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韓信

相關(guān)人物:共 52 位
共 844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狡兔死。良狗烹。
高鳥盡。良弓藏。
敵國破。謀臣亡(○《史記》淮陰侯韓信引人言?!疱职浮mn非子說儲下。太宰嚭遺大夫種曰:狡兔盡則良犬烹。敵國滅則謀臣亡。又《漢書》蒯通傳。通欲說韓信令背漢。引語曰:野禽殫。走犬烹。敵國破。謀臣亡。知此語始自太宰嚭。輾轉(zhuǎn)成為習語。故有繁簡文字之異。今依《史記》錄之。)。
昔皇考之嘉志兮,喜登能而亮賢。
純潔而罔穢兮,姿盛質(zhì)而無愆。
放佞人與諂諛兮,斥讒夫與便嬖。
親忠正之悃誠兮,招貞良與明智。
溶溶其不可量兮,情澹澹其若淵。
回邪辟而不能入兮,誠愿藏而不可遷。
逐下祑于后堂兮,迎宓妃于伊雒。
讒賊于中廇兮,選呂管榛薄
叢林之下無怨士兮,江河之畔無隱夫。
三苗之徒以放逐兮,伊皋之倫以充廬。
今反表以為里兮,顛裳以為衣。
戚宋萬于兩楹兮,廢周邵于遐夷
卻騏驥以轉(zhuǎn)運兮,騰驢騾以馳逐。
蔡女黜而出帷兮,戎婦入而?繡服。
慶忌囚于阱室兮,陳不占戰(zhàn)而赴圍。
破伯牙之號鐘兮,挾人箏而彈緯。
藏珉石于金匱兮,捐赤瑾于中庭。
韓信蒙于介冑兮,行夫將而攻城。
莞芎棄于澤洲兮,瓟瓥蠹于筐簏。
麒麟奔于九皋兮,熊羆群而逸囿。
折芳枝與瓊?cè)A兮,樹枳棘薪柴
掘荃蕙與射干兮,耘藜藿與蘘荷。
今世其何殊兮,遠近思而不同。
沈淪其無所達兮,或清激其無所通。
哀余生之不當兮,獨蒙毒而逢尤。
雖謇謇以申志兮,君乖差而屏之。
誠惜芳之菲菲兮,反以茲為腐也。
椒聊蔎蔎兮,乃逢紛罹詬也。
嘆曰:嘉皇既歿終不返兮,山中幽險郢路遠兮。
讒人諓諓孰可愬兮。
征夫罔極誰可語兮。
行吟累欷聲喟喟兮。
懷憂含戚何侘傺兮。
桓桓將軍,輔主克征。
奉使全璧(章樵注本作「全璧」),身泏項營。
序功差德,履讓以平。
轉(zhuǎn)北而游,云中以傾。
① 廣《文選》作見志詩?!对娂o》同。
大道夷且長,窘路狹且促。
修翼無卑棲,遠趾不步局。
舒吾陵霄羽,奮此千里足。
超邁絕塵驅(qū),倏忽誰能逐。
賢愚豈常類,稟性在清濁。
富貴有人籍,貧賤無天錄。
通塞茍由已,志士不相卜。
陳平敖里社,韓信釣河曲。
終居天下宰,食此萬鐘祿。
德音流千載,功名重山岳。
⑴ ○《后漢書》酈炎傳。風雅翼遺詩一。廣《文選》九?!对娂o》三。又《文選》二十四于承明作與弟士龍詩注引舒吾凌霄羽一句。
叩頭蟲,蟲之微細者,然觸之輒叩頭。人以其叩頭,傷之不祥,故莫之害也。(《御覽》九百五十一)
蓋齒以剛克而盡,舌存以其能柔;
強梁者不得其死,執(zhí)雌者物莫之仇。
無咎生于惕厲,悔吝來亦有由。
仲尼唯諾于陽虎,所以解紛而免尤;
韓信非為懦兒,出胯下而不羞。
何茲蟲之多畏?
人才觸而叩頭。
犯而不校,誰與為仇?
人不我害,我亦無憂。
彼螳螂之舉斧,豈患禍之能御?
此謙卑以自牧,乃無害之可賈。
將斯文之焉貴?
