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張蘩
相關人物:
共 2 位
。
共 4 首
燭影搖紅
其二
題女士
張采于
衡棲集和來韻
明末清初 ·
尤侗
地老天荒,悲歌不獨江淹恨。
小庭風絮也關愁,林下重題韞。
應付鶯花管領。
好看承、車香障錦。
胡然空谷,翠袖天寒,衡門棲隱。
繡戶燃脂,彤奩占盡妝臺韻。
斷腸哀怨為誰吟,宛轉縈方寸。
欲倩蕭郎寄問。
早消除、風凄月悶。
試拈湘管,愛劈鸞箋,疊成方勝。
黃海道觀察使李公墓志銘
清 ·
趙持謙
四言詩
故觀察使龍巖李公卒踰祥。孤殿中公兄弟以狀屬持謙曰。先人之葬。尤庵宋先生已撰顯刻。而幽堂之志有闕。惟子銘之。念公于吾婦黨也。且方忝太史職。在記賢大夫事。以補青簡。不敢以固陋辭。謹按公諱尚逸。字汝休。其先自新羅貴盛。有悤言
采于
碧珍。子孫仍籍焉。碧珍后為星州李氏。歷羅訖麗。世有顯人。入我朝。平靖公約東以清德著名。生諱紹元。登文科。仕止佐郎。是公之高祖也。曾祖諱有蕃。承旨。祖諱碩明??な亍?贾M善敏??h令。贈兵曹參判。妣江陵金氏。贈貞夫人。以公貴也。公以萬歷庚子生。幼穎異不凡。稍長。力學不怠。當光海戊午。公年十九。從參判公。自京踰鳥嶺而南。居于善山。中甲子司馬。丙寅。參判公沒。廬墓三年。庚午。擢大科。權知成均館學諭。轉至博士。薦拜承政院注書。時論惜公未與槐選也。每入侍。記注贍敏。筆翰如飛。上嘉之。再錫廄馬。及乞暇歸省母夫人。賜珍劑。諭令速返。升典籍。歷司憲府監(jiān)察,刑戶禮三曹佐郎。兼春秋館記事官。丙子。出為黃海都事。冬。奴夷猝至。監(jiān)司入海島。公獨守長壽城。激勵軍民。捍禦有備。一日夜已半。被掠士女數百人。脫走至城下。公即開門納之。已而賊兵大至。呼聲動地。城中洶懼。公堅臥不動。賊退去時。出兵擊零賊。斬百馀級。而嫌于自伐。不以悉聞于朝。久露行間。遂患風疾甚。亂后除官。皆未就。己卯。病愈始拜命。由禮曹正郎。移司諫院正言,司憲府持平。將以御史按察嶺南。而遭母夫人喪。制終。拜持平,直講,忠清都事。癸未。復以持平遷掌令。時有武將孽子為勛貴婿者。咀咒嫡母。而人不敢治。公置之于法。遞為諸司正。不拜。甲申。出為襄陽府使。為治簡而明。革弊祛隱。節(jié)用蠲賦。張設有方。皆可為后式。居五載。政成民和。及棄歸。橐無毫毛。民相與聚粟。來饋于家。事類會稽叟贈錢。公不受。民守門不忍去者浹旬。己丑。拜掌令。先是賊臣自點結奧援弄國柄。稔惡日久。中外莫不忿嫉。孝宗新即位。向用耆哲。自點稍失勢。而諸附麗之者。盤據要路。诪張眩亂。公論憚不發(fā)。公與二三名流論自點罪。并斥其黨。朝著以清。一時推其風裁。遞為司藝。俄還掌令。更論自點。竟流竄之。自點所親李彥標者。陰連北人。謀起大禍。公發(fā)吏捕治。自點家又因譯人馨長。流言于虜曰。新王黜舊臣用山人。將欲舉兵入伐。虜乃屯兵關外。遣七使來詰。舉國震蕩。公夷然曰。命乃在天。