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薛春黎

共 10 首
淮生內(nèi)兄(蘭第)金門宦隱圖(辛丑至甲辰) 清 · 祁寯藻
七言律詩
吾廬宜住懶眠巷,太乙真乘不系舟。
曾共山翁醉籬菊,即今宦海數(shù)沙鷗。
榻因好客仍時下,云本無心為我留(君初官農(nóng)曹,以余回避比部。)。
試問囊琴孰延企,北窗可許坐清秋。
⑴ 「吾廬宜住懶眠巷,遠客常攜載酒觚」,石士外舅夫子太乙舟楹帖也。
秋槐壓屋密如緘,瘦竹橫窗疏不芟。
盆水新添魚驟上,籬花晚謝鳥爭銜。
涼天古寺招佳月,別酒馀痕惜故衫。
更喜城南姜處士,拈豪置我在山巖。
秋夢如云不可緘,三年離緒未全芟。
送君作郡思前事,笑我投詩換舊銜(來詩有「空馀黃閣舊頭銜」之句。)。
老境明明船下瀨,悲歌往往淚盈衫。
卜鄰但遂城南約,更敢從容說燕巖(壽陽有燕巖。)。
昔者太乙舟,初聆伯牙琴。
希聲按古節(jié),微契含沖襟。
云曾師成連,獨得山水心(公從桐城姚先生為古文學(xué)。)。
山水娛清暉,輶軒宜武林。
濟濟桃李門,鏘鏘鸞鳳吟。
高文照四海,勝賞馀登臨。
不材辱拂拭,仰托龍門岑。
操縵四十年,枯桐負(fù)知音。
古寺想懸榻,青苔雨沈沈。
豈無弦柱在,發(fā)篋情難任。
篋中何所有,韜光千萬竹。
秋風(fēng)吹碧云,足音散空谷。
五君同懷客,斜日倚喬木。
棋聲泉石間,幽磴出茅屋。
先生神更遠,笑語近可掬。
此樂僧豈知,知者暫寓目(公記中語。)。
偶感桃源記,已悟桑下宿。
鳴皋竟先舉,歸鴻各遵陸。
猶聞石室書,藏此云林麓。
徘徊展遺像,惻愴雙玉軸。
⑴ 程梓庭制府、富海帆中丞、吳退詹、徐廉峰兩主試。
遺像何溫溫,題詩聲暗吞。
借問卷中詩,題者今誰存。
不知云煙過,但覺日月奔。
松柏有歲寒,女蘿復(fù)奚論。
離離書帶草,昔生通德門。
潦倒霜籬菊,曾共山翁尊。
陰德高門閭,清風(fēng)長子孫。
至今讀遺書,能令薄夫敦。
我欲寫此圖,瓣香貽后昆。
安得江州月,分照柴桑村(用淵明《孟府君傳》意。)
五年京邸重相聚。
未握手,猶縈注。
夜闌剪燭話行藏,別久翻無頭緒。
鄉(xiāng)愁旅恨,游蹤宦跡,事事增悽楚。

郊祁科第誇同譜。
奈中外,殊遭遇。
清高畢竟是詞曹,太息風(fēng)塵艱阻。
何時擺脫,坡吟潁和,永聽聯(lián)床雨。
織局樓送客行 清末民國初 · 王闿運
劉仲立道臺餞余武昌沙樓。黃稚農(nóng)、劉君曼、王復(fù)東、宋蕓子、寶子申、陳復(fù)心、岳鳳吾、顧印伯俱集相送,總督端尚書來會。至夜,岳復(fù)具酒,與七觀察步從登舟,鐙炬甚盛。明發(fā)賦謝,并柬鄒孝感。(楚諺云:男作女工,作即婁空。)
織局本銀三百萬,女工男作非長算。
初言籠利奪西洋,不道官紗更粗縵。
劉子應(yīng)官不愛官,巧因桑孔用申韓。
分職由來有工賈,從公無事得蕭寒。
蜀材楚用多英選,宋顧儒冠持手版。
岳男文武隨所施,王鄒幕府參樞筦。
黃家公子并陳劉,繡衣仍似錦衣游。
共話玉堂鄰粉署,曾依相節(jié)佩吳鉤。
寶侯兄弟同攀桂,獨訪荔枝投嶺外。
春來忽憶武昌魚,與余邂逅成良會。
黃鶴樓空馀古磯,鲇魚水曲漾晴輝。
高閣陵云動春影,芳洲隔岸見花飛。
休論新政官中事,且與故人期一醉。
更聞庾亮出南樓,臨江送客生詩思。
舊識新知歡復(fù)歡,重陳清酒列彫盤。
只言江上春宵短,不覺城中玉漏殘。
春光正欲催人去,卻思回棹相從住。
明宵曉月照沙堤,唯見樓前綠楊樹。
京國曾聞侍御名,今知絳幔亦傳經(jīng)。
此圖儻示桑根老,應(yīng)憶椿庭侍讀情。
⑴ 侍御弟慰農(nóng)觀察有《云煙過眼圖》,其第一曰「椿庭侍讀」。
愴絕機聲鐙影圖,卷葹閣底淚痕枯。
北江法物都零落,抵得全椒此幀無。
共 10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