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帽峰前溪可憐,苔荒石老幾多年。
山光蘊玉圍三面,云影兼天蘸一川。
堤柳愛看春濯濯,平沙喜得月娟娟。
歸田偶卜林泉勝,身世居然地上仙。
閣迥玄潭出,山回紺殿虛。
云霞窺坐榻,神鬼護精廬。
何意終逃祿,誰同賦遂初。
地猶三詔后,人是一龍馀。
亭放徵君鶴,銀焚學士魚。
捷猿攢暗壁,閑雀下空除。
溪罷嚴陵釣,園荒董相蔬。
賢良今對策,太史舊藏書。
蘊玉山情適,披云野望舒。
清塵不可接,高步訪天居。
圖何以椿,穆然孝思。
圖何以萱,樂此春禧。
維椿永思,維萱永禧。
誰其壽母,令德攸宜。(一章)
維石蘊玉,山則瑞矣。
維水孕珠,川則媚矣。
顯允朱生,誰錫爾類矣。
曰其有母,俾爾昌熾矣。(二章)
子熾而昌矣,母壽而康矣。
芝函有燁,命服有章。
嘉綸孔彰,嶶音斯揚。
顯允朱生,壽母無疆。(三章)
哀眾人之背馳兮,指我壁以為石。
不吾知其亦已兮,胡握瑜而戚戚。
憫奇寶之橫棄兮,暴匪石于庸目。
荊山郁其鐘英兮,石
蘊玉而為璞。
世固以外而蔽內兮,孰珵美之能察和也獨覷于群盲兮。
攜且入于君門,固群口其鑠金兮。
君莫察余之煩冤,竊不忍夫自棄兮。
踵再垂于嗣君,欸流俗之一轍兮。
糅玉石兮疇分,忘再刖而不變兮。
冀或遇于三世,恐荃心之不察兮。
抱余美而載涕,然外樸而質頑兮。
孰知余之所有,惜壅君之不昭兮。
好蔽美而稱惡,既替余以懷石兮。
又僇余以斯黷,吾猶尊足者存兮。
豈余心之可懲,故垂泗于鼻眼兮。
號在庭而拊膺,諒中情之外激兮。
回乃聽于裒如,露異采于一搥兮。
驚眾目之睢睢,賞邑食于陵陽兮。
豈初心之在茲,微夫君之耿介兮。
嗟至寶之幾委,然造化之儲精兮。
稟粹美于天地,蘊自然之奇瑰兮。
不系人之知否,或在山兮增輝。
或潛淵兮自媚,剖為玉兮奚喜。
斥為石兮奚悲,何硁硁于自售兮。
遽流涕于抱持,抑富媼之產此兮。
蓋有用于天下,顧俗人之貿貿兮。
知而為寶者固寡,眾夫瞇而不睨兮。
日累千其何害,幸被賞于具眼兮。
乃一人于千載,茍隨俗而塊視兮。
余不知其何心,思若人之所為兮。
吁可嘆于斯今,彼韞櫝而待價兮。
固今世之所稀,不蔽寶而獻君兮。
諒如子者幾希,事有類于相感兮,為卞氏而一欷。
短杖城陰踏綠莎,垂楊千樹稻田窩。
村幽大似無人住,屣響才聞有客過。
野水堤邊馴鴨子,涼天花里聽鸚哥。
秋衣不費金錢買,半剪芙蓉半剪蘿。
蕉綠桐青蔭碧荷,桔槔聲引斷橋過。
門為樹罨疑非是,路被藤侵剩幾多。
手疏花名編爵里,家藏窯器選柴哥。
蓊然一幅云林畫,谷口桃源奈爾何。
上得城頭似上天,空林寂靜好參禪。
西聽霍岳三洄水,南看巢湖四頂煙。
鵒避城陰依翠柳,龜藏葉底食青蓮。
烹來幾盞松蘿露,浴罷移床就月眠。
隋帝宮前伯趙鳴,一時金粉繪蕪城。
文章錯售無鹽吏,賓主徒修縞纻名。
竹苑掃薪炊白粲,荷衣賒酒對青枰。
從來此地羞貧賤,何得臨邛笑長卿。
蔥嶺燉煌路不難,邗江風景卻辛酸。
官曹花主空何遜,別墅棋聲吊謝安。
天地豈為賢者閉,窮愁聊對故人嘆。
山僧忽問彈冠事,答道如今可有冠。
秋風一闋譜朱弦,協(xié)律兒郎列殿前。
創(chuàng)制新聲誰起調,武皇親詔李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