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趙母
共 15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樂府古題序
(丁酉)
夫遠征
中唐 ·
元稹
樂府古題序(案:丁酉。):詩訖于周,離騷訖于楚,是后詩之流為二十四名,賦、頌、銘、贊、文、誄、箴、詩、行、詠、吟、題、怨、嘆、章、篇、操、引、謠、謳、歌、曲、詞、調(diào),皆詩人六義之馀。而作者之旨,由操而下八名,皆起于郊祭、軍賓、吉兇、苦樂之際。在音聲者,因聲以度詞,審調(diào)以節(jié)唱,句度短長之數(shù),聲韻平上之差,莫不由之準度。而又別其在琴瑟者為操引,采民氓者為謳謠,備曲度者,總得謂之歌曲詞調(diào),皆斯由樂以定詞,非選調(diào)以配樂也。由詩而下九名,皆屬事而作,雖題號不同,而悉謂之為詩可也。后之審樂者,往往采取其詞,度為歌曲,蓋選詞以配樂,非由樂以定詞也。而纂撰者,由詩而下十七名,盡編為樂錄、樂府等題,除鐃吹、橫吹、郊祀、清商等詞在樂志者,其馀木蘭、仲卿、四愁、七哀之輩,亦未必盡播于管弦明矣。后之文人,達樂者少,不復如是配別,但遇興紀題,往往兼以句讀短長,為歌詩之異。劉補闕之樂府,肇于漢魏。按仲尼學文王操,伯牙作流波、水仙等操,齊犢沐作雉朝飛,衛(wèi)女作思歸引,則不于漢魏而后始,亦以明矣。況自風雅至于樂流,莫非諷興當時之事,以貽后代之人,沿襲古題,唱和重復,于文或有短長,于義咸為贅剩,尚不如寓意古題。刺美見事,猶有詩人引古以諷之義焉,曹、劉、沈、鮑之徒時得如此,亦復稀少。近代唯詩人杜甫悲陳陶、哀江頭、兵車、麗人等,凡所歌行,率皆即事名篇,無復倚傍。余少時與友人樂天、李公垂輩,謂是為當,遂不復擬賦古題。昨梁州見進士劉猛、李馀,各賦古樂府詩數(shù)十首,其中一二十章,咸有新意,余因選而和之。其有雖用古題,全無古義者。若出門行不言離別、將進酒特書列女之類是也,其或頗同古義。全創(chuàng)新詞者,則由家止述軍輸、捉捕詞先螻蟻之類是也。劉李二子方將極意于斯文,因為粗明古今歌詩同異之音焉。
趙卒四十萬,盡為坑中鬼。
趙王未信
趙母
言,猶點新兵更
填死
。
填死
之兵兵氣索,秦強趙破括敵起。
括雖專命起尚輕,何況
牽肘
之人牽不已。
坑中之鬼妻在營,
髽麻戴绖
鵝雁鳴。
送夫之婦又行哭,哭聲送死非送行。
夫遠征,遠征不必戍長城,出門便不知死生。
早梅
北宋 ·
劉元載妻
七言絕句
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種春風有兩般。
憑仗高樓莫吹笛,大家留取倚闌干
(《詩話總龜》前集卷一○ 《詩話總龜》:天圣中,禮部郎中孫冕記三英詩:劉元載妻、詹茂光妻、趙晟之母《早梅》《寄遠》《惜別》三詩。劉妻哀子無立,詹妻留夫侍母病,
趙母
懼子遠游。孫公愛其才以取之。)
。
贈長安
趙先生母
宋 ·
無名氏
五言律詩
牙發(fā)重生黑,延齡三事因。
至誠遵道友,精謹奉高真。
靜意摛猿馬,清心聚氣神。
處端聊拜上,稽首壽長人
(影印《詩淵》冊一頁四一七)
。
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
