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后,河內(nèi)溫人。少為上官太后才人。元帝為太子,得進幸,及即位,立為婕妤,生定陶恭王,進號昭儀。恭王生哀帝。時成帝無子,征立哀帝為皇太子。及即位,尊為恭皇太后,尋尊為帝太太后,后又更號為皇太太后,稱永信宮。
人物簡介
【介紹】: 西漢瑯邪不其人,字子元。以射策乙科為太史掌故。后以明經(jīng)通達,擢為光祿大夫,遷五官中郎將。劉歆建議列《左氏春秋》、《毛詩》、《逸禮》、《古文尚書》于學(xué)官,哀帝問諸儒,皆不對,而鳳許之。歆與鳳等乃移書責太常博士。后為大司空師丹所劾,歆等懼誅,求出補吏。鳳出為九江太守,終青州牧。
人物簡介
全漢文·卷五十【生卒】:前68—11 【介紹】: 西漢楚國彭城人,字君賓。少好學(xué),通《五經(jīng)》,與龔舍并著名節(jié)。初為郡吏,州舉茂才,為重泉令。哀帝時,征為諫大夫。數(shù)上書批評刑罰嚴酷,賦斂苛重。遷光祿大夫。后因不滿哀帝寵幸董賢,出為渤海太守,托病辭官。王莽秉政,歸鄉(xiāng)里。王莽始建國元年,被強征為太子師友、祭酒,拒不受命,絕飲食,卒。
勝字君賓,彭城人。成帝時為郡吏,三舉孝廉,再為尉,一為丞,州舉茂材,為重泉令,病去官。哀帝即位,征為諫大夫,遷丞相司直,進光祿大夫,守右扶風(fēng),復(fù)為光祿大夫,除勃海大守,謝病免。復(fù)征為光祿大夫。元始中策遣歸鄉(xiāng)。王莽篡位,遣使再征,閉口不飲食,卒,年七十九。
人物簡介
【生卒】:?—前23 【介紹】: 西漢宗室。元帝第二子。永光三年立為濟陽王。后徙山陽王,又徙定陶王。多材藝,習(xí)知音聲。成帝即位,厚遇之,異于他王。成帝無子,將康子欣征入為皇太子,后為哀帝。卒謚共。哀帝立,追尊為共皇。
人物簡介
【介紹】: 西漢東海郯人,字贛君。少為獄史,舉茂材,為宛句令。大將軍王鳳薦為長安令,有治稱。成帝即位,宣為御史中丞。后歷任臨淮、陳留太守、御史大夫、丞相等職。成帝鴻嘉元年,封高陽侯。任御史中丞時,以精通律法,舉奏刺史等官升降,頗為公正,由是知名。晚年以子薛況犯罪,免為庶人。全漢文·卷四十七
宣字贛君,東海郯人。元帝時為廷尉書佐都船獄史,后以大司農(nóng)斗食屬察廉補不其丞,復(fù)察廉為樂浪都尉丞,舉茂材,為宛句令,遷長安令。成帝即位,補御史中丞,出為臨淮太守,徙陳留太守。陽朔初為左馮翊,歷少府,拜御史大夫。鴻嘉初代張禹為丞相,封高陽侯。永始中罷歸,后征加特進。哀帝初免為庶人。
人物簡介
全漢文·卷五十五【介紹】: 西漢扶風(fēng)平陵人,字子廉。初為郡吏,至大司空掾。事何武,舉為長陵令。貴戚侍中王林卿,素驕橫,坐殺人罪,并親率吏兵追捕,哀帝聞而善之,遷隴西太守。后徙潁川太守,鎮(zhèn)壓豪強鐘威、趙季、李款三人,表善好士,郡中清靜。性清廉,妻子不至官舍。
并字子廉,平陵人。徙平輿。成帝時為大司空,掾除長陵令。哀帝初遷隴西太守,徙潁川太守。
人物簡介
全漢文·卷五十【介紹】: 西漢東海蘭陵人,字君房。初為從事中郎,遷諫大夫。成帝末,奏宜征定陶王使在國邸。后帝竟立定陶王為太子。遷冀州牧、潁川太守。哀帝即位,以高第入為京兆尹,遷執(zhí)金吾。隆奏言武庫兵器不宜給董賢及帝乳母,又奏傅太后賤買官婢,應(yīng)更平直。帝不悅,降為沛郡都尉。王莽少時,慕隆與之交,隆不甚附。莽秉政,使孔光劾奏隆前為冀州牧治中山馮太后獄,冤陷無辜,免官,徙合浦。
隆字君房,東海蘭陵人。成帝時為大司馬從事中郎,遷諫大夫,歷冀州牧、潁川太守。哀帝即位,入為京兆尹,遷執(zhí)金吾。忤旨,左遷沛郡都尉,歷南郡太守。王莽秉政,免官徙合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