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南北與東西,幾度云山幾度溪。
我亦欲歸歸未得,子規(guī)從此不須啼。
裊裊秋風動客懷,啾啾猿鶴苦相催。
魯侯不遇關天意,臧氏焉能沮我才。
萬里驅馳離舊國,十年奔走在塵埃。
吳興山水何清遠,一棹扁舟歸去來。
趙待制遺稿:延祐六年春正月,寄呈德璉姊丈一觀,冀改抹,幸甚。書于大都咸宜里之寓舍,趙雍。
又,文徵明跋:楷行間作,轉益妍美。德璉姊丈,蓋魏公長倩王國器也。國器長于今樂府,楊鐵崖亟稱之,故此卷所書,樂府為多,豈因其所好耶?
又,許初跋:所書艷詞特多,或偶興爾。間如古詩二篇、思歸一律,頗以孤忠自許。紛華是薄,而興亡骨肉之感,默寓其中。意其父子之仕當時亦有不得已者,良可悲已!
煙草埋鴻鐘,劫灰隱金關。
玉殿空明月,春潮去不還。
十二白玉闌,當年有誰攀。
田按:《姑蘇》、《錢塘懷古》詩各三首,乃陳惟寅首倡,和者七人;饒介、倪瓚、陳秀民、馀詮,潘牧、叔明與惟寅弟汝言也。墨跡流傳,后數(shù)十年,吳匏庵、沈石田、呂秉之復追和,王濟之、顧華玉有跋語。文徵仲影叔明此詩刻入《停云館帖》。真跡國初藏安儀周家。
霜后洞庭淺,崖枯不見苔。
朔鴻南岳去,千嶺一猿哀。
楚俗依稀在,吳帆浩蕩回。
平生此離抱,偏向畫中開。
田按:貫道此圖題者二十五人。文徵仲跋云:「諸賢題詠皆清麗可喜,字畫亦精謹不茍?!光配洺W诖俗?,并錄諸作之佳者附見于此。高啟詩云:「前峰落照明,后嶺層嵐積。葉盡露山村,潮來沒江石。遙遙射雁子,慘慘聽猿客。何處下歸帆?西陵渡頭夕?!箯堖m詩云:「溪南山曲折,舍北水西東。樵響千峰兩,漁歌五兩風。煙生寒谷瞑,湖落晚江空。為客經行處,悠然此畫中?!剐熨S詩云:「風定江聲稍息,霜清山色逾妍。浦橋漁舟夜火,沙市人家晚煙。」陶琛詩云:「石出夜潮落,山明寒霧消。江空千里棹,村迥一歸樵。樹色連沙嶼,人家傍野橋。還同舊棲地,風景日蕭蕭?!古瞬疂娫疲骸羔憾胙┫核?,瀟湘雨馀云樹濕。迢迢翠嶼孤鶴回,湛湛珠宮老蛟泣。征帆數(shù)點風濤中,出沒不計天西東。鄉(xiāng)關杏渺在何處?矯首遙送雙飛鴻?!菇饐栐娫疲骸杆浒肓智?,鶴鳴眾山靜。僧寺夕陽邊,殘鐘送孤艇。悵望未歸人,空江澹云影?!雇跛煸娫疲骸笡鲲L動蘋州,江上秋來早。落葉滿溪橋,荒村人跡少。何處是漁家?炊煙起林杪。」此圖曾藏高澹人詹事家,載《江村消夏錄》。
疊玉連珠棄草根,仙游應逐墜樓魂。
孤墳掩夜香初冷,幾帳留春被尚溫。
佳麗總傷身薄命,艱危未負主多恩。
爭妍無復呈歌舞,寂寂蒼苔鎖院門。
