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曹元弼

共 13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公諱申。字維降。東海郯人。五代祖周宣州刺史瑰。瑰生隋江州司馬宴。宴生吉州太和丞仁澈。仁澈生皇吏部郎中諫議大夫元之。元之生公烈考汾州司戶參軍贈信州刺史乂。大凡自偃王而下。用仁義世其家。諫議之文行。信州之廉退。及公始大。永泰初。當(dāng)著作賈常侍至操柄儀曹。搴士林之菁華。舉進(jìn)士上第。調(diào)補(bǔ)秘書正字。四征翹車。相屬于途。望公舉趾以為重。九江而西。服嶺而南。與朔塞被邊之地。聯(lián)為命介。歷大理評事司直監(jiān)察御史太子司議郎殿中侍御史。錫以章綬。冀國路公之誅哥舒晃也。公以從事。主謀居多。嗣曹王之守鐘陵而誅李希烈也。公以長史行刺史事。調(diào)州師以護(hù)饟道。厥勞茂焉。江漢既清。拜韶州刺史。先是長史不任職。官曹弛廢。刺史寓于理下。邑之令丞與編人雜處。比屋庸亡。公田為蕪。公乃假之耕牛。賦與種食。人人自占。視其力而為之制。歲乃善熟。積為倉箱。于是計徒庸。程日力。作為城寺。大治垣屋。廄置市列。道橋器用皆備焉。罷去之日。夫家名數(shù)。倍差于始至。而不書于籍。邑子張棣等五百人獻(xiàn)其理狀。得請于觀察府。以函奏書。請立碑祠。公瞿然止之曰。此刺史職耳。一旦上聞。與沽伐者何異。所不忍為也。府不能奪。改合州刺史。以先濮陽郡太夫人兆域未祔。表求改葬。緦麻既除。以御史中丞領(lǐng)景州刺史。自兵興四十年。山東諸侯。率強(qiáng)大驕蹇。郡二千石多自命于轅門。蓋縣官息人含垢。而因緣漸漬然也。至是朝廷以滄州負(fù)海。勁兵攸處。乃建節(jié)將幕庭。裂屬城以置支郡。會其帥亦請缺守于朝。朝論難之。二府比推擇未稱。因召公入見。而面命焉。錫命服文馬。緡錢五百萬。尋加節(jié)度副使。中朝之條職憲令。始被于景人。是歲。節(jié)度使來朝。既從父兄為代。表公以本官為軍司馬。陳情去職。徵還京師。復(fù)以御史中丞出蒞邕州。領(lǐng)經(jīng)略之任。開南蠻徼道。宣明威信。種人黃氏。納質(zhì)請命?;瘲l風(fēng)行。獷俗以清。明年。中貴人持兵符詔書至部。以御史大夫督南海二十一州軍事而節(jié)制焉。前此守臣物故。軍吏乘變。竊發(fā)印符。易置部校。拔用惡少年百輩。軍中幾亂。相率亡命。公既至。捕誅首惡。悉原諸詿誤者。夷越負(fù)險阻。白晝攻剽。芟夷根株。使無遺類。然后布以寬大。人安作業(yè)。溟漲之外。巨商萬艦。通犀南金。充牣狎至。天子之恩澤賜予。聲明物采皆待焉。上應(yīng)急宣。以馳疾傳。下無強(qiáng)賈。用絕奸利。和輯招徠。外區(qū)懷之。則四封之內(nèi)。其理可知也。朝典疇庸。進(jìn)階至銀青光祿大夫。時庸蜀未靖。公密疏請發(fā)卒徒五千。循伏波故道。由僰蠻抵岷峨。以會師期誅不恪。詔可其奏。就加禮部尚書。秩正三品。疏封東海。命書未及至。奄捐館舍。襚以太子少保印綬。吊祠稱焉。是歲改元元和。公之生七十年矣。嗚呼。以文發(fā)身。以智經(jīng)物?;莺椭睖亍V毅×?。佐賢侯長轂。皆有理效。在韶也興事功。在景也修班制。朗寧察風(fēng)俗。南海整師律。以八命居六官。攸好德考終命。其蹈履之全乎。夫人渤海高氏。早歿。繼夫人扶風(fēng)郡夫人竇氏。柔明有賢行。嗣子右衛(wèi)倉曹元弼。似續(xù)文敏。號咷毀慕。以某月日。寧神于東都偃師縣之某原。乃刻堅石。以傳永久。銘曰。
噫徐公。
有質(zhì)有文。
