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淳于長

相關(guān)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春敷宗伯八旬恩賚圖二十韻(乙亥) 清 · 翁方綱
五言排律
八旬恩肇錫,二月律陽升。
詔選稱觴吉,歡初藝苑騰。
九重來寵渥,十賚古奚稱。
稠疊珍恭捧,駢聯(lián)慶拜登。
梵天無量佛,寶座記然燈(無量壽佛一尊。)。
事事皆隨意,如如最上乘(玉嵌如意一柄。)。
爐香陳珙璧,幾案喻岡陵(陳設(shè)九件。)。
幅幅光繻帛,絲絲織?繒(寧?九件,八絲緞九件。)。
佩囊團綺繡,回穟結(jié)金繩(大荷包九對,小荷包九對。)。
湘管名花簇(筆三匣。),黟云瑞靄蒸(墨三匣。)
一池函映漆,三硯壽為朋(硯三方。)。
是日宸光近,祥煙講幄凝。
趨瞻虔額叩,翹荷切冰兢。
喜傍天顏側(cè),申加綰福增。
溫逾紳綬襲,耀及子孫仍(特許孫兒扶侍叩謝。)。
畫手難傳處,儒榮倍萬層。
光華依斗極,日月沐升恒。
海屋千籌算,圖書八庶徵。
丹誠彌世篤,青史幾人能。
勉效芝英隸,前題仿夏承(竊用《淳于長碑》筆意題幀首。)。
⑴ 宗伯生日在十月,奉旨諏吉為祝,詞臣罕有。
⑵ 是日經(jīng)筵,敬于駕前叩謝。上親解荷包以賜。
華中甫齋真賞著,夏承婁壽道生賦。
婁碑不見夏碑存,謹(jǐn)庭秘笈來吳門。
東京隸法評奇古,咄咄殊難一二數(shù)。
數(shù)行論贊豐與楊,闕三十字翁書補。
堂堂筆陣推中郎,此語傳之秋澗王。
建寧刻先石經(jīng)石,體沿篆籀垂楷則。
陰陽辟闔星云攢,如戟森豎如弧彎。
神奸慌惚窺夏鼎,威儀肅穆參漢官。
惜哉未校義門本,得自丹陽少剝損。
廣平贗跡人間多,寶者不獨徐芳遠。
華山拓見今阮公,酸棗蘇齋摹亦工。
芒角體勢參假借,書豐作豐從同同。
華家雕落謹(jǐn)庭死,千七百年留一紙。
芝英見瑞豈偶然,過眼云煙良足紀(jì)。
適適堂帖傳至今,千年紙暗翠墨深。
石花斕斑鉤取苦,遂使古縣歧隆陰。
地理郡國兩志在,有何疑似煩酌斟。
止惜冊首兩版敚,四十八字華星沈。
珠還璧合竟無日,炯如缺月行天心。
難比華碑完缺異,海內(nèi)尚有三峰森。
我睹斯碑將卅載,桑下之宿空沈吟
又云居士歐趙徒,禾中得此珍球琳。
如龍騰梭鼎出水,如收駿骨揮千金。
錦裝玉贉勤展護,時恐它冊奔枯蟫。
許我借歸真大惠,江南舊?重溫燖。
午窗描取一兩幅,夜睡摹想畫破衾。
桂張二寶儻并到,何惜十指松煤黔。
銷寒古味止此足,歲華那計來骎骎。
昨枉瑤章重諈諉,淳于長碑煩購尋。
徑思刻期快到手,尺素已附南飛禽。
真賞齋今承壽軒,兩美或者復(fù)盍簪。
昔謂子廉今乃貪,得隴望蜀多羨歆。
吾為子謀非所憚,連城之價恐弗任。
烏乎畫餅差可飽,先將摹本移珊林
⑴ 覃溪所得鉤本,南陽「隆」人,系「陰」字之訛。覃溪謂闕疑可矣,似乎不必。
⑵ 余在龔定庵處見此帖,后歸文后山,余又見之,又云得之文氏。
⑶ 桂相國藏梁氏《華山碑》,張松屏藏宋拓《石門頌》,俱欲借鉤。
⑷ 君急欲得《夏承碑》,在顧湘舟家,豈能購致?余以所攜許珊林覆刻本贈之。承壽軒者,君自署齋名也。此兩帖昔皆在華氏真賞齋。
古奇怪譎淳于長,金鼎神牛魍魎象。
鐘梁以外幾多人,知是中郎捥力養(yǎng)(東漢有淳于長,夏承碑。其體奇怪。蔡中郎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