王鏊《姑蘇志》:七姬墓在郡城東北隅潘氏后園,張羽作《權厝志》。七姬皆良家子,事浙江行省左丞榮陽潘公,皆為側室。性皆柔慧,姿容皆端麗修潔,善女紅,剪制衣繡,經手皆精巧絕倫。事其主及夫人,皆能以禮。其群居和而有序,皆不為怙寵忮美之行。公每聞閭閻間婦女能以節(jié)概自立者,歸必為語其事。皆應曰:「彼亦人為耳?!构υ唬骸溉艄芤??」及外難興,敵抵城下,公日臨戰(zhàn)。一旦歸,召七姬謂曰:「我受國重寄,義不顧家,脫有不宿誡,若等當自引決,毋為人恥也。」一姬跪而前曰:「主君遇妾厚,妾終無二心。請及君時,死以報,毋令君疑也。」遂趨入室,以其悅自經死于戶。六人者亦皆相繼經死。公聞之曰:「何若遽死耶!」實至正丁未七月五日也。以世難弗克葬,乃斂其尸焚之。復以其遺骸痙于后圃,合為一冢。公還,啟其封曰:「是非若所安也。行營高敞地而遷焉?!箷r以日薄,故未暇為志。及逾月,始狀其事屬羽,將勒石追痙于冢側。嘗觀古之史氏所載,貞妃烈婦,能識節(jié)義、決死生而不顧者,恒曠世而一見,今乃于一家一日而得七人焉。吁,不奇矣哉!乃列其姓氏于石,而系之以銘。程氏蜀郡人,年三十,生女一人生奴。翟氏廣陵人,年二十三。徐氏黃岡人,年二十,生女一人不惜。羅氏濮州人,年二十三。卞氏海陵人,年與羅氏同。彭氏與卞氏同郡,其年與徐氏同。段氏大寧人,年十八,其先死者也。公名元紹,字仲昭,實宋魏王廷美之裔,其先以避禍易今姓,未復云。銘曰:生也同其天,死也同其時,而痙又同其封。壤樹蕭條,匪子之宮。尚卜高原,以永無窮。
田按:《七姬權厝志》,張羽文,宋克書,盧熊篆。嘉靖間石始出,文徵仲跋云:「偽周據(jù)吳日,開賓賢館以致天下豪杰,故海內文章技能之士悉翠于吳。其陪臣潘元紹以國戚元勛,位重宰相,雖酗酒嗜殺,而特能禮下文士,故此石出于倉卒之際,而一時文章書字,皆極天下之選?!龟惢兑陌S集》有《群珠碎》詩云:「繡紋刺綺春纖長,蘭膏鬌鬢瓊肌香。芳年艷質媚花月,三三兩兩紅鴛鴦。翠靴踏云云帖妥,海棠露濕胭脂朵。冶情紛作蝶戀花,新曲從翻玉連鎖。畫堂銀燭天沈沈,揚眉一笑輕千金,明珠買得綠珠心。欲揮魚腸掃妖彗,主君勿疑心似醉,一宵痛擊群珠碎。門前鐵騎嘶寒風,奇勁解使歸元戎?!勾嗽娨酁槠呒ё饕?。余又檢《鐵崖樂府》有《金盤美人歌》,序云:「刺偽駙馬潘某也。潘娶美娼凡數(shù)十,內一為蘇氏,才色兼美,醉后尋其罪,殺之,以金盤薦其首于客宴,絕類北齊主事。國亡伏誅臺城,投其首于溷?!垢柙疲骸缸蛞菇鸫蚕?,喜薦美人體。今日金盤愁,愁薦美人頭。明朝使君在何處?溷中人溺血骷髏。君不見東上琵琶骨,夜夜鬼語啼箜篌?!古吮╈迦绱?,而七姬甘為之死,亦異矣哉!
館娃宮里春迷蒙,雜花芳菲嬌亞風。
油壁香車度花里,笑解珠纓祓春水。
水邊小艇忽到門,鱗鱗綠濺金鵝裙。
尤云殢雨踏歌步,春風喚愁花下墓。
流光去去不復來,縹酒且進芙蓉杯。
鸝珠串落碧瑛碗,鳳槽聲催紅玉板。
宴游未終山日西,柔纖捧硯索新題。
風流文采矞林使,肯數(shù)玉人裴十四?