孝宗親自彌縫。幸而無事。庚寅。拜獻納。遞正宗簿寺。遷執(zhí)義。以書狀官如燕京歸。為侍講院弼善。時自點之黨復入。沮公玉堂錄。公遂求外得晉州。陛辭。上引見。諭以晉之一邑。予無憂矣。公感激上命。益殫治理。道臣上其績。賜書褒美。有清簡持身。闔境愛戴。古之循良。蔑以過此等語。嘗坐兵事罷歸。上思公善治。命還任。公在晉四年。擬兩司春坊凡十四。而上不除。以重外也。大臣為言諫臣不宜久淹吏職。乃以輔德召還。出入胄筵。啟迪盡誠。金監(jiān)司弘郁以言事被鞫。不堪訊。仰呼公曰。爾知我無罪。爾若在言地。必救我也。上惡之特罷公。遂盡室南歸。卜筑于星之南水石間。自號龍巖。蓋有終老計。乙未冬。起家為安東府使。以治最賜馬。戊戌春解歸。旋拜定州。以其鄙夷。尤以興學為急務。聚邑子弟而教之。綽有成效。未幾。超授吉州牧使。升通政階。至官。疏陳邑弊。上命施行。道臣褒聞。錫賚甚厚。時朝議欲試于盤錯。嶺南關西北方伯缺。政官輒舉論公名。而有相臣挾憾沮之。辛丑春。以微故免。壬寅夏。又出為寧海府使。明年。升慶州。又明年。以刑曹參議。奉使于燕。慶人涕送。而定人迎拜塞路。還入戶曹參議。遷同副承旨。序升左副。拜慶尚監(jiān)司。宰臣又有嫉之者。以年老白上。首相沂川洪公命夏曰。某乃善人。而廉能素著。精力尚強。上然之。而公竟不赴。拜判決事,全州府尹。俱辭遞。復入銀臺。嘗于前席。極言時政。上傾聽。丙午春。拜黃海監(jiān)司。本道自亂后。列邑凋弊。鄉(xiāng)校奴婢。皆役于官。圣廟無人掃除。鞠為茂草。公修治一新。悉還其奴婢。其馀廢置事皆得宜。嘗啟言民隱。語涉宮禁。上盛怒命逮系。三司交爭而不聽。時久旱。白軒李相公景奭請見言公素清慎。所坐甚冤。上即釋之。俄命敘。而自是七八年中。于內累拜諸曹參議,承旨。并不就。間出為江原監(jiān)司。無何。忤權貴見劾罷。又為清風府使。屬庚辛大饑。至誠乳哺。濟活甚眾。大興水利。峽民賴之。秩滿歸。癸丑。始以工曹參議赴朝。當寧陵遷奉。敦事無愆。既虞而即還。上章乞免。仍及時瘼。多見采施。甲寅六月。仁宣王后從祔于寧陵。公詣陵下。葬訖而歸。八月感疾。疾劇。聞顯廟升遐。臨絕。惟言國事罔極。無一語及家。是月二十七日也。用是年十月二十五日。葬于州北仙鈴山坐卯之原。公天姿溫然慈良。而其中剛方。言貌絕去矜飾。而自有繩檢。尤篤于內行。前后居喪。畢盡情文。嘗以祿養(yǎng)不逮于親為至痛。其在襄陽。寡姊寓居其境。一以事親之道事之。兄子主祀而貧甚。為建祭室。扁曰追遠。后移居宿舂地。而祭時必親詣。至老不變。與弟尚達友愛甚至。既長于吏事。而持之以廉白。撫之以仁愛。恤孤煢制豪猾。凡典八邑按二路。俱有惠化。居而民歌舞之。去而追思不衰。其處臺閣。秉直不撓。有謇諤之節(jié)。協(xié)心忠賢。力去兇邪。士論甚重之。而雅性恬靖泊然。無進取意。以是通籍四十五年。多棲棲于外官。不稱才猷。位不滿雅望。識者咸惜之。及暮年。謝事南歸。時士禍已萌。惟一室圖書。蒔花灌園。