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吳騫

共 1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同聲歌 東漢 · 張衡
樂府解題曰:同聲歌。張衡所作也。言歸人自謂幸得充閨房。愿勉供婦職。不離君子。思為莞簟。在下以蔽匡床衾裯。在上以護霜露。繾綣枕席。沒齒不忘焉。以喻臣子之事君也。
邂逅承際會,得充君后房。
情好新交接,恐栗若探湯。
不才勉自竭,賤妾職所當。
綢繆主中閣,奉禮助烝嘗。
思為苑蒻席,在下蔽匡床。
愿為羅衾幬,在上衛(wèi)風霜。
灑掃清枕席,鞮芬狄香。
重戶結(jié)金扃,高下華燈光。
衣解巾粉御,列圖陳枕張。
素女為我?guī)煟瑑x態(tài)盈萬方。
眾夫所希見,天老教軒皇。
樂莫斯夜樂,沒齒焉可忘(○玉臺新詠一?!稑犯娂菲呤?。廣《文選》十三?!对娂o》三?!?span id="1ln1k3d" class='peopleLink highlighted2' onclick='ShowAuthorProfile("59810", "poem_sentence_11_487639", "吳騫")'>吳騫拜經(jīng)樓詩話引蟲獲軒筆記云。平子同聲歌。灑掃清枕席。鞮芬以狄香。王制西方曰狄鞮。古詩中所謂迷迭、兜納諸香。大都出于西域。故曰鞮芬狄香。鞮芬即狄香。重言之者。古人常有此文法。素女為我?guī)?。儀態(tài)刑萬方。眾夫所希見。天姥教軒皇。刑今本作盈。姥今本作老。皆非?!侗阕印贰|S帝論導養(yǎng)而質(zhì)元素二女。徐孝穆文。優(yōu)游俯仰。極素女之經(jīng)天。升降盈虛。盡軒皇之圖藝。與此意同?!鸫浮mL芬、狄香。重言之。說甚是。謂盈舊作刑。老舊作姥。不知根據(jù)何本。惟天老、天姥本同。又黃節(jié)漢魏樂府箋注云。張衡七辯曰:假明蘭燈。指圖觀列。蟬綿宜愧。夭紹紆折。此女色之麗也。蓋即所言列圖陳、儀態(tài)萬方也?!稘h書》藝文志。房中八家有天老雜子陰道二十五卷。黃帝三王養(yǎng)陽方二十卷。列圖以下。蓋即漢志所言房中也。玉房秘決黃帝問素女玄女陰陽之事。皆黃帝養(yǎng)陽方遺說也。)。
四周寒暑鎮(zhèn)湖關(guān),三臥漳濱帶病顏。
報國雖當存死節(jié),解龜終得遂生還。
容華漸改心徒壯,志氣無成鬢早斑。
從此便歸林藪去,更將馀俸買南山(見海寧吳騫《拜經(jīng)樓詩話》卷二第十七條。同治《增修宜興縣志》卷十《藝文志》亦載之。)。
吳槎客七十 清 · 錢大昕
七言律詩
七十顏猶少壯如,松身鶴骨最清疏。
手摹離墨前朝字,家有淳熙善本書。
曹憲壽應(yīng)逾百歲,蘇公味只戀三馀。
海山咫尺庭前列,試辦長籌幾屋儲。
話舊楊郎誨未聆,吳箋千里墨猶馨。
誰箴陌上聯(lián)三叟,實愧樓名拜五經(jīng)。
葉子手量苔更綠,東塘記訂眼俱青。
月圓正照慮虒字,尺矩銅規(guī)即坐銘(愚與楊立山、吳槎客今皆八十。立山無詩,而槎客詩來,并以所著《周尺訂訛》見寄。此答槎客,兼答東卿也。槎客有《拜經(jīng)樓詩集》。)。
天璽碑訪江寧學,恨未國山捫石角。
六秋夢訊善卷僧,去歲全文如剖璞。
