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1262—1306 【介紹】: 元平江長洲人,字通甫。力學不求仕進。辟署石洞書院山長,不就。居吳淞具區(qū)間,筑堂名靜春。聚書萬卷,手自校讎。有《靜春堂詩集》。元詩選
詞學圖錄易字通甫,平江長洲人。豐姿秀朗,不求仕進。部使者將薦之于朝,謝不可。行中書省署徽州路石洞書院山長,罷歸。所居吳淞具區(qū)之間,筑堂曰「靜春」,聚書萬卷,手自校定。堂之外,蒲、荷、松、菊、梅、竹之屬,繚繞其間。左江右湖,禽魚翔泳。或風止雨收,挾小舟以筆床、茶灶,古玩器自隨,扣舷高歌,望而知為世外人也。所著《靜春堂詩集》四卷。郡人龔璛子敬、郭麟孫祥卿、湯彌昌師言為之序。一時名士如楊仲弘、鮮于伯幾、黃晉卿輩,皆有所論次。趙魏公作《臥雪圖》貽通甫,稱通甫、子敬、祥卿為吳中三君子云。兵火后,刻集散失,而諸公手書尚存。明正統中,吳文恪公訥題其卷尾曰:「元世祖初克江南,畸人逸士,浮沉里閭間,多以詩酒玩世。元貞、大德以后,稍出居儒黌,以淑后進。若靜春與子敬、師言是也。」通甫子泰、孫永福,皆以能詩名。嘉靖間,南尚書洪愈,通甫九世孫也。
袁易(1262-1306) 字通甫。平江長洲(今江蘇蘇州)人。不樂仕進,趙孟頫嘗為畫《袁公臥雪圖》。其詞清空騷雅,蓋嘗與張炎交游。有《靜春堂集》、《靜春詞》。
人物簡介
【生卒】:1509—1573 【介紹】: 明山東東平人,字玉庵。嘉靖二十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翰林檢討。阿附嚴嵩,為言官所劾,被斥外補,不就辭歸。有《東平郡志》。維基
梁紹儒(1509年—1573年),字存業(yè),號玉庵,山東兗州府東平州人。山東鄉(xiāng)試第十一名,嘉靖二十年(1541年)辛丑科會試第二百五十三名,三甲第一百一十八名進士。選庶吉士,二十二年十月授翰林院檢討,庚戌會試同考,三十一年六月被禮科給事中袁洪愈彈劾,調外任,紹儒乞以原職致仕,被準許。萬歷元年卒,年六十五。
人物簡介
王言(1513年—?年),字大行,山東登州府招遠縣人,山東登州衛(wèi)旗籍。嘉靖十九年(1540年)庚子科山東鄉(xiāng)試舉人,嘉靖二十年(1541年)聯捷辛丑科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家鄉(xiāng)建有翰林坊。為人方正緘默,與人不假顏色。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改江西道監(jiān)察御史,請粟賑濟,按淮揚蘇松,抗疏劾隆平侯。言能識袁洪愈,于諸生淪落中,嚴相以通家致之不屈。升河南按察司僉事。大計榜已出,嚴世蕃大書,言秩名巡檢驛丞。言拂袖歸里,為族弟心與膂置田產,畢婚娶。
人物簡介
【生卒】:1542—1610 【介紹】: 明湖廣茶陵人,字子誠,號岳南。萬歷二年進士。知萬安縣,擢南京御史,遷順天府丞。二十二年以右僉都御史巡撫四川。有《明大政纂要》、《四川土夷考》。維基
譚希思,字岳南,湖廣承宣布政使司長沙府茶陵州(今湖南省株洲市茶陵縣)人,同進士出身。湖廣鄉(xiāng)試第六十六名。萬歷二年(1574年)甲戌科進士。任南京江西道監(jiān)察御史,后擔任南京福建道御史,曾上奏抨擊宦官、外戚,并請求遵循舊制,在內閣設置絲綸簿,在宮門設置鐵牌。神宗下詔指派南京都察院負責勘查、問訊,打算以誣陷、期滿罪名處理譚希思。當時袁洪愈已經改任別職,代替他的人還沒到任,于是他詳細陳述譚希思意見,在王可大《國憲家猷》和薛應旗《憲章錄》兩書中都有記載。神宗認為他的依據不是朝廷頒布的制書,仍然降其職。后起用,任尚寶司司丞。萬歷二十年(1592年),任南京大理寺右寺丞,改應天府府丞、順天府府丞。萬歷二十二年,以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