宮中分散五云箋,更賜一曲《曉山篇》。
《六硯齋筆記》:至正戊子三月十日,會稽楊維楨同貞居張伯雨諸人游石湖,有侑者瓊英與坐,各為《花游曲》一章,詞情美麗,實一時之盛。莫氏修《石湖志》乃以為穢而去之。文太史徽仲深為惋惜,特作蠅頭細書錄成卷,仍為補圖,留作山中故實。余謂志乘成于一人之意,修改不常,如此瑰瑋之詞,托于志不若托于太史之寶圖名翰為不朽。余愛其詞,一一錄之。
田按:竹懶所錄者楊維楨、顧阿瑛、郭翼、袁華、馬麟、陸仁、秦約、于立,并徵仲、竹懶追和之作。今僅綴鐵崖原唱及袁、文、李三詩于文仲之后。鐵崖詩云:「三月十日春蒙蒙,滿江花雨濕東風。美人盈盈煙雨里,唱徹湖煙與湖水。水天虹女忽當門,午光穿漏海霞裙。美人??哲b飛步,步上山頭小真墓。華陽老仙海上來,五湖吐納掌中杯。寶山枯禪開茗碗,木鯨吼罷催花板。老仙醉筆石闌西,一片花飛落粉題。蓬萊宮中花報使,花信明朝二十四。老仙更試蜀麻箋,細寫《春江花月》篇。」子英詩云:「煙云撲霧搖空蒙,游絲弱絮縈柔風。木蘭載春石湖里,手弄瓊英匊春水。鐵笛仙人招羨門,鸞旌小隊青霓裙。淩波雙飛動微步,冶情漫憶鴛鴦墓。踏青撾鼓能幾來,便須一飲三千杯。血色葡萄凝冰碗,《郁袍》催徹紫牙板。云旗縹緲青鳥西,口銜紅巾緘舊題。瓊林宴中探春使,骰子逡巡賜緋四。醉攜翠袖寫銀箋,不數(shù)公子《花游篇》。」徽仲詩云:「石湖雨歇山空蒙,美人卻扇歌《回風》。歌聲宛轉菱花里,鴛鴦飛來天拍水。當時仙伯醉云門,酒痕翻污石榴裙。遺蹤無復芳塵步,湖上空馀昔人墓。昔人既去今人來,千載風流付一杯。雪藕銀絲薦冰碗,峽蝶穿花逐歌板。夕陽剛在畫橋西,一段春光屬品題。傷心不見催花使,只有黃鸝啼再四。無限春愁誰與箋,仙人會唱紫霞篇?!怪駪性娫疲骸感σ袇峭蕹厦?,十尋錦纜石湖風。蘭橈雪腕煙花里,屬玉飛飛雙照水。水晶宮殿花壓門,纖句蹙蹙縷金裙。山腰巧作回鸞步,真珠雨濕埋香墓。凝眸卻扇花片來,輕紅縹綠浮春杯。玻璃百圾青瑤碗,櫻筍廚開矜玉板。海月吐東潮卷西,琵琶重撥潯陽題。尋花怕遣蜂作使,狼藉胭脂愁數(shù)四。緘愁悉付砑光箋,勞勞絮絮欣春篇?!?br />
離離眾樹深,靄靄孤云碧。
山色望難窮,江流浩無極。
漁歌遠渚昏,鳥下平蕪夕。
惆悵涉風波,扁舟何處客。
田按:貫道《長江圖》號為名跡,事已具別卷王常宗詩后。文徵仲跋此圖后云:「南郭氓許觀瀾伯,不仕,有文學之名,同時別有許觀,亦字瀾伯,死于靖難時,乃池州人,與此許觀不同,而皆有文學,不知此詩誰作也。」馀以唐人兩集并存之例存之。
短棹輕舟載夕陽,獨尋新句下橫塘。
白鷗卻是催詩使,飛探蘋洲醉墨香。
水窮天南江,陸窮天南石。
超忽萬里歲云迫,我生無處無行跡。
爾來除夕安博郊,交墟入夜暉文璧。
輝光一自東海東,潮汐正與交南通,翩然歸思驂虬龍。
迷途滉瀁不知處,手奉日月搏罡風。
交人戀歲意無比,蠻童小舞歌下里。
騷動詩腸不肯降,擬激狂瀾東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