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1649 【介紹】: 清滿洲鑲紅旗人,完顏氏。天命時,從攻鐵嶺、遼陽。太宗即位,列十六大臣。后又授本旗都統(tǒng)。入關后,先率軍定山西;后佐平南大將勒克德渾鎮(zhèn)江南,指揮滿洲諸軍,鎮(zhèn)壓反清武裝。
人物簡介
字仲光,南城人。崇禎庚辰進士,除知澤州有松明閣詩選維基
徐芳(?—17世紀),字仲光,建昌府南城縣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徐芳是以孝友聞名的徐德耀之子,在崇禎十二年(1638年)成舉人,次年(1639年)中進士,獲授澤州知州,政績治行第一,改任驗封主事。隆武帝繼位,調(diào)任他為文選主事,下詔說:「朕真心為救民殺虜,從前的錯誤都是因為所托非人。你在銓曹負責職典,為國選擇賢能,何止勝過數(shù)萬士兵。」他首先推薦揭重熙、傅鼎銓,適逢有人彈劾揭重熙在守州的事,他就向曾櫻辯白,薦任其為江西巡撫得許可。其后汪觀請求起用劉中藻、李蘧、宗室朱議漎共同擔任浙江巡撫,曾櫻反對,汪觀指責其誤國;徐芳說明曾櫻是秉國的重臣,要地應該參與討論,浙西地方用兵多設一官反而累贅,三人并任不適合,不獲理會。林蘭友巡按江西回歸,參奏曾櫻、楊廷麟、萬元吉,他斥責對方奸邪陷害正人,降任其為光祿錄事。小人怨恨他,指他和湯來賀是西黨人,很快改任編修,留守延平府;福京失守,他和李長世、楊天宰、石鏡、柯荔標、陸彥龍、袁繼袞一同入山出家。
人物簡介
何三?。?611年—1674年),字觀我,號日唯,江西建昌府廣昌縣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曾祖何濤,嘉靖二十八年己酉科江西解元。何三省是天啟七年(1627年)丁卯科舉人,崇禎四年(1631年)辛未科進士,戶部觀政,授順天府儒學教授,任內(nèi)教導出色,一年內(nèi)教出三十多人;六年升任國子博士、宣府供餉,列出邊防空虛的事實。九年,他升為禮部主客司主事。其時廠、衛(wèi)橫行,前任主事被誣陷謫邊,而何三省將這些人繩之于法,廠衛(wèi)都不敢再犯。朝鮮使臣來到請求國書,朝議回絕,何三省就上疏請求寬大給予。權臣以一品考滿,在禮部賜宴,特別寫下札子呈堂,他指出大臣考滿宴拜謝之事只有嚴嵩做過,不宜依循。此事雖然作罷,但三省因此與權臣結(jié)怨。不久,他升任祠祭司郎中,因為商議姚希孟恩恤典制,被權臣白眼,在部堂查問追究。他說:「稿司出,何得累堂官!」他在任七年,以閹黨敗壞東林黨人,外補廣州督學副使,上表「試士莫如造士、造士莫如養(yǎng)士」奏疏,提出建立社學,倡議捐出俸祿興建大庠和小庠,置田書教養(yǎng)。終被權黨以夙怨彈劾去職。隆武帝繼位,起用為太仆少卿;永歷年間繼湯來賀為戶部尚書。南明滅亡,歸隱云莊,不接受清朝任命,憂憤而死。
人物簡介
劉逢盛(?—17世紀),字時舉,號隆初,江西南昌府豐城縣荷溪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崇禎十五年(1642年),劉逢盛中式壬午科江西鄉(xiāng)試舉人,次年(1643年)聯(lián)捷進士,任行人司行人,奉旨冊封樂安、建安、保寧三王,但途中北京失守,絕食數(shù)日后因顧慮母親年邁而歸鄉(xiāng)。不久,劉逢盛前往南京,依舊擔任行人。清軍破南京后,劉逢盛拒絕洪承疇等人薦用,隱居三十二年后去世。湯來賀哀悼說:「一肩重任綱常在,萬古芳名竹帛垂」,楊大鯤為他寫下墓志。子劉兆彝,有文學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