貴不遠而取譬。
雖不能觸類是長,且書紳以自示。
旨一日而三省,恒跼蹐以祗畏。
然后可以蒙自天祐之吉無不利(《藝文類聚》九十七)。
韓信 西晉 · 孫楚
四言詩
淮陰屈節(jié),盤于幽賤。
秦失其鹿,英雄交戰(zhàn)。
踐楚知亡,撫戈從漢。
遂寤明主,超然虎奮。
威震趙魏,擒項平難。
割據(jù)山川,稱孤南面。
惜哉遘疑,一朝書叛(《藝文類聚》五十九)。
幽人箴 西晉 · 庾敱
四言詩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乃剖乃判,二儀既分。
高卑以陳,貴賤攸位。
榮辱相換,乾道尚謙。
人神同符,危由忽安,溢緣釋虛。
茍識妙膏,厥美有腴。
韓信耽齊,殞首鐘室。
子房辭留,高跡卓逸。
貴不足榮,利不足希。
華繁則零,樂極則悲。
歸數(shù)明白,勢豈容違。
人徒知所以進,而忘所以退。
穰侯安寵,襄公失愛。
始乘夷道,終嬰其類。
羲和升而就翳,望舒滿而就虧。
盈挹之分,自然之規(guī)。
悠悠庶人,如何弗疑。
幽人守虛,仰鉆玄遠。
敢草斯箴,敬咨黻冕
⑴ 《藝文類聚》三十六作「庾凱」,當是寫刻誤。
公諱威,字某,河南洛陽人也。舊姓辛,隴西人,基若水之源,纂商丘之胄,邑于大毫,實定其居,封于小辛,乃成其姓。是以三川披發(fā),幸有得見事機之機,八卦占爻,辛謬有知人之鑒。佐治以東都上將,魏帝解衣;武賢以西國功臣,漢王推轂。/祖太汗,武川太守??忌?,河州四面總管、大都督。隴右貴臣,河西鼎族,公侯踵武,岳牧連鑣,并得聲振長榆,名雄高柳。/公秉靈山岳,載誕星辰,結(jié)發(fā)嶷然,齠年成德,澄波萬頃,建標千仞,鋒穎既高,光芒已遠。青衿學劍,既為人主所稱;童子論兵,即佐中軍之策。永熙元年入仕,蒙授直蕩都督。/太祖文皇帝雪舊君之恥,連西伯之功,始裂鴻溝,初登函谷。公濯衣沐發(fā),杖劍轅門。撤洗足而相迎,下賓階而顧問。自此即居帳內(nèi),仍為直寢,授寧遠將軍、羽林監(jiān)、白土縣開國伯,邑五百戶。大統(tǒng)元年,從迎大駕,進爵為侯,增邑三百戶,加冠軍將軍、散騎常侍,轉(zhuǎn)大都督。公善于用兵,長于撫御。自攻洛陽,定弘農(nóng),戰(zhàn)河橋平沙苑,冒刃沖鋒,前無橫陣。況以弦木六鈞,函犀七屬,門多懸胄,箭必中鞍,山積器械,谷量牛馬,軍吏計功,司勛賞策。授使持節(jié)、銀青光祿大夫,進爵為公,增邑八百戶。昔者受律赤符,韓信當千里,治兵白帝,張飛擬萬人。皆比于今日,公之謂也。五年授使持節(jié)、都督揚州諸軍事、揚州刺史。浮于江海,達于淮泗,怎么樣既敷,瑤琨即序。十三年授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尋遷驃騎大將軍、開府,仍賜姓普屯,即為官族。入陪武帳,出總?cè)猪w,置府于陽關(guān),張旃于瀚海,故得上書于漢,即用同宗,爭長于周,還無異姓。十六年授鄜州諸軍事、鄜州刺史。公頻煩兩牧,風政神明,虎去西河,梟移東郡。河湄瑞氣,特表廉平,鄜畤神光,偏明正直。/及乎魏終天祿,周受惟新,明命已遷,彝倫或革。周元年改授大將軍、抱罕郡開國公,增邑一千戶。軍中受詔,非論北伐之功;大將登壇,無待東歸之策。置陣太平,開陰晉之道,連兵廣武,納滎陽之城。