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1738—1812 【介紹】: 清江蘇陽湖人,字魯斯,號野子,又號仆射小樵。國子監(jiān)生。書法最有名,劉墉死后,正、行書號為第一。在京師從桐城劉大櫆受古文義法,回鄉(xiāng)以告惲敬、張惠言,從此有陽湖派古文之名。所居近仆射山。有《仆射山莊詩集》。
人物簡介
【生卒】:1743—1805 【介紹】: 清安徽懷寧人,本名琰,字頑伯,號完白山人,又號笈游山人。少好篆刻??途咏鹆昝烽H家八年,盡摹所藏秦漢以來金石善本。遂工四體書,尤長于篆書,以秦李斯、唐李陽冰為宗,稍參隸意,稱為神品。性廉介,遍游名山水,以書刻自給。有《完白山人篆刻偶存》。詞學圖錄
黃鶴樓志·人物篇鄧石如(1743-1805) 原名琰,因避嘉慶諱,以字行,號頑伯、完白山人、笈游道人、古浣子。懷寧(今屬安徽)人。書法家、篆刻家,碑學書家巨擘,擅長四體書,篆書成就最大。張惠言、包世臣都曾從之學書法。性廉介無所合。時翁方綱擅篆書,以石如不至其門,力詆之。劉墉、陸錫熊見其書,皆大驚,踵門求識面。包世臣推其篆書為神品,錢坫與世臣游焦山,見壁間篆書心經(jīng)曰:"此非少溫(李陽冰)不能作,世間豈有此人耶?"曹文埴稱其四體書皆為清朝第一。
鄧石如(1743—1805) 清代篆刻家、書法家。初名琰,字石如,以字行,號頑伯,別號完白山人、笈游道人。安徽懷寧(今安徽懷寧)人。曾入畢沅幕,三年后辭歸。為碑派書法大師,開一代碑學之先聲,影響深遠。《清史稿?鄧石如傳》載,湖廣總督畢沅的幕僚多“裘馬都麗,石如獨布衣徒步”。乾隆年間先后兩次登臨黃鶴樓,作七律《登黃鶴樓》二首;另有隸書《登黃鶴樓和畢秋帆韻》、草書《壬子秋日登黃鶴樓作,呈敬之先生正之》等書法作品存世。
人物簡介
詞學圖錄【生卒】:1764—1833 【介紹】: 清江蘇陽湖人,初名翊,字翰風,號宛鄰。張惠言弟。嘉慶十八年舉人。道光間歷知山東鄒平、章丘、館陶等縣,斷獄公平,頗受士民愛戴。詩詞古文、輿地、醫(yī)學均深造有得。有《戰(zhàn)國策釋地》、《素問釋義》、《古詩錄》、《宛鄰文集》。
簡介張琦(1764-1833) 字翰風,號宛鄰,初名翊。江蘇武進(今常州)人。張惠言弟。清嘉慶十八年(1813)舉人。通醫(yī)學,精輿地,工書。詞學之功尤深,助兄編《詞選》,開常州詞派。有《宛鄰詩文集》。詞集名《立山詞》。
張琦(1764年-1833年),字翰風,江蘇陽湖人。嘉慶十八年舉人,歷署鄒平、章邱、館陶知縣,所至有循聲,案無留牘。善醫(yī),民有病者,設(shè)局自診之。工詩詞古文,與兄惠言齊名。著有《戰(zhàn)國策釋地》、《素問釋義》及詩文集。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一一○【生卒】:1767—1840 【介紹】: 清江蘇宜興人,字仲倫。諸生。詩高澹絕俗。與惲敬、張惠言為友,工古文,后請益于姚鼐,遂專宗桐城派。有《初月樓集》。
吳德旋,字仲倫,宜興人。諸生。有《初月樓集》。
人物簡介
【介紹】: 清安徽績溪人,字伯敬,號春喬。嘉慶四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改甘肅靈臺知縣,升丹噶爾廳同知,卒于官。自幼嗜學,后出彭元瑞、朱圭、阮元之門,又與姚文田、王引之、張惠言為同年友,故學有根柢。尤精于聲韻訓詁,多獨得之見。有《古韻論》、《說文管見》、《尚書序錄》、《小學卮言》、《對床夜話》、《消夏錄》及詩文集等。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介紹】: 清江蘇武進人,字晉卿,一字損甫。嘉慶副貢生,候選直隸州州判。受其舅張惠言指授,工古文詩賦,尤精《虞氏易》。歷主通州、揚州、泰州書院講席。曾受河督黎世序聘修《續(xù)行水金鑒》。有《齊物論齋集》、《遁甲變通錄》等。
人物簡介
【介紹】: 清江蘇武進人,字誼卿。嘉慶時入資為州同知。就學于編修張惠言。以能文名,兼通歷算。考取天文生補,旋歸,以治學著書為事。有《榖梁春秋例》、《句股算指》、《太初術(shù)長編》十種。卒年四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