有義有仁。
名聲章明。
邁偫倫兮。
噫徐公。
不忮不求。
不緇不磷。
贊佐四征。
暢嘉聞兮。
公之牧人。
于韶于景。
于邕于廣。
朱幡照路。
利攸往兮。
公之愛人。
以清以靜。
以惠以養(yǎng)。
流庸集附。
如景響兮。
如何不傭。
奄忽鞠兇。
蓍龜之同。
天地之中。
吁嗟乎徐公。
贈昭文孫生同康二首 其二 (壬辰) 晚清 · 李慈銘
五言律詩
儀鄭顏堂后,江繼擅名。
百年誰獨步,二妙共馳聲。
禮疏李黃折,詩箋孔陸驚。
從今江左學(xué),高密得干城(謂吳縣孝廉曹叔彥元弼。)。
⑴ 子屏徵君,號鄭堂。
⑵ 吾郡蘭陔中丞,有許鄭學(xué)廬。
觚棱麗日照秋鮮,白塔晴標(biāo)百尺巔。
郭外風(fēng)云通極塞,禁中樓閣出諸天。
玉河曲繞千章木,金闕平分萬戶煙。
多少登高萸菊會,不知蓬島有今年。
耶律妝臺事已賒,完顏樓殿創(chuàng)瓊?cè)A。
龍蛇旗影三霄仗,金粉天香六代花。
王母鏡開滄海日,玉妃裙起赤城霞。
祗今太液秋光滿,終古神居屬漢家。
游桃嘉平月既望,風(fēng)日和霽如春妍。
南窗喜見晴旭滿,不須榾炭紅爐然。
歲事漸促百不理,室中坐臥依寒氈。
故人相約共治具,為我衰暮開愁顏。
古人生日不稱祝,況我孤露尤堪憐。
行年五十無一就,所得霜雪滋華顛。
二親未享一日養(yǎng),弟侄饑餓耕無田。
生值災(zāi)星逼殘臘,蓼荼百萃攻中堅。
幸恃頑鈍得不死,支撐病痼能增年。
每逢此日輒慘戚,何敢口腹恣珍鮮。
素心知我益繾綣,特先十日開華筵。
芳醪佳果滿幾案,蔌肴膾炙紛盈前。
冬筍寸寸斲寒玉,蒸鳧肥滑堆吳綿。
談諧互作務(wù)醞籍,禮數(shù)雖設(shè)無周旋。
舍人博雅守家學(xué),窮經(jīng)矻矻爭前賢(謂孝仲。)。
諸君各擅詞賦妙,葩華絡(luò)繹供丹鉛。
就中鮑叔(敦夫。)同里巷,清漳夾岸連華椽。
鹽官羊仲(敦叔。)居稍遠(yuǎn),海航一日能來還。
王翰(韜夫。)迥絕隔回浦,會稽東部同山川。
其馀四君盡同縣,斜橋光相衡相連(孝仲居斜橋。)。
新河近匯郭西水(匡伯居新河。),陶堰時泛城東船(彥清居昌安門外,仲彝居陶堰。)
同學(xué)同歲分少長,舊雨今雨無拘牽。
長安冷落守素業(yè),不附時局誇飛騫。
天涯難得一朝聚,對此不飲真癡頑。
名花照眼更殊絕,酒波艷映雙枝懸。
錢郎膚清秋水鮮,朱郎雙頰爭紅蓮。
手持翠盞勸我醉,玉山未倒先蹁躚。
庭前翠竹千瑯玕,斜陽晼晼催暝煙。
卷簾俄見明月上,更分銀燭擘華箋。
⑴ 海寧與越之三江口海岸對峙,相去僅數(shù)十里。
⑵ 孝仲、敦夫同學(xué),匡伯、韜夫、仲彝同年,敦叔、彥清亦兄弟同年。
五載離情哽咽言,眼中惟有鄭鄉(xiāng)尊。
寒花照酒如春好,小屋留書有夢存。
當(dāng)代純?nèi)褰?jīng)洽熟,平生風(fēng)義語頻煩。
便應(yīng)乞病從君學(xué),不讓睢州奉一孫。
四月瀟瀟似晚秋,浮云西北隱高樓。
桃花已共(一作『逐』)東風(fēng)盡,鶯燕蹉跎(一作『無聊』)只自羞。
一夜湖痕與淚深,畫簾(一作『堂』)春夢再追尋。
薰?fàn)t已冷香難滅,地老天荒要此心。
欲涉微波賦楚詞,風(fēng)吹叢竹有參差。
人間萬事無尋處,卻在(一作『付』)闌干聽雨時。
懿齋病望怡書不到 其一 清末至現(xiàn)當(dāng)代 · 何振岱
五言律詩
想極渾成妄,猜多豈果癡。
老懷徒郁郁,遠(yuǎn)信故遲遲。
露坐頻遙盼,風(fēng)簾亦我欺。
百端皆未是,至此始傷離。
共 13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