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毛扆

相關(guān)人物:共 1 位
共 9 首
絳云燼后。
有隱湖小閣,突兀晴晝。
錦褙團窠,箋剔泥金,珊瑚石尉休斗。
墨花蝕處香偏冽,論官焙、何須豆蔻。
記開雕、北宋南唐,漢碣秦碑同壽。

寒具慎教輕觸,牙簽除付與,荑玉纖手。
滟滟油窗,的的春檠,靜對瓶花句讀。
縹囊便是劉伶鍤,縱萬戶、千鐘何有。
任誇他、帝子臨春,此閣更饒妍秀。
昆湖有真隱,金粟緬高風(fēng)。
桑海遺民老,襄陽耆舊空。
人言虞仲里,又得小毛公。
廿載淮南別,吳江幾落楓。
淇汲春風(fēng)已滿川,花花葉葉各欣然。
輕煙薄霧熹微日,最是詩中畫里天。
哀怨猶傳水上聲,驛門花事十年情(丙子入黔與再同過此)。
太行山下東風(fēng)路,頭白重來并馬行。
聞道說詩傳世業(yè),不須捧檄羨微官。
二王遺法分明在,落筆從人袖手看。
泣玉投珠苦亂真,一篇窮鳥尚長貧。
二千石不如逢掖,始信威明是可人(時將之京)。
毛斧季 清 · 何焯
七言律詩
嘆息老成俄向盡,相從較晚恨還深。
錢馮舊學(xué)偏能說,蒼雅遺文苦用心。
閣上掩書仇未畢,門前載酒好難尋。
生存殘簡亡來借,自古同悲匪直今。
小時讀書愛款識,卷尾每識琴川毛。
汲古閣本已漫漶,校讎差謬爭釐毫。
當時閣中精篆刻,事與鏤板同勤勞。
爾來紙貴石亦貴,百年馀物誠足豪。
方寸之印為誰作,龍馬取義將焉褒。
四旁齾缺露圭角,兩行铓穎瑩油膏。
伊予買得何所用,摩挲但以文錦韜。
烏衣之云或以姓,物有天合非空遭。
自得謝生歌伐木,始將此印充投桃。
江左清華溯奕葉,芝蘭玉樹真英髦。
他山攻錯予所愧,家世清芬子自操。
區(qū)區(qū)雕篆豈足道,要涉萬卷凌風(fēng)騷。
人生何者非夙定,不獨文字關(guān)同袍。
他日倘符吞篆夢,一笑相逢如孟郊。
紫裘腰笛橫江閣,畫障滿堂舞松鶴。
人生安得如公壽,千載精神緬猶昨。
高冠笠屐盡瀟灑,遺像何必褒與鄂。
蘇齋老去壇坫冷,三十年來無此樂。
司農(nóng)好古復(fù)好客,暇日為公一舉爵。
中秋重九那有定,此例已自髯翁作。
帣鞲鞠跽奉謦欬,銀篆香螺裊簾幕。
是時崢嶸歲將莫,積雪在地檐冰落。
公詩光芒照古簡,瞥眼開匣得干鏌。
施顧合箋世已稀,況出宋槧非贗托。
中丞何處得此本,賓主傳觀喜且愕。
憶從秘殿見杜集,嘉祐所刊亦相若。
大小毛公舊藏弆(宋嘉祐間姑蘇郡守王祺刊《工部集》,明崇禎己卯毛扆鈔補有跋,亦汲古閣藏本也,曾于懋勤殿見之。),題識此詳彼則略。
人間天上各有緣,眼福合并誰料度。
蘇齋老人真好事,卷卷銀鉤字鴹躍。
鉅公名士爭綴筆,矮紙斜行無地著。
摩挲未了讀壁畫,二老風(fēng)篁坐談謔。
浮名似笑后生癡,狂態(tài)卻對前賢怍。
中丞司農(nóng)得詩髓,江左潘徐氣磅礴。
酒酣耳熱誦坡句,追逐松喬鄙衛(wèi)霍。
繄余廢學(xué)如寒竽,拄杖三年戀幽壑。
不敢望公揮翰手,和陶有志公應(yīng)諾。
⑴ 施、顧注蘇本,琴川毛子晉家舊藏,展轉(zhuǎn)歸大興翁覃溪先生,模坡公數(shù)像于卷端,賦詩題識,幾于無卷無之。今藏荷屋中丞處,重裝副葉,釐為四櫝。乾隆、嘉慶、道光三朝名流筆跡闐溢,不特宋槧足珍,即此零珠碎玉,亦希世之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