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黃洪憲

相關(guān)人物:共 15 位。
共 15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浙江嘉興人,字閒靚。參政黃承昊之妻。工詩。有《效顰集》。
槜李詩系·卷三十四
紉蘭,字閒靚,秀水大參黃承昊室。封恭人。著有效顰、鋤隱、賓廬諸稿。時閨秀工近體者比比,閒靚獨喜作古詩,不為平熟之調(diào),七言亦彷佛溫李。彤管之盛,萃于一門。如桐城之方,吳江之葉,華亭之張,槜李之黃,皆近代所希有也。王端淑曰:恭人賦性精敏,才藝冠世,女紅中饋間,如振蒙發(fā)落。惜未見其全集,未免有湘蘭楚橘之悲。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閒靚,嘉興人。
學士黃洪憲子參政承昊有效顰集

人物簡介

列朝詩集
參政(黃承昊)從妹淑德,字柔卿。
槜李詩系·卷三十四
淑德,字柔卿,秀水人。
葵陽先生幼女,適屠氏,早寡。
有遺集一卷。
按邑志:淑德,太學正憲女,適文學屠耀孫,早寡,遂奉竺乾之教。
卒年不滿四十。
著遺芳草。
岳懋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54 【介紹】: 明陜西人。
任大同總兵官。
俺答攻大同,懋中伏死。

