈。
所以泄精華,郁勃不可抑。
奇情弄花草,英氣散金石。
得其情與氣,浩落出胸臆。
胸臆雖浩落,又貴細?繹。
毋嬉肆自足,毋便安自溺。
家居少切磋,尚友須卓識。
謝子書昨往,寄子以一冊。
愛子真如兄,期子手弗釋。
子宜慎所從,淘汰出新得(予嘗謂鈍夫詩似吳天章,然天章之詩才情肆發(fā)。須得其氣,而更自加爐錘,不宜專襲其貌也。新購得劉氏刻本,而鈍夫已歸,昨蘊山為印一本寄之。)。
南安有二子,相望若雙璧。
謝子與我居,日見培羽翮。
獨子留東南,因書悵增憶。
⑴ 來書論謝蘊山詩,謂「先生循循善誘,宜稍寬繩尺」云云,殊不知詩必先由研細而入,乃能中節(jié),況吾輩少時已不若古人之學有根柢,尤必以講求法律為先也。
⑵ 來書云,蘊山天才曠逸,宜先鼓舞之,至欲罷不能之候,再以細律繩之。此言尤非,正惟才大者必從法律中洗鍊而出,乃為真才。且此數(shù)月來,蘊山于法律既能研究,而才調(diào)日益發(fā)越。鈍夫乃譬諸望道未見之辭,殊為過慮。
⑶ 蘊山日與予商榷研鍊,予信其必有成,所慮者乃轉(zhuǎn)在鈍夫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