校戰(zhàn)丹山,移營白壁,莫不勇冠三軍,名凌五將。保定四年授寧州總管。掌其北門,既為鄭國所委,捍其西鄙,無懼秦亭之逼。是以筑平網(wǎng)之城,衛(wèi)人拱手,戍滎波之澤,梁氏寒心。朝廷與公有內(nèi)外之親,令公從戚里之貴,乃以魏文帝女為公夫人,遂得長門之左,別開公主之園;濯龍之傍,便有王姬之館,五年被征入京,拜少司馬。期于司武,以公為魏絳;佐于中軍,以公為荀首,豈直謂之鶉火,稱之縉云而已哉。其年被使領(lǐng)兵出西涼州,奉迎突厥皇后。紀裂繻來,卿為郡逆,稱族而行,尊君命也。天和元年授柱國,拜大司寇。楚之柱國,方之南火,軒之司寇,譬以西云,總授于公,能官人也。建德二年授少傅,四年授河州總管,都督工州諸軍事,即為河州大中正。公之桑梓,本于此地,再為連率,頻依衣錦。襄城龍種,更反池臺;桂陽仙人,還歸鄉(xiāng)里。故老親賓,柑歌相慶,安車駟馬,天下榮之。/宣政元年,授上柱國,更加少傅。配于上相,即陪玄扈之圖;居于京師,實有圯橋之策。改封宿國公,食邑并前五千五百戶。射鴻舊圃,舞鶴余城,既浮酸棗之河,聊對淇園之竹。來朝建章,則天子降席;出游戚里,則群公下階。是以行滿天地,名聞四海。方當光輔五君參謀七政,夭厲弗戒,薨于所居,春秋六十有九。柳莊告殯,傾社稷之臣,鄭僑云亡,得諸侯之禮。詔贈某官,謚某公,禮也。以今開皇元年七月某日反葬于河州金城郡之苑川鄉(xiāng)。山行隴底,地入塞原,望積石在緣河,臨崆峒而下坂。玄甲黃腸,崎嶇亭鄣,及云奠徹,方榮榆沈。若夫樹反壤也,封夏屋焉,終須潁川之碑,乃見華陰之碣。/世子儀同永達,孝性有聞,居喪得禮,嗟海變而田成,懼山飛而地絕。勒石墓田,仍銘云爾。
少典之孫,玄王之子。
虹貫于月,金承于水。
降及于周,公侯復始。
風俗氣候,山川表里。
河連積石,山帶崆峒。
秦亭北上,漢使西通。
金行氣壯,地勢人雄。
棱棱高節(jié),凜凜疏風。
祖考藩屏,濁河清渭。
兩地謨明,雙流光賁。
水無別色,云無異氣。
為吏為民,惟懷惟畏。
公之嗣世,實秉英靈。
降神中岳,回文列星。
鸞翔鳳舞,珠角山庭。
臣深義本,子極天經(jīng)。
洛城戰(zhàn)陣,河橋旗鼓。
箭飲石梁,劍燃銅柱。
并麗六麋,俱抽雙虎。
玉門開部,陽關(guān)置府。
再為上臺,兩為少傅。
模范帝師,經(jīng)綸國步。
允襲峻德,欽明審諭。
不吝車茵,誰言溫樹。
天道茫昧,年齡倏忽。
上將星開,功臣鼎沒。
九原陵阜,三河甲卒。
地險龜林,營危馬窟。
西州永別,北闕長辭。
山張?zhí)撋w,野祭空帷。
陵原地迥,松路風悲。
銘于碣石,勒以貞龜(《文苑英華》九百十一)
淮陰總漢兵,燕齊擅遠聲。
沈沙擁急水,拔幟上危城。
野有千金報,朝稱三杰名。
所悲云夢澤,空傷狡兔情。
⑴ ○《類聚》五十五?!对娂o》百三。
詠漢高祖 隋末唐初 · 王圭
引用典故:信越
漢祖起豐沛,乘運以躍鱗。
手奮三尺劍,西滅無道秦。
十月五星聚,七年四海賓。
高抗威宇宙,貴有天下人。
憶昔與項王,契闊時未伸。
鴻門既薄蝕,滎陽亦蒙塵。
蟣虱生介胄,將卒多苦辛。
爪牙驅(qū),腹心謀張陳。
赫赫西楚國,化為丘與榛。
共 844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