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熹,字伯陽,南陽宛人。更始初,征為郎中,行偏將軍事。以破王尋、王邑功拜中郎將,封勇功侯。建武初,拜簡陽侯相,遷平原太守。后征為太仆,拜太尉,賜爵關(guān)內(nèi)侯。明帝初,封節(jié)鄉(xiāng)侯,尋坐事免,起為衛(wèi)尉,行太尉事。章帝初,進太傅,錄尚書事。建初五年卒,年八十四。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全后漢文·卷二十六【生卒】:32—102 【介紹】: 東漢扶風安陵人,字仲升。班彪子。為人有大志,少傭書養(yǎng)母,旋投筆從戎。明帝永平十六年,從竇固出擊北匈奴,又率吏士三十六人赴西域,攻殺匈奴人員,廢親匈奴之疏勒王。章帝初,北匈奴又擾西域,超堅守疏勤,后陸續(xù)平定莎車、龜茲、焉耆等地貴族反亂,擊退月氏入侵。永元三年,任西域都護,后封定遠侯。超在西域三十一年,西域五十余國悉皆歸附。永元十四年,以年老乞歸洛陽,拜射聲校尉,旋病卒。
超,字仲升,彪少子。明帝時隨兄固至京師,為官傭書,除蘭臺令史,后坐事免。竇固出擊匈奴,以為假司馬,有功。尋奉使西域,以三十六人定五十余國。初為軍司馬,進將兵長史,拜都護,封定遠侯。在西域三十一年。永元十四年征還,拜射聲校尉,卒年七十一。
人物簡介
全后漢文·卷三十三【生卒】:32—112 【介紹】: 東漢扶風平陵人,字仲康。少居太學,習《魯詩》。章帝集諸儒于白虎觀,恭以經(jīng)明召,與其議。拜中牟令,以德化為理,不任刑罰。累遷司徒,選辟高第,至列卿郡守者數(shù)十人。性謙退,奏議依經(jīng),無所隱諱。
恭,字仲康,扶風平陵人,莽羲和魯匡孫。建初初,為郡吏,辟太傅趙熹府。召詣白虎觀,復舉直言,待詔公車,拜中牟令,母憂去官。后拜侍御史。和帝時,拜《魯詩》博士,遷侍中,出為樂安相。徵拜議郎,進侍中,遷光祿勛。永元十二年,代呂蓋為司徒,坐事免。殤帝即位,起為長樂衛(wèi)尉。安帝即位,復代梁鮪為司徒,以病免。永初六年卒。年八十一。
人物簡介
全后漢文·卷二十九【介紹】: 名一作酺。東漢梁國人。明帝時益州刺史。在州數(shù)年,宣示威德,白狼、槃木等諸部族均歸附。章帝初以事免官。
輔,《東觀記》作「酺?!沽簢鴮幜耆恕S榔街?,為益州刺史。建初初,坐事免。
人物簡介
【介紹】: 東漢京兆杜陵人,字叔度。受業(yè)京師,事博士薛漢,后辟公府。會薛漢坐楚王劉英事誅,范獨往收斂之,由是顯名。舉茂才,遷云中太守,明帝永平十六年匈奴寇邊,范擊破之。章帝初遷蜀郡太守,隨俗化導,各得治宜,百姓歌之。坐法免歸鄉(xiāng)里。善治產(chǎn),廣田地,積財粟,好賑濟,世稱其義。
人物簡介
【生卒】:?—83 【介紹】: 東漢安定烏氏人,字叔敬。梁松弟。少習《孟氏易》。坐兄事徙九真,歷江、湖,濟沅、湘,感悼子胥、屈原,作《悼騷賦》。后詔聽還本郡,閉門自養(yǎng),以經(jīng)籍為娛,著書曰《七序》。兩女均為章帝貴人,小貴人生和帝。建初中為竇后所陷,死獄中。全后漢文·卷二十二
竦,字叔敬,松弟。坐松事徙九真,后聽還本郡。章帝納其女為貴人,生和帝。建初八年,為竇氏所陷,死獄中。永元九年,事白,追封褒親侯,謚曰憫候。
人物簡介
【生卒】:?—89 【介紹】: 東漢扶風平陵人,字孟達。好學博聞,雅稱儒宗。光武帝建武末舉孝廉,為郎中。明帝永平六年拜謁者,三遷魏郡太守。章帝時官至大鴻臚。數(shù)陳選士當以才行為先,不可純以閥閱,帝納之。元和二年行司徒事,從帝東巡。還,病卒。著《韋卿子》。全后漢文·卷二十九
彪,字孟達,扶風平陵人,丞相韋賢玄孫。建武末,舉孝廉,除郎中,以病免。永平中,如拜謁者,三遷為魏郡太守。章帝初,以病免。征為左中郎將長樂衛(wèi)尉,遷奉車都尉,行太常事,拜大鴻臚。元和中,行司徒事。章和末,以病免。
人物簡介
【介紹】: 東漢丹陽歙人,字圣公。習孟氏《易》。精圖讖,善天文。章帝建初間舉賢良方正,對策第一,拜議郎,轉(zhuǎn)洛陽令。為議郎時,章帝使文郎居左,武郎居右。儲居正中曰:臣文武兼?zhèn)?,在所施用?div id="fqatqnn" class='inline' id='people_3972_0_5_comment'>帝以亂絲使理。乃拔佩刀斷之,對曰:反經(jīng)任勢,臨事亦然。后加太常卿。封黟縣侯。
儲,字圣明,丹陽歙人。除郎中。(見《初學記》二十八,《御覽》九百七引謝承《書》,又方回《續(xù)古今考》一以為「本河南人,父纮避王莽之難,徙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