何意今晨眼忽明,依稀千字光斑駁。
侈陳符瑞彼何人,連歲鐫山事礱斲。
讀之若披瑞應(yīng)圖,百寶千祥來海岳。
時焉口跲不成串,禾穎榛叢互抽擢。
東觀令史蘇建書,立信中郎考之確。
兔床山人綜群籍,大梁雪客慚相較。
置我荊溪張渚間,斜陽古木幽禽啄。
蘇建名曾皇賀倫,篆書法苦周秦卓。
牛鬼蛇神莫漫譏,蟄伸龍蠖隨雕琢。
瑣事于蘇雖傅會,休明之派誰揚搉。
變來圓轉(zhuǎn)漸整齊,小束鋒芒斂刀槊。
我因悟?qū)懘呵锞?span id="wiac2qj" class='inlineComment2'>(謂皇象。),于蔡石經(jīng)雙比瑴。
二京金石附孫吳,陽羨江寧兩掎捔。
諂諛笑罵俱何有,但愧鉤摹豪管搦。
山人兼寄碧鮮字,蝶化?云飛撲撲。
團光米廩氣蒸空,斗斛量珠已盈握。
秋潮聽罷喧枕聲,晚妝夢入涼吹笙。
沖泥洗足更何有,臥看佛閣香煙生。
始從南寺歷北寺,塔影放出空光明。
霜風來問檜千載,蓮漏替報雞五更。
偶欹僧榻聊試墨,禪機詩法兩不爭。
只有湖山墨緣在,莘老殘石雙妙并。
恰在杭州通守日,軟腳酒締嵩陽盟。
墨妙亭石或贗出,而此真氣馀縱橫。
吳君手拓寄我讀,漳浦藏印非舊評。
湯村部役豈足記,賀監(jiān)點筆令人驚。
即今重嵌湖寺壁,快想侑酌蘇祠傾。
且莫施顧注本議,猶勝王許詩譜賡吳君以此石本先北寺辨集本之異,而是日吳君適以重鋟許東陽《詩譜》見寄,故末句及之。)。
⑴ 《墨妙亭詩》殘石有石齋印者,非真也。
間攜尊酒上輕舟,幽意何堪共狎鷗。
四海交情猶有客,重湖煙景正宜秋。
山分黃葉歸吟卷,水漾紅霞入畫樓。
好與風光流賞遍,人間何必更丹丘。
槎客先生七十七,老手能握兩枝筆。
詩曾索寫屏幛新,畫忽摹成林壑密。
早年工詩晚工畫,畫意都從詩意出。
連宵風雪寒打窗,坐使坐光滿蓬室。
我聞善畫山水享大年,息心求理心恬然。
憑空潑墨鼓元氣,何待采藥夸神仙。
神仙眷屬金閨籍,近事傳聞劇憐惜。
小紅飛作馬塍花,凄絕吹簫姜白石。
老眼西風淚不收,深深埋玉銀灣頭。
拜經(jīng)憶昔同看月,索句何人共倚樓。
我與先生無一面,仰之如魯靈光殿。
海天尚有滄桑變,何況曇花霎時現(xiàn)。
從此不畫雙蛾畫東絹,自對萬幅煙鬟老忘倦。
嗜古延陵翁,古器每珍蓄。
漢鼎砂痕黃,商彝蘚斑綠。
有爐其形方,吉金制殊樸。
流傳宋中興,屢寓尚方目。
圓非卓一峰,平不欹四足。
奇文云雷旋,奧篆蝌斗伏。
深鏨表款識,一一可捫讀。
畫院開封蘇,實董冶氏局。
得非姜娘子,亦領(lǐng)鐵官祿。
曰供至德壇,想見禋祀肅。
釃酒功德舞,伐鼓送迎曲。
非同上清殿,焚醮百神瀆。
免登宣和圖,合續(xù)夢華錄。
紅羊劫不灰,藏弆等韞櫝。
顯晦物有候,瓣香果誰屬。
峨峨梁溪公,坡祠圣潮矗。
匏樽薦清醑,寶錠貯華燭。
何以助德馨,此爐庶不辱。
無怪先生甘,潔手置祠屋。
矧乃屬國裔,或衍太峨族。
遺苗昔監(jiān)鑄,應(yīng)亦長公欲。
從茲瀛嶼旁,歲祭藝沈藿。
氤氳馣馤中,奎宿靈往復。
更求藥玉船,再拜奉醽醁。
殘縑世守拜經(jīng)樓,憑吊名園句并留。
為底披圖人易感,滄桑剩影在心頭(畫為吳槎客祖母作,槎客書拙政園長歌于冊尾。)。
共 1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