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50—132 【介紹】: 東漢犍為武陽人,字叔明。張良六世孫。安帝永寧元年為廷尉,留心刑斷,辨正疑獄。順帝即位,拜司空,在事多所薦舉,天下稱其推士。時趙騰等八十余人以上言災變當伏法,皓力諫,乃得減刑。全后漢文·卷四十九
皓,字叔明,楗為武陽人,留侯張良六世孫。永元中,仕州郡,辟大將軍鄧騭府,五遷為尚書仆射出為彭城相。永寧初,征拜廷尉。永建初,代陶敦為司空,免。陽嘉初,復為廷尉。卒年八十三。
人物簡介
【生卒】:?—107 【介紹】: 東漢南陽隨人,字次叔。和帝時為郡功曹。以勸阻太守趨奉外戚竇憲而被器重,舉孝廉。歷任五官中郎將、光祿勛、太常,安帝永元元年位至司空。時殤帝卒,鄧太后違眾人意立安帝。章密謀誅鄧騭兄弟,廢太后,立平原王,事覺自殺。
人物簡介
【介紹】: 東漢陳留人,字大遜。家貧,兄弟六人同食遞衣。其妻謂有私財,愿思析居,充置酒請鄉(xiāng)里內(nèi)外而逐妻。殤帝時征為博士,遷侍中。面刺大將軍鄧騭。遷左中郎將。年八十八為國三老。安帝特召見,賜以幾杖。
人物簡介
【生卒】:78—143 【介紹】: 東漢涿郡安平人,字子玉。崔骃子。早孤,銳志好學,師從賈逵,明天文歷數(shù)、京房《易傳》。順帝時舉茂才,遷汲縣令,開稻田數(shù)百頃,百姓歌之。漢安初遷濟北相。被劾貪贓征詣廷尉,申辯得釋。瑗善文辭,工章草,著有《草書勢》。全后漢文·卷四十五
瑗,字子玉,骃子。年四十,始為郡吏,坐事系東郡發(fā)干獄,釋歸。辟度遼將軍鄧騭府,騭誅坐免。復辟車騎將軍閻顯府,順帝初,顯誅,又坐免。后舉秀才,除汲令。漢安初,遷濟北相,被劾,征詣廷尉,免。有《集》六卷。
人物簡介
【生卒】:78—139 【介紹】: 東漢南陽西鄂人,字平子。少善屬文,通《五經(jīng)》,貫六藝,尤致思于天文、陰陽、歷算。安帝時征拜郎中,遷太史令。順帝初,復為太史令。后遷侍中。永和初,出為河間相,整法令,有政績。征拜尚書卒。創(chuàng)制世界最早以水力轉動之渾天儀,并于陽嘉元年制造測定地震之候風地動儀。所著《靈憲》,力圖解答天地起源演化,又用距離變化解釋行星運行遲疾。又于中國歷史上首次正確解釋月蝕原因,指出月光為日光之反照。和帝永元間作《東京賦》、《西京賦》,后又有《應間賦》、《思玄賦》等。有輯本《張河間集》。全后漢文·卷五十二
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永元中,舉孝廉,連辟公府皆不就。永初中,大將軍鄧騭累召不應。公車特征,拜郎中,遷尚書郎,轉太史令。順帝初,再轉復為太史令。陽嘉中,遷侍中。永和初,出為河間相,征拜尚書。有《靈憲》一卷,《渾天儀》一卷,《集》十四卷。(案:張溥本有《周天大象賦》,今考是李播所撰,編入隋文。)
人物簡介
全后漢文·卷四十八【介紹】: 東漢漢中南鄭人,字孟節(jié)。通五經(jīng),善占星術。和帝時為漢中戶曹史,以諫郡守勿與大將軍竇憲交通,知名當時。舉孝廉,累遷尚書令、司空。永寧元年,以承大將軍鄧騭請托事,免官。安帝死,復起為司徒,以與謀立順帝,封涉都侯,不受。年八十余卒。
合,字孟節(jié),漢中南鄭人。少游太學,縣召署幕門侯吏。和帝時,署郡戶曹史,舉孝廉,五遷為尚書令。永初中,遷太常。元初四年,代袁敞為司空,后坐事免。北鄉(xiāng)侯即位,代劉熹為司徒。順帝初免。卒年八十余。
人物簡介
全后漢文·卷十八【生卒】:79—166 【介紹】: 東漢扶風茂陵人,字季長。馬嚴子。師事?lián)粹┩ń?jīng)籍。初為鄧騭舍人,安帝永初四年拜校書郎,典校東觀秘籍。因上《廣成頌》忤鄧太后,十年不得調,又遭禁錮。太后死召拜議郎,歷武都、南郡太守。得罪大將軍梁冀,免官髡徙朔方。赦還,復拜議郎,重在東觀著述。由此不敢忤權勢,為梁冀起草劾李固章奏,又作《西第頌》頌之,頗為正直者所恥。后以病去官。融才高博洽,為世通儒,生徒千余,盧植、鄭玄皆出門下。注《孝經(jīng)》、《論語》、《詩》、《易》、《三禮》、《尚書》、《列女傳》、《老子》、《淮南子》、《離騷》。生活奢華,常坐高堂,施絳紗帳,前授生徒,后列女樂。
融,字季長,嚴第五子。永初中,大將軍鄧騭召為舍人,拜校書郎,又拜郎中。在東觀十年不調,自劾歸,為鄧太后所怒,禁錮六年。安帝親政,召還郎署,復在講部,出為河間王廄長,召拜郎中。順帝即位,移病去,為郡功曹。陽嘉中,舉敦樸對策,拜議郎,大將軍梁商表為從事中郎。轉武都太守。桓帝時,遷南郡太守。以忤梁冀免官,髡徙朔方,自刺不殊。遇赦,復拜議郎,重在東觀著述。以病去官。延熹九年卒于家,年八十八。有《周易注》十卷,《尚書注》十一卷,《毛詩注》十卷,《周官注》十二卷,《喪服經(jīng)傳注》一卷,《孝經(jīng)注》二卷,又《儀禮注》《禮記注》《春秋三傳同說》《論語注》《列女傳注》《老子注》《淮南子注》《離騷注》若干卷,《集》九卷。
人物簡介
【生卒】:?—121 【介紹】: 東漢南陽新野人。鄧騭從弟。嘗任烏桓校尉。安帝元初元年遷度遼將軍。先后出軍鎮(zhèn)壓羌人起事。封武陽侯。后受誣下獄,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