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維基字國云,以進士授刑部郎,歷遷湖廣參議,薦布衣瞿九思孝廉、鄧元錫于朝,晉副都御史,撫閩中。日本詐為琉球貢使,突入會城,瞰虛實,公疑之,使核其貢物,果皆日本所產(chǎn),乃獨留其使柏壽候旨,而盡遣所從歸國。如是積三歲,日本計卒不行。公為人坦厚,善善意長。人言其開府,有薦無劾,終不失長者。所著蒼虬館集行世。
丁繼嗣(1545年—1623年),字國云,號禹門,浙江鄞縣(今寧波市)人。中國明朝官員。浙江鄉(xiāng)試第七十七名,萬歷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會試第二百四十七名,登二甲第五十一名進士。歷任兵部員外郎,二十年升為河南僉事兵備潁州道。改湖廣僉事,二十四年升本省兵備參議。二十六年升江西副使,二十九年升參政,三十一年升廣東按察使,三十三年改江西按察使,三十五年升江西右布政,三十八年為福建左布政,三十九年八月官至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提督軍務(wù)巡撫福建地方。著有《蒼虬館集》。
人物簡介
曹光德,字大洪,湖廣黃州府黃岡縣人。萬歷十六年(1588年)戊子科湖廣鄉(xiāng)試舉人,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科進士,授嘉興府推官,政稱清簡,蒞任三年,以憂去,所攜惟圖書而已。平生究心經(jīng)籍。是時江西鄧元錫力排心學(xué),嘗著《丑經(jīng)繹》,光德為之參訂焉。后官山東道監(jiān)察御史,祀鄉(xiāng)賢。
人物簡介
鄔鳴雷(1566年—1621年),字長豫,號齊云,浙江寧波府奉化縣禾橋人,軍籍。生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丙寅二月十五日,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浙江鄉(xiāng)試四十一名舉人,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科進士,授刑部陜西司主事,讞決曲當情法。三十六年升廣東司員外郎,三十七年出知江西建昌府。峻風(fēng)裁,慎請托。時益藩諸邸役橫甚,以法繩之不少貸。郡故有太平橋稅三千余,輸內(nèi)帑,歲珰歲為轉(zhuǎn)輸,向為市井狙獪及豪有力者攬侵,穴窟其中,廉得之,悉置諸法,時有溢額,即遞減免,商民稱便。而稅珰謂是中奇羨可利,忽馳檄欲親榷,闔邑騷動,立出示諭安地方,詞甚嚴峻,珰見之氣奪,猶從乞廩給,辭以無額。益王欲宴珰正殿,力爭之,珰知不可久居,徘徊六日而去,竟不敢及稅事。在官多著善政,如調(diào)停里甲,酌官解,策郵政,改鹽法,清屯田,汰操軍,禁僉報馬戶,請改造糧船,議建倉水次,與民更始。尤加意造士,捐置六學(xué)贍田,為諸生弦誦之資。在郡數(shù)年,時惟閉閣讀書,為表章近溪、潛谷之學(xué),纂郡志及《丹霞洞天志》。四十年秋,升江西按察司湖西道副使,四十二年入賀還,旋轉(zhuǎn)南昌道右參政。靜簡持大體,時有鄒應(yīng)龍之獄,應(yīng)龍雄于貲財,遍交勢要,橫里中,睚眥殺人,道路以目,當?shù)酪阑兀z久不決。鳴雷至,即檄五郡司李盟神會鞠,置諸法,遠近稱快。嘗身兼數(shù)篆,地轄千里,四馳分應(yīng),若有余閑。會聞母病,即日投牒歸。歸而連丁二艱,庚申(1620年)服闋,北上補謁,未入銓補,天啟辛酉二月十一日竟以疾卒于京,享年五十六,咸惜未竟其用,南昌、建昌、臨江俱立祠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