人物簡介

維基
王敬民(1536年—?
),字用司,河南開封府陳州西華縣民籍應(yīng)天府句容縣人。
河南鄉(xiāng)試第四十五名舉人,隆慶五年(1571年)辛未科三甲166名進士。
歷任大名府推官,萬歷八年(1580年)六月考選為吏科給事中,閏二月升工科都,九年五月升工科右給事中。
萬歷十年(1582年)九月為副使,隨同正使黃洪憲,出使朝鮮,頒皇子誕生詔敕,賜物,不受饋贈。
還朝,十一年正月升吏科左,十五年二月升太常寺少卿,十六年十二月升大理寺右少卿,十七年六月擢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南贛地方。
二十一年二月南京河南等道考察拾遺,調(diào)南京別衙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江西新昌人,字伯華。隆慶二年進士,除刑部主事。張居正起復,同舍郎艾穆、沈思孝以抗疏廷杖,文范慷慨護視,謫閩司運官。居正沒,起武庫郎,出為湖廣學使,升廣東參議。有《縉云齋稿》、《甘露堂集》。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伯華,瑞州新昌人。隆慶戊辰進士,歷官廣東布政司參議有縉云齋甘露堂集
維基
蔡文范(1542年—?
),字道華,號青門,江西瑞州府新昌縣人,民籍。
江西鄉(xiāng)試第五十五名舉人。
隆慶二年(1568年)中式戊辰科會試第一百十八名,二甲第七十一名進士。
初授刑部主事,以忤張居正,星變考察左遷閩鹽官。
復除兵部主事,十三年五月與翰林院編修黃洪憲主考福建鄉(xiāng)試。
升湖廣提學僉事,參粵藩。
著有《縉云齋稿》、《甘露堂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常州府宜興人,字際明,號玉池。萬歷十一年進士。由吏科給事中官至太常少卿。因請立皇太孫被謫。家居潛心理學,建明道書院。一時俊彥多出其門,學者稱啟新先生。素砥名節(jié),復參加東林講會,時望益重。
維基
史孟麟(1559年—1623年),字際明,號玉池,直隸常州府宜興縣人,民籍。
早年隨顧憲成學習。
萬歷十年(1582年)壬午科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九名舉人,萬歷十一年(1583年)聯(lián)捷癸未科二甲第九名進士。
授庶吉士,十三年閏九月授工科給事中。
復除吏科給事中,首輔張居正二子相繼在會試中中式,萬歷十七年曾彈劾少詹事黃洪憲監(jiān)試舞弊。
孟麟素砥名節(jié),復與東林講會,時望益重。
講習之馀,“往往諷議朝政,裁量人物”,時稱“清議”。
孟麟主張以理學為國本,并參與東林書院講學。
趙南星被斥歸,孟麟亦引疾歸。
二十年正月復補吏科給事中,四月升兵科右,再進刑科左,二十一年三月升吏科都,四月以病罷。
二十七年五月召拜太常寺少卿,十二月又稱疾而去。
四十二年正月再起為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館,疏請冊立皇太孫,絕群小覬覦之望。
又疏救御史劉光復,觸怒神宗,謫兩浙鹽運司判官。
明熹宗即位,升南京禮部主事,歷員外郎、郎中,天啟元年(1621年)三月遷南京大理寺右寺丞,十月升南京太常寺少卿添注,二年十二月升南京太仆寺卿,不久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鎮(zhèn)江府丹陽人,字仲文。
姜寶子。
萬歷八年進士,除戶部主事,進郎中,上疏請黜徐顯卿、黃洪憲而拔擢鄒元標、李三才。
給事中李春開劾其出位,遂下詔禁諸司不得越職刺舉。
歷江西參政,三十五年以上疏言大學士沈一貫、沈鯉去官事,其意以陰諷李廷機,謫興安典史。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仲文,丹陽人。萬歷庚辰進士,自戶部郎中出為陜西提學副使轉(zhuǎn)參政贈光祿卿有雪柏堂槁
維基
姜士昌(1561年—?),字仲文,直隸鎮(zhèn)江府丹陽縣人,軍籍。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四十二名,萬歷八年(1580年)庚辰科會試第二十八名,登二甲第十一名進士。擔任戶部主事,進員外郎。歷官江西參政,上疏語侵李廷機,謫興安典史。姜士昌為人好學,憤世嫉俗,雖任小官,仍屢有建言?!?a target='_blank'>明史》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浙江嘉興人,字履常,號與參。
黃洪憲子。
萬歷十四年進士,授工部主事,出理張秋河道。
歷官副都御史,巡撫福建,有聲績。
有《盟鷗堂集》、《北河紀略》、《河漕通考》等。
槜李詩系·卷十六
承玄字履常,號與參,洪憲子。
萬歷丙戌進士,以水部郎治河,張秋浚伽之議,實經(jīng)始焉。
升湖西臬長,修梅林、玉峽諸道,均永新屯田之糈,飭萬安營軍之規(guī)。
晉中州右轄,裁監(jiān)兌,左轄關(guān)中減歲額。
后以副都撫閩,歸卒。
有盟鷗堂集。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履常,秀水人。萬歷丙戌進士,除工部主事歷應(yīng)天府尹以右副都御史巡撫福建贈工部左侍郎有盟鷗堂集
維基
