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鄧元錫

相關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贈歌人尹汝極 明 · 權韠
五言絕句
莫唱南山粲,何人為一聽。
即今天下耳,空識有秦青。
哭侍妾梁氏文姞 其六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五言律詩
失時傷汝極,多日中風深。
香好魂難返,情多魄恐沉。
兒癡啼欲抱,姑老哭無音。
濕盡其君袂,朝昏淚不禁(危時筮得節(jié)之二。)。
① 田子泰。俗偽作子春。宋刻陶集。作子泰。與魏志相符。
② 乾隆辛亥十二月十九日。余在玉田縣酒樓獨酌。有人來立椅子前。若屬意焉。余即致敬請坐。勸以酒。不辭。連倒三巨觥。握余手而言曰。共飲于田疇舊基可乎。余曰唯。伊人命酒家保攜大酒。拉余至曠野邱原上。西指遙山曰。此無終山也。燕昭王之冢在焉。今吾輩坐處。是田子泰舊基也。余問尊姓大名。答曰。我姓李而無名。人以無名稱之。今則年老。人又以李老稱之。以無名為名可。以老為名亦可。仍大笑。又長太息。酒至五六巡。日已曛。同往其寓館。剪燈更酌。李于主人架上。抽豐潤志四冊。招示李莒州傳曰。此是吾先祖事跡。余一讀訖。悚然正襟曰。烈哉。先生既是忠孝家名士。敢問所業(yè)。李曰。吾世居豐潤。近移微州。性好游山。屢入五岳。明日又約同游。入醫(yī)巫閭。今夜偶然相逢??蓸芬?。李年五十許。而面瘦黑。無肉食氣。達夜痛飲。若無醉痕。筆譚。時時恍惚。不省為何語。可異也。雞喔喔。各于椅上少睡。覺來。李已不在矣。驚問主人。主人曰。客去有頃。余惝恍惆悵者久之。噫。李之不告別去。以余為不足交面然耶。余手錄李莒州傳。又為詩吊田疇田。春秋右無終。丈夫有田疇。世值初平亂。托身劉幽州。中耐虎原邊。道路阻且修。不用車騎眾。壯士家中鳩。祖席附耳語。密勿帷幄籌。間關到長安。天子寵靈優(yōu)。歸來哭基前。壯哉蠻布傳。一入深山中。誓天復君讎。燕趙悲歌士。咸愿修戈矛。威信著邊郡。北服烏桓酋。笑謝袁家招。知渠小人鯫。李廣弭節(jié)地。韓信陳倉謀。豈以虛龍塞。買取一亭侯。楚臣逃邑賞。齊士辭金酬。主怨終未雪。此心魚銜鉤。不作負心人。烈烈映千秋。尹仁泰五一題。
嘗讀浦渚銘,忠憫摭始終。
悲歌鐵嶺曲,憤切伏莽戎。
裹蓖灘之役,毅魂為鬼雄。
忠憫與莒州,等樹百世風。
一筆闡二節(jié),我詩垂不窮。
又何玦登云,烈烈奴仆中。
附:李莒州傳(曹鼎望):或問曹子曰。李攝州判也。何吾子以莒州予之也。曰。判攝州而死于莒。予之以莒。何不可之有。至今稱張睢陽。不聞稱張真源。予判以州。亦猶是矣。李諱昌濋。字于瀾。豐潤邑巨族也。博學明大義。崇禎壬午冬。以拔貢授莒州判。十二月二日抵任。先是大清兵入邊牧馬至山東。將及莒州??h牧謀解餉避他所。委李攝州篆。視其城上。惟老弱存。乃入而語其妻若子曰。民可逃。官不可逃。民不可死。官不可不死。我志決矣。何氏曰。君能忠。妾豈不能節(jié)。其子爾璇曰。臣盡忠子盡孝。兒其何說之辭。迨二十六日。忽傳大兵至。李衣冠坐堂上。露刃置印傍。侍側(cè)者。子與仆郭登云而已。數(shù)騎至州。門斧而入。登云死門下。碎其尸。何夫人自經(jīng)。角璇死于堂側(cè)。衙以內(nèi)無一存者。何其烈哉??继茣?。贈張巡為揚州大郡都督。許遠為荊州大都督。立雙忠廟以祀之。而以南霽云,雷萬春配焉。李之死。不亞于張,許。登云更慘于霽云。余是以重其人悲其遇。而以莒州予之。紀宲也。癸未春。兇聞達豐潤。其長子光斗徒步走莒州。尋得其父母與弟尸。具車輀扶柩。歸而葬于祖塋。若光斗者。亦可為能子矣?;蚵勚I斎粐@息而退。余乃記其問答之辭而為之傳。 尹忠憫(廷俊)碑文(節(jié)錄二段○趙浦渚 翼) 鰲城李相國北遷。戀闕作歌十馀章。公盡傳其聲。使婢妾唱之?;蜃愿柚F淦菪职瞾?。李爾瞻客也。因酒會。聞其歌曰。君何敢教兒此曲耶。公曰。兄知廣昌。(廣昌爾瞻封爵也。)我慕鰲城。各其志也。又命歌之。佺怒起去。癸亥反正。除甕津縣令。甲子正月。李適叛。公聞變。即領兵赴平山。與豐川府使樸榮臣守馬灘。平山府使李廓來歧灘。要與合兵。公謂馬灘最要害。不可去。廓怒強之。公惡臨難相違異。不能固守己見。謂榮臣曰。吾兩人有死而已。其明日未明。賊果自馬來襲之。眾軍方設戰(zhàn)備。廓遽走軍灘潰。公與樸被執(zhí)至賊陣。適與韓命璉據(jù)胡床謂曰。汝以孤軍敢拒我耶。吾貸汝命。汝敢不從。公與樸公大聲曰。汝受國恩。副元帥府院君。于汝不足耶。何故叛也。命璉厲聲曰。汝身為俘虜。敢爾唐突。公又大聲曰。命璉文化水軍。位至巡邊。于汝極矣。敢負國乎。公言方奮于口。而賊刃已斷右臂矣。樸公瞋目曰。適賊既負國恩。又殺義士耶。適不堪怒。而李守白,奇益獻。皆素慕二公者。始喜得二公。及見其不屈。遂與命璉力請殺之。二公怒罵愈厲。至遇害。公奴玦見公死。以公所騎馬。托甕津官人曰。吾有此馬。足以逃生。而我公至此。吾何忍獨活。遂痛哭赴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