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褚廷璋

相關(guān)人物:共 2 位。
共 3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題王雅宜券后(己丑) 清 · 錢載
長券短券禮昉諸,左券右券法令俱。
官券私券勢難已,折券焚券僅有無。
雅宜山人王履吉,嘗自起債于州閭。
白銀五十息錢是,文壽承乃居間歟。
嘉靖七年月維夏,想當櫻筍家家廚。
獨奈山人竟貧甚,交關(guān)入市出石湖。
不能與息終與息,十二月必償君馀。
梅花開時雪花落,定已稍入湖田租。
顧元方者買舊跡,獲此卷愛山人書。
裝界乞題一還再,歸文休后連凡夫。
秋堂蕭然謝作答,似聽此券來中吳。
遂令街西褚學士筠心。),持以索詩如索逋。
我貧雖不漫立券,地上事亦何從圖。
且償詩債欠酒債,今夜暫借街西酤。
書局匆匆策馬回,招要重到小蓬萊。
半天雨勢龍銜去,一片秋聲雁帶來。
桑落肯辭今日醉,桂華應傍故園開。
吳中風景資談柄,促坐渾忘漏點催。
① 文云立票人王履吉央文壽承作中借到袁與之白銀五十兩按月起利二分期至十二月一并納還不致有負恐后無憑書此為證嘉靖七年四月日立票人王履吉押作中人文壽承押
草堂貲待王錄事,少米惠乞李大夫。
分人以財今巳罕,稱貸保任古有諸。
詩人多窮乃往例,四壁蕭然了無計。
雅宜山色難療饑,下策區(qū)區(qū)憑約契。
誰其借者袁與之,白銀五十無零奇。
萬息二千一歲率,貨殖之傳寧吾欺。
年月日子紙尾壓,歲暮責償應不乏。
生平恥食豪家鯖,此來卻費山人押。
風流寸楮偶流傳,筆法圓勁針裹綿。
好事嗟賞歸(文休)與趙(凡夫),評估一字直十千。
褚先生客馬少游(此帖為吳中馬上舍紹基所藏馬生寓褚學士?。?/span>,乞我作詩述其由。
歲將暮矣我亦愁,有臺逃責招我不。
長安春可游,賞花到佛寺。
至德靈芝書,景福南敘記。
妙跡屢摩挲,響拓勸好事。
卓立尊勝幢,石函列其次。
復有黨竹溪,令史述建置。
劫火了不焚,人天護初地。
得隴復望蜀,吾儕心巳肆。
運甓覆苔石,果得義中字。
想見揮豪初,淋漓墨沈翠。
一萬舍利藏,卅二相好備。
檀那百千家,合掌嘆神異。
金錢巨社輸,宮商法螺吹(皆用記中語)。
事往七百年,誰識聰辨智
舁來鎮(zhèn)僧寮,鈔取入書笥。
紀年古多同,舊聞或誤識。
結(jié)習文字閒,凈名毋我議。
⑴ 寺有遼薦福大師尊勝陁羅尼幢記磁州司馬劉贊撰又石函匹題字天水蕭甫書金禮部令史題名記大定戊戌八月黨懷英撰皆昔人所未著錄予數(shù)年來先后訪得之
⑵ 記文燕京管內(nèi)左右街都僧錄崇祿大夫檢校太師行鴻臚卿聰辨大師賜紫沙門善制所撰自大安十年甲戌至今六百七十七年矣
⑶ 劉同人帝京景物略題作金大安十年考金王永濟紀元大安止于三年此記乃遼道宗時所刻非金刻
吳下科名盛接聯(lián),侍郎學士敞華筵。
狀頭未后祥逢丑,老輩彭家壽比篯(謂芝庭先生。)。
福祿文章諸郡羨,江湖詩話后人傳。
湘舲不止湘靈句,一曲峰青又姓錢(是日姜度香司寇、彭鏡瀾、褚筠心二學士偕吳郡諸公置酒。)。
半年隔似感離群,九載回思綴舊聞。
樂職中和選何武,館垣贈答擬同文
曝書暖記逢三月,賡唱聲猶駐五云。
西苑拜恩趨輦路,小臣衣已染香蕓。
⑴ 方綱今年閏三月由洗馬遷少詹事,例不兼充挍理。
⑵ 前與諸公用宋人同文館唱和詩韻,為《秘閣唱和集》。
侍郎朝奉皆書石,已后程俱三十年。
故事麟臺編鳳藻,重來羽簉接鹓聯(lián)。
干云共欲追彭伉,雅步何因并褚淵。
添得條冰依水鏡,玉壺清話要人傳。
⑴ 宋程禮部俱撰《麟臺故事》,張朝奉宧、汪侍郎大猷皆撰《秘閣題名碑記》。三人皆秘書少監(jiān)也。
得從城北感維桑,松竹雙清話更長。
海子庵前風冉冉,退翁花下雨浪浪。
潭光掩映筠心在,樹古低回篆勢蒼。
借作年年銷夏集,碧云橫處似瀟湘。
憶跋豐碑漢永和,往年館下共摩挲。
輸君樂府成嘉頌,勃律天西采玉河(謂癸未夏,筠心作《和闐玉賦》也?!稘h永和二年敦煌太守裴岑紀功碑》在巴里坤西五十里,今移于城之關(guān)帝祠。)
掖垣西畔紅墻下,鉛槧編摹過十年。
金匱寶書門對啟,長廊日影記花磚筠心直方略館時,方綱直起居注。)
共 3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