黃承玄(1564年—1620年),字履常,號與參,中軍都督府嘉興中左千戶所(今浙江嘉興市)人,祖籍江西新淦。萬歷十年(1582年)壬午科順天鄉(xiāng)試六十五名。萬歷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會試二百九十一名,第二甲第七名進士。兵部觀政,任工部都水司主事。升營膳司員外郎、郎中,出管張秋淮徐河道。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升山東濟寧兵備副使。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升山東濟寧兵備副使。歷湖廣右參政、江西左參政,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升廣西按察使,隨即改江西按察使。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升河南右布政使,萬歷四十二年(1614年)四月,任應(yīng)天府府尹。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福建。萬歷四十五年(1617年)乞休,萬歷四十八年(1619年)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江西進賢人,字抑之。
饒位弟。
萬歷十一年進士。
授工部主事。
十六年,黃洪憲典順天鄉(xiāng)試多私弊,禮部郎中高桂發(fā)其事,反奪俸。
伸抗疏爭之,下詔獄削籍。
旋起南京工部主事,改南京吏部,引疾歸。
熹宗立,起南京光祿寺少卿,累官刑部左侍郎。
魏忠賢亂政,告歸。
輯《學海》六百余卷,以浩博稱。
維基
饒伸,字抑之,江西南昌府進賢縣(今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萬歷癸未進士,官至刑部左侍郎。萬歷四年(1576年)丙子科江西鄉(xiāng)試舉人,萬歷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進士,授工部主事。萬歷十六年(1588年),順天鄉(xiāng)試導致物議沸騰,大學士王錫爵之子、申時行之婿侄皆牽連其中。饒伸上疏抨擊,導致王、申等人請辭,內(nèi)閣無人,神宗慰留,將饒伸下獄。給事中胡汝寧、御史林祖述等再上疏彈劾饒伸和高桂,以諂媚權(quán)貴。御史毛在又提到孔兼,說高桂的上疏是他指使的??准嫔鲜铻樽约恨q護乞求離職。于是皇上下詔各部門嚴格約束部下,不要越權(quán)沽名釣譽,而將饒伸削去名籍,將高桂貶官三級,孔兼得以免除懲罰。饒伸遭到貶斥,朝廷人士多怪罪王錫爵。王錫爵很不安,屢屢請求任用他。艾穆被起用為南京工部主事,他改任南京吏部。稱病不出。明熹宗即位,起用為南京光祿寺少卿。天啟二年,擔任南京大理寺右寺丞、南京大理寺左寺丞。天啟二年,擔任太常寺少卿。天啟三年,任太仆寺卿。天啟四年(1624年),饒伸任刑部左侍郎。魏忠賢亂政后,他請求回鄉(xiāng)。饒伸弟饒位,官工部右侍郎。兩兄弟在母親活到一百歲時,先后以侍養(yǎng)告歸,榮耀之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76—1646 【介紹】: 明浙江山陰人,字季重,號遂東。萬歷二十三年進士。知興平、當涂、青浦三縣,累遷袁州推官。后為九江僉事,罷歸。居官通脫自放,不事名檢,遇達官大吏,疏放絕倒,不能自禁。魯王監(jiān)國時,任禮部侍郎。清兵入紹興后,居孤竹庵中,絕食死。工畫,仿米家數(shù)點、云林一抹。好以詼諧為文,仿大明律制《奕律》,另有《律陶》、《避園擬存》、《謔庵文飯小品》等。
滄海遺珠
王思任(1574—1646)字季重,號謔庵,又號遂東、稽山外史,山陰(今浙江紹興)人。萬歷年進士,曾知興平、當涂、青浦三縣,又任袁州推官、九江僉事。清兵破南京后,魯王監(jiān)國,以思任為禮部右侍郎,進尚書。順治三年,紹興為清兵所破,絕食而死。為文筆意放縱詼諧,時有諷刺時政之作。詩重自然,才情爛漫,惜放縱太甚,著有《游喚》《歷游記》《王季重十種》等。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季重,紹興山陰人。萬歷乙未進士,知興平當涂青浦三縣遷袁州推官歷刑工二部郎中出為九江僉事有避園擬存虞山詠
維基
王思任(1574年8月26日—1646年10月30日),字季重,號遂東、謔庵,浙江山陰縣(今屬浙江紹興市)人。
明朝作家,官員。
與李之椿、倪元璐、黃道周、王鐸合稱天崇五才子。
明萬歷三年乙亥(1575年),七月二十一日辰時出生于北京西江米巷藥鋪中。
出生時其母親唐氏夢有金星入懷,故小名叫“金星”。
父親王東海(東海老人)時年四十六歲,思任為其六子。
萬歷十五年(1587年),到北京讀書,成為黃洪憲之子的伴讀。
由于王思任叔祖葬于宛平,他得以在應(yīng)天府參加鄉(xiāng)試。
期間宛平知縣徐啟東亦出面保護他,命其在府學學習,免受其他學子的攻擊(當時明朝禁止異地鄉(xiāng)試)。
萬歷二十二年(1594年),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中舉。
萬歷二十三年(1595年)聯(lián)捷進士,同年娶楊維聰之孫女為妻。
萬歷二十四年,擔任興平知縣,之后因母喪回鄉(xiāng)。
萬歷二十七年,出任當涂、青浦三縣,累遷袁州府推官。
后來任江西九江僉事,一生三仕三黜。
他生性滑稽,對人常是調(diào)笑狹侮,不加檢點。
但每逢大事,又是氣宇軒昂。
弘光敗走時,馬士英稱皇太后制,奔逃到浙江,王思任寫信痛罵他:“叛兵至則束手無措,強敵來則縮頸先逃……吾越乃報仇雪恥之鄉(xiāng),非藏垢納污之地也。
職請先赴胥濤,乞素東白乃以拒閣下。
”,當時人心大快。
又上書太后“請立斬馬士英”。
魯王時,出任禮部右侍郎。
隆武二年(清順治三年,1646年)九月二十二日,清兵破紹興城,王思任絕食而死。
共 15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