鄉(xiāng)人至。相與款晤竟夕。而絕口不語世事。或有問者。悠然若不聞。其慎密又如此。平生自奉甚儉。遺令喪葬無或過侈。著祭式以賜諸子。不敢違也。初娶居昌慎氏。早夭無后。后娶固城李氏。府院君原之后。大司憲柳景深之外孫也。婦道純備。治家有法。公甚宜之。生三男二女。男長墀監(jiān)察。次坡縣監(jiān)。次埰別座。長女適士人郭之翰。次適金天變。監(jiān)察有四男二女。長志長。次志望夭。次志容,次志寬。女長適士人沈漳。季為持謙妻。側出男志海武科及第。次志河??h監(jiān)有二男。長志奭,次志尹。別座有三男一女。男長志安,次志完。馀幼。郭之翰生一女二男。內外曾孫不盡記。系以銘曰。
自羅著望,維星之李。
平靖之后,公趾厥美。
才既有種,麗又得正。
端良之質,孝謹其行。
早登王庭,南金之良。
霜臺奮筆,清議式揚。
奚為累麾,未咸厥施。
晚膺晉秩,亦云非卑。
然考宦業(yè),多外少內。
人為公惜,公志有在。
其志維何,樂彼山樊。
浩然捲歸,松竹滿園。
引年知止,近世所罕。
全而乘化,何怛何恨。
公沒未幾,世故百變。
公獨不見,后死之羨。
疇能道公,尤筆昭垂。
我志其幽,維據于斯。
盛京土產雜詠十二首
其一
五谷
①
(乾隆戊戌)
清 ·
弘歷
七言律詩
① 地脈厚則谷寶滋黍稷稻梁菽麥之類植無不宜畝獲數石而斗直三錢故百室盈而四釜充歲以為常
盛京山川渾厚土壤沃衍蓋扶輿旁礴郁積之氣所鐘洵乎天府之國而佑啟我國家億萬年靈長之王業(yè)也是以地不愛寶百產之精咸稡于斯農殖蕃滋井里熙阜而且瑰珍可以耀采嘉珉可以興文豐毳可以章身靈苗可以壽世矧
采于
山獵于原?于江不可勝食不可勝用稽古圖經志乘罕得而詳焉余昔再蒞陪都頌揚光烈惟物產闕而未詠茲展謁珠邱三至此地念夫豳風之陳衣食生民之溯藝植撫百昌而昭大美亦述祖德者所不能忘也爰舉十二事各紀以詩且系之引具梗概云
神皋五谷種皆宜,后稷穡同有相之。
略異豳風躬耒耜,兼精立政詰戎師。
高原下隰秋常穫,萬廩千倉歲可期。
內地流民成土著,胥吾赤子率聽
(平聲)
其
⑴
。
⑴ 盛京可耕之土甚多畿輔山左無業(yè)窮氓挈侶至者咸墾藝安居久之悉成土著日積日多雖于本地淳樸古風有礙然太平日久戶口繁孳藉此以養(yǎng)無萬窮黎故向有禁之之例而未嘗嚴飭也
罥馬索
清末民國初 ·
樊增祥
張蘩
父嘗以此調寫竹山聽雨詞意,當時嘆為獨絕,今不能舉其詞矣。比行縣至施家鎮(zhèn),夜宿三郎廟中,冷雨空堂,黯然賦此,不知視
蘩
父何如也。
剔紅藥,雕礎苔花暈深碧。
空廊暗雨,古墻落粉陰蟲泣。
寒袍綻紙,冷笛遺鈿,一夜玉鵝紅冰積。
料小樓也被西風,打入綃窗潤琴漆。
寥寂。
井桐悽語,燕泥輕墜,楚簟微瀾蕩秋魄。
恰似吳船聞雁,夢中煙水楓橋驛。
殘更倦枕,攪碎風鈴,官馬蕭蕭嘶寒櫪。
又曉來斷云,零落野戍,凄涼淚金狄。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