其二百三十四
趙隱
①
宋末元初 ·
林同
五言絕句
① 為相退朝侍養(yǎng)如布衣常侍母觀御宴隱率百官拜恩于庭回班候起居
至今說花縣,當日奉潘輿。
未必若
趙母
,回班候起居。
次韻和郭祐之雙桔堂
趙母
壽詩
宋末元初 ·
戴表元
嚴親不待高官秩,一刻歡娛勝千日。
趙郎宦薄母八旬,自采芳甘充俎實。
堂前酣酣雙桔紅,童兒見客笑滿容。
有田得耕我亦去,繡衣御史語生風。
山坡羊
明 ·
楊珽
旦同丑
趙母
上:
氣蕭蕭柴門風驟。冷颼颼孤帷寒透。
悶沈沈妝臺懶親。病懨懨人比梅花瘦。
心暗愁。把恩情付水流。
更雙親咫尺。咫尺分離久。
怎撇蘭閨。獨居蓬牖。
堪憂。濕盡羅襟淚不休。
堪羞。撥盡銀箏怨未休。
女冠子
明 ·
楊珽
旦同丑
趙母
上:
幽居春曉。
懨懨粉污香銷。
心事蕭條。
三分春色。
一分愁病。
二分煩惱。
鱗鴻音信杳。
無媒徑路還遙。
憂心悄悄。
更形容枯槁。
可憐辜負鳳幃人老。
唐多令
明末清初 ·
葉憲祖
凈
趙母
上:
苦守
未亡年
。貧居祇自憐。
幸然有女正芳妍。
旦上:
喜得萱親身健在。
相依傍。免憂煎。
趙
(相禹)
夏卿母親韓氏挽詞
明末清初 ·
黃宗海
污不至阿其所好,孟氏有言傳青簡。
而我早曾事斯語,敢于哀詞容杜撰。
嗚呼
趙母
韓宜人,歸道一一無可揀。
衿纓舉案到白頭,此事人間未易眼。
胡然主器先即世,斷腸哀猿哭無限。
門楣有三半零落,猶幸中男系朝版。
季也有道復有文,早向林丘光已鏟。
賢哉昔聞和靖母,養(yǎng)志今見曾參饌。
瑤環(huán)瑜珥稱家孫,學詩亦能了瑟僩。
積善馀慶應(yīng)在茲,何恨當年少生產(chǎn)。
年高八旬果仁壽,波及六親俱涕潸。
托銘須待張林人,固哉吾詩還愧赧。
茅雞綿漬有故事,哭攀花頭奠一盞。
霍山
明末清初 ·
顧炎武
霍山古帝畿,崔嵬據(jù)汾左。
東環(huán)太行趨,北負恒山坐。
幽泉迸雷出,奇峰挾云墮。
百物饒姿容,名花獻千朵。
廟食當山阿,重門奠磊砢。
像設(shè)猶古先,冠裳蒙
堀堁
。
春雪覆松杉,堂基對
蓬顆
。
主守各散亡,空室無一鎖。
五鎮(zhèn)稱副岳,亦能降淫禍。
豈忘帝王朝,時陟高山墮。
黍稷既非馨,趨將況云惰。
神人一失職,庶事交叢脞。
有寺號興唐,近在祠東埵。
昔日義旗來,列宿紛???。
更念七雄時,晉卿特么么。
茫然二節(jié)竹,刻期兆猶果。
寶命何邇封,四荒無不可。
再拜霍山神,惟神實知我
(舊唐書高祖紀師次靈石隋武牙郎將朱老生屯霍邑以拒義師會霖雨積旬饋運不給有白衣老父謁軍門曰余為霍山神使謁唐皇帝曰八月雨止路出霍邑東南吾當濟師高祖曰此神不欺趙無恤豈負我哉八月辛巳高祖引師趨霍邑斬宋老生史記趙世家襄子奔晉陽原過從后至于王澤見三人自帶以上可見自帶以下不可見與原過竹二節(jié)莫通曰為吾以是遺
趙母
恤原過既至以告襄子襄子齋三日親自剖竹有朱書曰
趙母
恤余霍泰山山陽侯天使也三月丙戌余將使女反滅知氏女亦立我百邑余將賜女林胡之地襄子既并知氏遂祠三神于百邑使原過主霍泰山祠祀左傳昭九年吾何邇封之有爾雅觚竹北戶西王母日下謂之四荒)
。
共 15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